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收前期费用合理吗
张大千雨山
泼墨金纸卡镜框一九六五年作
42.5 x 58.3 公分
估价:2,000,000 - 4,000,000 港元
款识:爰翁。
雨山。(题于画背)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乙卯」。
来源:张学良「定远斋」旧藏
香港苏富比,二〇一二年十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1332
张大千与张学良之交谊,世所共悉,传为美谈。神洲色变后,两人各处东西,直到一九六四年才重晤于台北。是年六月,大千得当局批准,赴北投拜会张学良及赵一荻。翌月,张赵在杭州南路一美籍友人家中举行婚礼,观礼者十余人,大千亦在其中。一九六五年春,写〈摩诘山园图〉自巴西寄赠,作开岁之贺礼,此亦重聚后首帧致赠之作。自此赠画不辍,无论大幛小品,皆用心精制。本幅写于复聚后不久,乃画家抽象技巧最盛之期,画面烟云缭绕,一片氤氲,如雨后湿气未消,极尽朦胧飘渺之意境。张学良得此珍爱甚矣,未有示人,后付与儿辈。
张大千华岳高秋、行书自写诗
色纸本、水墨洒金笺成扇一九八一年作
20 x 51.6 公分
估价:880,000 - 1,680,000 港元
款识:〈画〉韩公痛哭苍龙岭,谢眺忽诗落雁峯。青天一夜银河泻,涨成大海开芙蓉。忆写华岳,似汉卿吾兄教正。弟爰。
〈书〉一泓秋水漾澄鲜,玉女明窗整翠鬟。却笑仙人爱梳洗,也愁尘垢老朱颜。〈华山玉女洗头盆〉。少作书乞汉卿大兄教正。大千弟爰。
钤印:「张爰」、「大千」、「大风堂」、「张爰私印」、「辛酉」。
藏印:「仕勋墨缘」。
来源:张学良「定远斋」旧藏
张大千定居台湾后,与张学良过从频密,屡有写赠,二人及张群、王新衡组成「三张一王」的「转转会」,常相往还,定期餐叙,成一时美谈。一九八一年二月,「转转会」聚于摩耶精舍,宴毕共赏海棠,大千书记其事,赠予汉卿,七月,〈庐山图〉开笔,张学良受邀观礼,大千又于其寿辰写〈青城山、行书自写诗〉扇、〈林壑幽居〉相贺,深厚情谊可见一斑。
本幅亦该年写赠,彼时画家已届耄耋之龄,体力、健康大不如前,惟其不服年龄催逼之心,激使创作力倍见旺盛,此扇亦倾力为之。正面忆写华岳秋景,构图近满,笔力老苍生辣,技法无拘古人流派,纯是自家格局。山石以轮廓线条与赭、墨皴擦出坚凝肌理,淡墨、花青点染蓊郁林木,复以点点红树、屋宇朱墙散缀其间,收提点之效。通幅笔触细密繁复,于同时期作品罕见,自上款人交情特深之故。
另面书自写诗〈华山玉女洗头盆〉,与画作呼应,亦见经意,扇股刻「华岳高秋」,落「大千」印,与扇面配套,相类者似仅见同年为张学良贺寿之〈青城山、行书自写诗〉扇,扇股具「青城」,应为大千特别订制,惟所见极稀,难得可贵。本幅写于「大风堂」制笺上,夹层具「大风堂制」字样。
张大千溪山访友、行书自写诗
色纸本成扇一九七三年作
20.3 x 53 公分
估价:600,000 - 1,200,000 港元
款识:〈画〉六十二年癸丑夏日,写寄汉卿宗长兄驱蚊,大千弟爰环荜盦。
〈书〉客舍龙堆古戍高,鞲鹰走马兴偏豪。渐看瘦日无颜色,新觉微霜欺鬓毛。鞑女自吹红筚篥,回人时进绿葡萄。待归故里更何乐,南望成都首漫搔。二十五年前沙州旧作,录呈汉卿吾兄哂正。癸丑,弟爰。
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张爰之印」、「三千大千」。
藏印:「仕勋墨缘」。
来源:张学良「定远斋」旧藏
台北苏富比,一九九四年四月,〈定远斋藏中国书画〉专场,编号177
一九六四年张大千与张学良台北重晤后,不时以精制相赠。本箑绘于一九七三年夏,即大千在台出席「张大千创作国画回顾展」返美后数月,于环荜盦写寄,以「访友」为题,不无期待重逢之意,又或念想好友于北投居所「监护」中溽暑难耐,戏称为其「驱蚊」,聊博一粲!画面融写意与泼墨,一派水气弥漫,云雾蒸腾之清凉境,岩顶高士,欣然相遇,无乃二张聚首之写照。背题四十年代西涉敦煌自写诗,抒大漠壮怀,读之「待归故里更何乐」句,岂非百般滋味在心头。
本幅写于「大风堂」制笺上,夹层具「蜀人张大千画扇」及「大风堂制」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