详细说明
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关于征集合作费用
张群先生出任特别市市长期间,致力于沪上都会之现代建设与国际化推进,居沪岁月,与当地艺文名流多有过从。张大千与先生之交谊,亦肇于此间,张群本正是在张大千穿针引线下,于1933年之春为吴湖帆所见。吴湖帆惊为奇珍,数日内两度于日记中提及此冊,尤见钟爱之深。不仅于冊后题跋,还为冊页特制外匣题:「郎世宁花鸟草虫无上精品」,更于日记盛誉「工艳绝伦,清内府旧物」。
迨至1975年,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江兆申先生将台北故宫本与张群本并署一处,细加比对,谓:「每页织毫尽同,惟此冊珍藏十袭,展视不多,故色泽较院藏新耳。疑郎世宁原作凡二,一进御内廷,一留于人间。」除上述题跋者外,曾赏鉴并有题跋之名流尚有李宣龚、李宣倜、许世英诸公。名家赏鉴,题跋流传,为画冊增益文献与艺术价值。
郎世宁画作迄今存世者约百余,多为立轴形制,中国最传统书画形制之冊页则极为少见,不过数冊而已。据《国朝院画录》所载,郎氏作品入《石渠宝笈》者凡五十六件,而「仙萼长春图冊」系列即占有两席,足见其艺术价值非凡。
郎世宁作为中西艺风交会之关键人物,深谙双方笔法之异同,遂于此系列诸作中致力于技法融合与审美会通,开创为清宫画坛别开生面之绘画样式。无论花卉禽鸟之生动写实,或空间经营,三本皆展现出西法明暗透视与立体晕染之技,鸟羽翎毛尤为精工。而冊页所选主题与构图章法,则延续传清代宫廷对自然造物之审美趣味与文化象征,寓意花卉繁茂、四时不谢,承载繁昌与福禄绵长之愿。三本画法各有差异,然细察之下,皆出同宗。
以冊页次序安排观之,三本皆以牡丹起首,寓瑞气盈门之起笔,其后则各具旨趣。台北故宫本依循「花开四时」之节序铺陈,循春夏而至秋末,应属有意为之的时令式设计。北京故宫本亦未见按节令排序,而配以梁诗正题诗,似更侧重于花卉象征所引发之情感转变,颇有文人画之逸致,亦体现其以书为画导、诗画交融之特色。张群本则以单页植物与禽虫相互交错编排,色彩冷暖错落,灵禽翔集,草虫点缀,整体呈现动静交融之视觉韵律,亦契合自然生命秩序之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