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中心

名称:联系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中心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7.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743315

更新时间:2024-11-25

发布者IP:203.168.16.227

详细说明

  联系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中心

  Lot 707

  高凤翰(1683-1749)

  杏苑先华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05×46.5cm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高凤翰(1683-1749)

  清 叶衍兰《清代学者像传》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又号且园,晚号南阜山人,胶州(今山东胶州市)人。早年为诸生,雍正五年(1727年)举孝友端方,为歙县县丞,雍正十一年经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保荐,官泰州巡盐分司。去职后流寓扬州。工于花卉,乾隆二年(1737年)病废右手,遂以左手作画。嗜砚如痴,著有《砚史》。

  漫谈高凤翰作《杏苑先华图》及题识解析考证

  高凤翰作《杏苑先华图》题识

  高凤翰作《杏苑先华》,“杏苑”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也可以代指进士及第。“先华”,即“先花”,大意是希望高中进士的愿景实现,又说“此画当射屏之卜”,以《杏苑先华》寄此佳愿。高凤翰为柞村张颀,其实为长孙女所订“娃娃亲”之孙女婿四岁张家良绘制此图并诗,不仅盛赞家良之聪慧,张家教导有方,更代表了对后辈的殷切希望。

  帝师张谦宜

  “山民表兄”即雍正帝之师张谦宜。张谦宜(1646-1728),字稚松,号山农、山民。他少年时代便以诗才闻名,中年潜心于程朱理学,成为大家。张谦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1706年中进士,先后任礼部主事,曾任南书房行走。是康熙四子胤禛(后之雍正帝)的老师,年老之际辞官回故里以著述度晚年。雍正六年(1728)病逝,谥号“山东学究”。张谦宜的著述颇丰,著作广及诗文、评论、经史、地理、方志、谱牒各个方面。清代翰林宋弼称张谦宜为“胶州三大文人之一”,学者法坤宏评述张谦宜的著作时说:

  “吐前人之精髓,发自心之明理,挥霍跌宕,期与传著相应”。

  张谦宜的书房为“绲斋”,其《绲斋诗抄》收入《四库全书》,纪晓岚给以很高的评价。他研究程朱理学在清代青岛人中独领风骚。还有《家学堂诗抄》《蜀道难集》等诗集,《山农文集》《绲斋诗说》《绲斋论文》等文集。他也研究胶州史志,写了《州志别本》,补充了《胶州志》的不足。他还写有《读志附辩》《胶镇志》《山东盐法志》,另外刻印的著作还有《古文从语》《甲申群盗记》。他还编写了《高氏传家录》《张氏家训》和自撰年谱《稚松年谱》,著述之多,可说惊人。张谦宜的家乡,今为胶南市张家楼镇大崮村。张家楼在铁橛山脉内,三面环藏马山、铁橛山、大珠山,所以高凤翰言“余来山中”即来张家楼村所处山中。“柞村”即张谦宜三子张颀。张颀生于康熙三十年辛未(1692),本年张谦宜作诗《生第三子喜赋二首》。高凤翰《南阜山人敩文存稿》卷十一《南行日记》多次提及柞村张颀。

  高凤翰作《杏苑先华图》局部

  《杏苑先华》中,高凤翰言“雍正丙午(1626),余与山民表兄订姻盟于历下(济南历下)”。魏学宝、伊强《张谦宜年谱》记张谦宜于雍正三年乙巳(1725),已然七十七岁高龄。在这一年秋,受时为山东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漆绍文邀请,张谦宜到济南参与修撰《山东盐法志》。此行即为三子张颀陪同。根据上述线索,张家良应为张颀之子。张谦宜于雍正三年九月十八日前抵达济南,《济南旅怀八首》其四题注:“十八日移内馆,阅志草,已荐西园(高凤翰),未至”,《九月晦,遣使宁家,并迎西园共事》,由此可知九月十八日之前已抵济。张谦宜抵济后推荐高风翰参与修撰,上所引诗可知。高凤翰约十月中旬抵达济南。至雍正四年(丙午,1726)二月十五日,张谦宜启程返回青岛。是年张谦宜有《二月十四日夜燕(宴),食酒二盏以谢主人,明晨遂行》《三月十四日作,前月明日启行》。后一首云:“二月今朝剧可怜,将辞好友着长鞭”。《三月初四日清明节二首》其二云:“料峭春风客到家”,故可知张谦宜二月二十五日从济南启行,经过不到二十日,于清明前抵达家乡。所以如果依据《杏苑先华》款识张家与高凤翰面议定亲之事,应在二月二十五日之前。

  高凤翰作《杏苑先华图》局部

  《高凤翰编年表》记有雍正丙午(1726)年春二月,高凤翰作《隶书张谦宜赞句》(山东省博物馆藏),题曰:

  “雍正丙午,史夫子以司铎来,晋接之次,如披春风,投此索书,勉学八分应之。门人高凤翰。”

  又作《古诗一首赠山翁》,“山翁”当然是指表兄张谦宜,中有“尔我骨肉亲,行次久论定。中表二十年,今始浃情性”句。而且,本年高凤翰是一定要再到济南的,即使是受邀被举荐参与修撰《山东盐法志》完成返回青岛,也要再赴济南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大考。但是,高凤翰考场再次失意。乡试未果之后,高凤翰又有诗作《张山农表兄山中书来,念我良切,寄意二章报之》。所以在年底出发,到春节才回到青岛家中。

  高凤翰1727年作《烟汀野戍图》首都博物馆藏

  《高凤翰编年表》有记,高凤翰于雍正五年(1727)正月,从三里河家中出发,骑驴访表兄张谦宜于大珠山南。作《烟汀野戍图》(首都博物馆藏)。题曰:

  “丁未正月来山中,驴背所见,自高家岭,止黄金塔,横亘一带,远倚柏倪、铁橛诸山,大堪入画,解鞍后即为山民表兄图之。弟高凤翰。”

  高凤翰1727年作《烟汀野戍图》题识局部 首都博物馆藏

  有诗作《山中访旧感怀》《题张氏山民老年诗后》等。二月底,始从大珠山南回到三里河。故作于本年正月十九的《杏苑先华》也确实是“两家百年佳话”之证。

  画舫藏珍——黄兆镇、黄秉章父子旧藏

  黄氏父子像

  本作为黄兆镇(1885-1962)、黄秉章(1905-1997)父子旧藏。黄兆镇字子静,小画舫斋主人,原籍广东台山。父亲黄福基先生乃新加坡著名侨商。黄兆镇富书画收藏,伊秉绶书《退一步斋》即其所藏。小画舫斋建于晚清,为黄兆镇的园林邸宅,因其中之“船厅”仿画舫型制而得名。黄氏广交文士,余绍宋1935年赴穗即寓小画舫斋数月之久,为其品题数画颇多。黄秉章为黄兆镇之子,是剑桥耶稣学院文学硕士,1927年考获专业会计师资格。抗战时期,他旅居上海等地,战后在香港创立了“黄陈会计师行”。黄秉章先生亦嗜书画陶瓷收藏,为香港“敏求精舍”的早期委员之一。

  杏苑先华瑞,君家旧发祥。

  辉联乌府树,脉衍紫芝堂。

  流液滋春雨,摹图借墨香。

  燕山五桂在,祖德慎无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