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结果关于我们

名称: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结果关于我们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7.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315912

更新时间:2025-06-30

发布者IP:14.151.64.217

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结果关于我们

  拍品编号3609

  莫劝斋珍藏

  北周至隋石灰石雕佛首像

  40 公分

  估价2,800,000 - 6,000,000 港元

  来源

  哈特曼伉俪收藏,纽约,1974年或更早

  明尼苏达艺术博物馆(现明尼苏达美国艺术博物馆)收藏,购于1974年1月礼瀛东方艺术,台北,1996年

  展览

  《佛雕之美:北朝佛教石雕艺术》,历史博物馆,台北,1997年,编号054

  出版

  《艺术家》,台北,1997年9月,页239

  草千里,《中国古代佛像》,杭州,2004年,页76

  此尊佛首为硕大圆雕,可知原像身量魁伟。佛面开脸饱满,双颊丰润,头顶螺发细密,肉髻低平,与宽硕耳垂相得益彰。综观此像,神韵敦厚浑朴,既改北魏「秀骨清像」之遗风,又开隋唐丰美气质之先河,为北周至隋造像典范。

  北周(557-581年)由鲜卑宇文氏建立,定都长安,577年灭北齐后统一北朝,581年被权臣杨坚(隋文帝,581-604年在位)推翻,而后隋朝(581-618年)建立,中国走向统一。北周至隋,光景匆匆,期间佛教艺术承上启下,别有风貌。论形制,北周造像汲取印度笈多王朝(约319-550年)风格,多作圆雕,像体高大,佛首螺发尤为笈多艺术之典型。据常青研究,北周造像有肉髻低平、腮颊圆胖、五官集中等特征,细看此尊,皆可对应。

  拍品编号3602

  唐琉璃宝钵

  宽 31 公分

  估价5,000,000 - 10,000,000 港元

  来源

  达古斋主人宗杰霍明志(1880?-1949?年)收藏,北京,1930年或更早

  巴黎德鲁奥大楼,1932年2月15日,编号153

  安德烈.波特尔(1963年卒)收藏

  伦敦佳士得1985年4月16日,编号284

  香港苏富比2019年10月8日,编号3628

  出版

  宗杰霍明志,《达古斋古证录》,北京,1930年,页409下

  据康蕊君研究,此琉璃宝钵乃中国唐代佛教用器,传世类例极稀,诚宗教珍宝。

  李唐一朝,琉璃甚罕,且以供佛为主,鲜有用诸日常生活,宫廷亦如是。当时中原对琉璃的知识甚贫,实物几乎只为佛教所用。琉璃,自西方传入,源与佛教同,其透明清澈,予人纯净之感。琉璃且乃佛教西方极乐世界七宝之一,法器、供奉皆宜。佛塔内,琉璃器既可以供奉佛袓或重要僧人的舍利子,信众献贡尤适。在舍利墓、佛塔地宫、洞窟佛殿等处也有发现琉璃器。而绘画有琉璃器者,除了在甘肃敦煌等地的洞窟佛殿壁画,还有敦煌及其他地区发现的佛教画幡。

  洞窟内、画幡上,所绘琉璃器内虽偶见莲花,但多空无一物,或为盛载净水之皿,多置菩萨掌中,但也有见于佛陀或其弟子手上。其描绘多甚逼真,细画器皿背面或底下的景物,以佛像指掌清𥇦,侧写琉璃透澈。琉璃透明,光色映彻,玄妙神秘。佛教绘画上之琉璃器,形状多较简约,应属大唐国产。

  唐初半蹲持钵香积菩萨莫高第334窟西壁龛内北侧维摩诘经变

  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孙志军摄

  拍品编号3607

  莫劝斋珍藏

  唐石灰石雕观世音菩萨首像

  47 公分

  估价1,800,000 - 4,000,000 港元

  来源

  Dikran G. Kelekian 收藏,編號2021

  倫敦佳士得1998年6月15日,編號67

  展览

  《历代佛雕艺术之美》,历史博物馆,台北,2006年,编号33

  《佛像:智慧与慈悲之身》,首尔大学博物馆,首尔,2007年,编号30

  出版

  陈奕恺,〈历史长河中的黄金时代——唐代造像艺术〉,《历史博物馆馆刊:历史文物》,台北,2006年,第十六卷,第十二期,页48,图版5

  此尊菩萨首像雕工精湛,面容殊美绝尘,气度端严毕备。髻前戴宝冠,龛阿弥陀佛小像,可辨此尊为观世音。观世音与大势至常伴阿弥陀佛之侧,为胁侍菩萨,是慈悲化身,怜悯一切众生,救拔苦难。观世音久受奉持,其塑画形像于唐代(618-907年)见显着发展,原本常作男子形貌,气宇如王者,至唐时,面容高贵,男女莫辨。唐代观世音身量丰腴,多扭腰摆胯,彩衣华服,鬘云簪宝,种种皆呈婀娜之态。

  不论构思、工艺,此尊造像皆谓典范。发丝分作缕缕,沿发际线往后梳束,此式早于隋代(581-618年)观世音造像已有所见。唐代造像将每缕发丝加以雕琢,展现发丝线条,突显浓密。发丝缕缕盘起,时而成辫,皆结成高髻,配戴珠宝,所戴多为头冠,以花卉为形,安于髻前;亦有少数造像,两鬓戴簪,束发于耳上,恰如此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