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拍要求成交率真高
黄士陵刻 “逸芬”寿山石印章
印文:逸芬
边款:壬午新秋,牧父篆刻。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黄士陵》,陈辉辑,现代钤拓本。
1.5×0.9×2.9 cm.
RMB: 100,000-200,000
Lot1944
黄士陵刻 “桐阴馆书画印”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桐阴馆书画印
边款:穆父为桐阴馆作书画印,壬午七月。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黄士陵》,陈辉辑,现代钤拓本。
2.4×1.4×4.4 cm.
RMB: 200,000-300,000
作于光绪八年壬午(1882)的“逸芬”和“桐阴馆书画印”两方朱文印,明显都是仿吴让之风格,只是刀法以冲为主,与让翁的轻巧婉转有别;而“逸芬”一印在用篆布局上则隐隐有徐三庚的影子,刀法犀利果决,诚为佳作。这体现了黄士陵早年在融合吴、徐二人印风方面的尝试。
Lot1942
黄士陵刻 秦祖永用寿山田黄石印章
印文:祖永
边款:牧父为稜烟子拟汉人意。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黄士陵》,陈辉辑,现代钤拓本。
1.5×0.9×3.3 cm.
RMB: 100,000-200,000
Lot1946
黄士陵刻 “逸芬”寿山石印章
印文:逸芬
边款:汉人有以押入印者,牧父仿其意。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黄士陵》,陈辉辑,现代钤拓本。
作者简介:黄士陵(1849-1918),字牧甫、穆父,安徽黟县人。通六书,工篆刻,兼精绘事。所画工笔花卉力追徐崇嗣没骨法,精摩绘鼎器,为艺林所重。篆刻成就尤为突出,于浙皖两派外另辟蹊径,其书法得六朝遗韵,素有“徽派盟主”之称,艺术成就与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辈抗衡,为晚清艺坛一大家。
1.3×0.6×2.5 cm.
RMB: 50,000-80,000
Lot1947
黄士陵刻 “逸芬画记”寿山石印章
印文:逸芬画记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黄士陵》,陈辉辑,现代钤拓本。
1.1×0.8×2.7 cm.
RMB: 30,000-50,000
这种情况,在另外一方署款仿汉人押印的“逸芬”朱文印,以及“逸芬画记”朱文印、“祖永”白文印上都有表露;尤其是“逸芬”朱文印和“祖永”白文印,徐三庚的技法特征十分明显,可以推想黄士陵当时一定看过不少徐三庚在广州所刻的原作。故此三印虽不署年款,然综合其风格观之,则同样作于光绪八年壬午之际应无疑议。
Lot1945
黄士陵刻 “茶熟香温且自看”寿山高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茶熟香温且自看
边款:再为逸老作李君实句,与前者孰胜,尚希鉴定,癸未春仲,黄士陵制于羊城寓斋。
2×2×4.3 cm.
出版:
1.《黄牧甫印影》P215,荣宝斋出版社,1997年。
2.《黄牧甫自钤初刻印谱三种》P703,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年。
3.《锡山秦氏藏印·黄士陵》,陈辉辑,现代钤拓本。
RMB: 500,000-800,000
作于光绪九年癸未(1883)的“茶熟香温且自看”朱文印,其圆转平和的印风基本来自邓石如、吴让之二人,自此之后,徐三庚的秀媚似乎就被黄士陵主动放弃了。而从“再为逸老作李君实句,与前者孰胜,尚希鉴定”的边款中可知秦祖永此前已经请黄士陵刻过同样内容的作品,此七字是明代李日华的句子,黄易、赵次闲等清代金石家常以此为题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