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全球藏品征集流程
本次拍卖荣幸呈现赵无极与谢景兰各自于1970年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不同于早期的相互交融,步入天命之年的二人在分离十余载后,已然形成了更加迥异的风格与表达。赵无极落笔刚劲有力,以层层叠色铺设内心辽阔磅礴之山水;反之,谢景兰笔触柔软细腻,用虚实线条勾勒出女舞者灵动有力的身姿。然而,在这个对两位艺术家都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将内心深处的半生情愁、岁月沉淀的心境倾注在画布之上,仿佛在无言的对话中遥相呼应,互相映衬。
时至1970年,赵无极在西方从具象绘画转入抽象绘画,经历“克利”、“甲骨文”及“狂草”时期,他“重新发现中国”,以书法性开启对抽象世界的探索。本该是风格与技巧集大成之时,而他此刻正因第二任妻子陈美琴的病情而忧虑。
LOT 146
赵无极
《14.09.70》
1970 年作
油彩 画布
73.1 x 91.8 cm.
估价:HKD 10,000,000 - 20,000,000
《14.09.70》为该时期的罕见之作,采用了 “轻” 与 “重” 的上下分层构图。画面上方采用传统水墨技法来控制油彩,通过松节油的加入,使色彩更为轻灵延展,营造出一片空灵氤氲的虚空氛围。而画面下方则延续了自“狂草”时期的书法的挥洒感,运用强劲线条来演绎远处的群山。整体呈现出一处“膨胀、迸发、流动,天、地、人在其中合而为一”的自然景观。此刻赵无极历经人生变革,技法与思考已然进入成熟的阶段,超脱对山水的表达,更深入潜藏挖掘中国文化阴与阳,空间、气韵、光影对立的尝试,画面包含艺术家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更深入的理解思考。
同期,谢景兰将音乐、舞蹈与绘画结合,创新出 “景观” (Spectacle)这种艺术形式,并举办了多场展览。她从早期浓墨重彩的抽象绘画脉络中延续出来,将线条更加具象化的指向舞蹈的柔韧灵动姿态、山水风景、与音乐的韵律,色彩逐渐变得清新淡雅,更加突出充满动态的线条。
LOT 147
谢景兰
《女舞者》
1970 年作
油彩 画布
130 x 89 cm.
估价:HKD 1,900,000- 3,000,000
《女舞者》正是谢景兰结合动势与韵律,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的代表之作。画作是谢景兰少有的大尺幅创作,采用垂直构图,灵动的线条自上倾泻而下,黑色、褐色、紫色线条交织缱绻,如同肢体纤细有力的芭蕾舞者在舞台中央的旋转、又如现代舞演员充满爆发力的弹跳动作的定格。女舞者的身姿亦不再单纯是躯体,而是翩跹如空中舞动又自然落体的丝带,又如高山之中的一线小溪,伏山成暗流,冲岩为明水。而极致抽象的背景以油彩再现墨洗层层迭迭的丰富效果,为视觉重心的线条提供了充满意境的背景,形成了虚实相应的空间,亦强调了线条所带来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之感。背景中薄雾一般的不同饱和的紫色以非常细腻的手法过渡呈现,线条的上半部分背景铺陈了一缕充满暖意的明黄向舞者头部四处散开,恰似清晨中第一缕阳光,又似舞者忘情舞蹈所散发出的神圣光芒。
值得注意的是,《14.09.70》中的 “14.09” ,即“9月14日”,正是谢景兰的生日。早在1950年,初涉法国艺坛的赵无极为谢景兰的三十岁生日创作了《14.09.50》。时隔二十年,二人早已名声远扬,却不再相伴左右,赵无极再次以谢景兰生日命名作品,可见人事变迁,情愁难断。《14.09.70》无形蕴有形画面,承载了其丰沛情感与绵延的思绪。这般绝非偶然的时间奇遇,让两位巨擘的作品在默然间延续了一份微妙而神秘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