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艺术品市场藏品标准
双重时代的现实剧场:古今的奇妙相遇
“
艺术史形成了我对世界的想象地图、征服、迁移、文明观念、异国情调和时尚。我喜欢在现在看到过去的线索。
”
——图尔
而作品并巧妙地以黄与蓝彩的对角分割线,划出宛如古与今、父与子、白天与黑夜的「平行时空」叙事,以想象的画笔,反映着全球化时代信仰归属与身份边界的议题,在画面中构建了一个既个人化又普世的自由想象天地,为我们讲述共同读过的故事,仰望共同看过的天空。
昨日辉煌终将重现
纳堤・尤塔瑞的奇珍历险记
Lot 55
纳堤 ・尤塔瑞
黄昏已逝
油彩 画布 | 二〇〇九年作 | 225×197 cm.
Natee Utarit
The Dusk of History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09
展览
2010年4月22日至6月6日,「云端—亚洲当代艺术大展」,索卡艺术,北京
来源
台北索卡艺术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附:台北索卡当代艺术有限公司开立之艺术家亲签作品证书
估价 ESTIMATE:
HKD500,000 – 800,000
1970 年出生于曼谷的纳堤・尤塔瑞(Natee Utarit),是近年来东南亚首屈一指的艺术家。他的创作,纵贯历史记忆、文化符号、图像错置与现实思索,以简洁鲜明的视觉语言和难以轻易揣摩的叙事深度,展现对古典精神与超现实主义、后殖民时代和当代民族社会议题的综合解读。其作品广获欧亚藏家青睐,并被新加坡美术馆、越南胡志明市美术馆、清迈MAIIAM当代艺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现代美术馆、香港Burger收藏等公私立机构典藏。
现实的影射,图像寓言转捩之作
完成于2009年的《黄昏已逝》,与同年所作、已获新加坡美术馆收藏的《昨天、今天、明天的传说》可谓其全方位开启「图像政治寓言」的重要转折之作。作品中,手持干草叉、身穿交叉背带裤、象征无产阶级身份的农民形象,被持续沿用于其「危机图画」的其他作品,彷如《格列佛游记》的主角一般游历不同国度,以此影射出泰国自2006年起所经历的一系列军事、政治和宗教信仰的冲突事件。
左:尤塔瑞《昨天、今天、明天的传说》,油彩画布,240.4×200.4cm,2009年作,新加坡美术馆藏。是次上拍之作《黄昏已逝》与同样完成于2009 年的《昨天、今天、明天的传说》,皆是尤塔瑞全方位开启「图像政治寓言」主题的重要转折之作
右:尤塔瑞《黎明的曙光》,油彩亚麻布,170×140cm,2010 年作,拍卖成交价1,437,500 港币
在此画中,尤塔瑞将他从古董、跳蚤市场和艺术品商店精心挑选和购买的珍奇对象,置于搭建的艺术舞台上,透过平滑写实的笔触,展现画中物体有如「珍奇柜」般被有意架构、陈列的戏剧张力。而延续17世纪荷兰静物画中,以日常对象暗喻的手法,言说自我对人类对生存意义的思考。
斯奈德斯(Frans Snyders)《集市上的静物、猎物、水果和蔬菜》,油彩画布,212×308cm,1614 年作,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7 世纪荷兰静物画常以狩猎战利品为对象创作,以融入对生死、存在意义的探讨,而尤塔瑞深受此古典绘画启发,将他搜集到的模型和古董对象、雄鹿标本,以宛如舞台剧的方式描绘展现,从而影射背后的现实隐喻
在此作中,身着军装的石膏伟人像、代表王权的雄鹿标本、象征资本主义的购物袋和挂在上方的礼帽,有如大山般,一层又一层地出现在主角的视野中。他们皆以背向观者的姿态登场,直观抹杀了传统意义中看图说话的机会,并巧妙而含蓄地向观者抛出一连串「没有答案的问题」,留下开放的解读空间。军统、财阀、王权的制衡隐喻、三方客体的不同朝向更显得意味深长,而这样的状况也同样映射着现实世界的其他角落。尤塔瑞将诠释画面的挑战留给了观者,并展望人类共同命运的未来,看向今朝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