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心国丰福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快速成交
Lot 6618
清雍正 墨彩宋人诗意山居图碗
D:13 cm
“雍正年制”款
估价:RMB 1,500,000 - 2,500,000
备注:
1.欧洲重要私人收藏,购自上世纪80年代
2.台北私人收藏,2000年代初购自上述藏家
通体白釉,其上以墨彩绘饰雪景远山迭翠,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墨色浓淡有致,皴擦点染,颇有四王风韵。
清雍正 青花仿宣窑留白暗刻龙纹碗
D:14.9 cm
“大清雍正年制”款
估价:RMB 1,850,000 - 2,850,000
本品碗其形轻盈隽美,胎质细密,莹洁如玉,碗内心别出心裁以留白暗刻方式,青花海水侧面立龙图,外壁饰一对青花海水留白暗刻行龙赶珠纹。以青花线描绘画海水纹,一丝不苟,虽繁密而清晰,留白暗刻工致非凡,气势威猛,风格上呈现典型的康雍气象,完全有别于前朝,充分体现雍正摹古而不泥古的理念。
清宫内府典藏丰富的永宣佳作,以致雍正皇帝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去领略永宣御窑之风采,本品亦是这一指导思想之下的产物,其器形、龙纹形象对宣德御窑的继承。
Lot 6622
清雍正 黄地绿彩雕瓷云蝠「福禄」碗
D:12.2 cm
“大清雍正年制”款
估价:RMB 1,000,000 - 2,000,000
备注:重要机构收藏
整器当为清雍正期同类器中少有之作。腹部绘九只矾红蝙蝠,红彩色泽艳而不俗,每只蝙蝠下各悬蓝带系扎的绿彩葫芦,组成福寿万代的吉祥图案。底部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本品用色主调为绿、黄、白三色,基本属三彩瓷类,乃雍正朝新创,此后历朝皆无他例。蝙蝠为长寿之物,又因为“蝠”、“福”同音,蝙蝠遂成为一种传统的吉祥象征物,而葫芦又谐音“福禄”,同时象征子孙万代,故而蝙蝠与葫芦,兆寓子孙万代,福禄绵绵。
清雍正 黄地粉彩云蝠纹碗
成交价:402.5万元
此类雍正黄地绿彩“福禄”碗市场上十分少见,但每每都会拍出高价,如2013年的一只,曾经拍出400多万元,可作比对。
清乾隆 粉青釉浅浮雕仿古夔龙纹赏瓶
H:38 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价:RMB 3,500,000 - 5,500,000
摹古作为康雍乾三代宫廷艺术主题旋律之一,除了在釉色上作出发展,工匠还将商周青铜器纹饰应用于御瓷。本品各处浅浮雕纹饰清晰流畅,深雕浅刻结合,层次感丰富,此类工艺复杂,稍有不慎,前功尽弃,其精致考究,可见乾隆御瓷烧造水准极高。
清乾隆 粉青釉浅浮雕夔龙纹如意耳葫芦尊
成交价:RMB 31,050,000
本长颈瓶器形、纹饰、釉色搭配独特,可谓摹古与创新并存,此类仿青铜器摹古之作为乾隆官窑顶级御瓷,类似作品存世珍罕。
清乾隆 冬青釉浅浮雕夔龙撇口长颈瓶
成交价:977.5万元
相类似的拍品,可比2019年的一件纹饰体量相仿的清乾隆冬青釉浅浮雕夔龙撇口长颈瓶,成交价高达977.5万元。
Lot 6670
清乾隆 粉彩山水宫苑仕女圆形瓷板
D:67 cm
估价:RMB 1,180,000 - 2,180,000
此面粉彩瓷板上绘山水宫苑仕女图,整体笔墨疏秀清润,人物神态尤称佳妙,墨法精微。
界画山水楼阁题材的出现是瓷器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又一次成功深入结合的结果,是文人意蕴于瓷艺上日益增强的标志。在此以前,由于绘画材质、颜料所限,瓷画技法只是有限地借鉴和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部分,界画的引入得益于唐英的努力尝试和倡导。
山水楼阁是乾隆御瓷稀有的装饰题材,仅仅集中在乾隆早期唐英榷陶期间所造的高端御瓷之中,为通景式构图;本品堪称代表乾隆粉彩山水楼阁御瓷之典型风格,其时代气息浓厚,绘画特点鲜明。
明 青釉大钵
D:22 cm
估价:RMB 1,600,000 - 2,600,000
备注:浙江重要私人户出,购自90年代初
此件净水钵应为供佛之密教法器之一,釉色青绿,滋润如玉,制作精绝,不禁让人想起秘色瓷。1987年陕西扶风唐代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土的秘色青瓷,亦有如上之特点。宋代以后的文献多说秘色瓷因其专为进贡,庶民不得使用。顾况在《茶赋》中所言“越泥似玉之瓯”,许深所书“越瓯秋水澄”都无不赞美此类越窑青瓷,代表着当时皇家的审美。
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秘色瓷钵,秘色瓷之烧制秘密之一在与工匠使用的瓷质匣钵,这种匣钵除了有利于瓷器与匣钵烧成青绿的釉色外,还有利于瓷器与匣钵保持相对稳定,壁变瓷器与匣钵黏连。瓷质匣钵要用釉封接,只能用一次,因为被釉粘上之后,需要把匣钵打破才能把里面的器物取出来,这也是秘色瓷制作成本奇高的主要原因。
郁郁乎文哉——以器载道的礼乐之象
乾隆帝一生仿效的对象,康熙皇帝是清代开启礼制重建的第一人。《汉书·礼乐志》言:“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所以,康熙帝推崇孔孟儒道。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文明到周则发展完备,而“郁郁”指的则是礼制的完备与平衡,也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中庸之意。
在这样的个人政治理想驱动之下,康熙皇帝以周礼为蓝本,设计了一套用于天地、社稷、宗庙等祭祀大典以及朝会、宴享、命将出师、临殿等朝廷盛事的国家礼乐制度,并制作了一系列寓意深远的重要仪式用器,吾从《考古图》《宣和博古图》《西清古鉴》之体例,集各界藏家之五十余件各式历代仿古雅玩成此“郁郁乎文哉——以器载道的礼乐之象”专场,以清乾隆御制黄玉谷纹转心双联璧为首,致敬这个美好的太平盛世,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像欧阳修、宋徽宗、乾隆帝一样走近三代,好古而敏求。
清乾隆 御制黄玉谷纹转心双联璧
23.5×9.7×2.3 cm
估价:RMB 8,500,000-15,000,000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学古而出新,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时兴复古之作,形形式式,此玉双联璧正为当中佳例。玉质温润,缀以褐斑仿玉沁,巧雕双璧妙相连,朴雅精致兼备,极尽摹古之意,更显乾隆一朝之精湛工艺。
以小套环相连之玉联璧,东周已有,例见 Winthrop 收藏,璧有漩涡式谷纹,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清宫旧藏且有一汉代褐斑白玉双联璧,尺寸较小二璧以饰兽面纹及琢延年二字之小玉圈相联,现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故玉003335)。
此品璧心,一饰太极图,象征宇宙本源,阴阳混沌,周而复始,另一璧心则雕黻纹,是谓明辨,有帝王明辨是非、知错能改之寓。二璧心镂宇宙、贤帝之征,配以套环之饰,犹如天赐明君洛书,恰到好处。
清乾隆 御制洋彩仿古铜釉加金彩模印蕉叶夔龙纹出戟花觚
「大清乾隆年制」款
H:26.5 cm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展览:东方陶瓷学会展览,1956年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把其它材质的艺术风格移植到瓷器上,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一项绝技。这些以瓷为之的各种工艺品,都能准确地表现原物的色彩和质地,做到仿什么像什么,仿制技术达到随心所欲的高度成熟阶段,目前所见乾隆时期以瓷为之的这类作品有仿斑花石、洞石、朱漆、雕漆、古铜、书函、竹、木等。其中仿古铜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在众多器形当中,花觚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种。
乾隆仿古铜鎏金花觚目前所见共有三件,造型、大小、色彩均相类,高度均在27厘米左右。两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见上图),本件由私人收藏。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商代青铜花觚,外底中心雕刻阳文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有的款子笔画还涂金彩。
清乾隆 炉钧釉地金酱彩浮雕 仿古铜式双耳瓶
成交价:4546 万港元
这种乾隆仿古铜鎏金蕉叶纹出戟花觚充分反映出中国制瓷技术发展到鼎盛时期的高超制瓷技艺。市场上出现相类似的重器,可参阅2010年香港的一件清乾隆炉钧釉地金酱彩浮雕 「夔龙拱福」图仿古铜式双耳瓶,成交价为4546 万港元。
清乾隆 御制铜鎏金兽面纹双耳大尊
H:78.5 cm
估价:RMB 5,900,000-8,000,000
此件大尊通高近80厘米,体量之大,极为罕见。其口部及肩部各饰一圈回纹,颈部和圈足饰对应的俯仰莲花纹,腹部主题图案为变形的仿古云纹,纹饰精美,古朴中透出神秘。
此尊铸造工艺极为精湛,所用铜料密炼精实,局部鎏金厚实,虽经数百年依然光芒灿然,显得富丽堂皇,表现出极高的铸造工艺水平。
明宣德 铜鎏金双耳活环瓶 青海省博物馆藏
整体充满浓郁的青铜器元素,口部造型来源于战国早期的扁壶,双耳套环及肩颈部突起的火焰形纹饰又与西周早期青铜罍几无二致,其整体造型与原属青海瞿昙寺所有,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的明宣德铜鎏金双耳活环瓶如出一辙,应同为由宫廷造办经手依照古彝器图谱或内府所藏青铜鼎彝样式所制的仿古彝器。但宣德年间所制之铜瓶,腹部及颈、足部光素无纹饰,而本件相较之下纹饰更为华丽多变,并于局部加饰仿青铜之绿锈,种种特征均较符合清代乾隆时期仿古作品的风格特征。故判断应为乾隆时期由宫廷造办处依照《宣德鼎彝谱》或《博古图》等书中所载样式,并参考内府所藏上古鼎彝的造型样式再加以创新,融合多种风格铸造而成的。应为当时一件极为重要的宫廷陈设重器。
此外更为难得的是,这件大尊的收藏传承和流传脉络也十分清晰,此尊明确的收藏纪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英国第八世额尔金伯爵(Lord Elgin)詹姆斯·布鲁斯(James Bruce,1811-1863),他曾担任当时英国多处殖民地的总督。此后这件大尊又为额尔金公爵的女婿Frederick Locker-Lampson(1821-1895)所得,20世纪20年代又辗转进入英国伦敦著名老牌古董商Spink&Son.Ltd手中,并于1928年12月出版于一书中,最后成为美国著名亚洲艺术收藏家、国际奥委会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1887-1975)的收藏。
Lot6745
清乾隆 霁蓝釉鹦鹉耳扁壶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33×14×32.5 cm
估价:RMB 4,500,000-6,500,000
备注:法国藏家旧藏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雍乾之际,御窑厂所制颜色釉品类,摹古与创新并存,堪为清代御瓷艺术之巅峰。
汉 兽首衔环扁壶 故宫博物院藏
本品造型依循汉代古青铜器风格,即属其中典范,故宫博物院藏一汉兽首衔环扁壶,似为本品造型之灵感来源,惟将铺首耳换为鹦鹉耳,更显灵动精妙。
清乾隆 祭蓝釉鹦鹉耳扁壶
佳士得纽约,2011年3月24日,编号 1147
成交价 545.85 万美元
此式鹦鹉耳之扁壶所见极罕,就乾隆本朝而言,同器形且釉色如此湛蓝显眼之例十分罕见,然一相似较小作例,高30.5厘米,曾两度于苏富比售出,先是伦敦1977年3月29日,编号285,后为纽约1981年11月6日,编号315,近期再度于纽约佳士得2011年3月24日售出,编号1147,属 Gordon 旧藏,以545.85万美元高价成交。
清乾隆 祭蓝釉鹦鹉耳扁壶
苏富比香港,2018年4月3日,编号 3624
成交价:792 万港元
与本品尺寸、款识均十分接近的一例,见于香港苏富比1980年5月20/21日,编号92,复现于香港苏富比2018年4月3日,编号3624,以792万港币成交。如本次成对出现者,更属珍罕,极为可贵。
Lot6728
清乾隆碧玉雕「太和殿筵宴」用龙柄大型执壶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40×24×56 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备注:Helene Irwin Fagan (1887-1966) 珍藏, 加州于1975年赠与旧金山荣勋宫博物馆
清 金錾夔纹葫芦式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此对执壶体量恢弘,由整块碧玉大料雕琢而成,壶身呈葫芦形,壶柄、流均雕饰龙纹,掏膛、打磨均极为精细,壶口沿下镌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识,字口内填金,是为典型宫廷工艺。未见与之相近的其他玉雕作品,故宫博物院藏一造型接近的金质执壶,可作参考。
Lot6729
清乾隆碧玉雕「太和殿筵宴」用勺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56×13×9.5 cm
估价:RMB 450,000-650,000
备注:Helene Irwin Fagan (1887-1966) 珍藏, 加州于1975年赠与旧金山荣勋宫博物馆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清乾隆 碧玉刻御题诗盆 直径 56.5 厘米
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馆藏品
此对玉勺用料极为奢侈,长逾50厘米,勺柄曲线柔美,视觉效果颇佳,然于制作却颇为废料,由此也可见本品制作之奢侈。勺底部于单线方框内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方章款,篆法独特。
Lot6716
清雍正-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饕餮纹出戟大方尊
H:60.2 cm
估价:RMB 700,000-1,200,000
备注:
1.Robert Hoe III (1839-1909) 收藏
2.美国艺术联盟,纽约,1911年2月18日,编号888
3.Samuel P. Avery, Jr. (1847-1920) 收藏
4.1911年赠予布鲁克林博物馆, 纽约 (馆藏编号09.933.3)
5.纽约苏富比2021年3月17日 编号30
出版:
1.American Art Association《Valuable Art Property collected by the late Robert Hoe》, 美国艺术联盟, 纽约, 1911年, 图版 888
2.John Getz,Catalogue of the Avery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loisonnés,纽约,1912年,图版38
3.《至繁至简——雍乾美学展览》,第188-189页
展览:
1.Blue of Jingtai. The Samuel P. Avery, Jr. Collection of Chinese Cloisonné Enamels,布鲁克林博物馆, 纽约,1990 - 1993年
2.至繁至简——雍乾美学展览,保利厦门艺术空间,2024年11月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2: 清掐丝珐琅, 紫禁城出版社, 2011, 图版 36。
这一件超大的掐丝珐琅仿古饕餮纹出戟方尊以其壮观的结构和精美的珐琅工艺,见证了18世纪皇家的崇古之风。器型仿周代青铜礼器尊制作而成,在周代原始器型物中本应留空的部分,本出戟方尊填满了荷叶和莲花,展示了工匠的即兴发挥及高超的审美与技艺。
尊的四围每一侧腰腹处的饕餮面也都有动态中的莲花荷叶衬托,饕餮兽面表现得威严,充满远古的神韵。填制的珐琅料严谨平整,掐丝巧丽,胎制厚实沉稳,整体极其精美华丽而不失古朴庄重。此出戟方尊掐丝珐琅工艺卓越超伦,尽显宫廷特色,皇家气派。
该掐丝珐琅饕餮纹大方尊出自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馆藏,布鲁克林博物馆为美国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该馆馆藏中有着美国重要的亚洲艺术品收藏。此出戟方尊器形高大,胎体厚重,气势宏伟。通体以青绿色底的珐琅釉,运用掐丝工艺勾勒出的饕餮纹、环绕互锁的荷叶莲花荷等多样卷纹做装饰。铜鎏金方形口沿及圈足同样施有珐琅掐丝及饕餮纹,通体有八道铜鎏金齿状出戟锋利庄严。内壁四面饰有八大四小共12朵莲花,制作出此造型雍容华贵、色彩富丽堂皇的珐琅器,尽展清代工匠创意巧思及精湛工艺,是清雍正朝珐琅仿古器中的稀有的精品。
出版物内文
如此硕大的尊器,为人所知的数量不多。比较一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尺寸相同、纹样相似的出戟大方尊,载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2: 清掐丝珐琅》, 紫禁城出版社, 2011, 图版 3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造型、尺寸接近的出戟方觚,见《明清珐琅器》,台北,1999年,图版49。
本品在1911年赠予布鲁克林博物馆,图为
本品在馆中陈列时的状态
禹贡——从大明珍秘到盛清瑰宝
禹贡九州,海纳百川。作为北京保利拍卖古董珍玩板块最为重要的常设专场,“禹贡——从大明珍秘到盛清瑰宝”不仅彰显清宫帝王内廷恭造之品味,亦不负藏家期待,呈现30余件古董珍玩精品,范围涵盖了瓷器、佛教艺术、漆器、金属器、玉石器等多个品类。
本专场以时间为脉络,含明代永宣壮丽之器,并成化娟秀雅致之品,嘉万御窑,至清代雍、乾、嘉、道四代帝王品赏御玩,兼及前朝鉴古。多传承有序,可见宫殿庙堂,是谓之“禹贡”,皆上等佳作,或传世孤例。
Lot 6822
明成化青花外海石榴纹内梵文卧足碗
「大明成化年制」款
D:13 cm
估价待询
成窑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最精彩的传奇,娴雅秀丽,质臻至美,古往今来,无可望其项背,铸就一个不可取代的美学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