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拍卖成交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合作共赢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王慎中,字道思,号遵岩。幼禀异质,日诵数千言,了悟不由师解。受学于易时中,一见避席曰:‘不当在弟子之列也。’” 嘉靖四年,十七岁的王慎中便乡试中举。翌年进京赶考,更是高中进士,一鸣惊人。
遵岩不远 王慎中好友俞大猷留下“君恩山重”摩崖石刻
王慎中少年得志,名盛天下。三十三岁遭罢职后归园终老。重返故园后,王慎中并不沉沦。《晋江县志》载:“(慎中)居家孝友,诱进士类。”在家乡泉州,他一方面精研于古文创作,另一方面辅导士子,《明史》载“(慎中)家居,问业者踵至。”对泉州学风影响甚益。还积极撰文揭露在福建、广东沿海地带愈演愈烈之倭患,或直陈御倭策略,或歌颂抗倭英雄,为民谋命。直至今日,晋江仍有“慎中路”、“慎中实验中学”,以纪念这位闽中大家。
文学史上一巨擘
34
明 王慎中 行书自作诗卷
纸本水墨 1540
钤印:王道思甫
鉴藏印:漱石山房、京口何氏所藏、芷舲审定、青羊镜轩所藏、何宾笙印、青羊居士、朱方
款识:旧作数首録上。李崧诸先生大名家请教,遵岩山人王慎中顿首书于汳省仕学斋。庚子岁四月哉生明日也。
尾跋: 宣统纪元,丹徒何宾笙芷舲识。
提要:王慎中(1509-1559),字道思,号南江,更号遵岩,晋江人。嘉靖五年进士,仕至河南参政。为古文词,列“嘉靖八才子”之首。行草亦遒逸。
何宾笙旧藏。何宾笙,字芷舲、稚苓,号青羊居士,斋名青羊镜轩,江苏丹徒人,世居扬州。工诗文书画,精鉴赏,习昆曲,书画鉴赏家和经纪人。
引首:28×94.5 cm.画心:26.5×343.5 cm.尾跋:27.6×29.5 cm.
RMB:400,000-600,000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有明之文,莫盛于国初,再盛于嘉靖,三盛于崇祯。”足见嘉靖朝文坛之意义。王慎中号称“嘉靖八才子”,更是八才子的核心人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自正、嘉之后……而日久论定,言古文者终以顺之及归有光、王慎中为归。”王慎中十八岁少年得志,名盛天下。三十三岁遭罢职后归园终老。仕途之风云,人生之悲欢,借诗倾吐胸中块垒,都为王慎中之诗文增色添彩。
官场沉浮一传奇
款识:旧作数首録上。李崧诸先生大名家请教,遵岩山人王慎中顿首书于汳省仕学斋。庚子岁四月哉生明日也。
王慎中十四年的宦游期是他文学活动最为集中的时期。其不少诗作记述了仕途风云,人生悲欢。是卷书成于王慎中为官最后一任,被罢黜的前一年。落款“顿首书于汳省仕学斋,庚子岁四月哉生明日也” 。“汳”为“汴”之本字,本意即为汴水,指河南。是时王慎中为河南布政司参政。哉生明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三日,此时月亮开始有光,借此比喻作者在日益沉沦的官场困顿中仍存的一丝理想——正是这一年,嘉靖沉迷于炼丹,奸臣严嵩开始上位。而王慎中也正是因不愿巧言令色而屡遭失意,在后来的回忆中此时王慎中早已对官场失望,热情磨灭。
寄情于诗抒胸臆
局部图
是卷收录王慎中自作诗十二首,其中开篇三首《刘函山招游大明湖》《由大明湖晚至北极庙登眺》《题窦公宪长山水幛子》,讲述昔日与故友交。
局部图
《悔志》回顾自己早年沉溺于追求世俗的权力地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过去行为的反思与悔悟。是卷所录“既矜邹枚风,亦慕髠奭智”等句则为刊行本所未见。对比研究可参悟诗人创作时对词句用典之推敲打磨及版本流传之考订,殊值可贵。
局部图
余下八首均为目前所见文献中所未收录者。提及访友、品评等活动,以及与陈朴斋、张天衡、张养直秀才等文人之来往,于文学史之补缺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手卷以《访陈见吾田居兼告赴汳之别》为结尾,从卷首之乘兴,中段之反思到卷尾之怅然,王慎中仿佛借诗文之比兴对自身仕途心境之变迁进行了一场剖析与告白。
题签:明王慎中诗卷
翰墨不负天才名
王慎中书法罕见于市,如此卷之品相完备而又抒写胸臆之巨制,更为难得。此卷行书偶尔夹带草法,运笔流畅洒落,结构严谨,在尽兴的挥洒中又不失于文气之隽永。观此卷书风,合古法而成一家,可见赵孟頫之渊源,又颇得文徵明之笔意。文徵明占据当时书坛重要地位。王慎中追摹时流却有青出于蓝之势,其诗书之才学显然为其文章之盛名所掩盖。后世展此卷却能惊喜连连,豁然开朗,感慨其无愧于“嘉靖八才子之首”“嘉靖三大家”之称谓。
尾跋
此卷末尾有晚清著名鉴藏家何宾笙题王慎中生平考略跋。何宾笙经手过眼者多为传世之名家巨制,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八大山人《墨花图卷》。其余所见钤有其藏印者,多属世所罕见之精品。何宾笙曾参加扬州著名诗社——冶春社,可见除了名家翰墨,其对诗文之雅兴亦甚浓。也难怪何宾笙先生不仅在此王慎中诗卷上钤盖六方藏印,还亲自作跋,足见其对是卷之欣赏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