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鼎汇国际拍卖公司驻华总征处征集中心

名称:香港鼎汇国际拍卖公司驻华总征处征集中心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289114

更新时间:2025-06-28

发布者IP:14.26.161.236

详细说明

  香港鼎汇国际拍卖公司驻华总征处征集中心

  清雍正/乾隆 白玉浮雕云龙纹六方瓶

  高度:25.5 cm

  出版:乾坤堂,《猎古研珍》‧贰,2009年,香港,页106

  来源:

  著名荷兰工业巨子及收藏家雨果·图恬·诺色那斯 (1863-1944) 先生旧藏

  伦敦佳士得,2007年11月6日,编号46

  乾坤堂,香港

  专场: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估价:HK$4,800,000 - 6,800,000

  乾隆爱玉如痴,程度在历朝历代帝王中无出其右。他不但收藏古玉,命令宫廷制玉,题玉咏玉的诗作多达数百首,十多位儿子更悉数取玉字部首为名,包括长子永璜、次子永琏、十五子颙琰(即后来的嘉庆帝)等等。

  其时,玉器在民间亦相当盛行,而且设计出许多新式花样。乾隆竟然严词批评,直斥这些新样式俗巧粗鄙,甚至是一种「玉厄」。可想而知,这位九五至尊对宫廷出品的要求会有多高。

  此玉瓶即为乾隆时期宫廷陈设用具之典范。整器以上等白玉雕就,用料硕大却毫无绺裂瑕疵,非皇家制玉而不可为。玉质洁白温润,凝若浓脂,刀工细腻流畅,造型古朴厚重,琢刻规整,展现出雍正至乾隆朝宫廷制玉风范,精工细作,雍容华贵。

  乾隆对玉器的重视,不但在于美学工艺,更关乎治国的道德教化。

  据《礼记》所载,孔子以儒学角度出发,指「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提出玉有十一德,包括仁、智、义、礼、乐、忠、信等等。比德于玉的这种思想,自此成为中华文化重要一环,历经千年而不衰。

  本玉瓶所雕飞龙腾于云间,盘绕瓶壁追逐宝珠,显现苍劲矫捷的气势,龙纹雕琢精细,纤毫毕现,瓶身不施纹饰,刻意以素面表现,更显其典雅大方。

  如此造型,在清代玉雕中时有所见。乾隆帝曾借御制诗中表示,这样的设计象征「戒奢」、「守土」,并且具有规谏进德的作用。

  同类玉质的六方瓶式,2013年佳士得香港有一例可考,为乾隆朝的青白玉云龙纹六方觚,技法和造型皆可资比较。此外,两岸故宫亦藏有龙纹仿古玉器,可见清代帝王对之何其喜爱。

  Lot5240

  明永乐 剔红云龙纹盖盒

  直径:18.2 cm

  来源:

  瑞士显赫私人珍藏,1980年代末购自法国 Gex

  巴黎佳士得,2022年7月6日,编号0015

  专场: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估价:HK$3,500,000 - 4,000,000

  明代各朝工艺,洋洋大观,各有千秋。那么在古人眼中,哪段时期的漆器最受青睐?

  《春明梦余录》成书于明末清初,后来收录于乾隆下令编修的《四库全书》,其中有言:「宣徳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意思是永乐一朝,官造漆器最为有名,成就远超前人。

  然而,永乐漆盒大多以花卉为主题,其次是楼阁人物,如本器般的龙纹图案不但级别尤高,数量亦极为稀少。事实上,在两岸故宫等顶尖博物馆藏以外,市场流通者不过十数件而已。

  拍场风格相同之例有二,先后于2012年及2018年在香港苏富比亮相。前者尺寸为23.5 cm,后者16.5 cm,分别以HK$1,410万及HK$708万易手。本品大小则在两者之间,直径为18.2 cm。

  本品局部

  明永乐 剔红云龙赶珠纹盖盒

  2018年,,HK$708万成交

  剔红是漆器中成本最高、工序最为繁复的饰法,于宋元时期渐见成熟,而大盛于有明一代。

  这种工艺极费时,制作时间动辄经年。首先是髹漆,逐层而为,每次加漆均需不少时日风干,反复髹上多层,涂堆到适当厚度。之后还有雕花及修磨等工序,一刀刻错,前功尽弃。

  永乐帝特于果园厂设御用漆器作坊,受朝廷监督,纳全国巧匠于一处,以元代著名漆匠张成之子 - 张德刚为首。受此影响,出品保留了元代「隐起圆滑、藏锋清晰」的朴实风格。惟与此同时,永乐雕漆器的髹漆层次较前朝为多,有的作品厚达一、二百道,故花纹上下起伏,层次丰富,立体感强。

  本盒为木胎,呈蔗段式,平顶直壁,子母口相扣合,下承圈足。盒内及底髹黑漆,黄漆素地上剔雕红漆装饰,髹漆厚实,五爪龙苍健凶猛,威武奔腾,龙威尽展,逐烈焰宝珠,灵芝祥云蔓延至盒侧,立体灵妙,刻露精深,尽显永乐雕漆工艺之卓绝造诣。

  Lot3152

  十一世纪 大理铜鎏金阿嵯耶观音坐像

  高度:38 cm

  来源:日本私人收藏

  专场: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估价:HK$6,000,000 - 8,000,000

  读过金庸小说都知道,大理崇佛。人民会以李观音得、张般若师等佛号取名字,多任皇帝亦舍弃富贵荣华,到佛寺断发出家。在这个「妙香佛国」之中,又以观音信仰尤其兴盛。

  阿嵯耶观音,名字有「导师」之意,相传是最早入云南传佛的莲花部菩萨,亦是大理独有的观音形象,在当地流传着降妖魔、护人民、避战祸等诸般故事。

  对比中原政权以天命为依归,大理则视观音旨意为统治合法性的来源。若皇帝获得阿嵯耶观音像庇佑,自然可以自居正统。事实上,大理国最重要的皇家寺院 - 崇圣寺,所崇之圣即为观音。

  崇圣寺建于南诏(大理前的王朝),大理统治时大幅扩建,盛极之时「基方七里,三阁七楼九殿,为屋八百九十一间,有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大理皇帝若是看破红尘,都是到崇圣寺长伴青灯古佛。与此同时,崇圣寺也是《天龙八部》天龙寺的原型蓝本。

  阿嵯耶观音造型鲜明独特,最明显是无比修长的身驱,以及特别纤幼的腰肢。头饰、服饰、发辫、五官也与唐、宋、藏传观音截然不同。若以形象风格来说,相信受到占婆(现越南)文化影响颇深。

  造型方面,多是左手垂掌向外结与愿印,右手当胸作说法印,象征弘扬佛法。头上则与大部份观音一样,有一尊小小的阿弥陀佛(化佛),是为这位菩萨的典型标记。

  是次举槌的阿嵯耶观音像正是典型例子。菩萨杏眼圆睁,炯视前方,额施白毫,身着衣饰华美,长发盘顶髻,头顶见一化佛。两侧发绺垂肩,双耳长垂,耳戴花珰。织锦半裙以外,身上还戴项圈、臂钏,腰部束有宝带,腰带正面露出装饰性极强的十字花结,每朵花皆为浮雕,整齐排列。

  右臂举于胸前结印,左手垂放腰间,双腿自然垂放,呈善跏趺坐。下身着长裙,薄透贴身,两腿上刻画浅细衣纹,分布均匀,流畅优美,表现出曹衣出水的优美效果。

  大理 十二世纪 鎏金铜阿嵯耶观世音菩萨立像

  圣地牙哥艺术馆

  大理 十一至十二世纪 鎏金铜阿嵯耶观世音菩萨半跏像

  2020年,香港苏富比,HK$4,877万成交

  大理与宋朝国祚相若,命运也相若 - 为蒙古帝国所灭。大理末年,元朝派遣大军入侵,国内烽火连天,信众于是纷纷把佛像埋到地下、塔底等隐闭之处。千年以后,云南地方施工、重建之时,这些佛像方重见天日。

  是故,大理佛像传世者甚少。以阿嵯耶观音为例,目前所知全球仅20余尊,而其中18尊都由博物馆珍藏,包括云南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等。

  其中,圣地牙哥艺术馆所藏之例尤为重要,因为上有铭文记载为大理皇帝段政兴在位时铸造,为本品等同类阿嵯耶观音像的断代提供重要依据。

  阿嵯耶观音多为立像,坐姿造型极为罕见。 2022年香港秋拍有一例可比,尺寸与本品相当,作半跏趺倚坐造型,先后为彭楷栋(又名新田栋一)、「亚洲艺术教父」安思远(Robert Ellsworth)、何鸿卿爵士递藏,在苏富比以HK$4,877万易手。

  立像者,佳士得有一例,2019年纽约举槌,先后为安思远与美国收藏大家欧云伉俪雅蓄,当时以US$193万(约HK$1,510万)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