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方式国丰福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负责人
lot 5792
梁瘗鹤铭(宝熙、王树楠、杨钟羲题,李宗瀚、吴云、端方、盛昱、完颜景贤递藏)
清初拓本
1册 纸本
29×14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向上滑动阅览
提要:南梁天监十三年(514)刻于丹徒(江苏镇江市)焦山西麓摩崖,楷书十二行,书自左至右,每行二十五字左右。后因山崩,石堕江中,裂为数石。至北宋年间,始有人于江滩发现刻石文字,经欧阳修《集古录》著录,为世所重。宋代黄庭坚赞曰“大字无过瘗鹤铭”。清康熙六年(1667)张力臣得水拓本并作《瘗鹤铭辨》,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陈鹏年始令舁石出水,移至焦山观音庵沾合嵌壁,墨拓遂有“水前”、“水后”之别。因江水起伏不定,虽诸家考辨,然水拓之本几无定字,遂成聚讼,至今难有确论。
拍品墨拓帖心34开,计140余字,以纸墨拓工度之,当是清早期拓本。《瘗鹤铭》全文167字,梁刻原石存80余字,相互比勘,知以宋刻“壮观亭本”补足原石阙失,二者用纸、拓墨一致,裱边补纸亦同,应系清初金石家追求全文所为,非为后世补缀,此于墨拓实物中可算特例。是册原系端方旧物,继归完颜景贤,又为杨啸谷所得,册首可见宝熙、王树楠签题。杨钟羲签题作“宋拓”,杨啸谷跋云“此册系宋黏本”、“细审‘皇’字不坏,已足定曰‘宋拓’”。前贤所言‘宋拓’,常泛指希见之本,可与‘宋拓’媲美者,‘皇’字之说,当系借由推托之辞令。此本朱印粲然,可谓流传有绪,可见:
1、李宗瀚“临江李宗瀚字公博印”;
2、吴云“两罍轩考藏金石之印”、“愉庭吴云审定”;
3、端方“陶斋”;
4、盛昱“宗室盛昱之印”、“白兮”;
5、完颜景贤“三虞堂鉴藏印”、“景贤”、“景行维贤”、“景贤审定”、“景长乐印”、“朴孙庚子以后所得”、“任斋铭心之品”、“小如庵秘笈”、“小如庵墨缘”。
完颜景贤钤印十余戳,足见推重,另有“默存室”、 “与放翁同日生”,“廿邕庵”,“论语春秋□□”等印未能考订何氏所钤。
完颜景贤,字享父、任斋,号朴孙,室号小如庵、三虞堂、虞轩、献厂、咸熙堂、异趣萧斋、米论四希书画巢、真希堂等。系晚清重臣完颜崇厚之次孙。民国初期北京著名的藏书家、书画碑帖收藏家。
杨钟羲,原名钟庆,戊戌政变后改为钟羲,冠姓杨,号留垞、梓励等。家藏书数万卷,皆金匮石室之藏,著述甚丰,以《雪桥诗话》最负盛名,尝与表兄盛昱合编《八旗文经》。一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是近代著名学者。
杨啸谷,号竹扉,四川大邑县人。清末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后在北京拜在康有为先生门下。曾任北京国立艺专、华西大学教授,省参议员,四川省博物馆研究员。
lot 5815
兰亭序(方亨咸、刘墉、何绍基、何绍业题跋)
明拓本
1册 纸本
33×17cm
估价:RMB 8,000-10,000
提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摹刻浩如烟海,碑帖鉴藏家朱翼言:“宋南渡后,兰亭家刻一石化身千亿,欲于数百年后定为某本某本,其难固也。”《定武兰亭》因北宋时发现于河北定武县,故名,为《兰亭》诸刻之冠。拍品首行阙一“会”字,知为“定武”一系,刊刻颇精,极得原帖神韵,二玄社“原色法帖选”刊行《兰亭叙五种》,第二种与拍品同出一石,帖后附有北宋熙宁五年墨书题记,可以推知此为宋代帖石。是册为著名经济学家漆琪生旧藏,拓墨沉古,定为明拓,无可质疑。帖心可见文征明、邓石如、吴荣光、吴昌硕、蒋祖诒等名家钤印,流传有绪,又有方亨咸、刘墉、何绍基(子贞)、何绍业(子毅)题跋,益增其重。
漆琪生,四川江津人。原名相衡,笔名齐荪,化名拱年。早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回国执教于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
漆琪生(1904~1986) 原名相衡,号伯勋,四川江津人,经济学家,《资本论大纲》撰写者,民主建国会发起人之一。曾任震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系主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等职。漆氏喜藏碑帖,身后散在民间者甚多,其间多有《兰亭》善本。
lot 5804
黄庭经(毛晋题跋)
1册 册页装 纸本
32×16cm
估价:RMB 650,000-800,000
向上滑动阅览
提要:《黄庭经》为道教上清派重要典籍,被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宋时即据王羲之墨迹摹勒上石,楷法极严,气息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黄庭经》宋明刻本流传颇多,以南宋绍兴年间越州石氏刻本最为知名,今时仅能于李宗瀚“临川十宝越州石氏帖之十一种”中寻见残石晚拓本,存字不及二百,约为全文六分之一。
拍品为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毛晋旧物,据跋文可知毛氏祖传“越州石氏黄庭经”,万历初章简甫借摹一本,几可乱真,遂将原刻、翻刻“牵连裱之”,并长跋记述缘由。今时“黄庭”仅存一种,究是宋刻、明刻,仅凭纸墨、刻工,难于蘧定。即便为明代覆刻,但能据以窥知“越州石氏黄庭经”帖石残损前原貌,于宋帖研究至有益处。毛晋声名卓著,流传墨迹极稀,除陈清华、周叔弢等藏寥寥数种外,几无所闻。是册系毛晋自跋家藏,用笔谨严,较之同辈书家,而不少让,尤其章简甫翻摹与帖石流传之事,未见于前人文献,不仅可以赏玩,于墨拓、题跋价值之外,又能增写一段明代金石事实,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是册乾隆间归王祖锡,藏于镂香阁,墨笔题记于帖心首开,加钤“祖锡审定”、“惕安三十六岁得商爵十因名十爵斋”、“曾藏王惕安处”、“曾藏王氏镂香阁”、“惕庵康乐”、“秀水王氏镂香阁藏金石图书”等印,另见“笃敬斋”、“徐氏”、“钱启岱”、“艮庐考藏”、“明善之印”等朱记。
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潜在,别号汲古主人。江苏常熟昆承湖七星桥人。明末藏书家、出版家、刻书家、文学家、经学家。早年师从钱谦益,家藏图书八万四千余册,多为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藏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书,流布甚广,居历代私家刻书者之首。尤嗜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为“毛钞”。编著甚多,有《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明诗纪事》《隐湖题跋》等。
王祖锡,字二朗,号梦龄,又号惕安,亦作惕盦。秀水人。寓居吴城。以廪贡生出守将乐县,迁龙溪。政声卓著,奉调建安,民咸德之,復任将乐。卒于官。平生好古成癖,所收金石书画筑室藏之,著有《尚古录》,稿积盈尺,未刊行。咸丰戊午生,光绪戊申卒,年五十一。
lot 5676
唐孔子庙堂碑二种(沈曾植旧藏)
明拓本、旧拓本
2册 纸本
尺寸不一
估价:RMB 9,000-10,000
拍品收录二种:
1、《西庙堂碑》,三十三行“赫赫玄功”之“玄”字长横完好,明拓本无疑(无鉴藏印);
2、《东庙堂碑》,清拓本,整纸剪块裱装,钤“子培父”、“曾植印信”、“密严散侍”等印,系沈曾植旧藏,签题为火前拓。
lot 5800
题宋拓皇甫君碑(潘氏听帆楼藏“四欧”之一)
1册 册页装 纸本
31×17.5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向上滑动阅览
提要:《宣和书谱》赞誉欧阳询正楷为“翰墨之冠”,传世碑刻有“化度寺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温彦博碑”四种,极受后世宝爱。民国时期,吴湖帆觅得清内府藏“九成宫”,将之与潘静淑陪嫁欧碑三种合装,即是上海图书馆收藏之《四欧宝笈》。四册俱为宋拓佳本,尤其“化度寺”系原石真本,加之尺寸划一,装潢精好,遂成“四欧堂”碑帖收藏之代表,亦是吴氏装裱之杰作。朱翼庵亦有宋拓“四欧”,其中“九成宫”、“皇甫诞”为库装,“温彦博”系李宗瀚旧物,因“化度寺”系翻刻本,故声名逊于吴氏。李宗瀚、龚心钊亦有类似收藏,各有所缺,前贤尊崇欧碑,极力收集,由此可见一斑。
是碑全名《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诞碑》,又名《皇甫诞碑》,于志宁撰文,欧阳询楷书,碑计二十八行,行五十九字,额阳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诞碑”十二字,碑石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拍品系嘉道间潘正炜听帆楼宝藏“四欧”之一,原为吴荣光筠清馆旧物,因“拓本每行末二字尚未被麟游令劖损”,将之定为明初拓本,颇为珍视,耗费九年时光,终于在嘉庆二十年(1815)以旧拓补足全文。潘正炜发心收蓄欧碑,先得“虞恭公、化度寺合册”,越廿余年继得“九成宫”(今藏故宫博物院)。吴荣光闻知潘氏已有宋拓三种,尚缺“皇甫诞”,为襄助其凑全四碑,道光八年(1828)奉贻是册,并作跋记之。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潘氏倩朱昌颐题书三册之扉页,上款与时间皆同(附图),至此听帆楼“四欧”始告完竣。潘氏卒于次年,凑集欧碑之事贯穿其后半生,令人钦佩。
潘正炜开金石家瑰集“四欧”善拓之先声,积三十年之力方始收得此本,足见可贵。是册为吴荣光持赠,见证了二人深厚的金石交谊,并能折射粤东碑帖鉴藏风雅之一斑。至于椎拓年代,吴荣光定为明初,潘正炜言“……又得宋拓《皇甫君碑》,为吴石云中丞所赠”,朱昌颐跋“此未断与已断本凑合成册”,高韵琴签题“宋拓”,虽各家所说略有小异,但视之善本当无可质疑。
全册朱印累累,可谓流传有绪,存见:
1、吴荣光“吴荣光印”;
2、潘正炜“季彤秘玩”、“听帆楼藏”、“季彤曾观”;
3、孔广陶“少唐曾观”;
4、杨震麟“振麟印信”;
5、高蕴琴“蕴琴平生真赏”、“高氏家藏”、“澄澥高孝廉”、“字衍望号韫訡”、“蕴琴鉴赏”、“蕴琴心赏”、“米斋珍藏”、“米斋墨缘”、“米斋”、“惓翁”、“八十一砚主”、“八十一砚仙客”、“玉笥山楼所得金石书画”。
吴荣光(1773-1843),字伯荣,号荷屋,晚号石云山人,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佛山镇人。清代官员、诗人、书法家、藏书家、岭南著名的书画金石鉴藏家。嘉庆四年进士,由编修官擢御史,道光中任湖南巡抚兼湖广总督,后坐事降为福建布政使。工诗文、擅书画,尤酷嗜金石,精鉴赏,名极一时,书法更为世所推重。著有《历代名人年谱》、《筠清馆金石录》、《筠清馆帖》、《辛丑销夏记》、《帖镜》、《石云山人文集》、《绿枷楠馆录》、《吾学录》等。
潘正炜(1791-1850),字榆庭,号季彤,斋号听帆楼,十三行行商潘振承之孙,潘有度之子。潘氏家族是十九世纪重要的洋商,彼时“潘、卢、伍、叶”为广东之四大巨家,均以充任行商、从事对外贸易起家致富。与明末徽商、清初盐商类似,粤商也热衷古玩收藏,潘正炜收藏了不少精品书画与善本碑帖等,著有《听帆楼书画记》及续篇。
高蕴琴(?-1927),名学濂,字隐岑,商人,收藏家。其侄高伯雨(1906-1992)著有《听雨楼随笔》,记家族事颇详。澄海高氏是近代泰国侨商代表,乃以经营大米致富的香港元发行的东家。
lot 5809
唐王居士砖塔铭附乐毅论(“说磬”未断本)
清初拓本
1册 纸本
31.3×17cm
估价:RMB 230,000-250,000
提要:《王居士砖塔铭》刻于唐显庆三年(658),明季出土于陕西西安时石已裂为三,世称“三石本”;旋佚失右上石,但左半石“说磬”一石十一行完好,世称“说磬未断本”;后二石分藏,又断为“小七石本”、“小五石本”、“小八石本”等诸多面貌,神采散失。因初拓“三石本”传世极罕,故后世鉴藏家观“说磬未断本”已视同星凤。此本内收《王居士砖塔铭》左半石,即说磬未断一石,墨色稍淡,字口与朵云轩藏“梅花屿主人杨彬瑜藏本”相类;前附《乐毅论》,墨色沉郁。此二种合装剪裱成册,宫本昂旧藏,颇可珍视。宫本昂(1821~1874),字子行、紫珩、千里,斋号延蝶仙馆,江苏泰州人。出身于泰州宫氏家族,曾在山东任知县。晚清著名收藏家、鉴赏家。收藏书画碑帖甚富,以藏扇著称,所藏扇画逾千件,包括沈周文征明等名家精品。
lot 5696
北魏薛凤规造像碑
旧拓本
2张 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提要:又名《比丘道智道玩道行昙演羽林鉴安阳男薛凤顽乡原道客俗等造像》,原碑北魏普泰二年建于山西稷山县。传闻1921年前后,有不法古董商窃得薛凤规造像、巨始光造像两种。偷运出国时,被海关查获,经主管机关批准,拨交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收藏,墨拓流传甚稀。拍品系旧拓整纸,存碑阳、碑阴二纸。
lot 5697
西魏巨始光造像
旧拓本
2张 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提要:此造像镌于西魏大统六年(540)十月,碑通高225厘米,宽100厘米,厚30厘米,其形体之丰硕,雕刻之精美在国内现存同时期造像中比较罕见。碑石原在山西稷山县,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为妥善保护,以板罩封护,故拓本流传甚少。拍品为旧拓整纸本,存碑阳、碑阴二纸。
lot 5771
南京栖霞山石刻(一批)
旧拓本
100余张 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提要:拍品大体皆为南京栖霞山石刻,譬如大字“栖霞”、周天球书栖霞寺创建圆通精舍记、药方石刻、乾隆御书“云片”、御书籍田手诏、隋陀罗尼经等等,并附墨书品目清单。
lot 5823
读雪斋鉴收精拓本(孙再羹、王懿荣、丁佛言等名家)
旧拓本
1册 纸本
32.4×22.5cm
估价:RMB 280,000-300,000
钤印:丁佛言、梦庐、雨滨审定、张、渭宾手拓、子重、孙氏、孙氏吉金、问羹、再羹、问羹过眼、再羹过眼、孙达审定、春山审定、春山手拓、孙再羹家藏金石文字、南韵斋主借阅书画印、徐乡丁氏所藏金石文字。
提要:拍品为孙壮所集《读书斋鉴收精拓本》之《历代砖文搨卷四·砚铭附砖砚》,梦庐旧藏并于乙未(1895)仲秋题跋,提及此拓本多为乾嘉名人题字,及各金石家亲手所拓,于庚寅(1890)初夏得自(天津)西马路旧书市,其瓦当本于甲午(1894)得自黄县孙氏。系大兴孙氏旧藏,经印文考证为清光绪兵部主事孙汝梅。所藏砖文一百一十余种,以砖文字编次,每组皆附考释,并注砖来历及藏主,考证颇精核矜慎,原装原签,开本阔大,是为文字研究之文献参考。诸名家鉴藏题记,钤印累累,可堪宝贵。
孙汝梅,字问羹,号春山,顺天府大兴人。光绪六年进士,同年五月,授兵部主事。嗜古,善隶,能鉴别金石,与张仰山布衣称二山。尤精歌曲,当时名伶多师之者。后人孙壮(1879-?)善藏金石,先叔祖所藏多为战乱散佚,后经孙壮重辑,并衍用“读雪斋”之室名。孙壮字伯恒,号雪园,室名读雪斋、抱朴斋等。为考古学社社员。辑有《读雪斋印谱》、《读雪斋金文目手稿》等。
lot 5799
顾从义摹刻石鼓砚(陶洙、何楚侯题跋)
旧拓本
1张 纸本
106×65cm
估价:RMB 32,000-35,000
提要:“明顾从义摹刻石鼓砚”以《石鼓文》北宋拓本缩摹,存404字,字形、字位悉依原石鼓顺序排列,可以据此窥知墨拓底本原貌,向为藏家所珍视。顾从义,字汝和,明嘉靖间金石名家,曾摹刻《淳化阁帖》,驰名艺林。《石鼓文》传本以安思远旧藏年代最古,存字最多,但“马荐”鼓一字无存,“顾砚”尚存大略,可与阮元摹刻“天一阁本”相互印证,补全所阙。翁方纲曾据“顾砚”考释出辛鼓“工”字,郭沫若著《石鼓文研究》时,亦有参考。此砚向藏于歙县曹氏石鼓砚斋,后为平湖朱善旂所得,后又归于北平李氏,1936年为天津徐世襄、徐世章兄弟重金购入,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被视作镇馆之宝,拓本流传至稀。
拍品为何宝善藏品,其与陶洙俱作长跋,因钤“固始张氏镜菡榭收藏鉴赏印”,知为张仁黼(张效彬父)旧物。陶洙,字心如,号忆园,江苏武进人,陶湘胞弟。陶氏雅好收藏,家中收蓄书画、典籍甚多,长于书画,工山水,花卉,不拘一格,均俊逸秀雅,张伯驹妻潘素曾师从陶洙学画。陶氏醉心于红学,尝以校勘方式,广搜诸本,对脂评本《石头记》作校改、增补、誊清等,是《红楼梦》研究史上开时代风气之先的人物。
何宝善,字楚侯,江苏淮安人。因何氏家与罗振玉家有姻亲关系,耳濡目染,留心金石书画。民国二十三年举家迁往北平,时常流连于琉璃厂及旧物肆摊,凡周秦汉碑、墓志,乃至三代金石拓本,均在搜集网罗之中,与学者专家切磋,摩挲鉴赏,自得其乐。
lot 5828
张祖翼题惠山石床全形图拓本
清拓本
1轴 纸本
240×107cm
无底价
钤印:磊堪题记,磊闇六十以后文字之记
题识:
1.惠山石床全形图。长营造尺四尺六寸,广二尺四五寸,厚约一尺,床之斜坡刻“听松”二字,篆书旁有题识,床面亦有题识,字大如瘗鹤铭,兹皆以朱书释之,并录吴退楼、莫郘亭两先生考据于后,时乙卯夏正九月廿有三日,桐城张祖翼书于濠庐。
2.乙丑秋日,余挈儿子承溥赴扬州,道出惠山,访听松石床不得,询之土人,或言兵燹所毁,或云贼舁运金陵,今不知存焉不也。余闻而慨然归舟,检行箧携有《二百兰亭斋金石记》,因钩摹“听松”二篆字,并张回仲题名于右,复就前跋稍加改易,录之于左。按王氏《竹云题跋》云:“《锡山志》:惠山有石床在殿前月堂下,长可五尺,广厚半之,上平可供偃仰,故名石床。顶侧有‘听松’二篆字,传是李阳冰书,苍劲有古色,断非阳冰不能。唐日休诗:‘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是也。”雍正六年三月,余率同志往塌此书,右有行楷跋十数行,日久磨灭不可复识。翁氏《复初斋集》云:今验拓本“听松”二篆之右,尚微辨行楷十行,其文内有“政和甲午”,则文尾“丙午”当是靖康元年也。行楷笔势如黄山谷,不知何人所作。箬林见此在雍正六年戊申。今已六十余年,尚可辨其概,惜身不到其地,手自摩挲,或更有所得耳。余按:“听松”二篆字,昔人未见着录,始载《竹云题跋》,定为李少温书,并云:有楷跋十数行,磨灭不可复识。翁氏据拓本为跋并为亲历其地。道光戊申春,余宰金匮,公余怀墨携纸亲到惠山,手自槌拓。其行楷十行翁氏所阙而未识者,余后审出十数字,详载《金石记》。今重摹其文于“听松”二篆之后。翁氏云“文内有‘政和甲午’,文尾‘丙午’当是靖康元年”。余按:“甲午”为政和四年,当时同游题名上既系政和某年,下不应有靖康纪年。此“丙午”乃日,其上磨灭二字乃月也。上文书年,文尾书月日也。又按:石床顶面尚有南宋赵希衮题名曰:“嘉熙己亥岁,□□□□泓赵希衮携家过此,与諽侍行,笔法学《瘗鹤铭》,字形约今尺五寸,许当日刻。”《金石记》未曾摹入,今求拓本不可得矣。按:《宋史宗室表》希衮为舒国公维忠后,师协子。与諽,希环子,翼王维吉后。皆德昭裔也。孙氏《访碑录》卷四有“听松”二字,卷八有张回仲题名,卷九有赵希衮题名,并未注明一石。后人无从依据。余故详考之,庶好古之士足资采择云。同治九年乙丑九月,归安吴云记。张祖翼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