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通知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拍要求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自号“仪卫”老人,别号副墨子。安徽桐城人。清中期文学家、思想家,姚鼐得意门生。著有《仪卫轩文集》《昭昧詹言》等。
朱澄(?-1890),字子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藏书家。继成其父朱学勤“结一庐”藏书,编有《结一庐书目》《结一庐遗文》等。
刘承干(1882-1963)字贞一,号翰怡、求恕居士。浙江南浔人。倾巨资藏书、刻书、聚书60万卷、20万册,建“嘉业堂藏书楼”藏之。
王欣夫(1901-1966),名大隆,字欣夫。浙江秀水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家,著有《许庼学林》《藏书纪事诗补正》等。
Lot4381
(明)朱睦㮮编(清)叶德辉校
万卷堂书目(观古堂书目丛刻底本)
清抄本
2册
17.3×28 cm
钤印:叶氏德辉鉴藏、观古堂
是书系明代朱睦挚所编,著录四部图书4300余种,清末以前多以抄本行世,且分卷亦有不同,至叶德辉辑刻于《观古堂书目丛刻》中始通行于世。此本内有朱笔校勘,又有朱笔书写分卷,或为《观古堂书目丛刻》底本。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直山,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治学以经学、小学为主,尤以清人经义著述为多,精于版本目录学,编纂《观古堂书目丛刻》,著有《书林清话》。
Lot4383
(清)马瀛 撰
唫香仙馆书目 不分卷
旧抄本
1册
19×31.5 cm
是书灰格抄本,系清人马瀛所撰自藏书目,以经史子集为序。每书详记书名、卷数、作者、本数、版刻、抄本,或经某氏校、注、跋等,抄本近半。卷首冯登府《马君二槎藏书记》。
马瀛(1750-1820),字二槎。浙江海宁人。监生。性好藏书,多为名家何焯,顾千里、黄丕烈、卢文昭,陈鲈、吴骞,吴翌凤等校勘,题识之帙,世视为珍善。
Lot4431
(唐)令狐楚 辑 谢国桢 题跋
唐御览诗 一卷
清抄本
1册
16.7×28.2 cm
钤印:国桢藏书、尚左生、面城精舍、文字之福
是书系唐代令狐楚编选唐人选唐诗类书。末有谢国桢题跋。
谢国桢(1901-1982),字刚主,晚号瓜蒂庵主。河南安阳人。民国十五年(1926)考取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后任教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等,1949年后相继在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职。
谢国桢题跋:唐人诗集以单刻本为善,而唐诗总集以唐人选本为宗。此令狐楚《唐御览诗》虽有汲古阁刻本,然此本犹是旧钞佳纸所写,似塘栖劳氏所书,字微不类,或恐钞写在季言兄弟之前,而在通俗本唐人选诗之外者。午夜晨兴,籀史倦罢,可以作诵读也。特健药之读书益人如斯。己未(1979)人日,刚主。钤印:刚主
Lot4399
(明)吕震 等撰
宣德鼎彝谱 八卷 宣炉博论 一卷
清钦定四库全书补抄本
1函2册
15.5×22 cm
此本包背装,墨笔题签,蓝色丝绢书衣,前收《四库》提要及杨荣序言。朱丝栏,四周双边,半页八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单红鱼尾。馆阁体抄录,一丝不苟。书中以宣德年间工部关于宣德炉的记载最为珍贵,末录文彭跋尾及项子京《宣炉博论》。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纪晓岚等大臣奉敕诏开“四库全书馆”,裒辑《永乐大典》之散篇,并网罗天下遗书,纂修此书。按经、史、子、集分四部,共3400余种,79300卷。参与其事者4400余人,历时14年完成。为便于保存和传播典籍,乾隆皇帝又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先后将《四库全书》抄录了正本七份,送到不同的地点收藏。先抄的四份分藏于“北四阁”中:即故宫文渊阁、奉天(今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今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续抄的三份分藏于“南三阁”:即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北四阁禁地森严,不对外开放;南三阁则对该省士子开放,允许他们到阁内抄阅。另有副本一份,存在翰林院,也允许抄阅。书衣以各色丝绢划分四部,“依春、夏、秋、冬四色”装潢的理念,即用象征四季的颜色。
Lot4372
傅增湘 旧藏
续文献通考
清内府抄本
1函1册
15×20.5 cm
钤印:藏园、双鉴楼藏书印
题签: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史部。内府写本。
是书内收《续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史部正史、编年、起居注、别史等诸章。墨笔书就,朱圈句读,内粘贴有墨笔批校字条。傅增湘旧藏。
傅增湘(1872-1949),字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等。四川江安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藏书处名藏园、双鉴楼。近代著名藏书家。
Lot4356
(清)李富孙 辑
李氏易解賸义 三卷
近代蓝格抄本
1函3册
14×22 cm
钤印:溥僡、叔明、叔明藏书、蕉雪、蕉雪堂、蕉雪堂藏、二乐轩、易庐秘笈、易庐研经之印
题签:写本李氏易解剩义。叔明题签。
是书系作者李富孙阐释前儒注疏《周易》未尽之作。卷首清乾隆六十年(1795)卢文弨序,乾隆五十七年(1791)李富孙自序,书末清嘉庆庚午年(1810)李富孙识。溥僡题签。
溥僡(1906-1963),名僡,字叔明。清恭忠亲王奕䜣次子,道光帝之孙。民国间曾组织诗社,初名漫社,后改称赓社。著有《周易古谊》《蕉雪堂诗集》等。
Lot4388
卢子枢 旧藏
《法帖刊误》等二种
清晚期抄本
2册
15×20.5 cm、18×23 cm
内收:
1、法帖刊误 二卷 谱系杂说 二卷,(宋)黄伯思 撰,清晚期温六篆楼绿格抄本,1册。钤“季材所藏”白文印、“六篆楼藏书印”朱文印、“卢子枢”白文印。绿格抄本,版心下镌“温六篆楼”。温澍梁、卢子枢递藏。
温澍梁(清晚期),字幼珊。广东顺德人。藏书处名六篆楼、惜香阁。
2、隶韵考证 二卷 碑目考证 一卷 隶八分考 一卷 笔法 一卷,(清)翁方纲 撰,清晚期红格本,1册。钤“彦侍所藏贞石”朱文印、“卢子枢”白文印。红格抄本,版心下镌“苏省模范监狱”,有虫蛀。
“彦侍所藏贞石”或为姚觐元鉴藏印。姚觐元(?-约1902),字彦侍,又作念慈,号子京。浙江归安人。藏书处名咫进斋。清道光举人。光绪八年(1882)任广东布政使。著有《大叠山房诗草》《咫进斋善本书目》。
Lot4410
(明)释祩宏 撰
新刻禅髓 一卷 新刻禅警 一卷
清八千卷楼黑格抄本
1册
15×20.8 cm
是书黑色版框,版框左下角镌“八千卷楼钞本”。八千卷楼系清季杭州丁氏藏书楼,丁国典(1770-1825)慕其远祖宋代丁顗藏书八千卷,名其所建藏书楼为“八千卷楼”。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兵燹。丁国典之孙丁丙沿用楼名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祩宏(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云栖寺,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大师。明末四高僧之一。早年即奉净土宗,又兼华严及禅,而以净土为归趣,后世以为莲宗第八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