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费用是多少参拍流程
题识:陈元素似菊轩先生。
钤印:陈氏孝平(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陈元素》5印,1033页)
鉴藏印:吴湖帆、梅影书屋秘笈
说明:
1. 陈元素(明万历-崇祯间,16-17世纪),字孝平、金刚,号素翁、处廓先生,长洲人。万历诸生。工山水,尤善写兰。兰叶偃仰,墨花横溢,超然出尘,得文徵明之秀媚,而更气厚力沉。
2. 旧藏者吴湖帆(1894-1968),号倩庵、翼燕,斋名“梅景书屋”。苏州人。吴大澂孙。工书画,精鉴赏。早年与溥儒并称“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题识:先番花事未全开,费我相思又复来。向破晚风标玉树,素疑晴雪满瑶台。丙子(1576年)七月,戏笔于赤霞石上。曹羲。
钤印:曹羲、字子虚
说明:曹羲(明万历-崇祯间,16-17世纪上半叶),又名曹曦,字子虚,号罗浮,长洲人,后寓武林(今杭州)。工人物、山水。仿宋、元诸家,笔墨秀洁,多以气韵擅胜。
题识:归昌世。
钤印:归昌世印
说明:归昌世(1574-1645),字文体,号假庵,有光孙,原昆山人,移居常熟。工古文诗词,书法晋唐,兼工篆刻。长于山水,气息苍浑。兰花墨竹构图奇奥,意在青藤、白阳之间,时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三才子”。
题识:拟王淡轩法。古农杨补。
钤印:古农
说明:杨补(1598-1657),字无补,号古农,祖籍临江(今江西清江),生于吴,后为长洲布衣。工诗,善山水,落笔似黄公望。崇祯初游金陵,馆阁诸公皆与订交,九年与邢昉、顾梦麟等结社,刻意为清新古淡之学。明亡后隐居邓尉山,时以遗民处士称之。
题识:癸卯(1603年)七月廿三日,写似仲弘长兄正之。湘兰马守真。
钤印:湘兰、守真玄玄子
说明:马守真(1548-1604),一作守贞,以善画兰号湘兰子。应天人。“秦淮八艳”之一,与江南才子王穉登交谊甚笃。以诗画擅名一时。兰仿赵孟坚,竹法管道升,潇洒恬雅,别饶风韵。
题识:荷池清夏图。仿宋人笔法。横波女史写。
钤印:坐笙
说明:顾眉(1619-1664),又名顾媚,字眉生,号横波,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秦淮八艳”之一,后为龚鼎孳宠妾,改名徐善持,时称“横波夫人”。精通文史,工于诗画,通晓音律,被时人称为南曲第一。山水天然秀艳,写兰追步马守真。
第二册
谢稚柳题签:明人画扇集册。稚柳。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题识:天寒万木僵,月出四山静。积雪缟清夜,幽崖自晖映。上方衣裘单,俯视寒芒正。长空扫纤云,平湖竞天净。微澜玉塔摇,秀色千岩竞。倒影落僧窗,横飞湿银镜。一鸟不复鸣,光华久逾盛。吟怀共朗澈,禅心寄枯劲。只觉尘界卑,忘身世高夐。半空击瑶簮,泠然理孤咏。万里居日中,悠悠一渔艇。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徵仲
鉴藏印:马二良真赏、宝宋楼珍藏、季彤(3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潘正炜》6印,1462页)
说明:
1.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徵仲。长洲人。嘉靖三年(1524)授翰林院待诏。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2. 是扇经清乾隆间宝宋楼马二良、清末粤商潘正炜鉴藏。
清碑帖商人姚学经《晚香堂苏帖·续镌》有载“右图并题六如真迹,宝宋楼藏本也。楼为马二良贮书画处。丁未(1787年)小春,曾与吴雪舫、张忍斋同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披薰集古册》(扇面)中四开文徵明亦钤有“马二良真赏”“宝宋楼珍藏”。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题识:肃舲出郊际,徙乐逗江阴。翠山方蔼蔼,青浦正沉沉。凉叶昭沙屿,秋荣冒水浔。风散松架险,云郁石道深。静默镜绵野,四睇乱曾岑。气清知雁引,露华识猿音。云装信解黻,烟驾可辞金。始整丹泉术,终觌紫芳心。行光自容裔,无使弱思侵。雅宜山人玉宠闲寂。
钤印:王宠、王履吉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宠》12、17印,118页)
鉴藏印: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槜李、子京、墨林山人子京项氏元汴精玩书画之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项元汴》104、71、82、8印,1108、1109页)
说明:
1.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人。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尤以书法名噪一时。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被誉为“吴门三家”。
2. 旧藏者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退密斋主人等。浙江嘉兴人。家资富饶,广收法书名画,贮于天籁阁中,储藏之丰,甲于海内。(五)莫是龙(?-1587):淙淙百道鸣,蜒蜿度宫城。影带明河落,波从太液生。洗妆晴作镜,写月暗随萍。日夜春流长,兼将帝泽倾。右赋得御沟水一首,为乔奉化索书呈肖兼先辈大词宗览教。莫云卿。 钤印:莫氏廷韩、莫云卿印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题识: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义不游浊水,志士多苦言。潮没具区薮,潦深云梦田。朝随北风去,暮逐南风旋。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饭稻以终日,羹莼将永年。方冬水物穷,又欲休山樊。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右采菱词。道复书。
钤印:道复
说明:陈淳(1483-1544),字道复,号白阳,苏州人。天才秀发,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咸臻其妙。尝游文徵明之门。正书初从文氏,欲取风韵;行书出杨凝式、林藻,老笔纵横。
题识:元辰风日倍清嘉,散步园林逸兴赊。一任梅花奉正朔,不因菱镜感年华。家无南畝惟耕笔,身近东陵懒种瓜。苔径何须缘客扫,荜门先已护烟霞。张凤翼。
钤印:笔耕为养、张伯起(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张凤翼》8、14印,992页)
说明:张凤翼(1527-1613),字伯起,号灵虚,长洲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与弟燕翼、献翼并有才名,吴人语曰:“前有四皇,后有三张”。工书法,平生临二王最多,退笔成冢,虽天趣小竭而规度森然。
题识:商略何方始陆行,渡江京口或南京。束装寒月轮初满,到日春灯市已成。莫以时危轻一第,谁云仙障厌高名。怀中密就贤良策,欲挽天河洗甲兵。山中腊月几望,送子将、长蘅两兄会试。弟陈元素。
钤印:陈元素印、陈氏孝平(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陈元素》2、5印,1033页)
鉴藏印:虚斋藏扇、检叔
说明:
1. 陈元素(明万历-崇祯间,16-17世纪),字孝平、金刚,号素翁、处廓先生,长洲人。万历诸生。早负才名,工诗文,尤善书法,楷书法欧阳,草入二王。工山水,尤善写兰。
2. 上款“子将、长蘅两兄” 应为闻启祥(1580-?,字子将)、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闻氏为钱塘人,博综群书,万历间举人。李家在南翔,为诗书官宦之家。万历四十一年、天启二年(1613、1622)两次考试,李流芳皆偕闻启祥同行,两人又一起弃考,“重来复同归,依然吾与汝”,正是两人这一经历实录。
3. 是扇经清代王礼治(字检叔,浙江杭州人)、庞元济(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南浔人)递藏。
题识:织女耕夫年岁劳,逸居靡费愧吾曹。近来学得延年术,惟有颜瓢一味高。舟中康郎道南山翁之俭,感而赋此寄思,和乡弟以代箴规可乎?玩抑亭主。曾经宗伯笔锋劳,漫和佳篇又水曹。自是故家遗法在,池南乔木入云高。陈沂既为靳宗伯先生录旧作于便面,又僣奉次其韵。
说明:陈沂(1469-1538),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小坡。原籍浙江鄞县,徙家南京。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太仆寺卿。工诗文书画,与顾璘、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复称“弘治十才子”。书学苏轼,旁及篆、隶、绘事,皆称能品。在翰林院时与名画家文徵明为同僚友好,经常切磋。
题识:栖迟旧业理新芜,徙倚丛篁据槁梧。为圃自安兵计拙,归田真荷圣恩殊。山移小岛成愚谷,水引清流学鉴湖。敢向明时称逸老,北窗高枕一愁无。赐闲堂作,为养素书。时行。
钤印:瑶泉(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申时行》4印,217页)
鉴藏印:古歙曹氏霁原鉴藏
说明:
1. 申时行(1535-1614),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状元,授编修,掌翰林院事。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以文字受知张居正。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辅。
2. “古歙曹氏霁原鉴藏”为安徽曹文埴(1735-1798)藏印。其字觐薇、近薇,号虚竹、霁原。乾隆庚辰(1760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曾任《四库全书》的总裁官。
题识:消息关门气甚真,菰芦秋色为君新。长庚莫是躔吴分,白雪何因见郢人。马首便投青玉案,虬须偏负紫纶巾。相逢却数离筵泪,半入燕山半入秦。喜李本宁至自京山。
春帆一片采江篱,消息山园似有知。忽枉千秋嵇吕驾,正逢三日永和时。壶觞薄有流波在,楼阁将无结蜃疑。眼底但看双屐健,纵拼沉醉莫教辞。喜吴明卿以三月三日至,即留酌弇山园。世懋为新渚年家丈书。
钤印:王氏敬美
说明:
1. 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别号麟州。江苏太仓人。王世贞弟。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少卿。书无俗笔,多从晋帖中流出。富藏书,著述颇丰,有《王仪部集》等。
2. 第一首“喜李本宁至自京山”李本宁应为明代文坛“末五子”之一李维桢(1547-1626)。其字本宁,号翼轩,湖北京山人。同王氏皆为复古文学阵营的中坚力量。第二首“喜吴明卿以三月三日至,即留酌弇山园”中“吴明卿”乃“后七子”之一吴国伦(1524-1593)。其字明卿,号川楼子,兴国(今属江西)人。
题识:淙淙百道鸣,蜒蜿度宫城。影带明河落,波从太液生。洗妆晴作镜,写月暗随萍。日夜春流长,兼将帝泽倾。右赋得御沟水一首,为乔奉化索书呈肖兼先辈大词宗览教。莫云卿。
钤印:莫氏廷韩、莫云卿印
说明:莫是龙(?-1587),字云卿,号秋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诗文宗韩愈、柳宗元,卓然成家。书学钟繇、王羲之、米芾,小楷精工秀婉,行草畅逸有态。山水画得黄公望蹊径,晕染磊落葱郁,神酣意足。
题识:乍可琉璃启法筵,忽惊幢盖拥人天。飘飘海外凌香水,冉冉云中下宝莲。最喜玉毫光一现,敢烦金口义重宣。佛门胜事真稀有,功德由来遍大千。迎佛诗一首,似张虚世丈正之。屠隆。
钤印:屠隆、纬真父(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屠隆》3印,1252页)
说明:屠隆(1542-1605),字长卿,号赤水,鄞县人。“末五子”之一。万历五年(1577)进士,曾任颖上知县,转为青浦令,后迁礼部主事、郎中。晚年遨游吴越间,以卖文为生。博学多才,工诗文,精戏曲,通音律,善书画。论画主张强调意趣,不求工巧而自多妙处。
题识:西风来几日,一叶已先飞。新霁乘轻屐,初凉换热衣。浅渠销慢水,疏竹漏斜晖。薄暮青苔巷,家童引鹤归。何淳之为次公世丈书。
钤印:淳、柱下主书
说明:何淳之(1552-1602),字仲雅,号太吴,江宁人。何湛之弟。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仕至御史。书画为流辈所推,行书得晋人意。工山水,间写兰竹,最有清趣 。
题识:茆斋何地结,邻在罨溪头。翠盖云光古,铜根石气幽。领风收韵籁,引月走骄虬。林外僧扶策,余将借梦游。题罨溪松柏亭一首,书似贞甫兄一笑。米万钟。
钤印:万·钟
鉴藏印:季彤秘笈之印
说明:
1. 米万钟(1570-1628),字仲诏,号友石,原籍陕西安化,居北京。米芾后裔。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有好石之癖,又能画石。善画山水、花竹。书法行、草得家法,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
2. 旧藏者潘正炜(1791-1850),字榆庭,号季彤,又号听帆楼主人,广东番禺人。洋行商人。精鉴别,富收藏。
题识:鸠杖鹖冠并尘车,往耽泉石与烟霞。朝餐鹅蕊含光草,夕拾龙宫玉液花。几拉白云访樵斧,还邀明月过渔家。从今世幻不须问,独向禅林转法华。右柬别翁见海司寇年丈。茅坤。
钤印:茅坤私印
说明:
1.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擅长古文,提倡学习唐宋,与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一起被称为“唐宋派”。
2.上款人“翁见海”即翁大立(1517-1597),字道生,号见海,浙江余姚人。嘉靖十七年进士,累官山东巡抚、兵部左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等。明中期治水功臣。《茅坤年谱》1596年有记:《与翁见海(大立)司寇书》。
题识:十年九负支郎约,破雨拚来湖浦村期。远水篷根收黛色,近邻花气及黄昏。纸窗竹屋先留火,筍脯橙齑独劝尊。拟共师资存梦栏,看山以外学关门。过湖浦东庵访山水。瓜畴邵弥。
钤印:邵弥
说明:邵弥(1594-1642),字僧弥,后以字行,号瓜畴,自称“瓜畴老人”。长洲人。一生布衣,性情耿介超俗。工诗文书画。草书学米芾、米友仁,楷书得钟繇法。画仿宋元诸家,格调高秀,笔墨疏简秀逸。喜搜集金石。“画中九友”之一。
题识:春云霭霭出晴空,喧杂相迎满市中。冬去尚余风似箭,夜来先见月如弓。柳嘘柔意留新绿,梅醖生机露浅红。嗟我半生尚无赖,敢呼青帝问遭逢。立春作,似华亭丈。杨文骢。
钤印:杨文骢印
说明:杨文骢(1597-1646),字龙友,贵州人,流寓金陵。万历四十七年(1619)举人,官至兵部郎中。南明弘光年间抗清,兵败被杀。博学好古,书法超逸。善画山水,出入巨然、惠崇之间。“画中九友”之一。
题识:桦门一线土新平,荒草空原梦亦惊。山矗老云天一握,烽传古戍月三更。吏民总带饥寒色,城郭稀闻鸡犬声。共说君王堪系颈,不知何处得长缨。新平作,似允男老先生正。马士英。
钤印:马士英印
鉴藏印:起哉游目、任竹君藏箑钤记
张克和(1898-1959)边题: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进士。崇祯时,累官右佥都御史。坐事废,复起为兵部侍郎。北京陷,士英等立福王于南京,升东阁大学士,进太保,与阮大铖相结,专权昏愦。日事报复,名器猥滥。清兵破南京,饰其母为太后,奔杭州,事露,杭人逐之,窜伏天台山寺。其家丁缚献清军,被杀。石园居士录。钤印:张克和印、石园
说明:
1. 马士英(约1591-1646),字冲然,一字瑶草,贵州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工诗文书画,周亮工《读画录》记“瑶草书画不减文董”。草书与张瑞图、王铎等明末书家风气相近,狂纵淋漓。
2. 张克和,字祥庚,一字霭如,号石园。江苏常州人。书画俱佳,喜好收藏。对金石学颇有研究。寄居上海,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题识:镇日喧早里,悠然物外情。携囊青山伴,拾翠白云生。野憩偏寻胜,春游别计程。文旌绿丝涧,夕照半龙城。薄游金堰曲,迤逦玉湖西。古树侵鱼藻,春苗带马蹄。寻源采药去,扫石对花题。云影窥毫彩,歌声鸟韵齐。春日湖上二首,承梅先生览教。少村廷用。
钤印:少村
鉴藏印:马二良真赏、宝宋楼珍藏、邓氏石承珍藏
说明:
1. 黄廷用(1499-1556),字汝中,号少村。福建莆田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曾经为宫中太监讲授经书,后升为工部右侍郎。著有《少村漫稿》。
2. 是扇经清乾隆间宝宋楼马二良、邓石承鉴藏。
清碑帖商人姚学经《晚香堂苏帖·续镌》有载“右图并题六如真迹,宝宋楼藏本也。楼为马二良贮书画处。丁未(1787年)小春,曾与吴雪舫、张忍斋同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披薰集古册》(扇面)中四开文徵明亦钤有“马二良真赏”“宝宋楼珍藏”。
题识:清标曾上上林春,岁晚相看色倍新。移入凤池应有日,乾坤无处着坌尘。奉佳作令书扇背,因次韵题其面如意云滽书。
钤印:朝宗
鉴藏印:卧庵、第一希有、朱之赤鉴赏(第2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朱之赤》5印,258页)
说明:
1. 屠滽(1440-1512),字朝宗,号丹山、西峰,。鄞县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立朝持论公允,推贤让能。工诗文,善书法,尤以草、行为最,曾手书长歌、卷以遣赠周文端公,李东阳跋云:“虽言谙词翰,皆文献之所在。”
2. 旧藏者朱之赤(明万历-清康熙间),字守吾,号卧庵,安徽休宁人。侨居苏州,诸生。学问渊博,通天文术数。鉴藏巨精,时人皆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