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机构哈布斯堡国际拍卖高成交率的秘密

名称:拍卖机构哈布斯堡国际拍卖高成交率的秘密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8.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769213

更新时间:2025-01-27

发布者IP:117.61.117.155

详细说明

  拍卖机构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高成交率的秘密

  近得见宋刊《易图》一卷书影,此本为半叶七行十五字(小字双行同)之大字本,版心白口,单鱼尾,上刻字数,下刻书名、卷第与刻工,卷首钤“项氏万卷堂图籍印”“子长”“毛氏子晋”“汲古阁”“甲”“宋本”“天禄琳琅”“天禄继鉴”“乾隆御览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五福五代堂宝”,知为天禄琳琅旧藏,宋刻宋印,墨如点漆,叹为眼福。此册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周易本义》之《周易上经》(第一)、《传十卷》(末附《五赞》一卷、《筮仪》一卷)六册、辽宁省图书馆所藏《周易下经》(第二)一册原属一帙,即《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宋版经部”)所著录“一函八本”者。宣统十四年(1922)七月十四日溥仪赏溥杰“宋版周易本义一套”,此书终至散出,历经百年沧桑,分藏三处,此《易图》为天禄琳琅旧藏宋刊《周易本义》唯一留存民间者,且为开卷之首,弥足珍贵。

  朱熹(1130—1200)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匠,其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周易本义》即为其研讨《周易》的重要著作,后世官学奉为圭臬。此书一改此前以义理解读《易经》的观念,提出“《易》本为卜筮之书”的新说,认为此乃《易经》之“本义”。朱熹本人对此书亦颇为看重,曾云“看《易》,先看某《本义》了”,足见对此书之自负。《周易本义》宋刊本中最通行者为南宋咸淳元年(1265)建宁府吴革刊本,此本六行十五字,字大如钱,刊印精美,已影印入《中华再造善本》、《朱子著述宋刻集成》等丛书,并成为《朱子全书》的整理底本,久为学界所知。然天禄琳琅本宋刊《周易本义》,其刊刻实早于吴革本,渊源有自,或因散藏缘由,迄今尚未影印,其价值有待发掘,今藉宋刊《易图》重现机缘,对此略述己见。

  天禄琳琅本宋刊《周易本义》之刊刻时地,可根据刻工、避讳等信息加以考察。

  今本《易图》刻工大多缺损,依稀可辨者有“元彧”(第九叶),“黄”(第十一叶),“吴炎”(十三叶),“恭”(十六、十七、十八叶);国图本所存刻工名为:王烨、何彬、贾端仁、吴炎、吴、黄埜、黄、埜、蔡友、友、蔡仁、蔡明、明、周嵩、张元彧、元彧、马良、游熙、熙、游、恭、祖、杲。则《易图》这几名刻工当为:张元彧、黄埜、吴炎、(郑)恭(据静嘉堂文库藏宋刊《诗集传》)。

  天禄琳琅本《周易本义》之刻工人名与其他宋刻相同者,兹据阿部隆一、刘蔷先生之著作列举如下:蔡明、蔡仁、马良,见绍定二年(1229)平江府刊《吴郡志》;何彬、贾端仁、马良,见淳祐二年(1242)赵时棣大庾县斋所刊《心经政经》;蔡仁、马良,见南宋后期刊本《论语集注纂疏》;王烨、吴炎、马良、周嵩,见宝祐五年(1257)湖州刊本《资治通鉴纪事本末》;黄埜,见淳熙刊本《史记》后修本;蔡仁,见南宋初刊本《后汉书》后修本;蔡明,见嘉定刊《育德堂外制》、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刊《碧云集》;马良,又见于嘉定六年(1213)淮东仓司刊本《注东坡先生诗》、嘉定刊本《重校添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淳祐中(约1246年前后)《北磵诗集全集》、南宋前期刊本《韦苏州集》后修本;郑恭见南宋宁宗理宗间临安刊本《晦庵先生文集》。以上刻工,主要涵盖了南宋宁宗朝嘉定时期到理宗朝宝祐时期近四十年间的杭州地区刻工,此本宋讳“玄”“铉”“朗”“匡”“筐”“恒”“贞”“桓”“构”“媾”“慎”“敦”阙笔,避讳止于光宗,“郭”“椁”等宁宗以后讳字不避,但从刻工等信息来看,刊刻时间当在宁宗嘉定至理宗宝祐年间,地点当在杭州地区(今人或称此本为“临安刻本”)。

  天禄琳琅本《周易本义》与静嘉堂文库等处所藏宋版《诗集传》字体、版式以及刻工均十分相近。刻工方面,除王烨为《诗集传》所无外,贾直、刘霁为《周易本义》所无,其他刻工相同。细检《诗集传》避讳,除常见阙笔外,宁宗朝“郭”字不阙笔,而“鞹”阙笔,知避讳不严,这就为确定天禄琳琅本《周易正义》提供了重要参照,二者当刊刻于同一时期。

  需要指出的是,宋刊《周易本义》十二卷本,据《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文禄堂访书记》(卷一)等书,除天禄琳琅本外,半叶七行十五字的宋刊《周易本义》尚有一部足本,即曾经汪文琛、陈鱣、蔡廷相等人收藏的四册本(有十馀叶影宋补抄),此本一九一一年成为刘士珩《玉海堂景宋丛书》(十二)的底本,惜脱误颇多。此宋本民国期间傅增湘、王文进皆曾经眼,惟长期不知所在,学界罕见提及和利用。实际上此本尚存天壤间,今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核以刻工,此本与天禄琳琅本均同,属于同版无疑(据此本及吴革本次第,可知《易图》实居全书之首)。

  虽说二者为同版,然天禄琳琅本仍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今以《易图》为例加以说明。

  乍看之下,天禄琳琅本《易图》与傅斯年图书馆藏本几无二致,但仔细比对,可发现第十一叶的文字部分,二本有着重大差异。此叶傅斯年图书馆藏本刻工为“吴炎”,而天禄琳琅本则为“黄”(当即刻工“黄埜”之略),显非一刻。就其文字内容而言,傅斯年图书馆本作“此图圆布者,干尽午中,坤尽子中,离尽卯中,坎尽酉中。阳生于子中,其阳在南,其阴在北。”天禄琳琅本、吴革本作“此图圆布者,干尽午中,坤尽子中,离尽卯中,坎尽酉中。阳生于子中,极于午中;阴生于午中,极于子中。其阳在南,其阴在北。”傅斯年图书馆本脱去“极于午中;阴生于午中,极于子中”十三字,显误。笔者认为,天禄琳琅本与傅斯年图书馆本虽为同版,但前者却是后者之修订版本,从板框来看,二本皆极为清晰初印,应该是后者刷印不久发现吴炎所刻讹误,而由刻工黄(埜)重刻一叶加以修订。这对研究宋代的版刻出版,显然不失为一个有趣且重要的例子。

  倘若将天禄琳琅本《易图》与著名的咸淳元年(1265)吴革本《易图》相较,亦可发现其优长之处。如第十叶之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吴革本脱“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冬至子中”、“夏至午中”诸字,又“卯中”上脱“春分”、“酉中”上脱“秋分”。卷末“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图画”,吴革本“画”误作“书”。从文本的准确程度以及保存朱熹《周易本义》的原本面貌来说,天禄琳琅本可谓存世宋版之最善本,值得学界重视。

  此宋刊《易图》藏印累累,自明代秀水项氏万卷楼、毛氏汲古阁、清代吴中孚,最后进入内府,诸印历历可考。其中尤可注目者,“毛氏所藏,用‘宋本’印,更着‘甲’字印,乃其最佳者”(《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宋版经部《周易正义》),可见清人对此书之珍贵已极明了。后人对此宋刊十二卷本《周易本义》多有赞赏,如傅增湘云“字体方严厚重,似浙杭刊本”,俞樾云“古雅可爱”,日本学者阿部隆一称其字大如钱,端正精刻(《阿部隆一遗稿集·宋元版编》“北京南京上海观书记”),足见此本之可堪赏玩。需要说明的是,此本七行十五字(半叶宽13.8厘米),行宽近2厘米,虽然不如吴革本行宽2.58厘米那般阔大,但也属于典型的大字本,这种行十五字的大字本,现存实物主要是南宋浙刻佛经,比如著名的两浙转运司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国图存六卷残叶),以及浙刻《大乘起信论疏》(国图存卷下之二)、《首楞严义疏注经》(国图存卷七残本)、《肇论中吴集解》(国图存卷中)》,足见一时浙地刊刻风气,这也为此宋刊《周易正义》为浙刻本乃至临安刻本提供了参照。浙刻本多以精美著称,向为藏书家所珍视,此亦宋刊《易图》可贵之处也。

  此宋刊《易图》的流转也颇为曲折。据陈国庆《沈阳图书馆藏长春伪宫残存宋元珍本目录考略》一文,民国三十五年(1946)陈氏于沈阳图书馆清点伪宫旧藏时,此宋版《周易正义》已仅存六本(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者),则知此《易图》当于此前已经流散。倘若从1922年赏溥杰算起,此书已漂泊百年,可谓历经沧桑,如今重现于世,怎能不令人欢喜赞叹!延津剑合待今朝,笔者期待这部珍本早日能与公藏合璧影印,这不仅是嘉慧学林之善举,亦可为当代书林谱写一段嘉话。

  lot 631

  项笃寿、毛晋、天禄琳琅等旧藏 宋版《周易本义》卷首《易图》

  宋刻本 1函1册附紫檀盒 白麻纸 线装

  24.6×17.4cm 9 5/8×6 7/8in×2

  估价:RMB 3,600,000-5,000,000

  钤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项氏万卷堂图籍印,子长,毛氏子晋,汲古阁,云墟子,宋本,甲

  著录:

  1.《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宋版经部;

  2.《赏溥杰书画目》宣统十四年七月十四日;

  3.《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经部易类著录第16页;

  4.《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09916号;

  5.《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第1-2页;

  6.《天禄琳琅知见书录》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