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中华国际拍卖公司征集截止时间与地址成功拍出藏品
Lot 2184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抱月瓶
高 H 27.8
逸汝山房珍藏
此次新加入的“逸汝山房珍藏”专题,更是汇集其经年收藏,并有二十余件著录于1997年出版,由马未都先生编著的《明清笔筒》一书中。“逸汝山房”主人为当代颇具建树的收藏家,其收藏之路肇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历三十载,所藏体宏而质精。在明清陶瓷、掐丝珐琅、宫廷织绣、黄花梨紫檀家具等诸多门类均有重器入藏,兼及谐趣隽品。如去年所释出一件崇祯青花海水云龙纹案缸,不仅存世罕见,而且创崇祯瓷器成交历史新高。
Lot 1934
清康熙
白釉暗刻缠枝莲开光五彩瑞兽纹大笔筒
直径 D 18
带木座
来源:
美国私人旧藏
北京保利2009年5月30日春季拍卖会第1963号
本品通体以白釉浮雕兼五彩为饰,其釉下浅浮雕缠枝花卉纹,刀法犀利流畅,纹饰立体清晰。釉上四开光内则绘以松鹿、麒麟等各式瑞兽纹,生动逼真,威武凶猛,极具熙朝特色。传世所见康熙单色釉浮雕花卉笔筒见有白釉和青釉两类,为一次高温烧成。而本品于凸花装饰外,釉上又以五彩为饰,而且需二次烧制而成,极费工时和成本。此种装饰手法于熙朝五彩笔筒中极为少见,颇值关注。
Lot 1899
清康熙
五彩琴心记之誓志题桥人物故事图笔筒
高 H 13.5
《琴心记》为明代孙柚所撰传奇故事,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为主线展开。本品所绘为《琴心记》第二十折“誓志题桥”一节,讲述司马相如得到岳父资助在归成都途中遭寇,被洗劫一空,文君又生病卧床不起,不知今后如何,为决狐疑,赴严君平处问卜,过医士王草头家求药,得知夫人之病无碍,其运亦亨,不禁大喜。返家时于升仙桥小歇,家童青囊进言相如莫忘前程,相如当即要家童借取笔砚来,在桥柱上题下“若今生不乘驷马高车,誓不过此桥。”相如归家后不久果真接到皇帝圣旨,赴京应差,享受豪华。《琴心记》叙述相如誓志题桥时只有其与侍童青囊两人在场,而本品画面所绘相如于升仙桥题句时,除家童外,旁有卓文君持砚侍候,此当是戏曲在民间流行后,剧中的细小情节不断按照人们的喜好加以修改的结果。
著录:《明清笔筒》,马未都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48页,图26
Lot 1917
明万历
青花张天师斩五毒神仙人物纹大盘
直径 D 28.5
“大明万历年制”款、带日本包装
来源:中国嘉德2007年5月12日春季拍卖会第1849号
本品盘心以青花绘张天师除五毒故事,画面中张天师手持七星法剑 威风凛凛, 胯下坐骑黑虎协助其降妖伏魔,为民除五害虫。值得关注的是,此处五害中四害蛇、鼠、蝎、蟾蜍已修成人形,而云气中的蜈蚣则为原型展现,颇为有趣。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为张良八世孙。相传其受上天册封“正一真人”,创立道教。因其最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故又称“张天师”。随着道教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作为道教祖师爷的张道陵也逐 渐被神化,奉为降妖伏魔、辟邪驱凶的神明。晚明时张天师斩五毒题材于瓷器装饰中变的颇为流行。
Lot 2502
清雍正
仿官釉如意耳尊
高 H 25.5
参阅:《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周丽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58页,图4-13
Lot 2246
清光绪
窑变釉贯耳瓶
高 H 30.5
“大清光绪年制”款
Lot 1842
清乾隆-嘉庆
仿明黄地绿彩山海异兽图葫芦瓶
高 H 35.6
带日本包装
来源:
伦敦古董商彼得·布德(Peter Boode)旧藏(标签)
彼得·布德(Peter Boode),二十世纪初荷兰著名古董商,1910年代始布德屡次远赴中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搜罗亚洲古董艺术品。同时,布德也是多件享誉世界成化青花宫碗的收藏者。曾参与编纂和出版过《东方陶瓷学会会刊》、《云冈石窟探访记》等。
本品呈亚腰葫芦形,通体以黄地绿彩为饰,纹饰皆以暗刻并覆以黄釉,釉上又填以绿彩装饰。其中口沿及腰部以锦地花卉纹为饰,上下腹部绘山海异兽图,体态各异的珍禽异兽腾跃于山林间,有行飞马状、麒麟状、虎豹状、牛状、猴状等,活灵活现,姿态各异。本品所绘与《山海经》中所载部分异兽形态近似,或取材于此。
检索公私馆藏可知,此类装饰题材尚有斗彩作品存世,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斗彩葫芦瓶与本品装饰内容相同,但尺寸略小。尺寸与本品相当者,可参考北京2020年所释,成交价147.2万元。另外,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各藏一件同类装饰葫芦瓶,可资比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耿宝昌、吕成龙主编,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116-117页,图96
Lot 2025
清康熙
五彩加粉彩三国演义之凤仪亭人物故事图大盘
直径 D 39.5
本品所绘人物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之“凤仪亭”片段,东汉末,凉州军阀董卓入京专权,群臣无不切齿,欲除奸贼,又惧怕其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司徒王允施计,将歌妓貂蝉先许吕布,再献董卓,造成凤仪亭父子以仇相见。此事为以后吕布仇杀董卓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本品所绘正是貂蝉与吕布二人在凤仪亭私会,却碰巧被董卓撞见的一幕。
参阅:香港2023年5月30日春季拍卖会第2825号
(成交价 277,200港币)
Lot 2505
清雍正
粉彩五老观太极人物故事图盘口瓶
高 H 38
Lot 2187
清晚期
粉彩龙凤纹大葫芦瓶
高 H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