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机构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需要多少费用

名称:拍卖机构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需要多少费用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2.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9822580

更新时间:2025-05-18

发布者IP:14.26.161.101

详细说明

  拍卖机构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需要多少费用

  Lot 37

  草间弥生

  自我消融(维纳斯)

  压克力彩 复合媒材 雕塑 | 一九九八年作 | 55×20.2×19.7 cm.

  Yayoi Kusama

  Self Obliteration (Venus)

  Acrylic on mixed media sculpture | Executed in 1998

  来源

  福冈现代艺术画廊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附:草间弥生工作室开立之作品登录卡

  估价 ESTIMATE:

  HKD2,500,000 – 3,500,000

  “

  我坚信,艺术创作的理念诞生于孤独的沉思,并且在安魂的寂静中闪耀出五色光彩。

  ”

  ——草间弥生

  唯一的神,重写西方正典

  被誉为「最完美的女神」、法国卢浮宫镇馆之宝、代表古希腊雕塑杰出成就的「断臂维纳斯」,其肚脐以上及其下的比例为黄金分割1比1.618,八头身的她,被举世公认为超越时代、理想化的女性人体美之典范。而维纳斯亦是希腊神话中象征「爱情、美丽、生育和繁荣」的女神阿芙萝迪蒂(Aphrodite),自古至今许多艺术家均曾以之为题来创作。

  左:亚历山德罗斯(传)(attributed to Alexandros)《米洛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帕里安大理石,高204 cm,公元前150-125年,巴黎卢浮宫藏

  右:草间弥生《消失于无限之网的维纳斯肖像》,复合媒材雕塑,214.5×67×76 cm(雕塑);227.3×145.5cm(画布),1998年作,拍卖成交价28,600,000港币

  草间将此西方艺术史上的象征权威的「正典」,以其个人化、标志性的波点和无限网层层覆盖,自1997年起开创其维纳斯系列创作,重新改写她对于何谓「理想美」的定义。

  完成于1998年的《自我消融(维纳斯)》,将原本古典雕塑的米白色调,以鲜明、充满活力感的亮橙色,和深沉宛如浩瀚宇宙的黑彩取而代之。两个具高度反差的色彩在此冲撞出充满诱惑魅力的无限幻视,在精微的笔触中构建出庞大的能量张力。令观者瞬时遁入草间所设下的迷幻天地。

  草间弥生《自我消融(维纳斯)》(局部)

  个体存在的本质,我的时代由我定义

  尽管草间自1964年的大型装置《驱动的图像》开始,便常以人体模型为媒材创作,然而「维纳斯」系列却是迄今为止她唯一以「神」为主体对象的雕塑。这无疑彰显了她对维纳斯所象征之「丰饶的爱与理想美」的期许,和强烈的自喻性——言说着「我的时代由我书写,我的美由我定义」的强烈个人宣言。

  左:1966年草间弥生身着波点裙与其装置《通心粉女孩》对视的场景。早在60年代,她就发展出以人体模型作为媒材诉说自我消融的创作理念,并在「维纳斯」系列中深化为独我与无限宇宙相融、女性艺术家视角永恒美的古今创作之变©Yayoi Kusama

  右:1997年《艺术论坛》(Artforum)将草间弥生的人偶镜屋《重复的视觉》设为二月号封面

  草间弥生的「维纳斯」系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原始等比大小的2米维纳斯雕塑置于无限网画作前,以形成雕塑与画作的前后消融,共有13件;另一类则是可置于桌案观赏、较小尺寸的维纳斯雕塑,此类以无限网撞色覆盖人物主体后,再置于同色的盒匣中,以半包围或全包围的形式,实现了如草间童年时首次见到「幻影覆盖天花板和地面」的场景。

  草间弥生首创于1998年「维纳斯」系列作品,同年首度发表于纽约米勒画廊(Robert Miller Gallery)一景©Yayoi Kusama

  后者极为稀罕,据考据仅不逾10件,当中部分为非全身的塑像。而本次拍卖之作即为其中之一的「全身像雕塑」,作品由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日本福冈现代艺术画廊,来源有序,弥现其珍。

  倚天立地,独我的内置风景

  作品在左右与上下天地细心地以盒状的木质手绘搭建,宛如架构出一座神圣的古希腊殿堂,维纳斯立于其间,展现了更加立体的想象与空间,讲述前卫女王举世无双的美学。早在80年代初,草间弥生便常以盒子为容器,承载南瓜、织物、羽毛等物件创作雕塑。此一形式或是受到她一生挚爱、以盒型装置闻名的艺术家康奈尔(Joseph Cornell)之影响,透过「一盒一世界」的视角去呈现每个物件独特的来源和记忆。

  草间弥生《自我消融(维纳斯)》(另一角度)

  不同的是,草间在《自我消融(维纳斯)》中,选择用半开放的形式将维纳斯置于一处只有上下左右封闭的空间,将背景留白,给予雕塑主体更多的自由。这不仅打破了盒形全封闭式的私密性、依赖性,令雕塑具有独立性,亦破除了草间自身幻觉「被全方位覆盖」的束缚性,而将「自我消融」的概念进一步提升。

  在爱中消融自我,女性视角下的永恒之美

  维纳斯身体的细节看似在波点矩阵中逐渐消失,然而奇妙的是其轮廓却愈发地清晰可见。好似个体一方面在宇宙中逐渐变得渺小与消融,但另一方面却转瞬间而成为一个更大的、更趋近于独立无限的存在。

  藉由这神妙的视觉幻象,草间让我们看到了个体存在与永恒的本质,不仅打破了古典与现代的界限,更是以当代女性艺术家的身份,重新诠释了对「美」的定义,以破为立地诉说着新时代女性的本我价值。于是,包容与消弥万物、朝宇宙无垠发散的「爱与美」,自此成为一种新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