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征集办事处拍卖安排
清雍正
粉彩及珐琅彩「梅竹先春」芝仙祝寿图碗
「大清雍正年制」
直径:14.3 cm
来源:
1958年至1961年英国驻北京高级官员,William Kenneth Slatcher C.V.O.(1926-1997)先生旧藏,及其家族递藏
巴黎苏富比,2016年6月23日,编号93
专场: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
估价:HK$8,800,000 - 12,000,000
本碗粉彩绘折枝梅花,横欹生姿,枝头吐萼含苞,风姿绰约。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寒梅画为五瓣双层,红梅萼片以淡粉彩敷染,花瓣略染胭脂红,白梅萼片以绿彩敷染,花瓣填绘玻璃白彩,两者对比鲜明,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梅树主干之间隙之中,又以洋彩技法绘就灵芝两颗,以示祝寿之意,再辅以仙竹为伴,丰韵傲骨。
粉彩始烧于康熙中期,在色料中掺以铅粉并加施玻璃白,有意令色彩不那么浓艳。用分水淡洗法涂饰花纹层次,色阶繁多,色调温润柔和。
雍正时期的粉彩器,由于白瓷质量极高,胎薄体轻,胎釉似玉般温润细腻,更能突出线条纤细、色彩柔之纹饰。
在白地粉彩以外,又局部结合珐琅彩技艺,无疑是锦上添花。寒梅傲雪凌霜、翠竹直节中空,与苍松并称岁寒三友,象征君子高尚品格,在本碗恰到好处的留白空间之间更是突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朝御制彩瓷花卉所以为世赞誉,其中一个主因是以宫廷画师的画稿为蓝图,上呈皇上审核修裁,再交予御窑厂画手绘制成器。
本碗灵芝由蓝彩、红彩加以墨彩描绘,观之极富「内廷画珐琅」艺术风格,侧面印证画意取自宫廷画师笔法。所绘桃树枝干,皆呈一高一低之势,高矮错落,与众馆藏雍正珐琅彩器之洞石绘法雷同。
胭脂红用彩亦极为考究。这种清朝新创红料以纯金为呈色剂,颜色柔美且色阶多变,又颇具立体感,成功描绘出本碗梅花的姹紫嫣红。
梅竹先春乃雍正帝情有独钟的题材,屡绘于御旨烧制、宫廷最为矜贵的珐琅彩器之上,如今大部份皆为台北故宫珍藏,包括珐琅彩梅竹先春图盘(书有御制诗)、珐琅彩梅竹先春图碗、珐琅彩瓷绿地梅竹先春图钟等。
是次举槌的「梅竹先春」芝仙祝寿图碗,曾为William Kenneth Slatcher雅蓄,来源可靠相当。这位英国高级外交官授勋C.V.O.,于1958-1961年获派驻北京,亦曾以「高级专员」身份出使其他英联邦国家。
甚为鲜见的市场例子之中,笔者认为一件粉彩春梅灵芝碗最为接近,欧洲一代藏家Frederick Knight旧藏,2019年时于香港苏富比举槌,以远超估价的HK$2,897万易手。
值得一提的是,苏富比之例直径仅为10.1 cm,尺寸比14.3 cm的本品要小。
清雍正 粉彩春梅灵芝碗
2019年,香港苏富比,HK$2,897万成交
清雍正 珐琅彩梅竹先春图盘|台北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