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藏品2025

名称: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藏品2025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7.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9206356

更新时间:2025-01-05

发布者IP:14.150.240.82

详细说明

  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藏品2025

  这是一个摄人心魄、夺人眼球的花盆,四面各绘一幅花鸟图,花盆的作者便是同光年间御窑厂巨笔金品卿。

  金品卿,安徽黟县人。名诰,字品卿,号品卿居士、寒峰山人、新安樵者、新安樵子、黟山樵子、三十六峰山人、松岩外史。其创作活跃期为1870(同治9年)-1901(光绪27年)。金品卿最擅花鸟草虫,其花鸟学蒋廷锡、邹一桂,设色明净,清古冶艳。

  中国古代文人有八雅,即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花盆作为重要的文房陈设品,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金品卿酷爱在花盆上作画,类似的方花盆在国内已发现多个。有的是金品卿独立创作,也有的是和王少维共同创作。

  晚清 金品卿 浅绛花鸟图四方花盆

  L:36.5cm W:28.5cm H:27.5cm

  题识:品卿金诰画

  钤印:臣诰

  这只方花盆长36.5厘米,宽28.5厘米,高27.5厘米。典型官窑胎,胎质紧密,胎体非常厚重,由五块瓷板镶接而成,拿在手中分量十足。金品卿在盆的四面分绘《桃柳争春图》、《夏日勤娘图》、《霜禽秋英图》和《山鸦利子图》。

  在《桃柳争春图》上,一只巨型鹦鹉倒悬在柳枝之上,俏姿可掬,和芳菲烂漫的桃花及随风摇曳的垂柳相映衬,共同组成了一幅和煦的春景,真可谓“桃花烟柳陌间风,一层青绿一层红。”鹦鹉是整个画面的重点,画中鹦鹉眼睛大而有神,正炯炯注视眼前的柳绿桃红,似乎为欢快的春天气氛所吸引,呈现出欢愉的表情。金品卿更是在鹦鹉的胸脯上用了鲜艳的紫色,突出了鹦鹉的活泼与可爱,也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在古代,鹦鹉又谐音“英武”,寓意着“英明神武”、“英姿勃勃”,代表着欣欣向荣的正能量,为世人所喜爱。

  在《夏日勤娘图》中,金品卿用蓝色绘就牵牛花,还有一只头与背均为蓝色的小仙鹟,落在老枝之上,呆萌而又可爱。牵牛花又名喇叭花、勤娘子、朝颜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牵牛花不仅象征着爱情,还象征着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早晨盛开带来的希望。画面中,绿色的花叶和缠绕的藤蔓从画面中间穿插斜上,蓝色的牵牛花和蓝头蓝背的小仙鹟上下呼应,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在《霜禽秋英图》上,金品卿绘以几株秋葵和一只麻雀,整个画面明净淡雅,在灵动的勾描、晕染间散发出一种通脱的逸趣。秋葵常常被文人歌颂的一种特性,就是她的向阳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在《江南谪居十韵》中写道:“葵枯犹向日,蓬断即辞春。”金品卿的这幅《霜禽秋英图》,用淡雅的色彩、平和的格调表现出一种幽淡的意境,画风虽简,但意境深远,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前面我们介绍了春、夏、秋三个画面,按常理,四幅画中最后一个画面应该是表现冬的内容如寒梅冻雀、雪松山雉等。也许是冬日过于荒凉与萧索,金品卿一反常理,仍绘就了一幅反映秋景的《山鸦利子图》。在一株古老的板栗树上,长满小刺刺的果蓬已然爆裂,露出红润而饱满的栗子。一只山鸦回首而栖,仿佛在嗅闻栗子的糯香。在国画中,山鸦通常寓意着好运和幸福即将来临,而栗子的谐音就是“利子”,所以这幅《山鸦利子图》预示着家庭的好运即将到来,同时也祝福子孙后代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寓意美好而吉祥。这幅画的主色调也非常淡雅,但在右下角山石旁添加了一朵红花,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

  春来,观桃之灼灼。夏至,赏勤娘满架。一转眼又站在秋日的暖阳中,阅霜禽秋英,嗅秋日栗香。春华秋实,尽在品卿的笔下,这无疑是浅绛彩瓷中最美的风景,让人回味无穷。

  另有其他浅绛拍品,皆赏心悦目。

  ★

  另面图

  1880年 罗阳谷 浅绛人物山水花鸟四方花盆

  17.5×13.2×15.5厘米

  题识:欲访仙源何处是,数间茅屋野人家,时庚辰夏月旸谷氏作;竹报平安阳谷作;以介寿眉;南州罗阳谷作。

  钤印:谷

  此浅绛四方花盆,尺寸敲到好处,气度不凡。四面分别表现人物、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意,以瓷代纸,人物精炼,神情生动,山形树法,老辣大方,用笔设色,文气雅致。一面绘高士赏梅。一高士临窗一角,斜身倚在窗栏上,似在欣赏户外怒放的寒梅。画面构图精巧简练,设色清丽,笔力潇酒,工写兼备。在神韵中求意境,明快中蕴雅静。一面绘山水。画面绘欲访仙源。前景绘垂柳红树,茅屋数间,孤舟泊于江岸,意境辽阔,笔法凝练,书简有资。远山以横卧苔点法布势,有清四王之笔法风格,画面敷彩随意利落,另用蓝彩墨彩抹就远岫山峦,有新安画派轻狂萧索的韵致。全图构图平稳,笔疏意旷,混然天成,颇得文人画逸趣。

  两面绘花鸟。一面竹报平安,一面以介寿眉。作画笔墨老辣而奇拙,用笔运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偶尔亦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无一呆滞相,匠心独运,开具一格。观之有苍秀之趣让人感觉宁静安详,又意趣盎然。

  罗旸谷,名炳坤,籍贯南州,曾在光绪御窑厂创作浅绛彩瓷。光绪中早期浅绛彩画师,作品见于清光绪三年(1877)至清光绪六年(1880),人物、山水、花鸟皆见功力。

  另面图

  清光绪 谭寅階 浅绛梅花八哥诗文图瓶

  高52厘米

  题识:时在戊寅仲冬之月写于昌江之珠山客邸、寅阶氏作

  钤印:臣印、月人氏

  此瓶盘口,长颈,两侧饰夔龙耳,微鼓腹,下腹渐收至圈足,足外撇。器身绘浅绛八哥梅花图并佐以诗文。整体纹饰描绘洒脱,刻画生动传神,一树老梅,凌寒怒放,暗香深藏,斗雪凌霜,孤傲瘦劲,八哥上下俯仰,绘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八哥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鸟,象征着吉祥如意、和谐美满。另面书写诗句,书风潇洒,一气呵成,为清光绪时期较为难得的陈设佳器。

  谭寅阶又称月人氏,生卒不详,活跃于光绪早期浅绛彩大师,作品罕见,但所见皆精,文人味十足,尤其书法一流,基本作品皆见于光绪十年之前,人称“月人”无俗品,为公认的瓷上书画大家。

  另面图

  晚清 浅绛山水人物花鸟尊

  高37.6厘米

  象鼻尊是浅绛彩瓷中较为稀少的器型,多为晚清时达官贵人陈设之物,历来为藏家所青睐。

  此尊高37.6厘米,胎体硕大,造型端庄。两面分绘山水和花鸟,口沿和耳饰均为黑色,使得整个器物更显大气。山水一面,高耸的危崖下,一老者在山坡上杖藜独行,身后红树萧疏,应是深秋时节。画面布局深具高远的效果,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秋日的山间景色和行旅者的活动完美融合在一起,既有山水的雄伟气势,又有行旅者的生动场景,充满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花鸟一面绘《八哥菊花图》,画面中一只硕大的八哥栖于老树之上,低头沉吟。右下方一丛菊花,傲霜怒放。菊花和八哥,一静一动,一妍一雅,相得益彰,塑造了一幅坚韧高洁、吉祥长寿的场景。

  此尊气度不凡,虽未落名款,仍应是大家之作。

  另面图

  1870年 金品卿 芝泉款浅绛梅花八哥图帽筒

  高30厘米

  题款:庚辰初秋,摹云溪外史画法于昌江粮署为仁友弟台乡大人雅属,如兄芝泉。

  钤印:芝泉

  著录:胡越竣、陈树群《浅绛百家》227页,中国美术学院 2008年9月第一版。

  杨芝泉生卒不详,名春芳,河北邢台人,附贡生。同治版《饶州府志》载其同治五年(1866)任浮梁县丞,《清代缙绅录集成》载其任浮梁县丞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长达二十年,可以说是浮梁官场的常青树。县丞是知县的副手,负责管理县内的赋税、河道、治安、户籍和巡捕等方面的工作,而浮梁县丞还肩负着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负责景德镇御窑厂的后勤保障。因此,杨芝泉和景德镇御窑厂的官员和画师们关系非常密切,程门、金品卿、王少维、胡夔等人都有赠送给他的作品存世。杨芝泉也是早期客串创作浅绛彩的官员之一,最擅花鸟。传世作品不多,件件皆精,有大师风采。目前发现有同治八年(1869)到光绪五年(1879)作品传世。

  从用笔画风来看,应为金品卿之作。此帽筒为杨芝泉赠送仁友弟台之物,作于同治庚午年(1870年),创作地点为昌江粮署,也就是浮梁县管理粮食的官衙。帽筒胎体厚重,大开窗,应是御窑厂生产的官胎。金品卿在粮署绘制完毕后,再拿到御窑厂烧制而成。在这只圆形帽筒上,金品卿创作了两幅画面。一幅为八哥红梅图,一幅为富贵白头图,中间用开窗巧妙地隔开。其中八哥红梅图无论是构图还是设色,都极为老到。梅树在三个开窗间从帽筒底部盘虬而上,直达帽筒的口沿。两只八哥一昂首,一回头,动静结合,极为和谐。另一幅画面为富贵白头图,亦是巧妙地围绕开窗进行布局,一只白头翁栖于花枝之上,整个画面盈满了祥和之意。在设色方面,作者运用了墨彩和淡赭,使得画面更加素雅,将早期浅绛彩瓷的浅淡、放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只帽筒二十年前惊现于雅昌艺术论坛近代民国版,大受赞誉,后被北京藏家雪藏。2017年,此帽筒在嘉兴南湖雅集上再次亮相,引得一片惊叹。

  此次中贸圣佳无底价征集释出,诚意满满,期待市场良好表现。

  另面图

  1877年 张肇源 浅绛山水花鸟琮瓶

  高29厘米

  题识:丁丑新秋云生写;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仿董北苑,云生;云林阁制;矾弟梅兄外,拳山勺水边。

  钤印:云林 云生 云生 原印云印

  琮瓶象耳衔环,四面分绘花鸟、山水。笔力潇洒,意境悠远。四面以浅绛彩绘制山水及花鸟图,整体画面疏朗俊逸,远山缥缈,近处溪水涓涓,屋舍俨然,树木山石,一派世外之景致。花鸟清新俊秀,率意疏容,将其笔墨功夫和文人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件文气十足的陈设佳器。

  张肇源(生卒不详),与顾海林并称云林阁中二学士,近几年颇受追捧,艺术市场表现坚挺。字云生,号云道人,江西鄱阳人,与其父张拱陶皆为鄱阳书画名家。据波阳县志记载:“张拱陶,绘画苍劲秀润,尤以山水画见称,题画亦有寄托,令人玩味不已,著有《菊樵吟稿》行于世。张肇源,张拱陶之子,工花卉,间或也作山水画。所画瓷器多小件,极精致。饶州知府弼良携带至京,赠送亲友,都以瑰宝视之。”其人物师法文征明,功力深厚。花鸟画布局尤其精妙,多取通景回环之势,令人在赏玩时爱不释手。从波阳县志的评价看,张肇源在清未鄱阳瓷绘艺术之林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