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时间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实力如何

名称:征集时间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实力如何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8.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813622

更新时间:2024-12-01

发布者IP:14.26.164.21

详细说明

  征集时间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实力如何

  lot 1775

  明 “李氏作竟”铭龙虎熊罴七乳神仙人物画像镜

  直径23.1cm,厚1cm,重1923.5g

  起拍价:RMB 1,200,000

  圆形,大圆钮,圆钮座。钮座外龙虎熊罴四兽呈两两对峙之势,一部分身躯重迭压于镜钮,肌肉强劲,犀利雄浑,棱角分明,张口吐息,呈嘶吼状。以七枚带四叶形乳座的小乳钉将主纹饰区隔成七等份,分别以浮雕铸就“李氏巧作”铭车马人物、骑马架鹰狩猎、龙虎缠斗、羽人驯虎、羽人对饮、龙虎守卫西王母、百里奚认妻故事等纹饰,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为我们展现一幅古代社会生活世界,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历史信息。青龙、白虎、九尾狐、兔子、禽鸟、鱼、牛、大象及其它变形艺术化处理的瑞兽共同构成华丽的艺术化造型的边缘纹饰。此面铜镜涵括了龙虎镜与七乳瑞兽镜两个著名镜种的纹样元素,采用高浮雕与减地平雕相结合的表现技法,铸工精湛,版工力度一流,浮雕感极强,纹饰丰富少见,不仅体现出工匠卓越的艺术素养,也凸显了工匠的巧妙构想与高超的铸镜手法。

  铭文内容:李氏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自有纪,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夫妻相爱如威鸯,长宜子。

  就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而言,胡汉民族矛盾一直突出,胡汉战争曾经是困扰两汉社会最大的社会矛盾。尤其是王莽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一度很紧张。打败胡人,成了天下太平的象征。铜镜铭文中大量出现这种辞铭,符合当时民众渴望安定富足的生活心理。此镜铭文内容正向我们传达了近两千年前,那段大汉民族与匈奴之间刀光剑影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希望殄灭胡虏、天下太平的愿望。卫青七征匈奴而不败、霍去病八百铁骑千里袭敌营、班超弃笔从戎……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张扬、奔放、自信的时代,以尚武为荣,以国家大义为重的时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能够战胜匈奴建功立业是千千万万血性方刚的男儿向往的业绩,也是一种人生追求。

  此镜纹饰繁缛华丽,细节勾画丝丝入扣,设计布局巧妙,反应信息众多却毫无拥塞窒息之感,铜质提炼至纯,铸造极为精良。整体纹饰给人的形象感受是质朴雄健,生动传神的,在富有韵律美的形体中蕴涵着一种力量。它们的造型优雅,结构严谨,线条遒劲。虽单纯而不粗陋,流利而不轻浮。动物的形象是实在的,但又有一些概括和夸张。优美的线条把动物的形,神,势都融化在了一起。我们在欣赏这面镜的时候,能够得到一种健康的艺术享受。在今天这些纹饰艺术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宝贵,更多的则是一种艺术理念的启发。纵观此镜不由自主的让人为之神往,在神往的同时更加惊叹古代匠师丰富的想象力。历代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即逝了, 倒是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汉代工匠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的汉画艺术在向后人诉说那流逝年华的精彩故事,此镜可为其中流芳百世之杰作。

  百里奚,春秋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

  早在公元前670年的一天,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城西)的一处寒舍,一位年轻的女子杜氏一大早就起来,忙着为远行的丈夫做早饭。她“劈了门闩炖雌鸡”,宰杀了家中仅有的一只下蛋母鸡,煮一锅小米饭,来为丈夫饯行。这个即将远行的人就是百里奚。百里奚先后游历了宋、齐等国,经历了亡国的厄运沦为奴隶。秦穆公闻其贤,以五张黑公羊皮换回百里奚,并拜为大夫,主持国政。百里奚辅佐秦穆公倡导教化,富国强民,渐成霸业,从此声名远扬……

  百里奚生活在一个群雄逐鹿、血流漂杵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在任秦国上大夫期间,他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增修国政,实行“重施于民”,让人民得到更多好处的政策,使秦国由一个西陲小国,变成威震天下、“八方来服”的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的千古基业奠定了牢固基础。百里奚品质高尚,经历曲折坎坷,极富传奇色彩。

  百里奚做秦相后,年过七十而位列上卿。一天百里奚的相府觥筹交错,宾主笑语频频,非常热闹。百里奚交代歌舞者奏乐演唱举办堂会来款待客人,有一浣衣女主动请求演奏一曲,百里奚欣然应允。那女佣操琴唱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幽怨的歌声委婉地道出了百里奚的身世!百里奚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位女子正是离别三十年的结发之妻!百里奚即刻上前相认,两位老人紧握双手,禁不住老泪纵横,夫妻俩抱头痛哭。秦国人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很为百里奚的品质所感动。秦穆公还派人送来了许多财宝馈赠,以示祝贺。从此,百里奚位高不忘旧情、相堂认妻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东汉应劭《风俗通》里也记载了这个感人故事:“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也,亦谓之扊扅。”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评价了百里奚的功业,并赞其“功名藏于府库,而德行传于后世”。

  一个传奇,数千年来,以话本和戏剧形式在民间世代传颂。终于1988年在南阳城西百里奚墓附近古墓里出土的汉画像石,画面中一妇人在弹琴,对面一峨冠博带者惊异后仰,另一峨冠者奇怪地望着他,旁边一平巾者摇手止琴。南阳市文物发掘者确认这幅汉画像石内容雕刻于东汉时期,内容就是传说中的“百里奚认妻”,它形象地再现了《乐府诗集》里记载的百里奚认妻的场面,因为发现的地址,正处于百里奚故宅的门前麒麟岗。《风俗通》记录的秦穆公时百里奚家中的洗衣妇所唱《琴曲》就是这个场面。这块画像石的出现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百里奚认妻”的故事就已经广为流传了。

  “百里奚认妻”画像石拓片

  我们再来看这面镜子上的一组纹饰,一位妇人席地弹琴,妇人从五官上来看,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应为百里奚之结发之妻杜氏;身后一女子左手持排箫,右手持另一杆状乐器,应为故事中为宾客歌舞奏乐者;一旁一头戴高冠,身着官袍,留着胡须的老者胡跪于地做倾听状,应为百里奚。与南阳出土“百里奚认妻”画像石比对,我们以为其反映的亦为“百里奚认妻”故事,这组纹饰与此镜铭文“夫妻相爱如威(鸳)鸯”构成铭文与纹饰的完美结合与诠释。将中国重要历史人物与结发之妻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雕铸于铜镜上,这亦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发现。百里奚身为承相以后没有舍弃结发之妻,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是一个“体现人间真情的真实故事”。

  百里奚个人品质高尚,是完美人格的化身,其高尚品质和爱民思想对中国传统士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响,百里奚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奋斗与才华,成为中华名相,同虞舜、傅说等人一起被孟子树为中国历史上的励志典型。《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指被当作奴隶卖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座右铭之一。镜铭中:“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似乎也在有意颂扬百里奚高尚的家国情怀及爱民孝亲思想。

  斗兽、狩猎是当时很流行的一种娱乐休闲活动,上至宫廷内部以及诸侯贵族,下及民间百姓都可以观看斗兽表演,主要流行于宫廷贵族间。如《后汉书•郡国志(三)•陈留条》记载:“有陵树乡,北有泽,泽有天子苑囿,有秦乐厩,汉诸帝以驯养猛兽。”《汉书•枚乘传》记载,景帝时,吴王刘濞造反后,枚乘复劝之曰:“修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盐铁论•散不足》曰:“今民间雕刻不中之物,刻画玩好无用之器。玄黄杂青,五色绣衣,戏弄蒲人杂妇,百兽马戏斗虎,唐锑追人,奇虫胡妲”。

  公元前2世纪中叶,西汉王朝在关中建立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上林苑,苑中除天然猎场外,还设有专门的斗兽场,当时的汉家天子与远隔重洋的罗马帝王不谋而合,把斗兽当作一种娱乐。在那个尚武的时代,贵族阶级把斗兽作为炫耀勇武的一种方式,这无疑是危险而残忍的。西汉皇帝令武士在长扬榭“搏射禽兽,天子登此以观焉”;有时技痒,便亲自下场。史载汉武帝“能手格熊罴”,“手格猛虎”。

  当时社会出现大规模的斗兽、狩猎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社会风气、思想观念是分不开的。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物质产品比较丰富。明帝以前基本是“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皇公贵族们及新兴地主阶级才有可能把注意力转移到这类奢侈性消费上来,使大规模的圈养禽兽成为可能。当时的斗兽、狩猎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是斗兽的起源,这一阶段虽然形式上接近后来的竞技表演,却有着实质的差别。前者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后者是一种娱乐精神消费。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驯兽、斗兽、狩猎活动体现了时人的征服自然、积极向上、乐观进取、所向无敌的精神境界。

  此镜勇士训虎、骑兽持弓狩猎及训鹰等纹饰作为一种铜镜纹饰,虽只是主题纹饰的一部分,但其可贵之处在于设计者根据镜背空间的小特点,人事景物巧作安排,抓住了斗兽、狩猎一瞬间的情节刻画形象,气氛紧张,扣人心弦。当时斗兽纹、狩猎纹的出现,不但反映了斗兽、狩猎活动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人民自给自足,自信,自强,勇敢,不畏强暴的时代心态的反映,是王朝蓬勃向上的真实写照。

  据张宏林先生考证:熊,应该是当时崇禹风尚的产物,化作水神的鲧、享受土地神之祭的禹在铜镜上的反映,显示了人们对于英雄的崇拜。为造福百姓治水而死的鲧与禹,含辛茹苦化作熊,这是华夏祖先艰苦卓绝的精神象征,更是古人心目中保佑百姓平安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