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艺术品拍卖会合作方式
姜筠绘 吴昌硕、康有为等诸家题咏
《蘧庄图卷》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手卷
尺寸:引首:18 × 103cm;
画心:30.5 × 35.5cm × 4;题跋:尺寸不一
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
纸本手卷:
1. 李经畲题签条。
2. 吴昌硕题引首。
3. 龚心钊旧藏并题跋。
4. 康有为、郑孝胥、樊增祥、高振霄、冯煦、陈三立、钱崇威、冒广生、梁鼎芬、王尚辰、曾广钧、梁鸿志、陈夔龙、宋育德、左桢、吴荫培、杨锺羲、易顺鼎、恽毓嘉、杨士琦、张文运、李经畲、孙宝琦、刘钊、张志潜、林开謩、张丹斧、叶先圻、沈恩孚、宣龚、冯汝玠、张玮、张启后、袁励准、李国杰、吴用威、朱元树等人题跋。
手卷全长25米,蔚为壮观。
来源:
龚心钊旧藏。
二十五米的长卷,记述了合肥城最好的私家花园
古来南北争胜,大多较力于江淮。“逍遥津”处合肥东北,上接淝水,下联巢湖,为古时庐州水路的重要通道之一。
三国时期名将张辽于此修筑弩台,扼制东吴北上咽喉。双方多年来鏖战三十二场,最终曹魏于逍遥津畔大破吴军,孙权马跃金斗河,死里逃生,数年再无北窥之力。此战之后不仅张辽威震江南,以此流传后世的京剧曲目更使“逍遥津”名满天下。
合肥旧址四面皆用湖水引以城防,“逍遥津渡”亦属“城外四屏”之一。宋代人口繁盛,圈地拓城,故将整个逍遥津囊入城中,后日庐州关闭水门,逍遥津水源逐渐淤浅。河中原有的植被澡泥丰厚,展露之后正是耕作良田,逐渐形成了“都市内置村庄”的这一奇景。
合肥今日“逍遥津公园” ( 横额为清末状元陆润庠所书)
万历年间,福建布政使窦子偁经于此兴建公祠,康熙年间亦有儒生在此筑造“小辋川别墅”。经过数代阀门经营修整,当年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已然成为合肥城中人人艳羡“黄金居所”。及至晚清合肥龚心钊进士及弟以后,开始收购逍遥津一带的土地与水面,着手经营命名“蘧庄”的龚氏花园。
龚氏先祖自明代迁至合肥,历经过二十余世,逐渐与当地的张树生家族、李鸿章家族、段祺瑞家族齐名,并称“龚张李段”同位合肥四大家族。晚清重臣龚心钊不仅是近代中国的杰出外交家,也著名收藏大家,光绪年间,他受清廷委派,出使英法等国,宣统年间,又任大清驻加拿大首任总领事,足迹遍布环宇。
合肥今日“逍遥津公园”
其晚年在“蘧庄”之中将逍遥津现有的陆地和水面依世界地图稍加改造,挖通三大沟渠,这样形成的四块陆地被豆叶池面包围,俨然如世界“五大洲",后人仿间闲谈:龚家世代外交巨子,大约发脉于此,足可一笑。龚心钊在蘧庄动土开湖之时,其父龚照瑗在四川布政使任上已年近花甲,显然这座庄园是为他的父亲今后告老还乡所建。“蘧庄”之名:一者为龚心钊的父亲龚照瑗字“仰蘧”,指他仰慕春秋时归隐不仕的名士蘧瑗。二者“蘧”亦通“蕖” 即为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龚心钊便为父亲临水而建“蘧庄”。
长卷主体画面为龚心钊同期举人姜筠所绘四景:
一景为池滨花圃:蘧庄主宅栽培苍松红梅、芭蕉菖蒲诸般花木,水滨遍立杨柳翠竹引以为界,当中数十茅亭,主人啸歌于此,以赏清玩。
二景为稻田菜畦,茅亭古迹:曹魏教弩台,东吴飞骑桥皆于园内,龚心钊又于豆叶池畔疏通数条沟渠,将陆地分为数部,自谓世界“小五洲”。
三景为湖中列岛:其中高耸者谓之北螺山,即为当年威震逍遥津名将张辽的衣冠冢所。
今日“逍遥津公园” 内的张辽衣冠冢。
四景为豆池戏舟:图中所见城墙为龚心钊所购合肥旧城墙址460垛,以为龚家花园北墙,南堤设建武陵桥,西壕设文定、日晖二闸,二闸间有问津、金石二桥,其迹今日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