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总负责人

名称: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总负责人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9.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9215274

更新时间:2025-01-06

发布者IP:14.150.240.82

详细说明

  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总负责人

  本公司坚持以“发扬文化神韵、传承文化精髓、把握文化脉搏、提升文化价值”作为企业宗旨。秉承“以诚为本、致信为善”的经营理念,打造主旨分明、多项并举的经营特色,经营传承有序,且能抒发人文精神的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艺术,同时涵盖古籍善本、油画雕塑、翡翠玉石、紫砂陶艺等多个分支领域。 本公司是一家集鉴定、展览、委托、销售、保管、交流、收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华东地区中综合能力强的收藏品展览交易平台,业务涵盖古玩艺术品的展览销售、鉴赏交流、委托交易,是一家传播文化、为文化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提供多方位服务的艺术品平台。 坐落于商业、物流、饮食、文化中心区域的长江路,地理位置,交通发达便利。本公司在互联网设立的网站,较大程度地了文化艺术品信息、展示实物、服务供应商等资源的来源和交流、供应;方便了客户享有便捷、的服务,立于诚信经营,为广大客户提供文化艺术品的品鉴评估服务、委托交易服务、委托展览销售服务、艺术品电子商务服务、艺术品数字资产管理和认服务、客户尊享买卖保值服务等服务项目。平台以文化艺术品服务为核心,汇集、整合多方资源给各方客户带来的服务与参与体验。

  Lot

  188

  中生代 白垩纪 恐怖三角龙

  产地

  美国怀俄明州兰斯层

  尺寸

  210 × 145 × 130 cm

  估价

  NT$10,000,000-16,000,000

  RMB 2,247,000-3,595,000

  US$310,000-496,000

  这件恐怖三角龙头骨化石于2022年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兰斯层(距今约6600万年),是白垩纪晚期恐龙灭绝前的重要见证。作为台湾唯一的恐怖三角龙原件化石,且首次登上华人市场拍卖,其稀有度与历史价值非凡。

  此标本保存状态极佳,完整度极为罕见,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也象征化石收藏跨越文化与地域的新篇章,记录了恐龙灭绝前的生命故事,彰显化石作为时光见证者的深远意义。

  2、中生代 白垩纪 三角龙头骨,加拿大皇家泰勒博物馆藏。

  3、中生代 白垩纪 三角龙头骨,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藏。

  Lot

  164

  古近纪 始新世 奈氏鱼、双颌鲱、原头鲈

  产地

  美国 怀俄明州

  尺寸

  72.7 × 42.3 cm

  估价

  NT$80,000-100,000

  RMB 17,000-22,000

  USD$2,400-3,100

  约5,000万年前,今天的美国怀俄明州曾是一片辽阔的古湖,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在这个湖泊中,奈氏鱼、双颌鲱和原头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鱼类,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这件化石巧妙地将这三种古代鱼类同时保存在一起,凝固了一幅来自远古湖底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当时繁盛的生命互动与和谐共生的景象。

  Lot

  187

  中生代 白垩纪 彩斑菊石

  产地

  加拿大 埃布尔达省

  尺寸

  47.2×37.9 cm

  估价

  NT$1,200,000-1,500,000

  RMB 269,000-337,000

  US$ 37,200-46,500

  宝石级彩斑菊石深埋于油页岩层中,因地层压力作用,现今大多以碎片形式被发现,完整样本极为稀有。其璀璨的表壳由霰石构成,在光线映照下产生绕射效应,呈现如彩虹般的光谱色泽。不同角度下,游彩效应变幻莫测,绚丽夺目。

  Lot

  128

  Finn Juhl WHISKY CHAIR 限量版8号

  尺寸

  宽79 cm;直径85 cm;高95 cm;坐高35.5 cm

  材质

  胡桃木、布料、皮革、黄铜

  估价

  NT$520,000

  RMB 116,000

  US$16,000

  House of Finn Juhl于2022年重现1948年设计的经典Whisky Chair,首批限量250组,并与Stunning Whisky合作推出对应编号限量威士忌及玻璃套组。Whisky Chair展现Finn Juhl鲜明风格,座椅悬浮、骨架外露,细节极具艺术感。不对称扶手融入巧思,右扶手延展至半月形黄铜托盘,托盘可展开成圆形,盛放玻璃酒杯。

  Lot

  326

  商晚期 善斋旧藏 「矢又」「父癸」觯

  尺寸

  高21 cm

  铭文

  「矢又父癸」(盖内);「矢又父癸」(器内底)

  来源:

  1、庐江刘体智(1879-1962)旧藏。

  2、欧洲私人珍藏(1930年代迄今)。

  出版:

  1、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4.47.4-5。

  2、罗福颐,《三代吉金文存释文》,14:3384。

  3、刘体智,《善斋吉金录》,5.82。

  4、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5.85.7-8。

  5、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9.23.2-3。

  6、王国维,《三代秦汉金文著录表》,卷五。

  7、严一萍,《金文总集》,6502。

  8、王辰,《续殷文存》,下60.12-61.1。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编号6334。

  编註:「矢又」本为一字,左矢右又。由于此字在电脑或手机难以显示,故本文以「矢又」代之

  估价

  NT$1,000,000-2,000,000

  RMB 224,000-448,000

  US$31,000-62,000

  本器尺寸极大,远胜寻常的觯,并保有盖,品相完好,为相当难得的商代大型酒觯。本器为号称「民国收藏吉金第一人」的刘体智所藏,民国初年曾著录于《善斋吉金录》、《三代吉金文存》等重要文献,其后即流佚西方,往后百年间消声匿迹,如今方重现人间,堪称传奇,亦可补文献缺漏。

  参阅:

  1、商晚期至周 庶觯,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首都博物馆藏。高19.3 cm。

  2、商晚期 爰父癸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15.6 cm。

  3、商晚期 戈觯,台北允臧斋,2022/6/4,Lot 120,高12 cm,成交价:NT$4,080,000。

  Lot

  332

  战国早期 青铜双螭虎耳活环错红铜大壶

  尺寸

  高42 cm

  来源

  云中居旧藏。

  估价

  NT$1,200,000

  RMB 269,000

  US$37,200

  青铜器上错嵌红铜纹饰是春秋中晚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新工艺,它利用青铜和红铜的色彩、光泽的反差,形成极佳的装饰效果。这种创新介于传统商周青铜器与战汉错金银工艺之间。

  这个时期,华夏地区的人们开始规模性的尝试将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镶崁在一起,这种情况不仅代表了当时冶造技术的创新,同时也展现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人们精神世界与艺术审美的一隅。本件拍品为台湾知名骨董商「云中居」雪藏数十年,更是让这件拍品锦上添花,引人入胜。

  参阅:

  1、春秋晚期 错红铜大壶,玫茵堂藏。高43.2 cm。

  2、春秋晚期 嵌红铜鸟兽龙纹壶,侯马市博物馆藏。高53 cm。

  3、春秋晚期 赵孟庎壶,英国大英博物馆藏。高50.5 cm。

  4、战国 嵌红铜狩猎纹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40.7 cm。

  Lot

  351

  南宋 龙泉窑青瓷鬲式炉

  尺寸

  直径14.1 cm,高11.4 cm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

  估价

  NT$3,000,000-5,000,000

  RMB 710,000-1,123,000

  US$99,300-155,000

  本件鬲式炉釉水通透,釉色清雅,造型简约,线条流畅而柔美。为南宋时期龙泉粉青釉中的经典之作。

  参阅:

  1、南宋/元 龙泉青釉鬲式炉,香港佳士得,2016/11/30,Lot 3132,直径13 cm,成交价:HK$1,187,500。

  2、南宋 龙泉官青釉鬲式炉,香港苏富比,2020/07/10,Lot 0117,直径13.5 cm,成交价:HK$6,775,000。

  Lot

  354

  清中期 玉长宜子孙佩

  尺寸

  高11.9 cm

  款

  「长宜子孙」。

  来源

  香港私人藏家旧藏,早年购于欧洲。

  估价

  NT$800,000-1,000,000

  RMB 179,000-224,000

  US$24,000-31,000

  此佩玉质温润,以圆形片体出廓,雕刻精妙。清代喜仿古之作,本佩应为仿照汉制而造。佩下部作璧形,内刻篆体「长宜子孙」,寓意后世子孙平安顺遂,极具古韵。本品另配朱红流苏与紫檀木座,在全面展示玉佩之余,也提升了观赏体验。

  Lot

  358

  文化期/乾隆55年 描金乾隆御题诗玉斧

  尺寸

  高16.5 cm

  铭文

  「长于佩弗短于尺 度正合殷器合殷 迁毫已来今古阅 逮周之际璧球羣 穆如一色温而栗 神具天真朴不文 持以仙人传太白 上清宝鼎讵堪云 乾隆庚戌清和月御题。」

  款

  (正)「永保」、「八征耄念」、「自强不息」

  (反)「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

  来源

  台湾重要私人收藏,早年购于日本。

  御制诗著录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一,页15。

  估价

  NT$1,200,000

  RMB 269,000

  US$37,200

  拍品为青玉质,质地温润、包浆厚实。一面刻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另一面的顶部刻有「永保」二字,下方则刻有乾隆御题诗文,字体成熟而规整,极具皇家风格。

  本件拍品颇富雅趣,本体为文化期的玉斧,其后辗转千秋,流入清代宫廷,成为皇帝寄托情趣的收藏品,加以铭之;它同时承载着跨越数千年的文化讯息,着实令人体会到文物收藏的物外之趣。

  参阅:

  1、山东龙山文化 玉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30.7 cm。

  Lot

  382

  北魏正始三年(506 A.D.)石雕三尊像

  尺寸

  高54.9 cm

  铭文

  (前)「杨文忠 杨文亮 杨文寅 女眷囗 贵 妻秀囗 男福囗 女香兰」(后)「正始三年九月十五日上为母病全合家供献造石像一今蒙恩保家平安弟」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早年购于山中商会。

  出版

  1、《中国古陶金石展观》,山中商会(昭和三年,1928),11月展刊,图版226。

  2、贝冢茂树,《贝冢茂树著作集》中央公论社(1976),封面。

  估价

  NT$800,000-1,600,000

  RMB 170,000-359,000

  US$24,000-49,600

  拍品为砂岩质,主佛头部发髻呈低矮柱状,面庞圆润,五官清秀,身着褒衣博带式的袈裟,双手合于腹前,全跏趺坐于台座之上。两侧各有一协侍菩萨,身后雕舟形背光,背光内层顶部为释迦摩尼像,两侧下缘各雕饰飞天与伎乐;外层为火焰纹,呈升腾状。底座前后刻有供养人之铭文,两侧各雕有护法狮。整体风格融合了西方犍陀罗与笈多风格的元素,以及中原汉家的塑像与服饰,呈现出早期中原佛教艺术的真实面貌,弥足珍贵。

  参阅:

  1、正始五年 如来二尊像,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2、东魏 砂岩石凋佛三尊像,伦敦苏富比,2022/11/2,LOT 211。高83 cm。成交价:£252,000。

  Lot

  387

  释弘一(1880-1942) 言音诸根(1932)

  尺寸

  各130 × 20 cm

  释文

  「言音净妙功德圆满 诸根调伏十力成就」

  款识

  「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刚幢十回向品句」、「岁在壬申五月 回向藏院 沙门法城书」

  印鉴

  「龙音」、肖形印

  出版

  1、《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弘一》,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页118。

  2、《弘一法师书法集》,福建美术出版社(2014),页136。

  3、《中华文化典藏系列 - 弘一书法珍赏》,北京线装书局(2015),页122。

  估价

  NT$600,000-1,200,000

  RMB 134,000-268,000

  US$18,600-37,200

  Lot

  388

  15-16世纪 铁錽金银降魔金刚钩

  尺寸

  长76.3 cm

  出版

  《妙藏心传》,历史博物馆出版(2003),页183。

  估价

  NT$600,000-1,200,000

  RMB 134,000-268,000

  US$18,600-37,200

  金刚钩原为驯象人用来控制和驯化野象的钩子,在佛教中「野象」被比喻为未得到驯化的人心。金刚钩寄以遏止众生的一切恶业,将他们导向解脱轮回的大道,为藏传佛教中,极有特色的一种法器。西藏东部的德格地区,以善铁錽金银而著称。本件拍品即展现15-16 世纪,藏区匠人的精绝工艺。此类华丽的法器,明显为当时最高地位的宗教领袖所使用,实属珍贵。

  参阅:

  1、明永乐 铁鋄金银火杖,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长69.9 cm。

  2、5世纪 藏东 德格 铁鋄金银骷髅杖,香港邦瀚斯,2020/10/5,LOT 102,长40 cm。成交价:HK$1,250,625。

  3、15世纪 喀章嘎,《海外回流西藏文物精粹》,文物出版社(2012),页111-112。

  4、明永乐 注勺和泻勺,《海外回流西藏文物精粹》,文物出版社(2012),页178-179。

  Lot

  390

  贵霜王朝(公元1-3世纪)

  犍陀罗青铜覆钵式佛塔

  尺寸

  高40 cm

  来源

  1、Alain Kotlar购于1970年代。

  2、英国私人收藏(2015迄今)。

  检测报告

  牛津大学Dr. Brian Gilmour, Early metalworking: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appraisal(2023)

  估价

  NT$3,000,000-6,000,000

  RMB 710,000-1,400,000

  US$99,300-198,000

  本器为现存最大的犍陀罗一体铸造佛塔,藏家曾委托牛津大学Gilmour博士进行金相分析报告,指出年代当介于1-3世纪,无独有偶,甘肃博物馆藏的北凉承玄元年(428A.D.)高善穆石塔整体形制、艺术风格皆与本器相仿,可以反映佛教艺术带给中国的影响。

  参阅:

  1、4-5世纪铜佛塔,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高57.8 cm。

  2、3-4世纪木塔残件,新疆楼兰出土,大英博物馆藏,高51.5 cm。

  3、2世纪石塔残件,新疆楼兰出土,大英博物馆藏,高4.6 cm。

  4、北凉承玄元年「高善穆」石塔,甘肃酒泉石佛寺遗址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高44.6 cm。

  Lot

  394

  商晚期 青铜兽面纹簋

  尺寸

  直径17 cm;高12.5 cm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

  估价

  NT$850,000-1,550,000

  RMB 191,000-348,000

  US$26,300-48,000

  本器为罕见的无耳簋,侧面呈S形,纹饰细密,凤鸟、兽面、夔龙驰骋其上,布局森严。研究指出,该器形仅出现在商王朝迁都殷墟后的一段时间,经日本私人秘藏数十载,锈蚀瑰丽自然,展现如同顶级青瓷的色泽。

  参阅:

  1、商晚期 子庚簋,新乡市博物馆藏。直径19.4 cm。

  2、商晚期 兽面纹簋,上海博物馆藏。直径14.8 cm。

  3、商晚期 乳丁纹簋,纽约苏富比,2022/3/22,Lot 234,直径22.5 cm,成交价:US$113,400。

  Lot

  400

  14世纪 丹萨替寺 铜鎏金大随求佛母像

  尺寸

  高26.5 cm

  来源

  比利时私人收藏。

  著录

  Himalayan Art Resources No. 3227。

  估价

  NT$9,000,000-15,000,000

  RMB 2,022,000-3,370,000

  US$279,000-465,000

  本尊原供奉于帕竹噶举派的祖寺:「丹萨替寺」。丹萨替寺在南宋年间由帕木竹巴·多吉杰波主持建造,兴盛于十四至十五世纪。丹萨替寺风格的造像也以这一时期最为卓著,其题材丰富多元、工艺精美华丽、鎏金光彩厚实,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颠峰之作。

  丹萨替寺于上世纪中毁于动乱,仅留下一些残缺不全的塔身构件,以及少量的佛像。本件随求佛母像虽历经浩劫,散佚海外,但保存状态良好,金水依旧熠熠生辉,表情沉静,嘴角含笑,体态婀娜,装饰华丽,比例极为协调,实为藏传佛教艺术之精品。

  参阅:

  1、14或15世纪 铜鎏金大随求佛母像,西藏博物馆藏。

  2、14或15世纪 铜鎏金大随求佛母像,北京保利,2017/6/7,Lot 5816,高32 cm,成交价:RMB 34,500,000。

  Lot

  403

  清乾隆 铜鎏金佛海观世音佛

  尺寸

  高37 cm

  款

  「大清乾隆年敬造」

  「佛海观世音佛」

  「无上阴体根本」

  来源:欧美重要藏家旧藏。

  估价

  NT$6,000,000-12,000,000

  RMB 1,345,000-2,690,000

  US$186,000-372,000

  本尊拍品尺寸硕大,其规整的线条与严谨的图像学特征,均为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的制作工艺,应为当时六品佛楼中的其中一件。

  「六品佛楼」是由乾隆帝创造出的一种佛堂供奉行式,他先后在紫禁城内外总共修建了八座「六品佛楼」。每尊造像均依据佛教经典,由清宫造办处以黄铜铸造而成,底座正面上沿铸「大清乾隆年敬造」款,下沿刻汉字佛名,各不相同。底座背面刻「般若品」,表示本尊所属品名。

  本尊佛海观世音是无上瑜伽部父续的本尊之一,为格鲁派所重视。从其名号来看,他是观世音菩萨怛特罗形象的体现。本尊拍品着菩萨装,一头二臂,持念珠(mala)和莲花,右展立姿,拥明妃空行慧密母,明妃持嘎布拉碗和莲蕾,型态生动而不失威严,实为乾隆时期宫廷造像的精美之作。

  参阅:

  1、清乾隆 佛海观世音佛,北京故宫梵华楼藏。高39 cm。

  2、16世纪 佛海观世音佛,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16 cm。

  3、15世纪 佛海观世音佛,北京翰海,2013/12/08,Lot 3529,高17 cm,成交价:RMB 690,000。

  Lot

  402

  明 龙泉窑青瓷游龙戏凤纹十棱画缸

  尺寸

  宽43.5 cm,高34.8 cm

  来源

  1、日本藏家旧藏。

  2、传松平庆永(松平春岳)1828-1890所持。(尾张家第十二代)

  估价

  NT$2,800,000-3,500,000

  RMB 629,000-786,000

  US$86,000-108,000

  明代龙泉窑的特色为胎体厚重,釉质润厚,采用更多工艺手段进行装饰,在大件器物的表现上更胜前朝。此拍品圆口宽沿,短直颈,丰肩,腹部渐敛,以十棱分出十面,浅圈足。胎质扎实紧密,通体施龙泉釉,色显幽青透黄。缸腹遍布汹涌的波涛海浪,水面分别可见五对龙凤于腹面上,龙身矫健,凤羽华美富贵,图案夸张有力,刻工娴熟流畅,笔势气脉相连,展现出明代皇家工艺水平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