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福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玉器专场
18
大风堂 张大千、张善孖自用印一组(顾翼旧藏)
一、印文:张泽之印;
二、印文:张善孖;边款:仿汉铸印为善孖先生刻;高兆明
三、印文:张爰;边款:二十三年三月仿汉玉印奉大千画师 教正 大铁作于锡山
四、印文:虎痴
五、印文:善子觉迟;边款:寒月制
六、印文:松泉左腕;边款:肖石仿汉;戊辰正月为松泉社兄作 弟爰
七、印文:千居;边款:为千居道兄作 大千
八、印文:善孖长寿
九、印文:善子;边款:善子二兄
十、印文:大千诗画
十一、印文:虎痴画虎
十二、印文:善子大千合作
十三、印文:大千
十四、印文:张泽印
十五、印文:善孖
十六、印文:张季爰印;边款:镜西先生大雅之属 甲戊小寒后一日 潘鼎篆刻
十七、印文1:善子大千合作;印文2:人间乞食;边款:秦朱汉白 癸酉腊八蔗公为大千制
十八、印文:字曰古皇;边款:镜西先生教篆 彝长潘鼎作于罗阳讲舍时甲戍中冬南斗六司真君奏长生籙之日
十九、印文:虎痴张善子
二十、印文:张泽
二一、印文:大风堂
二二、印文:虎痴;边款:善子二兄道长丁丑十二月芷兮
二三、印文1:善孖;印文2:张泽长寿石;边款:善翁先生法校 岁戊午冬 瑞芝
二四、印文:张善孖
二五、印文:善子
二六、印文:虎痴;边款:寒月制 虎公印
二七、印文:大风堂
二八、印文:天下无人不识君;边款:善子二兄写虎长用此句 适为甲骨文 亦其因刊而赠之仑
二九、印文:张泽字善子
来源:顾翼旧藏
提要:顾翼(1917-1993),又名福佑,字复予,号练川,上海嘉定县人。擅画山水、花鸟、人物诸画种。亦擅长书法。生前曾担任上海大风堂艺术研究会主席。数年来,作画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深得张大千、谢稚柳先生赞赏。逝世后,家乡曾举办《顾福佑遗作展》,出版有《顾翼画集》。顾翼一直希望拜张大千为师,苦无机遇。1945年大千来沪办个展,所得甚丰,携款至北京,看到五代董源《潇湘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及唐寅等真迹,倾囊购得。大喜之余,忽罹大病,急告上海朋友求助。顾翼立即筹几十两黄金立解其危。次年大千来沪派帐房还款后,立即去四川了。大千以此探测顾翼是否心诚。顾翼毫无怨言,继续磨练自己,终于在1947年成功拜大千为师,成为大风堂第二代传人。
出版:一、刘海粟美术馆编《曾熙与上海美专书画作品集》,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卢辅圣主编《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三、方去疾辑《大千印留》,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
尺寸不一
RMB:1,200,000-1,400,000
此批印章大多为张善孖、张大千三十年代用印。张善孖为二十世纪著名国画家,因在抗战后期过世,其书画用印较少,是批印即是其用印之半数。此批印中张善孖用印无款者,审其印面用刀除《张泽之印》《虎痴》二印为方介堪所刻外大都为大千手笔,兄弟情深,何须署款。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中国画家之一,一生足迹遍海内,绘画题材之广,古今少有,其用印之多,更是古今第一。自称用印有三千之数,现存资料亦在千枚以上。此批印章中出现了甚为少见的汪大铁刻《张爰》、《大千诗画》对印,于研究大千用印及交游是极为重要的资料。
《人间乞食》印,世人只知有方介堪刻,此印之出可知是大千嘱方介堪在是印基础上调整完成的,可知此《人间乞食》印深得大千之心意也。
大千自刻《字曰古皇》《张季爰印》对印
更为重要的是《字曰古皇》《张季爰印》对印,虽有旧款,据方去疾编《大千印留》可知为大千自刻。此对印为自刻自用,岂是珍贵所能形容。
张大千1926年和1928年所刊书画润例中均有刻印一条:刻印石章每字二元,余不刊。可知大千早年于篆刻亦有些知名度的,也有原钤印谱存世,后因画名日隆,刻印极少,可用罕见来形容。此批印中有两枚大千为友人刻印,其《松泉左腕》印著录于《大千印留》,而《千居》印则钤于自作《秋江垂钓图》上,有题为证:千居乃宋小坡别字,予为治印,不知当时何以误钤其上,大千又记。此印亦可视作特殊的自用印,颇为有趣。
书画家用印于市场上大都仅见一方两方,甚少见大批量,是批印计29枚,即真且精,得者当宝之。
金石气象 汲古怡情
15
明“虎猛校尉”银质官印
银制
印文:武猛校尉
提要:印银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武猛校尉,武官名,始见于汉末三国之际。银质官印实物较为少见,形制可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三国时期同印文龟钮。
此件来源为Brookerobinson:《CHINAIMPERIALTPRESURESANDART》,NO.27,1909(布鲁克.罗宾逊:中国皇家珍宝和艺术,第27号1909年)布鲁克•罗宾逊(1836-1911)英国政治家、收藏家。出生于英国达德利市,于1858年取得律师资格。在1886年、1892年、1895年和1900年四次当选为英国达德利市议员。其藏品在1911年去世后捐给达德利市市政厅与达德利镇博物馆。
2.38×2.38×2.21 cm.
RMB:200,000-300,00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7
吴湖帆赠陈巨来 吴大澂旧藏古铜印(一组六件)
印文:
一、千金
二、肖形(葫芦形押)
三、室孙獯
四、巨陈千万
五、诏发
六、千万
出版:
一、《玺印精选》曾绍主编,1986
二、《十六金符斋印存》P36、47,上海书店出版,1989
三、《花押印汇》,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
四、《中国玺印类编》,日本二玄社刊行,1996
五、《印典精华》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97
六、《秦汉印典》,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
七、《安持精舍印存》原钤印谱,2019
八、《中国印章边栏史》,文物出版社,2021
1.3×1.2×0.5 cm.;2.7×1.6×1.4 cm.; 2×1.1×1.4 cm.;
1.1×1.1×1.7 cm.; 3.4×1.3×3.8 cm.; 1.3×1.2×2.1 cm.;
RMB:300,000-400,000
202
羊、兔钮旧印两枚
印文:
一、松柏古人心
二、与造物游
提要:明铜制兽钮印章、清早期羊钮牛角印章共两方。
尺寸不一
RMB:25,000-30,000
名家巧做方寸万千
179
王福庵刻 王绮自用印等九件(吴朴堂旧藏)
款识:
一、印文:定叔
边款:印佣仿冷君法。
二、印文:定叔书画
边款:定叔三哥属刻。时壬子(1912)立冬节。福庵。
三、印文:定叔戏作
边款:印佣作。
四、印文:杭州王绮
边款:壬子(1912)立冬日刻于宜堂。是日共成七印。
五、印文:松壶老人私淑弟子
边款:定哥大人属刻是印,以志景仰,为仿凡山老人法应之。印佣记。壬子(1912)七月。
六、印文:陶盫
边款:印佣。
七、印文:王绮之印
边款:己酉十二月朔日,印佣。
八、印文:王绮之印
边款:印佣。
九、印文:琅邪
边款:印佣自作。
1×1×2.7 cm.;1×1×2.8 cm.;2×2×7.1 cm.;1.4×1.4×4.3 cm.;1.4×1.4×4.2 cm.
1.9×1.9×4.8 cm.;3×3×3.3 cm.;1.4×1.8×1.9 cm.;1.6×1.5×2.9 cm.
RMB:350,000-400,000
一九四六年六月,吴朴堂与王福庵的侄孙女王智珠喜结连理,王福庵把珍藏的印章作为侄孙女的陪嫁贺礼,成为吴朴堂味灯室藏品。除“琅邪”一印为王福庵自刻自用印外,余八枚皆是为三哥王绮所刻。
王绮(1874-1920),字定叔,号陶庵,王福庵三哥,工书,写墨梅得金农法,偶亦刻印。王福庵所刻印的纪年款多为癸卯、己酉、壬子,为王福庵二十四至三十三岁时所刻,印款多署“印佣”。这是王福庵早期所用的号,自一九一六年以后 ,很少再用此号。
180
徐三庚刻 秦祖永自用印四件
印文:邻烟、生于辛亥、声伯、祖永之印
边款:井罍仿汉。
1.1×1.1×2.9 cm.;1.1×1.1×3 cm.;1.3×1.3×3.4 cm.;0.8×1×3.1 cm.
RMB:200,000-250,000
徐三庚(1826-1890)字辛穀,又字诜郭,号全罍、井罍 ,又号袖海,自号金罍道人、似鱼室主、余粮生、山民,别号翯然散人等,浙江上虞人,清末著名篆刻家。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能摹刻金石文字,所刻吴皇象书天发神谶尤佳。其作品上溯秦汉下逮元明,致力浙派,后取法邓完白及汉碑额篆与天发神谶碑,参用其飞动体势,使之熔为一炉,加以用笔妍媚泼辣,用刀细切利落,章法虚实相间,独辟蹊径,风格独具,成为与赵之谦同期之又一位创新篆刻家。
秦祖永(1825-1884),江苏无锡人。字逸芬,又字撷芬,号桐阴、桐阴生、逸道人、楞烟、邻烟、邻烟外史等。道光三十年(1850年)拔贡。富收藏,精鉴赏,尤精画论,文笔隽秀。著有《桐阴论画》、《桐阴画诀》,辑有《画学心印》等。为晚清时期“娄东画派”之代表性画家与评论家。
182
陈巨来、方介堪等篆刻印章十二件
提要:部分出版于《陈巨来先生自钤印稿》,第57页(陈巨来二印),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年。
尺寸不一
RMB:150,000-200,000
175
邓散木 为章士钊刻青田石自用对章
1946
印文:
一、行严
二、章士钊
边款:
一、散木。
二、行严先生正篆,丙戌中秋延年。
章士钊题签条:青田大章
提要:邓散木,别号无恙、粪翁,斋名三长两端斋。赵古泥得意弟子,印坛有“北齐南邓”之誉,书法师从萧蜕庵。四体具佳。
4.3×4.5×9.3 cm.×2
RMB:80,000-100,000
肖形印,是篆刻艺术的一个特别的存在形式,先秦有之,至汉尤,至来氏肖形,从生肖、佛像、人像,更至花卉、草虫等等,取材更加广泛,造型也别开生面。来楚生的肖形印比之古肖形印,无论在形式、内容上都有所发展,有所造诣。本次拍场亮相来楚生篆刻七方,可谓精彩连连。
192
来楚生刻 汉击鼓图青田石肖形印
印文:汉击鼓图(肖形)
边款:然犀作。摹汉刻击鼓图,略变其意,楚重作。
出版:
一、《耐耕草堂藏安处楼印集》,王哲言辑,1970年钤印本。
二、《尚古金石书画丛刊•然犀室印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即将发行)
2×2×5.5 cm.
RMB:100,000-150,000
194
来楚生刻 青田石“送子”肖形印
印文:送子(肖形)
边款:送子,楚。
出版:
一、《耐耕草堂藏安处楼印集》,王哲言辑,1970年钤印本。
二、《来楚生篆刻艺术》P278,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7年。
三、《来楚生印存》上册,P75,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四、《来楚生篆刻秘法》P239,日本二玄社刊行,2002年。
五、《来楚生篆刻述真》P119,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六、《尚古金石书画丛刊•然犀室印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即将发行)
3×3×7.5 cm.
RMB:180,000-200,000
195
齐白石刻“季良”寿山石印
印文:季良
边款:壬戌(1922)四月白石老人。
出版:《文景堂鉴藏齐白石印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年。
1.4×1.4×4.5 cm.
RMB:100,000-120,000
196
齐白石刻“邱振豫印”
印文:丘振豫印
边款:白石翁为季良先生刻。
出版:
一、《齐白石全集篆刻卷》P162,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二、《文景堂鉴藏齐白石印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年。
1×1×2.8 cm.
RMB:100,000-120,000
197
齐白石刻“陈访先印”
印文:陈访先印
边款:白石。
出版:
一、《齐白石全集篆刻卷》P103,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二、《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齐白石印风》P65,重庆出版社,2010年。
2.2×2.2×5.5 cm.
RMB:80,000-100,000
集古集篆以飨方家
印谱是辑录历代鉨印及明清以来流派篆刻作品的书籍。按传统古籍分类,印谱归入史部目录类金石属。印章因岁月沧桑,或散佚无存或磨泐丧失原貌,印谱往往成为存续篆刻印章的重要资料,起到汇集、保存、传播印章面目及其背后信息的作用。本场古籍“寄畅——信札写本 金石书画”专场共收录印谱二十余部,涵盖集古印谱、摹古印谱、自镌印谱、集篆刻名家印谱等种类。
230
吴赵印存
线装纸本 一夹六册 民国原钤本
钤印:传朴堂历劫不䃺醉石轩珍藏
题签:吴赵印存,桂味中秋葛昌楹。钤印:书征
提要:葛昌楹为平湖印学家、收藏家,其家曾藏吴让之印102方、赵之谦印40方,所藏多为二家精品之作。而后部分散佚,癸未(1943)葛昌楹据遗存重辑《吴赵印存》六册,故书口有“传朴堂劫后重编”字样。此本为葛昌楹自藏本,扉页钤有“传朴堂”朱文方印。
葛昌楹(1892-1963),字书征,号望葊,室名传朴堂,爱旧庐,葛日烺子、葛昌楣弟。精鉴赏,富收藏,尤嗜明清名家印刻,先后所得数以千计,辑有多种印谱行世,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26×15 cm.
RMB:180,000-200,000
212
顾氏集古印谱六卷
白棉纸 线装纸本 一夹六册 明万历间顾氏芸阁钤印本
提要:顾氏于隆庆六年(1572)将所藏秦汉原印钤成《顾氏集古印谱》二十部,集辑古印三千余枚,是为明代集古印谱之代表。万历三年(1575)依原拓本摹刻木版,目前见于公私收藏多为此木板刷印本。此本是为先摹刻秦汉印鉴,再用所摹之印钤盖。比直接摹刻于木板刷之印本更胜一筹,且存世者少。面板克宽墨笔题名,前刊顾从德引言、凡例及诸家旧叙,每页印蜕横列二排,印文下均有释文纽制,官印间有考释,释文及行格均为朱刷,书口下镌“顾氏芸阁”四字,印章为手工钤盖。其中卷二为旧钞补摹。
26.5×16.8 cm.
RMB:150,000-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