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合作方式方法负责人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合作方式方法负责人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704212

更新时间:2025-01-21

发布者IP:14.26.134.153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合作方式方法负责人

  LOT 1566

  元末明初 黑漆框“巫峡云涛”绿石座屏

  长:95cm;宽:32cm;高:67cm

  估价:RMB 3,500,000-4,500,000

  参阅图:宋 王诜《绣栊晓镜图》图中的枕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云山无尽处,气势绵延,石上丹青,米友仁笔下潇湘奇观复现,元气酣畅淋漓,充塞其间,气势夺人,两面各不相同,令人把玩观赏不已,屏框制式高古,与宋相接,自然图画之妙,非文字可描摹,文雅、高古、独特、珍贵、完整度皆得,目前面世座屏中,允之为冠,亦不为过誉。

  《长物志》言“屏风之制最古”,此言不虚,屏可以追溯到上古,几乎伴随中华文明而生,跨越席地而坐低型家具与垂足而坐高型家具两大体系,而且游离于实用器之外,附着了礼法、文化、宗教等涵义,唐宋时亦是重要的书画展示形式。屏中座屏历史亦久,战汉时实例或图画中亦时有所见,榻上置屏的资料,至迟汉代亦有。枕屏则出现在唐宋之交,概与宋人在室外或亭台处使用坐榻有一定关系。将屏搁置床榻旁,可以遮风挡寒,为卫生之器,亦可绘饰图案,以供卧游。陈淳《枕屏铭》:“枕之为义,以为安息,夜宁厥躬,育神定魄。屏之为义,以捍其风,无俾外人,以间于中……”。宋佚名《荷亭儿戏图》(波士顿美术馆藏)、宋王诜《绣栊晓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赵伯潇《风檐展卷图》(故宫博物院藏)中,均可见使用枕屏的场景,而图中所见枕屏尺寸、造型,莫不与此例相近。

  此屏屏心为绿石制,磨制为米家山水状,两面大不相同,一面得山石高远之妙,气势磅礴,山崖连绵耸立如屏障,隐含米点皴法,山腰云气弥漫,下如流水潺湲。另一面平远三山,下有横云若飘带,天空辽阔,如云雾弥漫,意境深远。绿石多产自虢州、南阳及永州等地,为宋明时期家具、砚台等器具常用石材,所见高古器具,多以绿石为之,大理石的采用,则要晚至明早期。

  屏边框保存完整,素窄比例,正是宋代家具之气质,下方绦环板素黑漆,披水牙条窄而如意牙头宽阔,正是宋辽金时家具常见比例。抱鼓大而高,下方地栿如台座,站牙小,皆是早期造型特征,诸多宋元绘画可证。漆发色纯黑,质地细腻,如皮壳般包浆,小蛇腹断与冰裂纹断相间,亦是宋元漆器特征。

  关于此样式的云石插屏,元代曾有一“巫峡云涛石屏”,在文人圈中可谓名屏。《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九》中即录有一篇杨维桢所作《巫峡云涛石屏志》。文中载录了至正二十五年(1365)三月,杨维桢在吴江松陵谢氏处见此石屏,为之取名“巫峡云涛”,并邀友人为石屏撰文之事。文中记此屏“文有峰十二,云影蔽亏如轻练,厓根怪石如犬牙,石罅溅波如马驶。”后又有顾阿瑛长诗赞言“谢家绿玉屏,不琢龟甲形。方若陟釐纸,粉缥带苔青。秀洁庚庚绝文理,十二巫峰横隐起。”文中所述石屏之“十二巫峰”、“粉缥带苔青”,与本拍品颇为相似。惜无图像留存,难以考证本品是否即彼件“巫峡云涛石屏”。然而对案赏此石屏,仍能追慕古人之心境,此中亦可寻得赏古之趣。

  左右滑动查看

  LOT 1567

  明 黑漆镶大理石座屏

  长:65cm;宽:31.5cm;高:71cm

  估价:RMB 280,000-300,000

  中大型屏,横屏式,气势俨然,屏心大理石两面可观,成天然图画,隐泛绿色,为“春山”类石片。屏框黑漆肃穆典雅,品相完好,发稀碎小断,质如皮革,煞是可爱。造型简练朴实,甚为沉稳,为审美品位极佳之明代屏风。

  屏心一面纹路较丰富,中间墨绿色山纹一道,略备三峰,将图画界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近景,两重青灰色石纹,若山峦起伏,空地如云雾弥散,上方即远处地子变为米黄色,杳渺变幻,质感如玉。背面纹路清淡,曲折变化,如神龙行空,意向万千。

  屏框素宽边,下分二档,落膛装笔管式开光绦环板,沿边起线。屏墩几字形,造型浑圆,桨腿式站牙。披水牙板,小牙头,壸门曲线优雅。

  此屏虽为黑漆质,格调品味超过普通硬木屏风甚多,屏心亦佳,殊为难得。

  LOT 1571

  清雍正 黑紫漆镶青花瓷片描金山水图炕几

  101.5×35×32cm

  估价:RMB300,000-400,000

  炕几为典型清雍正宫廷用具,面以紫漆为地,余以黑漆为地,镶嵌青花瓷点缀,并描金图案装饰,典雅高

  贵,甚为罕见。

  几面紫漆地,描金山水图,中部为浩渺水波,扁舟往来,远山如黛,右侧山岩间楼阁耸立,曲廊相连,左侧中景处岛屿耸峙,隐约显出塔院,深山藏古寺。边框侧面起素混面,描金饰回纹一周,并辅以弦纹装饰。矮直束腰,上下弦纹界出装饰带,内描绘绳纹。直素牙条,方直腿足,内翻回纹马蹄,牙条和腿足漆地上饰团花纹,腿足内侧施卷草纹。牙条下方,另设细花牙条,为两头半如意云纹勾拉的条绳纹,其与上方牙条间连以如意形卡子花,其上镶嵌青花蝠纹瓷片,发色清亮,甚为醒目。底髹细密的黑漆,上饰图案花纹,描绘谨细,依然有日本漆器意趣。

  这种模仿日本洋漆的金漆家具,在康雍乾三朝皆有制作,以雍正时期所见最为经典,其技法既有日本金漆特征,又融合了中国艺术布局大气、意境悠远的特征,别有一番趣味。此类炕几在清宫中见有类似者,但此例镶嵌青花瓷片装饰,甚为少见。

  LOT 1572

  明 黑漆薄螺钿龙凤瑞兽纹三弯腿六方香几

  高:63.5cm

  估价:RMB60,000-80,000

  香几黑漆地,造型朴实优雅,嵌薄螺钿装饰,熠熠生辉。

  几面六方,素黑漆发色纯正,现冰裂、发丝般断纹。冰盘沿薄而敛入较多,下附一矮一高两层束腰,上层矮束腰与冰盘沿组合成一个六方盘状造型。冰盘沿嵌饰纹饰三层,上层为覆莲瓣纹,中层为球路纹,下层为璎珞状纹饰,底部亦嵌杂宝纹。矮束腰下托腮嵌仰莲瓣纹。高束腰处腿足露明,并饰花叶。束腰嵌链条状线条为斜方格,套六角栀子花为锦地,中间以大片螺钿嵌一牡丹花。下方托腮凸出,嵌繁密的缠枝花纹,仰俯勾卷。

  牙板外披,挖壸门状,至两端为卷草纹组成的如意云头,落于腿足之上。牙板上嵌饰球路纹套四瓣菱花式锦地,中间有海棠式开光,内嵌饰海水云龙、祥云飞鹤、梅花双雀、树下双兔、旭日双凤、牡丹双狮六组图案。

  三弯腿足,其形袅绕,满饰葡萄纹,硕果累累,与永宣青花葡萄纹大盘有异曲同工之妙。下附台座,亦为高束腰式,一任光素,造型则与上方相似。

  此例装饰、造型明风浓郁,国内少有传世,应该是古时已经流入东邻日本,方得如此完整保持,殊为不易。

  LOT 1573

  元、明 黑漆卷草纹高束腰六方香几

  高:77.5cm

  估价:RMB 450,000-600,000

  参阅: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18几架》件84,第469-476页,故宫出版社,2015年。

  本拍品线描图

  此例香几宋元风格浓郁,保存完整,花叶装饰曲线自由浪漫,收发自如,具旺盛生命力,繁而不乱,为一格调甚高的家具。

  周身髹薄黑漆,发色纯正,光华内蕴。其面作扁六方形,周身亦随其形布局、构造。面有高拦水线,面心漆色泛绿,与边框形成对比。冰盘沿下方成三层状敛入,亦为早期特征。几面底下有一朱砂楷书“警”大字,为佛家用语,更佐其作为香几的功用。高束腰,转折处腿足露明如蜀柱,并雕作两拼竹节状,这种造型为宋明时期须弥座束腰部分常见手法。束腰镶绦环板,如意形开光,两侧对称设花叶一片,组成如同一朵牡丹花开光的抽象图案。束腰下托腮线脚复杂,多大三层,如同台阶。壸门牙板,外披于腿足,披肩处为如意云头形。腿足三弯式,造型委实优美,鼓出后往下渐内收,至末端翻卷为卷草叶状,曲线夸张,造型玲珑秀巧,早期家具不拘泥于法度,自由烂漫特色尽显无疑,线条呈现出雕塑般的美感。腿足内侧大挖处余料雕作一茎两叶,抵住腿足上下,兼有装饰与结构功能。下附底座,造型与束腰部分相近。

  此几造型并不多见,仅见有明代数例,此例属于其中较早者,或许能上溯宋元,尚待进一步研究。相近者可举故宫所藏黄花梨荷叶形香几,不难看出属于统一体系的家具。

  左右滑动查看

  LOT 1574

  清康熙 黑漆嵌骨山水人物图竖柜

  长:101.5cm;宽:49.5cm;高:130.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来源:法国罗汉堂递藏。

  竖柜通体髹黑漆,漆色深邃,光泽内蕴,其上嵌骨为山水人物等装饰,极为素雅,为安徽地区特征,一般所见以小型箱盒为多,中大型家具少有。

  柜帽喷出,做成冰盘沿式,中间嵌牙为细线一道。方腿足,沿外缘嵌线一道,至底端折上与到牙板边缘相连,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腿足看面嵌饰小螭龙,姿态各异,并以灵芝、火珠间隔。柜门嵌骨为边,如两个画轴并悬,画面并非通景,但高台走势相衔,人物曲曲折折如一字长蛇般排列,故和谐统一,宛如一体。分远中近三层景色,中景为高台,两端阔而中窄,近景为水,湖石耸立,松柏袅绕,水面平静,偶嵌饰以浪花,近岸三块大石分列,刚好分割左右柜门。左边柜门以一大座屏为背景,前圆凳上坐官员,一旁童子持书,女眷持如意,仆人捧茶,稍近景处又有持书而来的两个文士,庭院中条几上陈设瓶花灵芝、香炉、香盒等物,山石旁有童子备茶,地上有青松、兰花、赏石菖蒲等盆景,有回头小鹿,或表现官员教子的场景。右边柜门则是围屏前一对夫妇,两旁人物各捧古琴、书册、卷轴、布绢等,前方一个树根香几袅绕而起,鹿鹤出没,或是表现夫妻和睦之意。远景山峦耸立,水带萦绕,亭台楼阁隐显,鸟雀往还,云朵飘飘,一派仙山福地之景。

  柜侧山上方为扇面开光,右侧一文士席坐于野,持酒杯欣赏盆菊,为陶渊明爱菊主题。左侧为一文士坐于草垫,一旁为瓶梅,并回头观察童子捧梅,为林和靖爱梅主题。两主题与周敦颐爱莲、黄庭坚爱兰组成四爱主题,表现文人高洁。下方为长方形开光,右侧为一官服人物立于鹿旁,前有兵丁手捧官帽,后有童子持笏板,为“加官”之寓意。左侧为官服人物伴鹤,兵丁持爵,为“进爵”之意。

  综合来看,柜门左侧寓意“金榜题名时”,右侧寓意“洞房花烛夜”,两侧山“加官进爵”,又不失品格高雅,是古人对人生最美好的寄托了。

  柜设六出菱花形铜合页,附大泡钉,花瓣较常见者饱满艳美,有地方特色。附铜六簇如意云纹面叶、长方钮头、凸字形吊牌,铜质厚实,光泽如玉。柜门内髹橙红色漆,保存完整。隔板两层,下层附抽屉两具。

  此柜外观如同圆角柜,但柜门以合页固定于腿足,又为方角柜结体,故暂以竖柜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