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公司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出手成交
巴布罗・毕加索《镜子》
沙、油画画布,1947年6月23日作
61 x 50.2 公分
估价:15,000,000 - 25,000,000 港元
现代艺术历史中,雕塑对其他媒材的作品亦有着显着的影响。1946 年,毕加索与吉洛在法国南部旅行时,偶然遇到马杜拉陶艺工作室的主理人,并深受陶艺的塑造潜能与量产性所启发;一年后,毕加索再次回到马杜拉,开始全情投入陶瓷创作,仅在1947年至1948年间,便完成了过千件作品。《镜子》创作于1947年,其描绘手法富有如雕塑般的立体感与质感,加上画中陶器的巧妙应用和摆设,反映了陶艺是艺术家此一时期的主要实践和灵感来源。
费南度・波特罗《马背上的男人》
白色卡雷拉大理石雕塑,2008年作
110 x 85 x 57 公分
估价:5,400,000 - 11,000,000 港元
《马背上的男人》是费南度・波特罗的创作中最经典的题材之一。与艺术家的铜雕相比,大理石材的雕塑作品更为珍罕。本作高110公分,为拍场上呈最大波特罗大理石雕塑作品之一。
安东尼 · 葛姆雷 《领域 XLII》
4.76厘米方形截面不锈钢条,2005年作
190 x 66 x 35 公分
估价:1,800,000 - 2,500,000 港元
安东尼·葛姆雷的《领域》系列囊括了其艺术实践生涯的各个核心主题,在当代艺术市场上备受追捧。此系列作品诞生于艺术家的职业生涯转捩点,见证了葛姆雷的早期具象人像雕塑续渐步向抽象的表现模式。系列作品曾参与世界各地的大型博物馆展览,当中包括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等,印证此系列在当代雕塑演进中的重要地位。
李真《天火》
铜雕,2010年作
版数6/8
124 x 54 x 41公分
估价:1,000,000 - 1,800,000 港元
创作于2010年,《天火》为李真其「天燧」系列的经典之作,此系列总共八件都采用「火」为重要元素,灵感来源为李真点燃家中佛堂灯烛而得。李真常常从山水月云中汲取灵感。在《天火》中,山云相伴,慈祥泰然的仙士面带微笑,乘坐银云悠游,浑然一体,宛如燧人氏降临般凭空生火。与道家「明心见性」的教义相通,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现实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天火》的不同版数曾于大型展览展出,包括2011年11月至12月在台北中正纪念堂举办〈大气—李真台湾大型雕塑首展〉以及上海ShContemporary于2010于2010年举办的〈天燧—夜光盈昃新系列发表〉中展出。
日间拍卖焦点拍品
林寿宇《长与短》
油彩、铝条画布,约1966至1968年作
76 x 101.5 公分
估价:1,000,000 - 2,000,000 港元
《长与短》是林寿宇最为人所知的「白色绘画」系列作品,简约而具有微妙变化的白色,反映出艺术家以纯白的方式完美诠释了道家思想「无」的概念;而长与短的铝条,形构出充满禅意的空间,突破平面油画和立体浮雕的界限。
朱铭 《太极系列 - 十字手》
木雕,1991年作
28.4 x 13.5 x 30.1 公分
估价:400,000 - 600,000港元
「太极系列」是雕塑大师朱铭最受赞誉的系列作品之一。朱铭选择木材作为表达太极系列的媒材,可说是把形式与主题高度统一的艺术深思,不仅保留了木材天然的纹理、质感、枝节和刻痕,更完美地展现了动态能量的多变性,同时与大自然环境产生共鸣。
朱铭 《太极系列》
木雕,1992年作
80.6 x 28.8 x 38.6 公分
估价:900,000 - 1,500,000 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