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交付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

名称:成功交付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847042

更新时间:2024-12-04

发布者IP:120.235.178.24

详细说明

  成功交付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

  Lot 2274

  清乾隆 大清乾隆年制 临唐寅秋林书屋紫砂彩绘笔筒

  H:16.5cm L:19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钤印: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P178-179,P182-183,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8月

  Lot 2263

  清嘉庆杨彭年 曼生铭 井栏壶

  H:8cm L:16.8cm

  容量:450cc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钤印:阿曼陀室 彭年

  陈曼生(1768~1822),干嘉时人,字子贡,号曼生、曼公、恭寿,又号阿曼陀室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西泠八家之一,师事丁敬(1695~1765)、黄易(1744~1802),以古学受知于阮元,后入其浙江巡抚之幕。工古文诗词,精篆刻,善书法,以隶、行书闻名。知宜兴(溧阳)任内,辨别砂质,只用赵庄山泥料,倩杨彭年等人制壶,选人选料,无一不精,注重细节;创制新样,为曼生十八式,其壶融合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汲古创新,典雅隽永,称曼生壶,为文人壶之经典,影响后世深远。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生卒年未详,浙江桐乡人。嘉道年间制紫砂名手,兼善刻竹、刻锡。乾隆年间,制壶多用模制,杨彭年复起晚明时大彬(活动于万历顺治年间)捏制之法,有中兴之誉,制壶存世不多,多与陈曼生合作。

  参阅:

  1.《书画印壶—陈鸿寿的艺术》P272,P274,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2.《曼生与曼生壶》P98,艺术家出版社,2006年12月

  Lot 2266

  清 陈鸣远 梅桩笔筒

  H:12cm L:7.5cm

  估价:RMB150,000-200,000

  钤印:“陈”“鸣远”

  在紫砂艺史上,陈鸣远被认为是技艺最为全面的大师,博古、壶杯、象生文玩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上承明代精萃,承继供春与时大彬的紫砂正统地位,下启清代新局,影响深远,其艺术成就实已超出壶艺的层次,而成为紫砂艺术的新典范,确立其在紫砂艺苑中不朽的地位。在紫砂艺史上,陈鸣远被认为是技艺最为全面的大师,博古、壶杯、象生文玩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上承明代精萃,承继供春与时大彬的紫砂正统地位,下启清代新局,影响深远,其艺术成就实已超出壶艺的层次,而成为紫砂艺术的新典范,确立其在紫砂艺苑中不朽的地位。

  以截断的树桩为造型,是宜兴紫砂的常见器形之一。这件仿梅桩,紫砂材质,笔筒素雅自然,清新秀丽,古意盎然。此笔筒随形而动,形制精巧,取意自然而加工烘托制成,参差错落的树洞置于其中,褶皱布展有序。器身用堆花及贴饰手法表现梅花,梅枝斜出,上点梅花,或含苞欲放,或半留馨香,或笑面迎人,写意生动,栩栩如生。不得不令人赞叹技艺上高明,正所谓“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梅喻君子,象征操守高洁,常用作案头清玩之题材。器身部位印“陈”篆书圆印,“鸣远”方篆书印。紫砂器古朴淡然,不媚不俗,恰暗合于文人闲雅温厚之品性,由是遂为世人所珍重。

  陈鸣远号石霞山人,又号壶隐。清初宜兴上袁村人。睽诸清初以降的宜兴史料,陈鸣远的盛名未曾稍歇。在历来宜兴陶人当中,陈鸣远的陶艺品位独占鳌头,作品迭翻新样,却又古韵盎然,可谓融古铸新,兼备制作光素、筋纹及花货三类造型的技能于一身,尤其善制自然型茶具、文房雅器,创作灵感汲取自江南田园,其象生作品风格自然写实,几可乱真却又极富巧思,堪称是塑镂兼长、技艺超群的全能陶艺大家,开创了有清一代壶艺文丽工巧的风格。据《陈氏宗谱》所载,他出生于清顺治五年,卒于雍正十二年,享年八十六岁,堪称高寿。

  Lot 2267

  清 陈鸣远 束柴三友壶

  H:9.5cm L:18cm

  容量:350cc

  估价:RMB 300,000-500,000

  钤印:盖款“陈鸣远”

  篆刻:壶底“陈鸣远制”

  “岁寒三友”之说起源自唐代,但正式由此说法应是在宋代,宋代周之翰在《爇梅赋》中曾言:“春魁占百花头上,岁寒居三友图中”。岁寒三友之说,其实与唐宋士大夫的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的变化有关,自中唐以来,士大夫们开始歌颂深厚的品德情操,深化君子贤士之主观意象。至此,岁寒三友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元素。此作“束柴三友”壶身仿似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松段的松鳞、松针,梅段的枝干、花卉,以及竹段的竹节、竹叶,都刻画极其细致,浑然一体,于繁复中见规整修理。壶流塑成横生的松枝、松皮层层相嵌,与壶体结合处,生出一缕松枝。壶把与钮这塑成状若虬屈梅枝,曲折之间方显傲骨嶙峋。全器浑若天成,无论是镂空树洞还是光洁竹面,都彰显出鸣远极为细致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功底。

  自鸣远创制束柴三友后,此壶历经数百年,依旧是花器中的重器,是历代匠人研习的佳作。赏鉴壶品,观其有松之坚、竹之虚、梅之贞,乃文士之品,此壶构思脱俗,技艺精绝,文化品位极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绝世佳器。

  陈鸣远清代康熙、雍正间宜兴紫砂名师。本名远,号鹤峰、隺邨,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是时大彬后一代大师,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善制新样,构思之脱俗,调色之巧妙,紫砂史上罕见。所制“千载一时壶”,有观叹之感,为张叔未收藏。茗壶制成瓜果样式,世推绝作。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风。作品为文人学士、名公巨卿竞相觅取,名孚中外,有“海外竞求鸣远碟”赞语。名人题咏极多。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陈鸣远……既承袭了明代器物造型,古朴大方的民族形式,又看中发展了精巧的仿生写实技法。他的艺术实践,是紫砂史的又一里程碑。”鸣远作品,后世一直作为仿制之范本。

  参阅:《宜兴茶壶精品录》P4,国立历史博物馆,1989年12月

  Lot 2268

  清嘉庆 杨彭年 曼生铭 合欢壶

  H:8cm L:16.2cm

  容量:300cc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钤印:阿曼陀室 彭年

  篆刻:壶身铭刻“蠲忿去渴,眉寿无害 曼生铭”

  阿曼陀室主人陈鸿寿(1768-1822),号曼生,为西泠八家之一,主张“凡诗文字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清人彭蕴灿《耕砚田斋笔记》:“宜兴素产砂壶,曼生作宰是邑,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并自制铭镌句,人称“曼生壶”。”如今我们知道曼生是作宰于溧阳,而非宜兴。然而他对宜兴紫砂赋予的文人意蕴,却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此壶壶式与铭文首见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曼生幕友汪鸿(小迂)的白描画本《茗壶二十品》,卷首由郭频迦题字“陶冶性灵”,为早期的曼生壶图录,现行版本为唐云旧藏承名世摹画本。清·徐康(1814-1889)《前尘梦影录》亦收录该条铭文。

  杨彭年 (1796-1850),清中叶抟砂名手。《前尘梦影录》载杨彭年“善制砂壶,创为捏嘴,不用模子,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杨彭年抟器风格并不力求精工,于可精处精,于可放处放,专以意趣为尚,与曼生审美观不谋而合。

  出版:《宜兴紫砂古器珍品》P83,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

  Lot 2271

  清 徐友泉 三足鬲壶

  H:11.2cm L:11.16cm

  容量:180cc

  估价:RMB 180,000-200,000

  钤印:底刻“友泉”

  鬲鼎一式,乃是以青铜器为蓝本,自明人制壶大家徐友泉创制以来,后世摹本众多,但几乎无人能出其右。此友泉款鬲鼎此壶泥色古味雅韵,胎质细腻中砂砾明显,呈现出三代古器之厚重。壶体为紫砂器中的筋纹器造型,壶身造型挺括昂扬,身筒以筋纹阴阳线条勾勒,压盖式的壶钮之上也为筋纹和壶身相呼应,壶身的线条一直延伸至壶底三足,通体观之,气势恢宏。壶底刻有“友泉”二字楷书,刀法工整,极具美感。

  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紫砂巨匠,名士衡,自小拜时大彬为师,擅作仿古铜器壶,手工精细。徐友泉善于配合色土,其作品总是别出心裁,变化多端,正所谓“毕智穷工,移人心目”。

  Lot 2272

  清 陈仲美 龚心钊旧藏 仲美款盉壶

  H:11.2cm L:11.16cm

  容量:180cc

  估价:RMB 750,000-800,000

  篆刻:底刻“仲美”

  在中国古代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中,艺术珍品数不胜数。尤其是以动物造型的器物,更是以惟妙惟肖的造型和精美绝伦的装饰令世人赞叹不已。商周时期多流行动物造型的尊、盉等器物,也给后世之匠人留下诸多创作的素材。此件陈仲美凤首盉壶,造型上仿造三代青铜器,气息端正高古,乃是摹古三代古器之佳作。其器形应仿于青铜凤盉,器形小巧,身形圆鼓,兽足凤首,神形兼备,于紫砂传器中罕见。凤盉是古代酒器。因铸有凤形饰物,故名。明代杨慎《丹铅总录·凤盉》中有载“唐碑文:“瓦釜之於黄钟,饕鼎之於凤盉。”(凤盉)器名。”可见在唐代对于凤盉就有极为重要的认知。宋代《重修宣和博古图》卷十九中就有“凤盉”之摹图,而与本作最为相近之凤盉,则可见之北京恭王府旧藏之“凤首盉”。器底留有“仲美”刻款。

  陈仲美生于明万历年间,江西婺源人,是明代极具创造性的陶艺家,又是一位把雕塑技艺与紫砂壶制作完美结合的壶艺家。陈仲美的紫砂作品,别具一格,在《阳羡名陶录》中记载着他“意造诸玩”、“细极鬼工”。《景德镇陶录》则说他将所造器物“携售远方,镇人罕获”。可见陈仲美制紫砂器存世作品甚少,弥足珍贵。陈仲美善长调配紫砂泥料,创作富有新意的紫砂艺术品。其毕生创作的紫砂工艺品被后人推崇为“神品”。记载他“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镂迭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

  而作为此把妙壶的收藏者龚心钊,则是晚清以来收藏文人器玩之大家。时南北有两位,称南龚北徐。北为徐世章,民国总统徐世昌之胞弟。南龚即瞻麓斋主人龚心钊,字怀希,亦呼怀西,号仲勉,安徽合肥人。二十六岁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大清驻加拿大总领事,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外交家,著名收藏大家。龚心钊平生笃好文物,他尤爱紫砂,不仅具有极高的鉴赏之能,对藏品的宝爱之心拳拳,紫砂壶所数以盒装精藏,内以丝绢或织锦包面,每于匣上钤印、题识品评。

  Lot 2273

  清嘉庆 杨彭年制曼生铭 曼生提梁壶

  H:13.2cm L:12cm

  容量:320cc

  估价:RMB 2,600,000-3,000,000

  钤印:阿曼陀室 彭年

  篆刻:提壶相呼 松风竹炉 石銚 筠亭表兄清玩,静波制

  陈曼生(1768-1822),清浙江钱塘(今余杭)人,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一号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为西泠八家之一,着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集》、《种榆仙馆印谱》、《桑连理馆集》等,艺名昭显。擅长古文辞,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其文学、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才气过人。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生卒年未详,浙江桐乡人。嘉道年间制紫砂名手,兼善刻竹、刻锡。乾隆年间,制壶多用模制,杨彭年复起晚明时大彬(活动于万历顺治年间)捏制之法,有中兴之誉,制壶存世不多,多与陈曼生合作。

  出版:《宜兴茶壶精品录》P19,国立历史博物馆,1989年12月《曼生与曼生壶》P136-137,艺术家出版社,2006年12月

  当代拍品精选

  Lot 2297

  当代 张大明 阿曼陀室款井栏

  H:6cm L:15cm

  容量:300cc

  估价:RMB 80,000-100,000

  钤印:阿曼陀室款 井栏盖款“张,大明” 底款“阿曼陀室”

  篆刻:壶身刻“一石一云气”“甲辰秋月严正刻”

  整器造型简约,采用紫泥材质,周身皆由弧线构成,壶身圆中带方,侧面形如梯形,边缘线条直中带曲,都有弧度在其中,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作品沉稳而不凝滞,稚拙之状呼之欲出,观之韵味无穷。汲水思源乃此壶蕴含的人文意识,方圆周正,是此壶酝酿视觉美感,观此壶,犹似任尔风吹雨,我亦悠然闲庭度,可称之壶之隐者。

  张大明师承实力派名家张寅先生,执着追求着自己感受的审美方向,主张在一切美的事物中寻求紫砂语言的最合理表达,并坚持古法全手工制壶。

  孤品 为本次拍卖特别制作

  本拍品款为郭若愚旧藏,陈曼生刻阿曼陀室原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