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如何出手国丰国际拍卖公司快速交易
LOT 1916
文殊菩萨像
北京宫廷 明宣德(1426-1435)
铜镀金 高26厘米
估价:RMB 5,000,000-6,000,000
款识:大明宣德年施
出版:《金色如来》文物出版社。
来源:北京匡时2013年春拍,Lot2084,成交价:RMB9,200,000。
参阅:
1.冯·斯罗德《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Volume2》1284页,图360A;
2.文物出版社《鸣鹤清赏——瑞宝阁藏金铜佛像》第214页;
3.苏富比香港2017秋拍,Lot3124,明宣德金刚瑜伽女,成交价:RMB24,827,375;
4.佳士得伦敦2018秋拍,Lot0026,明宣德观音菩萨,成交价:RMB17,480,261;
5.中贸圣佳2021年春拍,Lot1757,明宣德金刚手菩萨,成交价:RMB9,775,000;
6.佳士得香港2017秋拍,明宣德四臂文殊菩萨,成交价:HKD9,660,000。
款识
底图
左右滑动查看
六百多年来永宣造像以神韵精美曼妙、仪态华丽端庄而独步中外,在喜马拉雅艺术造像艺术历史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此件极为精美的文殊菩萨像,即为明代宣德年宫廷造像。文殊菩萨是印度梵语“文殊师利”的音译简称,意译“妙德”和“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他以智慧见长,位居各大菩萨之首,佛经中称他“文殊师利法王子”。藏传佛教对文殊菩萨十分尊崇,与其修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认为,佛教修学的主要宗旨是断烦恼、证菩提,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修智慧,智慧如利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之贼;如果不修智慧,而仅去做一些普度众生的善事,只能修得好的福报,终究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成佛的最高成就。基于对智慧的重视,藏传佛教还将一些重要的上师或历史人物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历史上先后有萨迦派四祖萨班·贡噶坚赞、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清代乾隆皇帝被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此尊文殊菩萨造像为宣德宫廷造像的佳作。菩萨头顶高发髻,其形制是更偏向于汉族女性的挽髻样式,髻顶饰宝珠,余发束辫搭双肩。额际戴五佛冠,中央冠叶为 U 型大花朵,缯带于上耳际打小结,下端呈蛇形上卷,耳下垂花朵状的耳珰。面形方正,面相秀美端正,双目温润垂俯,直挺的鼻尖下,唇角上扬,笑意盎然,神态优雅沉静,透露出菩萨悲天悯人之意。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有力。上身饰项圈和长链,项圈下缀 U字形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腰带下亦有 U 字形连珠式璎珞装饰,双肩披大帔帛,手和足部有钏躅装饰,连珠纹大小相宜,串成精细华丽的手镯、项圈,自然的垂挂在身上,流光溢彩,摄人心弦。裙子与帔帛采取写实手法表现,衣纹流畅优美,生动表现出丝织物特有的质感,衣褶贴合身体结构,弧线如行云流水,纹线分布优美,造型立体灵动,将衣料柔然、垂坠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腿部衣纹呈放射性在莲座顶面铺开,衣料如波浪向两侧蔓延、伸展,呈现出如在梵天净土般的庄严与静谧。菩萨结跏跌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宝座上,两手置胸前结说法印,手心各牵一莲茎,左右肩花上分别安置经书和宝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皆有美好和深刻寓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之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
莲座为半月状束腰形式,莲瓣宽大饱满,上下对称分布,瓣尖饰以三枝卷草纹,中间一枝略长,两侧二枝略短,如同刚开的花蕊;莲花瓣周匝环绕,上下沿均饰细密均匀的豆粒状连珠纹一圈,珠圆玉润、严丝合缝,极富视觉冲击力。莲座上阴刻“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款,与永乐楷书款一样,也是从左自右书写,与梵、藏文的阅读习惯相符。此尊造像的莲台造型和莲瓣制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宣德款不动佛(图一)及西藏布达拉宫收藏的明代宣德款宝生佛(图二)完全一致,为典型明代宣德宫廷造型艺术特征。
图一
图二
图一:不动佛,宣德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二:宝生佛,宣德宫廷,西藏布达拉宫收藏。
本尊文殊菩萨像整体造型端庄,形象生动,比例匀称,工艺精细;形体舒展,线条流畅,金色饱满悦目,富丽堂皇;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做工,都生动自然,既符合历史规制,也饱含时代艺术气韵,体现了明代宣德宫廷造像鲜明的艺术和工艺特点,将宫廷造像雍容华贵表现淋漓尽致,而且鎏金历经六百余年历史依然光芒不减当年,说他是宣德宫廷造像的代表,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调查,目前存世的永宣造像国内外共有四百余尊,分别供奉或收藏在庙宇、宫廷、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尽管这些数量反映的并不是明朝宫廷造像的实际情况,但足以说明当时宫廷造像具有一定的规模,也说明永宣造像在明代汉藏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当时铸造的实际数量应当远超此一数字,但因明代后期嘉靖、崇祯等朝多次发生撤毁藏传佛教造像的事件,导致数量锐减,成为皇室监造佛像中极为震撼的一类。而在现存的四百尊永宣造像中,大部分为永乐时期,宣德时期造像约占其中的十分之一,带刻款者则更为稀少。在冯・施罗德对西藏庙宇藏品作大规模的探查过程中,只发现三件属宣德时期的铜像,数量显得格外稀有。所以宣德宫廷造像因存世稀少,铜质厚重,铸工精良,深得后人赞誉珍赏,素为藏家所重,近年来更是热度不减,高价频现。苏富比香港2017 年春拍,一尊宣德宫廷款金刚瑜伽女像以2480万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引爆全场(图三);2018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一尊宣德宫廷款观音像也以1748万人民币的高价释出(图四);到了2021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经济下行、行情遇冷等客观元素的冲击,但是在同年中贸圣佳春拍中一尊宣德宫廷款金刚手菩萨像,依然以977万人民币的善价易手(图五),充分体现了市场和藏家对宣德宫廷造像的青睐。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三:苏富比香港2017秋拍,Lot3124,明宣德金刚瑜伽女,成交价:RMB24,827,375;
图四:佳士得伦敦2018秋拍,Lol0026,明宜德观音菩萨,成交价:RMB17.480,261;
图五:中贸圣佳2021年春拍,Lot1757,明宣德金刚手菩萨,成交价:RMB9,775,000。
综上此尊文殊像造型大气完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非凡的艺术美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宣德宫廷造像艺术精品,我们能够感受他们所体现出来的一个王朝鼎盛时期的恢宏气度!同时存量稀少,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值得重点关注。
LOT 1969
药师佛像
北京宫廷 清乾隆(1736-1795年)
铜镀金 高50厘米
估价:RMB 1,500,000-1,800,000
参阅:
1.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省博物馆藏佛教造像精品集》第172页;
2.紫禁城出版社《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上)》第201页;
3.北京出版社《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上》第212-213页;
4.北京华艺2020年秋拍,Lot0037,清乾隆铜鎏金释迦牟尼,成交价:RMB4,715,000;
5.中国嘉德2020年秋拍,Lot2344,清乾隆宫廷释迦牟尼说法像,成交价:RMB4,830,000
6.北京匡时2007年秋拍,Lot1655,清乾隆铜药师佛像,成交价:RMB5,040,000
左右滑动查看
此尊药师佛造像无论从造型、装饰还是工艺上看,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品质,身型比例优美而修长,在严谨地遵循佛像度量经的同时融入了自然的写实之风,展现了清代宫廷雕塑艺术和工艺技术的鲜明特点,胎体厚重且结构匀称,造像端庄大方。通体鎏金,虽然造像表面都是传世的包浆和供养留下的烟油,但是依然以看出鎏金的较厚,金色明黄,观之灿烂悦目,可见用料奢华,不惜成本。头部螺发繁密,肉髻近球形,其上宝珠呈桃形,规整大气。宽额润颐,双耳长垂,弯眉张目,鼻挺而嘴巧,相呈威仪,神韵庄严肃穆,气度恢弘不凡,有帝王之相。肩宽腰细,身躯厚实,挺胸端坐,姿态朴实,比起一般乾隆宫廷造像的体态明显舒展优美,观之心宁气平。佛陀身着通肩式袈裟,衣褶流畅自然,宛若微风轻拂;衣料上錾刻有繁密的纹饰,以细致优雅的线条刻画出盛放的各色花卉,刀法灵动,在严谨细腻中见飘逸之美,富丽堂皇的同时又富有生机和活力,用极致的工艺呈现出顶级宫廷艺术品的丰美与华丽。
药师佛左手于腹前结禅定,左手掌心向外置于膝盖之上,手中法器皆失,全跏趺坐于束腰式仰覆莲座上,佛陀手势生动,从手腕到手背饱满丰润,掌纹清晰,指节分明,与细致精巧的双脚相互对照,将人格化的觉者塑造的生动真切,可亲可近!身姿挺拔,肩线平直,胸脯挺起,呈现出乾隆宫廷造像的硬朗雄浑气魄,整体气韵、比例都与佳士得香港 2019年5月3000万港币释出的一尊木雕药师佛相似(图一)。莲座上缘饰有大连珠,粒粒分明,刻划细微,双层莲瓣,下层莲瓣大气舒展,边沿錾刻缠枝纹;上层饱满立体,瓣端角尖且富含层次感,背面阴刻有卷云纹,对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例“大清乾隆年敬造”款识的乾隆宫廷释迦牟尼标准器(图二),可确定本尊药师佛为标准的清代乾隆宫廷风格造像。
图一
图二
图一:乾隆宫廷风格药师佛,佳士得香港2019年5月;
图二:释迦牟尼,乾隆宫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宫廷造像一直是引领佛造像市场的风向标,可谓佛像收藏宝冠上之明珠,对乾隆宫廷造像市场与藏家也是推崇备至,在北京2020年秋拍季中国嘉德和华艺国际两尊乾隆宫廷的释迦牟尼分别以 480万(图三)和470万(图四)成交。然而在乾隆宫廷造像中药师佛存世极少,能达到如此体量和工艺的更是凤毛麟角,2007年北京匡时秋以504万易手一尊 40厘米高的乾隆宫廷药师佛,可为参考(图五)。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三:中国嘉德2020年秋拍,Lot2344,清乾隆宫廷释迦牟尼说法像,成交价:RMB4.830.000;
图四:北京华艺2020年秋拍,Lot0037,清乾隆铜鎏金释迦牟尼,成交价:RMB4.715.000;
图五:北京国时2007年秋拍,Lot1655,清乾隆铜药师佛像,成交价:RMB5,040.000。
中贸本次秋拍的这尊乾隆宫廷铜鎏金药师佛,远观威严端庄,近赏工艺精湛,神态庄严而不失自然,法相生动传神,特征鲜明,充分体现出清代乾隆时期极高的工艺水准,为典型清代乾隆宫廷风格造像,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价值。
LOT 1917
罗汉唐卡
北京宫廷 16-17世纪
绢本彩绘 纵89厘米 横57厘米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此幅稀有的罗汉唐卡上画宾度罗跋罗堕、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黎堕阇三位尊者,其上鲜明的中国宫廷画风有助我们研究西藏唐卡风格的演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宾度罗跋罗堕、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黎堕阇是十六罗汉中的三位,居于画面上半部为第一尊者宾度罗跋罗堕(Pindola Bharadvaja),出生于古印度王舍城国师的家中,后由释迦牟尼佛亲自剃度为僧,并获阿罗汉果位,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释迦佛称他为“大狮子吼”,意为弟子中最具权势、自命不凡者。图中尊者结跏跌坐于山石上,将拂子倚靠在肩上,双手捧香炉,炉器造型就像一件大如意宝,注视着前方侍者,一侍者持如意而立,身下一侍者忙于烹茶。身旁设有案桌,摆放着经书、宝瓶。身后有连绵的山脉,瀑布层层垂落。居于下方画面左侧为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意为“金象仔”,出生于古印度一富人之家,据说出生之时一母象也能产下一只能屙金的象仔,遂得此名,后骑金象出家为僧,并获得阿罗汉果位,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图中尊者结跏跌,右手持拂子,眼神慈祥地注视着跪拜于前的信徒,好似在与其说法,声旁侍者双手捧经书而立。身旁石供桌上摆有香炉与袱系法钵。
居于下方画面左侧为第三尊者迦诺迦跋黎堕阇(Kanakabharadhvaja),出生于古印度一富人之家,据说出生时掌中握一枚金币,每当拿走一枚又新生一枚,奇妙之极,故取名“具金”。长大后他常将财富施舍众人,后出家被释迦牟尼收为弟子,获阿罗汉果位,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图中尊者结跏跌坐于岩石之上,向下注视着前来献宝之人。身旁一侍者双手高举法钵。
整体绘画的构图布局,既艺术作品的结构,整体设计体现出一种“中正和谐”的审美特征,其主从有序、和谐对称的组合样式。通观整幅唐卡,它在内容、材料、技法、形式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出此唐卡受汉族绘画影响深刻的鲜明特点。把传统的西藏风格和起源于中国内地山水的绘画风格融合起来,构图中作品中人物表情刻画细腻,结合传统唐卡的构图形式,突出主要人物,将其置于自然山水环境之中,其他人物在其上灵动组合,具有立体深远、人景交融的自然美感。色彩上,大量使用了红色、绿色、黄色、青色和蓝色等多种色彩,强调冷暖色对比,富丽典雅与清丽空灵互为衬托,展现出一种滋润、清丽、雅致的独特视觉效果。人物造型及服饰上,形成了与画面主体风格的和谐统一。综上所述,从完美的构图,和谐清新的色彩,生动形象的人物与景物造型,精细而灵动的变化线条,和自然景观等方面来分析,是一幅在目前市场上非常罕见的艺术和宗教价值俱佳的优秀作品。
参阅1
参阅2
参阅3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藏传佛教唐卡》,190页,176图;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藏传佛教唐卡》,193页,178图;
3.《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藏传佛教唐卡》,197页,182图。
参阅4
参阅5
参阅6
参阅:
4.《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藏传佛教唐卡》,208页,193图;
5.《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藏传佛教唐卡》,211页,196图;
6.《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藏传佛教唐卡》,213页,198图。
LOT 1915
金刚亥母像
蒙古 扎纳巴扎尔 17世纪
铜镀金 高23厘米
估价:RMB 800,000-1,500,000
来源:国内重要藏家收藏。
参阅:
1.Anna Maria Rossi &Fabio Rossi《Publication:Images of Faith,APrivate Collection of Himalayan Art》;
2.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Lot 3060,17世纪铜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尔,成交价:RMB 73,025,000;
3.北京翰海2009年秋拍,Lot3298,17-18世纪铜鎏金扎那巴扎尔风格弥勒菩萨,成交价:RMB12,768,000。
左右滑动查看
本尊极为精美的金刚亥母像则最纯正的扎那巴扎尔风格艺术的代表,金刚亥母,梵文名称 Vajravarahi,藏文名多吉帕姆,多吉为金刚,帕是猪的意思,在汉文经典中文雅的用地支之“亥”对译,所以称为金刚亥母。甚至还有论著对“亥”进行了发挥性的阐述,解释亥为生肖轮转之尾,所以亥母有“令众生从轮回中特出”的能力。当然以天干地支来比附轮回是妙想天开的引申,不过拔救众生的功能的确是金刚亥母所拥有的。金刚亥母名字中的 varahi,是梵文词 varaha——野猪的阴性格式,此野猪并非寻常野兽,而是指印度神话中毗湿奴的第三化身野猪形态婆罗诃。据说有一位达罗毗荼王,是恶魔阿修罗,名叫金目,他将大地女神拽入海底,使得人间沉沦,生灵涂炭;毗湿奴化作巨型野猪与其缠斗一千年,杀死金目,然后用它的獠牙将大地托出水面归于原处,并与大地女神结合。而在佛教密教之中,将婆罗诃吸收并转化为女性形象,并结合性力(sakti)的概念,使之成为达到解脱、获得终极价值的关键工具。
此尊造像刀功极为细腻,轮廓显然经历了细致的打磨,这是衡量一尊造像精细度的重要指标。面部神情肃穆而威严,面庞圆润,三目圆睁,现忿怒颦眉,高挑的眉弓汇聚于鼻尾,鼻梁挺拔有力,口微张含笑,未露獠牙,下方的嘴唇饱满而厚实,嘴角有轻微向上的弧度,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以上面部特征均来自早期尼泊尔造像,可见扎那巴扎尔对古典主义美学的偏好。虽是怒目圆睁,却呈现出一副欢快的神情。头部一侧显现一个猪头,这是她的身份标识,金刚亥母正是得名于此;上躯袒露,身躯健劲,胸部突出,四肢有力,肌肉富有弹性,腰肢纤细婀娜,双乳丰圆,曲线曼妙玲珑,将扎那巴扎尔风格雕塑传统在其黄金时代的神奇魅力展现无遗,结合婀娜多姿的体态,优美灵动的四肢,尽显一位青春少女的健美肢体。赤裸的躯体如同流水般的曲线,以有音乐感的节奏协调着雕像的呼吸,造像的和谐优美得到强化,同时全身肌肉绷紧整个造像呈现出一股向上之势,充满活力。
造像项挂新鲜头颅,周身佩饰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足钏等。腰上级层叠繁复的珠串璎珞,皆以细密的连珠纹表现;右手高挚钺刀,左手于胸前托盛满鲜血的嘎巴拉碗。右足弯曲悬空,左足踏于一具尸体之上,足下躺尸僵直平躺,披黑色长发,胸腹高高隆起,这一生动稚趣的形象在造像中甚为少见,镂空的下肢又展现出工匠高超的雕塑手法;为保持造像整体重心平衡,自莲座台面上,蜿蜒升起一朵粗茎莲花,佛母曲起的一条腿,膝盖恰好顶在这一枝莲花花芯处,兼具美观与结构实用性,工匠之巧思可见一斑。金刚亥母姿态灵动飘逸,充满动感,工匠精准的将金刚亥母舞动中的姿态捕捉、定格,将瑜伽舞忘我的狂喜用雕塑的形式完美呈现,让观者被深深吸引。底座为椭圆形,上缘装饰规整干净的连珠纹,双方覆式莲瓣,莲莲宽阔饱满,瓣尖上翘,充满张力,乃蒙古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典型的莲瓣造型,如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的17-18世纪扎纳巴扎尔风格的度母像(图一)。
此尊金刚亥母像,在蒙古扎那巴扎尔佛造像中,题材甚为罕见。扎派造像中,怒尊数量相对较少,与中贸本场这一尊造型最为接近的,是著名喜马拉雅艺术收藏菩萨道旧藏的一尊扎派金刚亥母(图二),同时国际著名喜马拉雅艺术经济人罗西收藏有一尊同时扎派风格的金刚手像(图三),可作参考。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17世纪扎那巴扎尔度母像,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图二:17世纪扎那巴扎尔金刚亥母,菩萨道旧藏;
图三:17-18世纪扎那巴扎尔金刚手菩萨,罗西旧藏。
作为17-18世纪佛教美术史上最耀眼的明珠,国际喜马拉雅艺术拍卖市场和收藏群体,对扎那巴扎尔风格的作品一直抱着极高的热情。早在2009年北京翰海秋拍,一尊17世纪扎那巴扎尔风格弥勒就以1290万的成交价引发市场关注(图四);2016年北京嘉德春拍,一尊17世纪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尔像更是以7300的天价(图五)创下扎派造像成交记录,更是点燃了整个喜马拉雅艺术收藏圈对于扎派造像的热情。此后几年扎那巴扎尔风格的造像的成交价在各类拍卖市场一直居高不下,在近两年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以及艺术品成交遇冷的大环境下,扎那巴扎尔风格的造像不论是成交率还是成交价都是一枝独秀,可见艺术品市场对扎那巴扎尔风格作品的高度认可。
图四
图五
图四:国内2009年秋拍Lot3298,17世纪扎那巴扎尔弥勒菩萨成交价:RMB12,768,000;
图五:国内2016年秋拍Lot3060,17世纪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尔成交价:RMB73,025,000。
综上所述,此尊金刚亥母像造型完美、气势非凡,风格优雅、法相庄严,技艺高超、工艺精湛,体量高大、品相一流,堪称一件伟大的扎那巴扎尔风格艺术作品,值得广大藏家重点关注!
LOT 1914
护法像
北京宫廷 清乾隆(1736-1795年)
铜镀金 高25.5厘米
估价:RMB 500,000-600,000
左右滑动查看
此尊护法像头戴五冠,冠顶装饰金刚杵,面部宽阔,肌肉棱角分明,五官立体,三目圆鼓,双眉上竖髭须如火,张口露舌,面容呈忿怒像,充分表现出护法内在的强大神力。身躯健硕敦实,身着铠甲,铠甲纹饰清晰细密而均匀,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护法两臂张开,身体后扬,一手高举宝剑扬于虚空,一手置于胸前,腰间另有一柄宝剑,威风凛凛,雕刻的遒劲有力,实乃精工细作。坐下骏马作行走状,鬃毛雕刻的一丝不苟,马鞍上雕刻缠枝纹,坐骑俊逸非凡,与护法神相得益彰。马前有神犬,底座边沿饰惊涛骇浪,营造出神秘莫测的宗教整体氛围。
整尊护法像造型逼真,虽为静止形态,却将骏马与护法在奔跑中的运动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经岁月洗礼,整像保存原始皮壳,实属不易,题材更是少见,极具宗教与艺术价值。
参阅:香港2015夏季拍卖会,清中期铜鎏金财神护法,高16厘米,成交价HKD1,003,000。
LOT 1912
虚空藏菩萨像
西藏 扎什伦布寺 17世纪
铜镀金 高32厘米
估价:RMB 200,000-400,000
铭文:圣虚空藏菩萨
此尊虚空藏菩萨立像华美温婉,像无垠夜幕中的明珠一样光彩照人。头部、腰部向右倾侧,呈三折式立姿,赤足立于莲座之上,动静自若,体态丰腴。菩萨发髻高耸,珠宝顶严,发髻作结的层次感较强,余髪披肩。头戴花冠,冠叶呈现摩尼宝样式,立体精致,两侧有扇形冠结,耳垂圆珰,增带向上飞扬。面庞饱满,两颐丰润,弯眉与鼻梁相连,目光下敛,嘴角略露微笑,形象生动,低垂的眼眸中、含笑的丰唇边,似有潺潺佛箴流淌,安静温暖。上身袒露,宽肩束腰丰臀,体态圆浑,身躯呈三折枝式微微左倾,体态婀娜多姿,颈前饰璎珞,圣索褪至左手而下挂身前,加强了身体曲线的视觉效果,愈显婀娜。环佩富丽精细,环绕周身的飘带翻卷飞扬,襟飘带舞,风姿绰约。下身着绸裙,轻薄贴体,两腿间裙褶下垂,舒展飘逸,整体浑厚。裙摆流畅自然,宛若微风轻拂;衣料上錾刻有繁密的纹饰,以细致优雅的线条刻画出盛放的各色花卉,刀法灵动,在严谨细腻中见飘逸之美,富丽堂皇的同时又富有生机和活力。右手于胸前原持法器,左手下探,从手臂到手婉丰润细腻,指节刻划的灵活生动,似乎有血有肉,可触可动。菩萨脚下是仰覆式圆形莲台,上下缘装饰连珠纹,莲瓣挺阔锐利,极为有张力,莲瓣样式与北京故宫博 物院收藏的17-18世纪扎什伦布寺风格四臂观音的莲瓣相似(图一),亦与北京保利2019年春拍,成交价为414万的17世纪扎什伦布寺风格阎魔的莲瓣造像一致(图二)。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尊 17-18世纪扎什伦布寺风格文殊菩萨像(图三),与中贸这尊体量、面部、衣着、装饰和莲台的塑造都基本一致,极有可能为当时同组同套或同一时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