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公司征集在哪里流程费用
骆清泉(1907-1966),南洋著名艺术鉴藏家,槟城艺术协会创会主席,喜诗、书、金石,精医济世,为海内外知友称道。四十年代初,徐悲鸿槟城为筹备抗日赈灾开画展,与骆氏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遂义结金兰。徐氏寓南国旅社,创作出多幅代表作,回国后鱼雁往还,书画寄赠,情谊弥坚。战后,骆氏与过往的海外艺术家如赵少昂、杨善深、张大千、黄独峰等,相交甚笃,并为推动本地艺术发展,推动中华文化不遗余力,张大千赞其“古道热肠” ,时有“现代孟尝”及“北马艺术保姆”之誉。骆氏本人收藏颇丰,视艺术如命,堪称北马一大家。此次特集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于非闇、溥儒等杰构,异彩纷呈,各有佳趣。
1940年徐悲鸿、骆清泉、管震民、与骆新民、骆觉民摄于槟城
徐悲鸿致骆清泉《庾信咏怀诗册》题跋
1953 徐悲鸿去世,骆清泉于槟城灵兰医庐设灵堂拜祭
1953年 骆清泉在槟城机场迎接赵少昂、方召麐
Lot 387
齐白石1864-1957
百财图
镜心设色纸本
73×36 cm
HKD: 120,000-220,000
白石翁擅以中国传统最本真的吉祥题材入画,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雅俗界限,笔下所写无不雅俗共赏。此幅《百财图》将最平凡的白菜、萝卜与草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只见白菜的叶片以浓淡相间的墨色铺陈,既有水墨的酣畅淋漓,又仿佛能触摸到叶脉的细腻纹理;萝卜则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形态圆润饱满,仿佛刚从泥土中拔出,带着泥土的芬芳。草虫的点缀是画中的点睛之笔,只见它伏地静待,仿佛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微观的自然世界,蕴藏着无限的诗意与美好。
Lot 388
徐悲鸿1895-1953
柳丝喜鹊
镜心设色纸本
辛巳(1941)年作
56×34.4 cm
HKD: 80,000-120,000
1939年到1941年之间,徐悲鸿在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槟城四地举行筹赈画展,盛况空前,筹款全部用于救济国内伤员与难民。他于辛巳年3月中旬抵达槟城,两度长居此地,下榻骆清泉的南国旅社。十月又短暂前往。此次呈现的两件作品据题识皆为是时所作。第一件《柳丝喜鹊》构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以“喜鹊登枝”的吉兆意象,隐喻战火纷飞之中艺术家对和平春日的殷切守望。画面中,垂柳如烟,喜鹊栖于枝头,身躯以焦墨凝练勾勒,羽翼以枯笔皴擦出蓬松质感。两只喜鹊足爪紧扣枝干,眼眸湿润光泽,墨色交响间流淌着对自然生命的礼赞。
Lot 389
徐悲鸿1895-1953
奔马图
镜心水墨纸本
辛巳(1941年)作
71.5×49 cm
HKD: 250,000-350,000
第二件作品《奔马》是徐悲鸿以马喻志的经典之作,承载着战火纷飞中的艺术激情与家国深情。此画创作于马来西亚槟城抗日筹款期间,一匹瘦骨铜声的骏马昂首回望,似在捷报频传中嘶鸣胜利,又似在烽烟四起中奔赴沙场。画家以焦墨凝练之笔勾勒出马首、颈、胸的遒劲骨骼,如刀刻斧凿般刚毅;渴笔飞白,扫出飞扬的鬃尾;腹部弧线如满弓蓄势,后腿笔直如钢刀,力透纸背。墨色交响中,西式解剖的精准与中式写意的氤氲交融,赋予马身金石般的铿锵气韵,将“哀兵必胜”的民族气节化作一幅震撼人心的视觉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