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交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合作流程
明初,洪武、永乐、宣德三朝的瓷器发展,不仅是制瓷工艺突破与艺术审美嬗变的巅峰时刻,更是皇权话语与文化艺术深度交织的产物。这一时期的瓷器在技术、形制和审美上的创新,充分反映了皇权主导下的艺术秩序建构。从洪武朝的简洁端庄到永乐时期的精致柔美,再到宣德朝的多样化与艺术化探索,三朝瓷器以其鲜明的风格与丰富的形态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艺术高峰。洪武朝的瓷器发展奠定了明代官窑体制的基础,通过釉里红和青花瓷的创新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双重飞跃;永乐朝则在海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背景下,重视规制化与生产的稳定性;宣德朝在继承永乐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艺术表达,以器型与釉色的多样性体现了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这一系列的演变过程,既是皇权意志在艺术领域中的具象化体现,也是明代文化影响力对内巩固与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永乐 、洪武 、 宣德
在艺术市场中,这三朝瓷器的地位毋庸置疑,既是学术研究的焦点,也是市场交易中的核心标的。洪武瓷器因存世量稀少且器型庄重,被视为明代早期瓷器风格的典范,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从学术视角看,这三代瓷器的市场表现不仅揭示了艺术品在时间维度上的价值再分配,也体现了皇权文化与市场逻辑在艺术品流通中的微妙互动。正是这种多重价值的叠加,使洪武、永乐、宣德三朝瓷器在艺术市场中始终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此次,华艺国际2024年秋拍“雅颂——明代古董专场”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德国VON DERGOLTZ男爵旧藏的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大罐,其时任德国皇家公使前往中国,并于1898年觐见光绪皇帝,应该于彼时购自中国,其后于1917年10月1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班格尔的高茨男爵庄园拍卖会上卖出。
Lot1333
明永乐 青花四季花卉纹大罐
来源:
1.德國貴族VONDERGOLTZ男爵(1843-1916)旧藏;
2.1917年德國法兰克福班格尔的高茨男爵庄园专场拍卖;
3.德国纳高拍卖2005年6月6日,Lot314。
出版:
韦斯纳编著《私人珍藏重要艺术品特展-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1988年5月7日至8月7日。
展览:
《瀚古瀛珍-中國古代藝術珍品特展》,2011年12月9日。
参阅:
1.腾冈了一编《明之染付》陶瓷大系第42册图33,日本出光美术馆旧藏
2.2022年9月23日华艺国际秋拍,《风华》专场lot 1700,成交价4,600,000
此罐是明代瓷器装饰风格的典范。一改元青花的繁密华缛而代之以疏朗清秀,折枝花卉等分层而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予人一种高雅大方的美感。纹饰与优美的罐体相衬,愈显宫廷奢华之气,展示了永乐一朝景德镇御窑工匠非凡的艺术才华与工匠精神。
本件永乐青花花卉纹罐,造型敦实端庄,釉汁厚润泛青,胎骨雅洁坚致,罐身纹饰大致分为三层,其间以青花弦纹相隔。罐身上下分别装饰有,莲瓣开光宝相花纹饰以及缠枝蕉叶纹饰。腹部主体装饰有折枝四季花卉,分别为牡丹、莲花、菊花和山茶花,每朵花都有两朵大花朵,并且在分枝茎上的叶子中点缀以较小的花苞与嫩芽,花朵均硕大饱满,枝蔓轻柔舒展,叶片俯仰有姿。所见青花一色,浑厚深沉,锡光迸发,极得水墨意蕴。布局疏朗清逸,诸式纹样气韵生动,空灵潇洒。底部涩胎无釉,抚之光润细腻,修整工致,泛出一层橘红之色。
正视图
此外本专场将为各位藏家同好以时间为轴,呈现多件洪武、永乐、宣德三朝最重要御窑瓷器之绝美品,其中任何一件都将会成为您瓷器收藏中的扛鼎力作。
宣 德
Lot1336
明宣德 青花十棱龙凤纹高足碗
来源:
在望山庄徐展堂收藏,编号M348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上)》第34 册,香港,2000 年,172 页,图版163;
2.《中国陶瓷全集 12 明 上》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0.图版070.
碗心图
该器制作工艺复杂,非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工匠不能成,其口、身要经历拉坯、模印、修胎、接胎等工序,整器的每个面和线不是平面和直线,而是曲面和曲线,要使造型规整协调,制作非常困难,因而传世稀少。据统计,公私收藏的宣德青花十棱器不过数件,为历代皇家和藏家所珍重。
徐展堂先生
徐展堂先生(1922-2010),以其创建的“在望山庄”享誉国际。他以卓越的鉴赏力和敏锐的学术眼光,汇聚了大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徐先生不仅在艺术品交易中屡创纪录,更通过无偿借展和支持学术研究,将私人收藏升华为全球共享的文化财富。
正视图
台北国立故宫珍藏一例纹饰、大小相若的高足碗,图见《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台北,1998 年,270-271 页,编号108。另一件近似例为北京故宫珍藏,图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上)》第34 册,香港,2000 年,172 页,图版163。此类高足碗据称是祭坛用器,故此使用者定然珍而重之,不用时则仔细收藏。鉴于此类作品工艺精湛及其特有的龙凤纹饰题材,皆为天家象征,所以应是皇家御瓷无疑。
参阅图
Lot1335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卉纹折沿洗
D:26.8cm
来源:
北京重要私人收藏
参阅:
其器身纹样可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本品作折沿状,弧壁,圈足外撇。器壁以青花绘缠枝山茶花卉纹,花叶舒展自如,幽雅而不媚弱,青花呈色淡雅清逸,予人以清新悦目、超逸脱俗之感。山茶花因其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妍丽而缤纷,盛开冬春之际,凌寒霜而暗香长久,故既有“秀外”的艳姿,又具“慧中”的傲骨,自古备受文人所爱。宋代文豪苏东坡在题赵昌的《山茶图》中赞其“岁寒姿”,明画家沈周在《红山茶》题画诗中誉其“雪中葩”。折沿处则点缀以数朵盛莲,独具风雅。底以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永 乐
Lot1334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折枝葡萄折沿盘
D:37.5cm
来源:
国内重要藏家旧藏
参阅:
1.耿宝昌主编,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 下》,p260,图135.
2.《龙泉集芳:创业七十周年记念》,卷1,茧山龙泉堂,东京,1976年,图片编号755.
3.上海博物馆馆藏,永乐青花海水葡萄纹盘。
本盘折沿,浅弧腹,下承圈足,露胎细砂底,胎质细腻洁白,足内墙外侈。整体造型宏硕端庄,以釉下青花为饰,折沿绘一周海水浪涛纹,水纹繁密;内、外壁均饰牡丹、牵牛花、菊花等数种,勾画婉转流畅。盘心主题纹饰为折枝葡萄,藤蔓绵绵,硕果丰茂,丰美欲滴。青花以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为钴料,烧造时现沉积之铁锈斑,色调深浅变化莫测,深得国画笔墨意韵,透出凝重雄浑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气势。
参阅:茧山龙泉堂旧藏
此件永乐青花大盘仍旧沿着元青花的设计方向,盘沿多为折起,马文宽先生认为其设计理念“受到伊斯兰金属盘的影响而出现的”, 便于人用手端起,但在纹饰上大多保持了中国特色。本品直径37.5厘米,器形标准,冯先铭先生认为此类圆口青花折沿盘“少数在45厘米以上,多数在40厘米左右”,是为一件永乐青花大盘的标准器。此件永乐青花大盘仍旧沿着元青花的设计方向,盘沿多为折起,马文宽先生认为其设计理念“受到伊斯兰金属盘的影响而出现的”, 便于人用手端起,但在纹饰上大多保持了中国特色。
底部细节图
洪 武
Lot1331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花紋碗
D: 20cm
来源:纽约州史密斯敦私人收藏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0 0年,页241,图222。
2.《龙泉集芳:创业七十周年记念》,卷1,茧山龙泉堂,东京,1976年,图片编号729。
3.《广州市文物总店藏品集》P125,图101。
4. 2016年苏富比Lot.3674成交价510万。
此碗釉里红发色沉稳朴雅,造型和纹饰构图具有非常鲜明的明洪武早期时代特征,当时釉里红烧造技术极难掌握,尤其是铜元素对炉窑的温度和气氛要求非常严格,烧制温度偏低釉里红发色易泛灰黑,甚至完全呈黑色,传世器中多见此类作品,炉温过高则釉里红发色晕散,导致纹饰模糊狼藉,传世品中亦颇有所见,因其不可预计因素极多,故呈色较为稳定、纹饰清晰的洪武朝釉里红作品存世极为少见,颇为珍罕,拍品即为其中一例。
碗心、底图
Lot1332
明洪武 釉里红“三友图”菱口盏托
D:19.5cm
来源:
1.日本私人旧藏;
2. 2019年12月4日北京拍卖会夜场lot.5651。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243,图224。
2.《中国陶瓷全集 12 明 上》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0.图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