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收取前期费用拍卖按排

名称: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收取前期费用拍卖按排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195948

更新时间:2025-06-19

发布者IP:14.151.33.91

详细说明

  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收取前期费用拍卖按排

  明代 中原 孔子像

  铜

  H:37cm

  估价:RMB 100,000-120,000

  此像头罩布巾,头部前方可见后梳的缕缕发丝。面形方阔,五官刻画奇特而怪异。额头圆大,双眉浓重,双目下视;鼻直口阔,颧骨高凸,下颌及两腮垂下浓密的胡须。身躯敦实,造型稳重大方。身着交领式袍服,外披长衫,腰间束带,衣纹简括自然,衣缘錾刻缠枝纹饰。两腿垂足而坐,两手置于身前,相叠掩于袖内,手势较为特别。其左臂腋窝处夹一柄长剑,仅露出剑柄和把手,此种装扮最早见于唐代吴道子所创孔子行教像碑刻。整体造型完美,雕刻精细,人物刻画生动,表现题材稀有,是一尊十分难得的古代雕塑艺术珍品。历史上孔子雕像不多,大多为画像,能确定其身份的雕像更为稀少,此像的样貌特征与吴道子画作里的孔子形象完全一致,品相完整,保存至今非常难得,极具收藏价值。

  LOT 1518

  清代 中原优填王造像

  铜镀金

  H:12.5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渤海国造像深受唐代造像风格的影响,同时也继承和吸收了高勾丽以及朝鲜半岛的造像因素。近年虽然渤海故地出土了不少金铜类佛像,但传世的金铜类佛像却极为稀少,市场上也不多见。此像具备了典型的渤海国造像特点,头顶现高肉髻,眉弓深邃,与鼻翼相连,高鼻厚唇,开脸平和又不失庄严。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弯曲向上施无畏印,双腿下垂呈善跏趺坐姿。内着僧祇支,外披稠密厚重的通肩式袈裟,明显受到了印度笈多造像风格的影响。背部作半开式处理,具有唐代渤海国独特的造型风格和工艺技术特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像的表现题材,它表现的不是弥勒佛像,而是极为罕见的优填王造像。优填王造像意为“优填王造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史上最早诞生的佛像。据文献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即传入我国,而再次传入是在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西行求法归来之时,是玄奘所带回的七尊佛像之一。唐代时它主要流行于两京地区,其他地区极为稀少。据调查统计,目前洛阳龙门石窟遗存的优填王造像最多,有百尊左右。它与当时流行的弥勒佛像造型十分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其左手是仰置在左膝上,而不是如弥勒佛像左手抚在左膝上,若不细心观察很容易混淆。由此可见此像是目前所知唯一一尊渤海国优填王造像,对于研究渤海国与唐王朝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加之品相完美,镀金厚重,极为难得。

  LOT 1516

  清代 中原阿弥陀佛像

  铜

  H:11.7cm

  铭文:佛子于口口口制口口平安造像一区

  无底价

  此像头束磨光式高肉髻,面相方圆,双目细长,隆鼻小嘴,嘴角含笑。结跏趺端坐,身躯挺直。身着通肩袈裟和僧裙,衣纹呈U字型对称分布,线条隆起,刀工深峻,尽显厚重的质感。两手置胸前结禅定印。身后饰舟形大背光,背光满刻各种纹饰,其中内区刻圆形头光和舟形身光,外区刻不规则火焰纹。身下为四足坐床,上刻发愿文“佛子于口口口制口口平安造像一区”。整像造型完美,工艺精细,品相完好,包浆厚重,具有北魏晚期造像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