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率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规定

名称:成交率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规定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9.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731853

更新时间:2025-06-12

发布者IP:14.151.17.235

详细说明

  成交率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规定

  Lot 6601

  清乾隆 柏林寺制洋彩番莲佛日常明碗

  “柏林寺制”款

  D:14 cm

  备注:北京藏家户出

  估价:RMB 100,000-200,000

  本品撇口弧腹,下承圈足,造型规整端庄。碗内壁施白釉,外壁以黄釉为地,其上以洋彩绘四组缠枝莲托宝杵纹样,花间设四圆形开光,内以蓝料彩书写“佛”“日”“常”“明”四字篆书吉语。外底心矾红书“栢林寺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Lot6618

  清雍正 墨彩山居图碗

  “雍正年制”款

  D:13 cm

  备注:

  1.欧洲重要私人收藏,购自上世纪80年代

  2.台北私人收藏,2000年代初购自上述藏家

  估价:RMB 1,500,000-2,500,000

  碗敞口,腹部及底向内斜收,底承圈足。造型精巧玲珑,胎薄质细。通体白釉,其上以墨彩绘饰雪景远山迭翠,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林木葱郁,草庐隐于其间,老树横斜。墨色浓淡有致,皴擦点染,颇有「四王」风韵。底青花双圈内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受欧洲赭墨珐琅彩瓷影响而生,墨彩纹饰首见于雍正一朝,是时初见以瓷仿拟不同材质器物。1732年,江西巡抚谢旻监编《江西通志》,记载雍正年间,年希尧及唐英担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下,所烧造的各式器形,其中谢旻编载,号四十为墨彩瓷,此新技术让画师得以于瓷上,用浓淡墨色,笔法皴染,绘作传统山水画,并描写其中人物、花鸟植栽等细节。墨彩瓷纹饰简雅意深,符合雍正帝审美要求,且融会水墨之意境,极得帝王欢心。

  北京首都博物馆可见一例,录于《中国陶瓷全集·卷14清》,图版176。另一对墨彩碗例,属罗桂祥旧藏,现藏香港艺术馆,展于《清瓷荟锦:香港艺术馆藏清代陶瓷》,编号57。William and Jennifer Shaw伉丽雅蓄亦见一对类例,三度售于苏富比,最近一次为纽约2012年9月,编号83。另可比较一对相似碗例,赵从衍典藏,曾数次售于香港苏富比,最近一次为2015年4月7日,编号101 。笔筒中画意相近者,可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页290–291,图239,另见一雍正款笔筒例,其装饰风格与本品相似,可资比较,现贮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载于《世界陶磁全书》,卷15,图版73。

  Lot6623

  清雍正 娇黄釉锥拱龙凤呈祥茶圆成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0.2 cm

  备注:美国加州私人收藏,购藏于1980-1990年代,后由家族成员递藏;传始购于Alice Boney,纽约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本品品种极其罕见,按《国朝宫史》所载,仅供帝后使用,以彰显身份尊贵,任何人不得僭越,存世珍稀。对杯薄胎细致,器形清秀,暗花流畅,黄釉色泽娇而不俗,温润怡人,位雍正朝黄釉佳瓷之列。撇口弧腹,胎薄体轻。此种尺寸小碗于档案中记载应是宫中饮茶所用。碗内壁施滋润白釉,外壁先于胎体之上锥刻穿云龙凤纹样,其上施以娇黄釉,纹饰刀法细腻流畅,黄釉呈色均匀,娇嫩欲滴,体现了雍正御窑登峰造极的品质。碗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本品所绘龙纹口鼻修长,具有明显的明代龙纹特征,所施黄釉亦是沿袭自弘治的鸡油黄釉,其追慕明代御窑工艺和纹饰的风格十分明显,在传世所见雍正御窑黄釉作品中极为少见。暗花龙凤祥云,清瓷常见,然如此品之雍正年制罩黄釉碗,却甚罕,传世仅止数例。东方陶瓷学会曾展出一例,见于《The Arts of the Ch’ing Dynasty》,伦敦,1965年,编号292。Herschel V. Johnson 旧藏对碗,也可资比对,售于伦敦苏富比1967年2月21日,编号81。另有一碗,售于纽约佳士得2005年9月20日,编号378。鲍氏珍藏还有一碗,尺寸略大,先后录于 JohnAyers,《The Baur Collection》,卷3,日内瓦,1972年,图版A449及《世界陶磁全集》,卷15,东京,1983年,页196,图版258。

  Lot6617

  清雍正 胭脂红地画珐琅牡丹纹浅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1.2 cm

  备注:银行家Suzanne Braley(1893-1970)旧藏,及其家族递藏,蒙地卡罗,摩纳哥;传其1910至1920年代旅居上海时购得

  估价:RMB 1,500,000-2,500,000

  本品烧制于雍正初年,为雍正御瓷当中独具特色的一类,颇为难得。其承袭康熙珐琅彩碗的造形,隽秀而娇巧,优雅而尊贵,胎体细薄,釉汁莹润,外壁别出心裁以胭脂红为地,上以蓝彩、黄彩描绘盛开的三组牡丹花,花瓣边缘晕染黄白之色,四周辅以翻卷缠绕的绿彩枝蔓。其色泽有别于传统的五彩瓷器,发散出西洋情调,与康熙同类题材的珐琅彩瓷器风格一致。细辨其特征是与珐琅料无异,尤其蓝彩一项,其绘画填色工致细腻,所用技法则为典型的西洋风格。底款为青花双方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为早期写款方式,皆为可贵之品。本品相同器物清宫旧藏命名为“磁胎画珐琅五色番花红地茶碗”。

  珐琅彩于康熙朝烧造成功,雍正时有所突破和发展。彩料更加丰富,据《清档》中有关画珐琅器的记载证实,除用西洋进口彩料外,还有宫廷造办处自己炼造的新料。雍正珐琅彩大多绘于素白器上,只有少数承袭康熙朝那种施珐琅彩于色釉地上的技法,拍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御窑磁胎画珐琅五彩西番花红地茶碗极为相近,参见《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页130,图22,显然为沿袭康熙茶碗之作,而碗型又接近于奶茶碗,极有可能为饮用奶茶器皿。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均有雍正朝同类器收藏,花卉所施釉彩不尽相同。拍品式样者在清宫《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案》内的登录名称为“雍正磁胎画珐琅五色番花红地茶碗,一对内一件有瑕”。另据清宫造办处《匣裱作》日记档载,这批磁胎画珐琅器,自乾隆三年九月开始,陆续配楠木匣,两件至五件盛一木匣,匣内糊囊,匣盖上刻填色品名。

  Lot6619

  清雍正 斗彩龙翔凤翥葵口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9.3 cm

  备注:上海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碗口作四瓣葵口状,弧形腹内收,下部较丰满,圈足,呈现出清代早期所流行的碗形。器通体在釉下以青花勾勒图案纹样的轮廓,在釉上施矾红,绿,黄各色彩料,绘制图案;口沿内外两侧绘带状海水纹,海水漩涡之间矾红绘落花图案,海浪用留白的手法绘制;外壁随葵瓣形分为四部分图案,间隔绘有游龙戏珠与瑞凤展翅,龙身蜿蜒矫健、张弛有度,凤翼羽毛整饬、五彩斑斓,均由各色釉料勾勒而成,细部刻画精密。碗心正中开光,内绘一正面升龙,身形矫健,神情凶猛。圈足外壁的回纹环环相扣,象征富贵不断,大吉大利。底部青花双圈内落「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Lot6621

  清雍正 青花仿宣窑留白暗刻龙纹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4.9 cm

  估价:RMB 1,850,000-2,850,000

  本品碗其形轻盈隽美,胎质细密,莹洁如玉,碗内心别出心裁以留白暗刻方式,青花海水侧面立龙图,外壁饰一对青花海水留白暗刻行龙赶珠纹。以青花线描绘画海水纹,一丝不苟,虽繁密而清晰,留白暗刻工致非凡,纤毫毕露,腾龙矫健有神,气势威猛,风格上呈现典型的康雍气象,完全有别于前朝,充分体现雍正摹古而不泥古的理念。底施白釉,正中双圈内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端庄秀雅。本品无论胎釉、画工、款识均为佳瓷品格,当可与永宣遗珍相媲美,犹可珍之。

  清宫内府典藏丰富的永宣佳作,以致雍正皇帝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去领略永宣御窑之风采,从而对永宣御窑各方面的艺术成就取得深刻的认识,如此所凝积的美学思想使得他们由钦慕古物转入摹古抒情之际,更具独特的艺术视野,往往撷其最精华之处组合化裁,既保留经典元素,又另见新意。他曾命将清宫旧藏永宣瓷器交由景德镇御窑仿制,并特别说明不必写年款,以期竞技于古人,如北京故宫藏一例雍正仿无款青花穿花龙纹天球瓶,青花苍雅,颇得原作神采,同时加入自己的审美喜好,笔触更趋细腻。清宫造办处文档对此类“摹古还需出新”的指示即有明确记述:“雍正七年四月十一日郎中海望持出葫芦式磁壶一件。奉旨:将此壶交年希尧照其款式仿烧造几件,其釉水如不能十分像,些须深浅亦可,将原壶上添一盖。” 本品亦是这一指导思想之下的产物,其器形、龙纹形象对宣德御窑的继承。

  Lot6605

  清雍正 霁红釉小酒圆成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D:7.5 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Lot6604

  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酒圆

  “大清雍正年制”款

  D:6.3 cm

  备注:北京私人收藏,约2000年前后购自国有文物商店(传)

  估价:RMB 300,000-400,000

  Lot6610

  清康熙 五彩加粉彩内四季花卉铃铛杯

  “大清康熙年制”款

  D:8.3 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因此得名铃铛杯,也称为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此种造型源自明嘉靖仰钟式杯,明成化以来多有烧制,康熙时期的铃铛杯更加修长秀美,是康熙朝特有的器形之一。通体内外皆施白釉,釉色纯净无暇,外壁仅口沿及底足装饰青花双弦纹,其余皆润白如玉。内壁则以红、绿、紫、褐、黄五彩绘饰梅花、牡丹、桃花、兰花四时花卉。线条勾勒准确,填彩精到,细节描绘恰到好处,与大明五彩自由奔放、粗犷酣畅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康熙五彩严谨精细,设色素雅沉静,以清新秀雅取胜。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隽秀,为典型康熙时期官窑款识。

  Lot6613

  清乾隆 粉彩梅花碗成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D:13 cm

  备注:原浙江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RMB 650,000-850,000

  成交价:RMB 920,000

  Lot6614

  清乾隆 粉彩加料彩八吉祥盖碗茶圆成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D:10.8 cm

  备注:美国收藏家Nelkin先生旧藏,华盛顿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本品碗盖微弧,盖钮制为圈钮;碗撇口,深弧腹,下承圈足。造型秀致雅正,胎薄质细,釉汁润洁。通体以粉彩装饰,外壁与器盖口沿均饰回纹,胫部与器盖顶部均饰如意云头纹,腹部与盖面同绘八宝纹,其排列顺序为轮、螺、伞、盖、花、瓶、鱼、长,八宝两两相合,共分四组,宝器周围彩带、祥云环绕,一幅祥瑞景象。盖钮内及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Lot6625

  明永乐 甜白釉六出菱口盘

  W:15.2 cm

  备注:美国古董商蓝理捷(J.J.Lally),纽约(据标签)

  估价:RMB 200,000-300,000

  左:明永乐 甜白半脱胎葵瓣口碗(底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右:明永乐 甜白釉葵花式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Lot6628

  元 青花缠枝葫芦纹葫芦瓶

  H:48 cm

  备注:北京私人收藏,源自泉州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本品体量恢宏,器形硕大饱满,呈双节葫芦形,通体施釉平滑。器身以青花绘就缠枝葫芦纹,画面布局饱满,但见茎叶牵连缠绕,叶片仰覆舒展,大大小小九只葫芦自蔓头生出,个个都如本瓶器形一般饱满,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其青花发色浓淡有致,整体色调明快,青料聚集处可见明显锡斑,正是自波斯进口之「苏麻离青」钴料之特征。画面纹饰虽十分繁复,但描绘笔法丝毫没有迟滞,笔触奔放自然,描绘茎蔓的线条灵活,充满活力,彷佛轻轻拨动一下就会弹起;叶片以细笔勾勒,再加以粗笔抹搨平涂,同时又不失细节的表现,叶片的叶脉亦有刻画。细观这些充满速度和力量感的线条时,彷佛可以看到画师时而笔走龙蛇,时而屏息描绘的绘制场景。

  元 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

  北京保利,2018年6月19日,编号5141

  成交价:RMB 56,810,000

  瓶身所绘纹饰颇可考究玩味,为元青花少见纹饰,除本件外,尚见土耳其托普卡帕博物馆藏“元 青花开光花鸟草虫八棱葫芦瓶”一个开光内绘有葫芦纹。本品所绘九枝葫芦同根相连,从瓶下部地面独枝生长而出,一枝九脉,枝繁叶茂,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是「生」的极致。九亦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及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亦合于「大哉乾元」的元朝国号,故此瓶极有可能为帝王御瓷,寓意「福禄万代」「子孙万代」,并且九只画面中的葫芦再加上瓶子本身,正是十只葫芦,又赋予了「十全十美」的吉祥寓意。

  元 青花葫芦纹葫芦瓶残件

  展览于《千年交流:菲律宾发现的中国和东南亚陶瓷展》,马尼拉阿亚拉博物馆(AyalaMuseu),菲律宾罗伯特·维拉努埃瓦基金会收藏

  Lot6632

  明成化 青花狮戏绣球高足碗

  D:17 cm

  备注:东南亚富豪Adrian Zecha 艾德里安·泽查旧藏,购藏于1970年代之前,其为著名的安缦酒店集团创始人。Julian Thompson(朱利安·汤普森)于1977年4月开据的鉴定估价单即记录有本件藏品,为清单中第73号

  估价:RMB 250,000-550,000

  明成化 青花异兽纹高足碗

  故宫博物院藏品

  Lot6633

  明成化 青花高仕访友图大罐

  H:29.5 cm

  备注:汕头私人户出,得自上世纪80年代

  估价:RMB 1,200,000-3,200,000

  本品罐体量硕大,直口丰肩,斜直腹,造型饱满,圈足修整精细硬朗,胎质晰白坚致,通体施釉清透明润,颇有玉质感。外壁青花描绘纹饰,呈色柔和淡雅,正是典型的成化平等青发色。画面布局层次分明,口沿下绘朵云纹一周,肩部和足胫部皆为细瘦的蕉叶纹设计,腹部为主题纹饰高仕携书童雅集图。其绘画颇见意趣,迤逦的流云将画面分隔成两个部分,一侧各有一高仕骑马指前,后有一侍童跟随,旁饰两童子立于一旁,一人持扇,一人抱古琴,场景感十足。

  整个画面构图疏密有致,极见章法,尤其是借用连续的云气纹使树石楼阁自流云中隐现、同时将画面分隔为不同场景的手法十分巧妙,极富戏剧效果。此罐绘画笔法细腻,人物比例准确,可见画工有极深的白描功力,讲究线条的表现力,脸部的线条纤细柔和、精准,使每个人物栩栩如生又相互呼应,衣纹表现富有动感。整体笔法既圆润精细,又纵横洒脱,表现了古代高士飘逸的神情,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类似尺寸的成化大件器物本身已颇罕见,绘画水平如此之高的更是屈指可数,所见有如下几例,一为北京故宫藏品,纹饰风格与本件接近,带有狮纽荷叶形盖;一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绘画细节表现更多;一为北京海淀博物馆藏品,1985年出土于中关村有明确纪年的明代太监墓;与本件最为接近的当属台北故宫藏品,为清宫旧藏,有清代后配盖子。类似风格作品还见有香港区百龄先生收藏,绘高仕操琴图;北京故宫还藏有一例绘八仙故事之残器。以上几件连同本件,均无款识,但出自成化御窑无疑,对比其他成化御窑作品可发现,在为数不多的以人物为主题的器物中,表现高仕题材的占据了大多数,为何成化官窑对这一题材格外偏好,其原因颇可考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明中期 青花高士图罐(残)故宫博物院藏

  2.明成化 青花高士图盖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明成化 青花高仕图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4.明成化 青花「竹溪六逸」雅集图罐,北京保利,2018年6月19日,编号5178,成交价:RMB 27,025,000

  Lot6636

  明正德 黄地绿彩刻云龙纹渣斗

  “正德年制”款

  D:16.2 cm

  备注:欧洲私人藏家旧藏

  估价:RMB 500,000-600,000

  左:明正德 青花龙穿花纹渣斗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品

  右:明正德 黄地绿彩龙纹渣斗瑞士鲍尔收藏

  Lot6638

  明嘉靖 青花四仙海棠瓜棱式罐

  “大明嘉靖年制”款

  H:11.8 cm

  备注:

  1.日本藏家旧藏

  2.纽约苏富比,2009年9月16日,编号189

  3.北京保利,2011年12月6日,编号4938

  展览:

  1.北京时间博物馆,《御赏拾珍——元明清官窑瓷器珍藏展》,北京,2015年5月18日-6月10日

  2.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北京,2022年6月20日-7月9日

  出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107页,编号125,2020年

  估价:RMB 2,200,000-3,200,000

  本品主题纹饰独特,通景绘饰“蓬头四仙”图。画中所绘铁拐、刘海、寒山、拾得四仙,秃顶披发,因皆不施巾帻,谓之“四蓬头”,正是源于嘉靖皇帝对道家的推崇,“蓬头四仙”题材才得以首次出现在明代官窑瓷器之上。本品所绘四仙布置错落形骨古野,怪戾骇俗:铁拐李侧首仰视,双目有神,一手扶持拐杖,一手托着葫芦宝物;寒山笑容盈盈,双手执卷而立;刘海手舞足蹈,嬉戏金蟾;拾得手携扫把,欢喜前行。纵观全图,放笔纵墨,轻盈飘逸,诸仙情势具佳,形象诡怪,得妙趣于天然,一如明初名家商喜之作《四仙拱寿图》,自见飘逸之气。对四仙的嘴、眉、颧骨均加以强调,使形象更具冲击力和生命力,尤其对嘴部的夸张表达,突出了“笑”态,增强了画面的喜庆气氛。

  本品巧妙地借用道教的典型仙人进行细腻地刻画,人物容貌虽见寝陋,神态却从容潇洒,具有灵动飘逸的禅画特色。铁拐李为道家仙人,居八仙之首,法宝葫芦里装灵丹妙药,可包治百病使人长生不老;刘海传说曾受八仙的点化而修道成仙,能为人带来财运和福寿;唐代诗僧寒山和拾得,相传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然而寒山、拾得又有道家的一面,虽以佛为表,实是佛道合一。本品撷纳四仙恢谐可爱的形象,洋溢出喜庆祥和的气息,且融四仙于一体,取其瑞意,表达增寿纳福、万寿无疆之义,符合嘉靖皇帝所祈之心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明万历 青花蓬头四仙图瓜棱罐

  伦敦苏富比,1968年6月18日,编号51

  本品之青花浓妍泛紫,虽无设色或水墨之表现力,但是稚拙豪放的绘画风格却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蓬头四仙”浪荡不羁之形象。其器形颇为奇巧,呈四瓣瓜棱形,如此形制对成型技术要求甚高,需要内外修刮而成。另外,写款独特,“年”有别于常例,几近“丰”年,如此写法者,存世罕有。

  左:明初 商喜之《四仙拱寿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清 佚名《胤禛行乐图之杖挑蒲团》清宫旧藏

  PART 3

  第 三 章

  酒醉还来花下眠

  Lot6640

  清道光 柠檬黄地洋彩西洋花卉五蝠碗成对

  “大清道光年制”款

  D:18.5 cm

  备注:上海陈良槐、陈俊荪家族旧藏,后由家族成员递藏

  估价:RMB 500,000-800,000

  本器口微撇,腹部平滑,圈足,胎体薄厚适中,造型端庄秀丽,曲线柔美。碗内壁施白釉,釉汁润泽,宛若凝脂,碗心用矾红彩以渲染的笔法绘制五只姿态各异、活泼生动的蝙蝠。“五蝠”即“五福”,典出《尚书·洪范》,具体是指:“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五种人生吉祥之事,以红彩绘制五蝠还有“洪福齐天”之意。碗外壁以黄釉为地,用各色料彩绘制牵牛、秋葵等四枝竞相绽放、纷繁鲜艳的缠枝花,花间枝头还有半放的小花及花蕾点缀,整器纹饰绘制纷繁细密,色彩富丽堂皇。所绘花卉的曲线及布局均与典型的中国传统画风截然不同,明显体现出西方巴洛克装饰风格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器物外底施白釉,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陈良槐与孙女合影

  Lot6643

  清康熙 豇豆红团螭太白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D:12.7 cm

  备注:上海陈良槐、陈俊荪家族旧藏,后由家族成员递藏

  估价:RMB 450,000-650,000

  Lot6645

  清康熙 郎窑红釉长颈瓶

  H:42.3 cm

  备注:

  1.⼭中商会(据标签)

  2.纽约安思远旧藏(1977年之前)

  3.纽约佳⼠得,2015年3⽉19⽇,安思远专场,编号449

  展览:保利艺术博物馆,《贡之廊庙光鸿钧——康熙奇珍·郎廷极艺术展》,北京,2023年3月28日-4月16日"

  估价:RMB 600,000-800,000

  瓶直口,细长直颈微束,溜肩,圆鼓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造型挺拔。通体施郎窑红釉,釉面玻璃质感强,清澈透亮,釉汁凝厚,苍郁鲜艳,口沿露白色灯草口,垂釉近足,底釉开片呈米汤色。其釉色是典型的郞窑红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极具视觉冲击,曾得乾隆皇帝「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之赞叹,乃清代单色釉中的名品,实为藏家所重。

  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郎窑的产品除郎窑红外,还有郎窑绿,郎窑蓝釉及描金、郎窑青花、五彩等,故名「郎窑」。恢复了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烧造技术,成功地烧成著名的郎窑红,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色深红者猩红夺目,而亦有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因其「垂釉」工艺精湛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然实际传世品中亦有一定数量为流釉过足而稍加修整的。由于郎窑红的釉料制作和烧成温度极难掌握,所以清代景德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