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征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火爆开启

名称:全球热征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火爆开启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846958

更新时间:2024-12-04

发布者IP:14.26.164.21

详细说明

  全球热征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火爆开启

  Lot 906

  春庭婴戏图

  镜框 设色纸本

  136×67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本幅《春庭婴戏图》上钤“广运之宝”印,押“正德年制”。视线移至画面内容渐次展开,于左边,是一幅生机盎然之景。

  梅花在凛冽寒风中傲然盛放,为画面晕染出几分冬日的雅致韵味。湖石以其奇特的造型矗立一旁,嶙峋的姿态给画面带来了丰富的层次感。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婴童。其中一个身着朱红色卷云纹衣服,他手中拿着风车,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这风车是他最珍贵的宝贝。另一个婴童也毫不逊色,背后精致的长命锁承载着美好的祝福,他正努力地伸手去够那风车,双眸紧紧盯着,目光中满是渴望,孩童间天真烂漫的争夺之景跃然纸上,令人不禁莞尔。画面右边是湖石平坡与牡丹的组合。湖石与左边相互呼应,平坡则给人一种宁静安稳之感。牡丹盛开,花朵硕大,色彩艳丽,象征着富贵吉祥。牡丹的加入使得整个画面在充满童趣的同时,又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左边的场景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

  明代戏婴图,在不同时期展现出各异的绘画风格特点。正德时期,童子突出的特点是五官清晰,头部比较圆,额前多有刘海。明正德画家夏葵所绘《婴戏图卷》作于正德三年七月,现收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此图绘有魁星高照、五子登科、吉庆有余、五谷丰登等喜庆场面。其中婴童嬉戏时的生动姿态、五官头部特点以及衣饰刻绘,可与本作参照研究。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本作董其昌《论书卷》卷尾的两枚钤印“知制诰日讲官”及“董其昌印”。这为分析是作创作时期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据考证,董其昌书法作品中常出现卷后钤“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印”两枚对印。而在董其昌书画作品的钤盖使用上,其有大约一个相对固定的使用时间范围。

  著名董其昌研究专家李慧闻在《〈董其昌的世纪〉展览作品用印分析》中认为:“到1607年,‘知制诰日讲官’印(第13号印)和‘董其昌印’(第14号印)开始配对使用,并很快得到董其昌的垂青,随后数年中两印几乎形影不离,且‘知制诰日讲官’通常钤在‘董其昌印’之前,极少见单钤‘董其昌印’的。”故1607年,是李慧闻考察到董其昌首次使用“知制诰日讲官”与“董其昌印”配对使用方式的年份,董其昌时年53岁。因此大致可推断,本作董其昌《论书卷》为董氏53岁后所书。

  《论书卷》传承有序

  此卷中“云樵心赏”一印或为清乾隆时期官员吴芳培(1752-1822)的鉴藏印。吴芳培,号云樵,他于京城西苑潜心校书长达十数载春秋,其后又历任学士、学政、侍郎及御史等要职。在此期间,所交往者皆为朝中显赫且有威望之文武重臣,上至各部尚书、侍郎,下及外国在京之使节。此等际遇,使其笔下之作颇具国际之视野,且蕴含诸多新颖独特之内容。其著有《吴云樵先生诗集》四卷。清赵知希《泾川诗话》有云:“《云樵诗集》镌于中州学使署者,久已行世,越南国使尝得之如获异珍。后奉使必购求吴学使诗,乐天声价及鸡林矣。晚年手自订其后稿,有应酬赠答数百篇皆刪弗录。其冢孙朝宗将续梓而行之,因亟为登若干首。”这正是《吴云樵先生诗集》的由来。

  而后,在本卷《论书卷》题跋处有与吴芳培同一时期的姚配中(1792-1844),姚亦与吴为安徽同乡。姚配中,字仲虞,为师在旌德二十余年,家贫而守坚,学优而遇蹇,其弱冠之年已博览经史,旁通百家之言,而尤其嗜好精研经学,研究众家之说。其后又重新校点《周易参象》,题为《周易姚氏学》。此著微妙精审,颇受学者推重。姚配中作为一代理论派书法家,又嗜好书法,著有《书学拾遗》四千余言。而他所注《智果心成颂》,以传立书大幅执笔之法,在清代备受敬仰,影响深远至今。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一代篆刻家、书法家赵之谦曾在同治四年(1864)作书法立轴《楷书心成颂》中曾记载道:“隋僧智果心成颂,旌德姚仲虞始标出,以为书学真传,确不可易。”赵之谦认为唐代《智果心成颂》这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在经过姚仲虞的首次标举注释后,为世人的书法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且这一传承是确切。这进一步体现了赵之谦对姚仲虞学术成就的赞赏以及对姚仲虞在书法理论传播上的贡献的认可。

  姚配中在家乡逝世后,弟子汪守成等人集资刊刻其生前著述、文集,从书斋名,称《一经庐丛书》。仲虞先生一生的学问造诣与成就充分体现了书法理论学的比较研究、总结通例的特色。在本卷其跋文里我们亦可有幸窥探一番。是作《论书卷》仲虞先生留有近三米之长的大段题跋,以各体书法录有历代名家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杨凝式、米芾、米友仁、吴琚、张即之、王庭筠、赵孟頫、陆深、董其昌的小传。而后赋题百字书写其在读董其昌《论书卷》后的自我感悟,并钤印数枚,可见姚配中对董其昌此卷书法巨制的珍惜与热爱。

  狄学耕与狄平子

  本作《论书卷》随后又流入狄学耕手中,据光绪二十五年《溧阳县续志》记载:“狄学耕,字稼生,禀贡江西候补知县,权都昌、南丰知县,升补同知。”狄氏尤爱收藏字画,藏古书画数量丰富,且幅幅皆精。目前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元王蒙所作的“天下第一山水画”《青卞隐居图》以及北宋名画《睢阳五老图》册都被视为其珍藏中的至宝。吴湖帆曾在观《睢阳五老图》图册后,题跋中谈及狄氏收藏过往:

  “溧阳狄氏(狄学耕)藏书画至富,以王叔明《青卞隐居图》及此《睢阳五老图》册为压箱秘宝。曼农先生(狄学耕)官江西时因此夺官,事详平子丈(狄葆贤)《青卞图》跋。曩岁,余与丈共预故宫审阅书画之役,每言及此辄唏嘘不置。”到了1950年,著名学者李霖灿和庄申还曾就《睢阳五老图》做过详细讨论,庄申在《〈睢阳五老图〉补述》一文中写道:“据(蒋)榖孙老伯告称:狄曼农所藏册本,曾于抗战胜利之后,移居台湾之前,犹在上海一度见及。”

  狄学耕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因病逝世后,其生前众多藏品归于其子狄平子(1873-1941)。狄平子而后于1926年为本作董其昌《论书卷》题引首。狄平子曾参加“百日维新”,后与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兴中会”联系,寻找救国途径,奔波南洋、日本、上海等地,募集军资,光绪二十五年,为发动反清起义,为此他卖掉了家中世藏,作为活动经费。后自立军起义失败,狄平子幸得逃脱。起义失败后,狄平子回到上海,投身于新闻出版事业,先后创办了有正书局和《时报》。《时报》成为上海唯一一份华人办报,与《申报》《新闻报》等洋人办报三足鼎立。狄平子的有正书局,是我国珂罗版印刷的创始者,影印碑帖书画,如《三希堂法帖》、戚序本《红楼梦》等,其中还出版印刷了中国历代经典书画作品集,为后人保存了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胥溪渔隐”为狄学耕藏印

  董其昌《论书卷》中另有八枚鉴藏印。分别为:真迹秘玩、狄氏种石轩印、荥阳更生山房珍藏、狄氏曼农、种石轩考藏、石颠、种石轩、胥溪渔隐。其中除“真迹秘玩”一印不详外,值得讨论的是“胥溪渔隐”一印。

  此枚方印有被认为是清代“西泠八家”中陈鸿寿的鉴藏印,因市面流通有陈鸿寿绘《花果册》第八开“梅石图”上,有白文方印“胥溪渔隐”。然除此之作中,其余陈鸿寿已知的作品中鲜见“胥溪渔隐”一印。值得一提的是,近有学者认为本枚鉴藏印来源应归于狄学耕。其中最重要的考证论点在狄学耕之诗作书法册页中,题识落款处盖有朱文方印“胥溪渔隐”一枚,因此“胥溪渔隐”应为狄学耕藏印。

  综上所述,董其昌在其书法生涯的关键转变期创作了《论书卷》,这部作品不仅汇集了从清代到民国时期众多名家的鉴藏印,还包含了文人大家姚配中的长篇题跋,这些元素共同凸显了《论书卷》的非凡价值。尤为重要的是,《论书卷》深刻体现了董其昌的书学思想,堪称他的书学箴言。它在书法艺术上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是书法爱好者和学者应当珍视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