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记录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
手札是浩如烟海、品类繁多的历史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手札也可以称为书札、尺牍、书翰或书信,自五四以来尺牍与尺牍书法受到冲击,面临巨大的挑战,有感于此鲁迅于三十年代初编《北平笺谱》时称,“意者文翰之术将更,则笺素之道将尽”,“吾修好事,亦多杞忧。”正值鲁迅发出感叹的时代,尺牍迸发了它最后的荣光。
寄畅专场的信札尺牍板块,以石涛致退翁信札为代表,携曾国藩、何绍基、吴大澂、吴昌硕、康有为、梁启超、蒋碧薇、张道藩、傅斯年、张伯驹、龙榆生等文人学者信札,真实、鲜活地再现了他们的思想、精神、学识、情感世界,其间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也在文人信札的片玉碎金之中可见一斑。寄畅——信札写本 金石书画专场文人手札板块,愿与藏家友人一亲前贤手泽,再见历史风云变幻。
兴怀感事 聊供凭吊
手札,是文人雅士间传递情谊的载体。起笔落笔间,或叙旧问安,或抒发胸臆。挥毫翰墨,道尽世事沧桑,字里行间皆尽显真情。手札不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动荡年代与沧桑时事中相互照应与慰藉的手段,是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Lot.35
石涛 致退翁信札
纸本水墨 镜片
款识:味口尚不如,天时不正,昨药上妙,今还请来。小画以应所言之事,可否?照上退翁老长兄先生。朽弟极顿首。钤印:大涤子
说明:此信札原藏上海博物馆,后退还。上款人“退翁老长兄”即程道光(1653-1706),字载锡,号退夫,歙县岩镇人,居扬州,盐商、诗人。与当时文人交游密切,八大山人有著名画册《安晚帖》,即是画予程道光,同时,他也是石涛晚年重要的赞助人。
出版:
1.《石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110页。
著录:
1. 朱志良著,《石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67页。
2.Shitao-Painting and Modernity in Early Qing Chin, Jonathan Ha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335-336.
3.(美)乔迅著;邱士华,刘宇珍译,《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台湾石头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8年1月版,第447-448页。
4.(美)乔迅著;邱士华,刘宇珍译,《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4月,第213页。
5.(美)乔迅著;邱士华,刘宇珍译,《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香港三联书店2010年4月,第423页。
6.陈国平著,《石涛(上卷)》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8月,第242-243页。
7.(美)乔迅著;邱士华,刘宇珍译,《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9月,第213页。
8. 饶宗颐、朱良志主编,《八大山人研究大系》第二卷,《石涛与八大山人的共同友人退翁考》,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91、195页。
9. 朱良志著,《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74页、第1050页。
10. 朱良志著,《石涛研究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第191页。
11. 杨丽娜著,《晚年石涛与扬州徽商的交往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第79页。
12.朱良志,《石涛与八大山人的共同友人退翁考》,《文物》杂志,2005年第2期86-94页。
28.5×12.5 cm.
RMB:600,000-800,000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出版物著录封面
此札中所谓“退翁”,即为程道光。程道光是石涛晚年在扬州生活时的主要赞助人,他们二人交往密切,但是目前有且仅有六封书信存世,本拍品为目前可知存世六封信札之一!此札原为上海博物馆藏,后退还个人,曾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5月的《石涛》中出版,并在目录中标注说明。此札被石涛研究专家(美)乔迅、朱良志、陈国平等学者的学术论著屡屡收录,是为研究石涛的重要资料。此件拍品来源清晰可靠,实为石涛存世手札中之珍贵精品。
Lot.49
蒋碧薇旧藏 含与张道藩往来情书二十二通
附天狗会旧照及常玉画猫等
信札二十二通四十九页 诗抄二页 老照片二十三张 绘画三张 旧出版物二册
常玉《椅子上的橘猫》39×29.5 cm. 其余尺寸不一
RMB:1,000,000-1,200,000
蒋碧薇,一生为爱而绚烂的传奇女子,以“天狗会”为纽带,由她串联起徐悲鸿、常玉、张道藩等民国政届与艺坛的爱恨纠葛,是人们乐道至今的红粉佳话。
这批蒋碧薇旧藏中,便有珍藏的天狗会合影、谢寿康旧照,以及最为珍贵的常玉绘制的一副《椅子上的橘猫》。此件作品背面还有邵洵美一方钤印,天狗会当时的年轻与浪漫,竟凝练于一纸。此外,这二十余通蒋碧薇与张道藩的往来通信,恰好完整的跨越了蒋碧微对张道藩从纠结,到狂恋,再到意冷的完整心路历程。
▲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Lot.48
沈曾植 康有为 梁启超 致翁率平信札集卷
水墨纸本 手卷
引首:涉友情愫。率平仁兄属题,惇㬊。钤印:顺德罗氏、子燮复堪
释文:一、清风行止若布掣之者,来此已三徙。昨两日闻在海藏处,前曾有访公之说,又言甚畏,人行有期,乃拜客。今晚或可见,再询之。寒气所迫,嗽大剧,又患腹泻,昨信来已倦卧矣。四画顷展视皆无味,巨然轴,张平山之之靡耳。浙近尚有人来否?子文闻入浙硂乎?彦骞谈甚畅。两恕。
二、钧任总长兄执事:京华邂逅,以宾客满座,不及密谈,为歉!顷以孚威饷绌托我筹助。(文略)望君助力早发君勉使墨足今。顷令黄君面谒,望忧接,敬请勋安,不宣。十月十七日。小川总揆代应。
三、大连送行,潭水情深,至感。顷同门翁率平冰为为年助教,学行俱高。顷来大连往哈尔滨,托其带古董来交弟,等到访,望优接,点收文物,送其上车,为望。此问诚达仁弟、公武仁弟日祉,更甡,九月七日、十二日。季力四弟:季力无事宜速往青岛,就监席前信想收,并料理青岛屋事,因锦文须行,不能久应。
四、夫子大人函丈:一月来为客所扰,殆无虚日,不上书将逮四旬,死罪,死罪。得两示并批点各诗,感激无量,当益加勉……若终无成,则紫珊所寄,终当捧心归趋也。此事既(大约资政院或将提为议案,院中党于我者,将及半数,请愿代表十九皆政)成舆论,早晚终有实行之一日,但愈迟则国事愈不可向……三十年前一法国教士探得者。(秘籍盈五车,大半在巴黎博物院,日人所得亦不少,中国士夫亦得一二。此本罗掞东乞诸人专以拍赠者。)颂乞师以一长歌宠之,想不吝耶!敬请道安。弟子期启超再拜,八月十九日。
出版:《孔子学说研究论著—人天书》前页插图,翁中和著述,1941年出版。(注:作品插图为家属翻印时加入)
尺寸不一
RMB:350,000-400,000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Lot.100
梁启超 致梁启勋信札
水墨纸本 信札 一页一通
释文:阁帖景本一套,请饬送伯唐。弟亦有一本,但未题,将来到津自携可耳。篆隶各一小幅寄上,近颇感非用力于篆,则隶不能工,三日来,日必课篆矣。思顺大约灯节前后可到,现京津车如此挤拥,弟新年可勿来,待顺到时作一团聚可耳。字不患抢尽,日有新制,数日便复盈簏矣。孩子们不惟不出润笔,反要替他们代裱。一月来,裱工已去十余金,可笑之至。此复仲弟,超。单已收,笔未送到,明日当饬往李家索取。
提要:此札为梁启超书于仲弟梁启勋家书。书中论及其对书法之见地、长女梁思顺归家过年、以及创作与装裱书法作品诸事。参阅《梁启超家书校本》、《我的兄长梁启超》可知,此札当为1924年或1925年书。
著录:
一、《梁启超家属校注本》,胡跃生校注,漓江出版社,2017年7月。
二、《我的兄长梁启超》,梁启勋、吴其昌著,黄山书社,2019年4月。
31.5×22.7 cm.
RMB:80,000-100,000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此封信札主要谈及梁启超得阁贴景本,诸多梁启勋转送一套给伯唐。并论及近期篆隶书法之研习心得。伯唐指汪大燮(1859-1929),原名尧俞,字伯唐,一作伯棠,浙江钱塘人,晚清至民国时期外交官、政治家、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汪大燮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多次出使英日等国,于清末立宪、参加一战、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中有重要影响。
Lot.101
郁达夫 致李孤帆信札
水墨纸本 信札 一通一页 1925
款识:孤帆先生:你还在上海么?我返家后养病觉得还有点起色。创造集股的事情,千万要你帮忙。我走的时候,叫全平来会你的,不晓得现在怎样了?何日回汉口去?此信若接得到,请你覆我一信。我祝你平安。达夫。十二月二日。
24×31 cm.
RMB:50,000-60,00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107
张大千 致张丽诚信札
水墨纸本 信札 两开一通
释文:三哥亲鉴:上月接到九月廿九日赐函并照片。因右臂风湿疼痛,人院调治,今始回家,幸已治愈十之八九。迟复为罪。敬阅照片,哥嫂俱精神康健,至为欣慰。申请来港,尚未得允准,祈哥不怕麻烦,继续请求,必可获准也。顷于八日又接到兄第八次之信,但未书日期,以前之信,均一一拜到。惟报纸未得,以后千万不要再寄报纸,弟亦不寄报与兄,兹寄呈本年弟在法国个展目录一册,内附照片二张,航寄或能早到也。此时天气已冷,以弟揣度,得批准必在来年二三月间矣(兄来信,即刻兑川资)。天气已回暖,旅途当较便宜,由汉口转车来广州,兄嫂动身之时,打一电报,弟即飞来香港迎接。自巴西飞香港,只须两天半也。九侄之表已收到否?另有第二批食物恐尚未到十侄媳处,已托门生兑少数款子去了,待其回信后当陆续接济之。弟前函附呈像片一幅,未知得阅否,此后来往信函决遵兄意编成连号,方知有遗失否也。十一月十三日八弟顿首。三嫂及九侄等安好。
出版:《张大千家书》第80-84页,包立民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年6月。
24.5×33 cm.×2
RMB:60,000-80,000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此信为1961年张大千写于三哥张丽诚的书信,信中提到张丽诚申请赴港未成,张大千鼓励兄嫂继续申请,祈盼可在来年二三月于香港相聚,其间拳拳殷切之情溢于言表。
Lot.95
何绍基 腹泻贴一页一通
水墨纸 本 手札
款识:今晨腹泻四次矣,甚矣丁沽之不妙也!老兄颇精题品,乃能如此将就,信手度量,非凡鹭涛。前送瓜十枚,佳者仅一耳。兹荷感贶不空少得三百,亦多有名无实耶。卿一笑即后。菽民。庚辰日,年时佳。绍基顿首。
23×12.5 cm.
RMB:50,000-60,000
尺牍书疏 历史面目
风云变幻之际,文人手札成为真实记录、存留历史面目的重要文献。官僚士夫、文人能士常常于手札中交流探讨朝政时局。史书中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侧重客观呈现,而文人往来尺牍之中的历史,则往往有更为动人的细节和人文关怀,它们是留存历史的重要一手资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37
曾国藩手札一通四页
水墨纸本 镜框 信札 一通四页
释文:雨生仁弟大人左右:
金陵小聚,畅所欲言,深以为慰。
别后阴雨如故。本日西风放晴,或可暄暖兼旬,保此麦稼。马榖山咨称浙漕缺少沙船,辞意甚为激切。敝处咨请阁下亲临沪上,经理此事,盖恐他人不能深知洋船之关键,或致迟误。又闻台旌本有赴沪之意,故尔冒昧奉商。晓莲接敏斋信,言江苏沙船已足敷用,此后再有沙船,先尽江北装漕之用。鄙意江北之米尚未到沪,浙江之米抵沪已久,即舍己而先人,亦顾全大局之道。请阁下察看卓夺,或将续到沙船先尽浙江,抑或浙江与江北均令半用沙船半用夹板,统候鸿裁。敝处去年复总署信,以为沙船运漕当可不致阙乏。如果迟误,殊愧虑事之疏,望阁下弥缝而挽救之。
江宁七属亩捐,此间拟于闰四月初一开征。仆恐亩数隐匿暂缓查造册串。阁下精于治事,善于用人,请多派廉明委员来此认真查亩,并须谆嘱各员,预定赏罚。不可虑与印官龃龉,稍存客气,以致办无实际。
至江苏水师,重在外海,昨已与阁下详晰言之,顷有复总理衙门一函,并原信俱抄呈台览。请阁下就近察看询访,详议章程,以凭会奏。诸希心鉴,顺问台安。国藩顿首。三月初五日。
著录:
一、《曾国藩全集 书信》第6542-6543页,曾国藩著,岳麓书社,1994年12月。
二、《曾国藩全集 修订版 30 书信》第343页,曾国藩撰,岳麓书社,2011年9月。
三、《湖湘文库 曾国藩全集 30》第343页,曾国藩撰,岳麓书社。2011年12月。
22×14 cm.×4
RMB:80,000-100,000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此函曾国藩谈及沙船之用、亩捐查征之事,告江苏水师事,宜就近察访,详议章程,以凭会奏。上款所称“雨生”,即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小名雨生,别名禹生,广东潮州府丰顺县人,有“梅州八贤”之称。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道台,1865年10月,被任命为两淮盐运使,1867年出任江苏巡抚,后历任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节制沿海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1865年他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是清政府设立的第一家近代军工企业,积极倡办开平煤矿和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风云人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39
吴大澂时贤手札第三册
水墨纸本 纸捻钉装八十页 三十九通 一册 手札
提要:此册封面题“时贤手札 第三册”,首页毛笔书“吴清卿 先阁季公亲笔各条附 三十九通”,侧有后人注解。
丁寿昌(1826-1880):字乐山,合肥人,咸丰三年(1853)从安徽巡抚福济镇压太平军。咸丰九年升任知县。同治元年(1862),率偏师从李鸿章赴上海,与太平军转战于苏州,松江地区,后随潘鼎新攻浙江,占乍浦、嘉兴、晋道员。加按察使衔。同治六年从刘铭传镇压捻军,又加布政使衔。刘铭传病归,他代统其军,同治八年署天津道,后调赴天津总理营务,兼充海防翼长。光绪四年(1878)署津海关道,补直隶按察使、布政使。
出版:《绝巘重峦路不平:吴大澂往来书札》全本出版,张晓川编,西泠印社出版社,2023年12月。
28×16 cm.
RMB:800,000-1,000,00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册为光绪三年(1877)至光绪五年(1879)之间吴大澂致丁寿昌信札。光绪三年华北大旱,灾情持续到光绪四年,多地受灾严重,史称“丁戊奇荒”。光绪三年(1877)九月初三,李鸿章在奏议中举荐吴大澂、丁寿昌、黎兆堂等人办理山陕两省的赈灾事务。此册内容即是对这段历史的见证,信札内容多涉及此间赈济灾民、开办赈灾饼厂、粥厂,设法筹集赈灾款项、转运赈济粮款事宜。
Lot.38
清吴大澂撰 京师往来信札资料
水墨纸本 21开 册页
华氏春草轩旧藏《愙斋手札册》解读
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李军
出版:《明星画报》,1925年第11期。
28.5×20 cm.
RMB:600,000-8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