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迪拜拍卖场结果总征集处
LOT 8001
吴湖帆(1894-1968)
古木竹石图
水墨纸本 镜片 1965年作
46.4×97.2cm 约4.1平尺
题识:用东坡潇湘图意作此。吴湖帆,乙巳春日。
钤印:吴倩画印、吴湖帆、淮海草堂
鉴藏印:琴砚斋、春浦珍藏、时泰
说明:“琴砚斋”郭仲易旧藏。郭仲易(1900-1994),籍贯江苏上海,字效青、仲逸,民国时期著名鉴藏家,号“琴砚斋”,精于书画、印石鉴赏,与吴湖帆、谢稚柳等沪上名家往还密切,亦与民国画坛名家张大千、溥儒,京剧名家梅兰芳友好。郭氏兴趣广泛,琴棋书画,无不雅爱,家中艺术氛围浓厚。琴砚斋所蓄吴湖帆作品乃至精之作,古书画、印石收藏也多有吴湖帆鉴赏题跋。
RMB: 120,000-180,000
春山过雨
LOT 8002
吴湖帆(1894-1968)
春山过雨
水墨纸本 立轴 1942年作
65.5×35cm 约2.1平尺
题识:闲著营丘荒率笔,戏参米老云山图。挥毫点墨无拘管,不顾蹊跷老董狐。近获董文敏小幅,颇自矜赏。吉父兄属为北生先生作图,漫笔点画,正所谓心中有董,而腕下无董也。聊博一粲。吉兄其知我者。时壬午冬,吴湖帆。
钤印:倩盦、湖山如画
RMB: 120,000-180,000
清韵灵秀 自开一格
作为海派“一代宗主”,著名画家、鉴藏家、书法家吴湖帆擅山水,遍临家藏“四王”,学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画风独树一帜。此幅画作虽在跋上言明参米学董,却变古开今,自成一格,是吴湖帆集古大成的文人代表作。
此画作于1942年,同年的正月十九日(3月5日),根据杨无恙《无恙后集》记录,吴湖帆此时曾应沈剑知邀,与同好纪念董其昌诞辰,交流各自的董其昌书画私藏,许在此时此画的雏形便了然于胸。
画中,丘壑连绵,虚实相映,淡淡的米点皴点缀其间,柔润朦胧,惠崇淡雅;画中前景平坡杂树,树木葱郁,丛林掩映间,芦荻水岸边,一艘孤舟漂泊于此,浩渺深远,意境深幽。墨色苍润,层次分明,蕴蓄丰厚,清隽雅逸,平淡天真,已然深得董其昌温敦淡宕之感。
常人模仿董其昌的笔墨,仅能模仿其形。然而,董其昌的画学思想和艺术见解对三百年后的吴湖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吴氏画作早已将董其昌精髓融会贯通,深得气韵所在。吴湖帆还曾在收藏《董文敏丙辰七锦册》时小记:“余生爱香光书画,二十年所收蓄几二十品。处此奢世,以一笔墨生涯人得如此,正自夸非易事。殆为香光魂梦驱使,致五百年知己耶!” 董其昌颇富收藏,所见唐宋元作品数量不下数百,这使得他对古人绘画师承关系和技法渊源了如指掌。董其昌曾临唐代杨升《峒关蒲雪图》,吴湖帆根据其临本,于1949年两度画同名作,试图领略“杨氏真面相”。可见,吴湖帆的目光不止于董,正如其坦言“心中有董,腕下无董”,意在通过董作窥探古人艺术风貌,融合创新,自开一格,也终使其成为一代海派巨擘。
飞燕鸳鸯
LOT 8003
吴湖帆(1894-1968)
飞燕鸳鸯
设色纸本 立轴 1935年作
73×34.5cm 约2.3平尺
题识:用盛子昭笔法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意。少峰吾兄有道雅鉴,乙亥正月,吴湖帆。
钤印:吴湖帆、梅景书屋
说明:1.上款人“少峰”应为徐少峰(1888-?),1930年代海上颇负声望的齿科医师,能书画,师从冯超然,善鼓琴,今虞琴社成员。
2.黄炳洲家族旧藏。黄炳洲与夫人梁佩珊原籍台山,五十年代初移居三藩市后,在市区华盛顿街创办亚洲书局,该书店是三藩市最早及最有开创性的华语书店之一。得益于黄氏夫妇在亚洲积聚的广泛文学界人脉,他们在五十、六十年代开始收藏中国书画。黄氏夫妇热心公益,在湾区华人社区中颇有影响力,亦时常欢迎自亚洲来访湾区的艺术家。书画珍藏由家族传承,延续至今。
RMB: 200,000-300,000
吴湖帆的山水画色墨相融,大胆突破了以往山水画重墨而缺少色彩的文人画审美意趣,使用青绿、赭石来表现山石的面貌。正如这幅《飞燕鸳鸯》,画中嫩柳依溪,老树新枝,飞燕与鸳鸯在岸边悠然自得,吴湖帆的色彩运用使画面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的春日光景。虽然颜色丰富,但画面并未有艳丽落俗之感,在见笔力之处,线条遒劲、刚柔并济;在渲染敷彩之处,色泽苍润,高雅醇和。在先生的笔下,色彩与笔墨相得益彰,生发出一派崭新清丽的山水画气象。
雪梅雀喜
LOT 8004
陆抑非(1908-1997)
雪梅雀喜
设色纸本 立轴
105.5×53.5cm 约5.1平尺
题识:山雪未消,水云犹冻,相对一树春色,聊慰清寒。抑非居士。
钤印:陆翀私印、崇兰草堂
题签:陆抑飞《雪梅雀喜》,甲子冬日,荣煌斋署签。钤印:胡汉
出版: 1.《陆抑非精品画集》P65,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
2.《陆抑非书画集》P194-195,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12月。
RMB: 50,000-80,000
局部
黄山始信峰
LOT 8005
胡也佛(1908-1980)
黄山始信峰
设色纸本 立轴 1978年作
130×65cm 约7.6平尺
题识: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天下风景这边独好。黄山始信峰景最奇境、最幽为三十六峰中。风姿独秀,古色掩映,碧翠斑斓,游人至此,如入画境。戊午秋月也佛写,时年七十一岁。
钤印:也佛、大空、吾家越湖、竹枝白发绝顶人、锦绣河山、大空堂
出版:《胡也佛作品精选》P29,天津杨柳青画社,2014年。
RMB: 380,000-500,000
青绿辉映 出入宋元
当代国画家胡也佛的画作,素来在艺术市场享有美誉。据闻,彼时胡也佛的插画作品以黄金计价,享有“一两黄金换三幅画”的盛名,就连张大千也格外认可胡也佛的画作。胡也佛以仕女画立足画坛,同时他也擅长山水画,被誉为“山水画界的革新者”,许多看过他山水画的人会被作品的气势及境界所折服。
在此幅中,可见胡也佛的山水出入宋元间,既有细腻秀润之态,又不失明快豪放之气,运笔流畅迅疾,气象万千,是为青绿山水之佳作。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作分为“大青绿”和“小青绿”,胡也佛的画作偏向大青绿,画面中多勾少皴,整体赋色艳丽,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他笔下的山石陡峭高耸,巍峨壮观,树枝瘦硬如铁,挺拔俊秀,形式规整,法度严谨。细细观之,画中用赭石打苔点树,粉白花朵掩映山间,颇具逸致。一白衣高士策杖远望,寥寥数笔,散淡生动,仿佛呼之欲出,颇具隐逸之风。
设色方面,胡也佛讲究“随类赋彩”,喜用重彩与淡彩相结合,其作品以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而著称,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该作品用色高级,色彩妍丽却不厚重。山峰的轮廓通过细腻而错综的线条得以勾勒,展现出山体的雄浑朴拙。画面上的青绿、青蓝与赭石形成鲜明对比,却又能和谐统一。所用的青绿色调沉稳而略带湿润感,整个画面的色彩透明莹润。这种质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次薄涂和层层叠加的渲染手法,经过数十次的反复操作才得以显现。同时,通过与山石的墨线相互调节,并在背景中巧妙留白,使得画面在对比中寻求平衡,创造出一种交错融合的美感。观之,整幅作品古朴典雅,生机勃勃,翠绿无垠,宛如使人置身于画中世界。
作此画时,画家年逾古稀,晚年的胡也佛写生山水寄情于大自然。1970年1月,60岁的胡也佛退休,此后他钟情山水,攀岩写生,自由挥毫近十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山水画。在绘画创作上更加自由灵动,笔墨粗放,苍古老健,仿佛领悟了多年绘画艺术探索的精髓,也造就了胡也佛绘画创作生涯的另一高峰,因此此幅作品形神兼备,尤为难得。
红叶秋禽
LOT 8006
田世光(1916-1999)
红叶秋禽
设色纸本 立轴
130×68cm 约8.0平尺
题识: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录陈总诗句,田世光写于柳浪庄上。
钤印:田世光印、公炜
RMB: 120,000-180,000
局部
杨柳江岸
LOT 8007
齐白石(1864-1957)
杨柳江岸
设色绢本 团扇
直径26cm
题识:借山吟馆主者齐璜白石。
钤印:木人
出版:《齐白石画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12月。
RMB: 120,000-180,000
出版物
出版物内页
扇面
蘑菇竹笋
LOT 8008
齐白石(1864-1957)
蘑菇竹笋
设色纸本 立轴
104.5×34cm 约3.2平尺
题识:讴一总监清正。八十五岁白石齐璜制。
钤印:白石翁、肖形印
说明:上款人“讴一总监”为李讴一(1890-1946),原名李启颐,黄埔7期学员,黄埔军燕塘州分校少校教官。广东新会人。李讴一为师长、汪伪军政部中将政务次长,1943年兼任伪首都警察总监署。
出版:《荣宝雅集——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翰墨》P54,荣宝斋出版社,2023年6月。
RMB: 500,000-700,000
官上加官
LOT 8009
齐白石(1864-1957)
官上加官
设色纸本 镜片
98.5×33cm 约2.9平尺
题识:官上加官。白石老人。
钤印:齐大
鉴藏印:苏福三藏画章
说明:苏克钊旧藏。苏克钊原名苏福三,又名苏福山,福建固安人,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抗战前夕赴马来半岛,曾参加当地闻名的136部队积极抗战。苏与当时文艺界名人如黄宾虹等多有交往。
出版:《亭子间藏齐白石书画》P144-145,图版69,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RMB: 800,000-1,200,000
出版物
齐白石在为友人作画的过程中,总是精心构思,通过其作品传达最诚挚的祝福。鸡冠花与雄鸡的搭配,作为中国民间传统中寓意吉祥的图案,尤其在清晚期极为盛行,意喻“官上加官”,步步高升。故宫博物院亦藏有一幅齐白石相同题材的作品,名为“加官图轴”。其与本幅构图题材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可供参考。
齐白石尤其擅画鸡冠花与雄鸡,风格突出,舒展大气。此作布局精巧,篆书题字点明主题,书画相得益彰。画中笔墨丰腴,雄浑深厚,张弛有度。鸡冠花与公鸡的冠羽相映成趣,以胭脂色来描绘花朵,色彩明丽且质感饱满,以彩墨浓淡区分远近,鸡冠鲜亮浓艳,引人注目。鸡与花的主体用浓墨、湿墨疾笔速写,轻盈洒脱,而花叶则以花青和墨色线条勾勒,彰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敏锐观察。此画虽沿用了传统的绘画题材,其笔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皆不拘泥于陈规,画风苍劲质朴,明快清新,堪称白石老人晚年之杰作。
此件齐白石《官上加官》曾为苏克钊旧藏,苏氏与当时文艺界诸多名人如黄宾虹等交往甚密,幸得此画,其可宝哉。
九如图·步蟹图对屏
LOT 8010
齐白石(1864-1957)
九如图·步蟹图对屏
水墨纸本 立轴
102×34cm×2 每幅约3.1平尺
题识:1.杏子坞老民齐璜白石,年八十六岁时作于京华。2.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作于京华城西铁栅屋。
钤印:白石翁、白石、星塘白屋不出公卿
说明:1.lot192-lot194、lot8010为同一藏家友情提供,上博退赔系列。2.附文物退赔标签。
RMB: 500,000-800,000
上海博物馆退赔标签
裱头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赏齐白石《九如图·步蟹图》对屏
鱼虾蛙蟹等水族是白石老人最擅长并喜爱的题材之一,齐白石曾深入钻研螃蟹画法,有一画上题:“借山馆后有石井,井外常有布蟹横行于绿苔上,余细观九年,始得蟹足行有规矩,左右有步法,古今画此者不能知,齐白石并记。”细观步蟹图,数只螃蟹墨气淋漓,墨色浓淡恰到好处,构图饱满得当。几笔便将蟹壳的形态勾勒得宜,浓墨点缀两眼,蟹腿一笔顿提,关节之处衔接自然,大腿部分用湿墨表现其毛茸质感,三节肢体各具特色;蟹螯则用中锋勾线,笔力十足,生动地捕捉了螃蟹横行的动态,生动自然之趣跃然纸上。
齐白石在绘画中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平衡,避免“媚俗”与“欺世”。因而他在世俗与文人审美间找到共同点,剔除匠气,师法自然,简之又简,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与审美标准。另一联中,鳜鱼、鲶鱼、鲤鱼形态各异,没有一笔画水,仍生动了描绘了鱼的漂浮、游动、下钻、转弯等形态,造型精炼,神形兼备。画作墨色丰富多变,浓淡对比强烈,同时线条又不失遒劲有力,可谓“有笔有墨”。画面中有大小九条鱼,因此称之为《九如图》。“九如”一词出自《诗经·小雅》中《天保》六章,由于诗中连用九个“如”字,“如”有顺遂如意之意,后人便将“天保九如”联用,成为祝寿之词,即祝颂福寿绵延不绝。齐白石常画《九如图》,如、鱼谐音,齐白石画鱼时常画九条鱼,意即祝福天保九如,福寿绵延的意思。
作为传统文人写意画的杰出代表,齐白石象征着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在迈向现代艺术进程中所达到的巅峰成就。此幅对屏作于齐白石耄耋之年,经历“衰年变法”之后,齐老笔法愈发老到,寥寥数笔传神之至,动态生息,满盈于纸。此幅《九如图·步蟹图》 对屏为上海博物馆退赔之物,来源有自,品相上佳,是难得的白石老人晚年珍品。
水殿风来暗香满
LOT 8011
张大千(1899-1983)
水殿风来暗香满
设色纸本 镜片 1982年作
69.5×136.5cm 约8.5平尺
题识:七十一年嘉平月写呈雄飞吾兄疥壁并祈教正。大千弟张爰,同在台北。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壬戌、大千世界、摩耶精舍
说明:1.原藏家直接得自画家,并由家族传承。
2.外交官陈雄飞家族旧藏。上款人“雄飞”为陈雄飞(1911-2004),上海人,中华民国外交官。陈雄飞从震旦大学获法学博士后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获国际法法学博士学位。1943年回国,他进入外交部门,担任多个职务,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条约司司长。从1963年到1971年,陈雄飞担任中华民国驻比利时王国和卢森堡大公国的大使,获得了比利时大十字勳章。之后,他担任台湾的外交部副部长和乌拉圭的大使。退休后,陈雄飞继续担任外交部顾问和总统特别顾问。2004年,陈雄飞在台北去世。本作乃张大千直接写赠陈雄飞,由家族宝藏至今。
3.附陈雄飞夫妇于寓所与作品合影照片。
4.即将出版于《张大千的师承渊源—张大千临仿历代名家作品整理研究》,四川美术出版社。
RMB: 1,800,000-2,800,000
陈雄飞夫妇于寓所与作品合影
君子之风其清穆如
——张大千赠著名外交官陈雄飞先生晚年精品之作《水殿风来暗香满》
1977年张大千移居台北,居于台北外双溪筑摩耶精舍。此画创作于1982年,张大千直接写赠于著名的中华民国外交官陈雄飞先生,并由其家族宝藏至今。这幅《水殿风来暗香满》是大千晚年泼墨泼彩画法的技艺纯熟之作,品相极佳。
作品构图由画面一角向斜上方蔓延,饱满且疏密有致。打湿纸面,墨汁倾泻于纸上,水墨交融之中顺势铺就荷叶,酣畅淋漓。叶面阔大而肥厚,或挺、或坠、或张扬、或蜷曲,形态各有不同,昂扬生姿。待墨干之后,荷秆穿插交错其中。对于画荷干,大千极有心得“等于房子的顶梁柱,画时从上而下,好像写大篆一般。要顿挫而有势,有亭亭玉立的风致。”画面中的荷干线条圆和刚劲、提按深厚有力,可见其篆书用笔。胭脂连勾带染两朵荷花,浓色点缀花尖,荷瓣轻灵柔美,掩映在荷叶之中,宛如美人半遮面。背景的淡墨错落有致,与似水如烟的淡蓝颜色浸润在一起,包裹着这荷与叶,仿佛置身于诗境之中。
张大千爱荷花,且一生画荷无数,他以“君子之风,其清穆如”来盛赞荷花的高洁和雅趣。在张大千的画中 , 荷花带有佛法禅意的象喻 , 超越了一切世俗杂念的“淤泥”,代表着一颗皎洁晶莹的省悟之心。
张大千泼墨泼彩的手法深受西方抽象绘画的影响,在这幅《水殿风来暗香满》中,东西方的技法得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既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的风貌,同时也蕴含了中国传统笔墨的神韵,在方寸画纸之间,勾画出一片浩瀚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