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什么时候截止高速成交
齐白石 1864-1957
群虾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11×33 cm. 约3.3 平尺
题识:寄萍堂上老人居京华第廿又九年。
钤印:白石
所以,在彼时的中国画坛齐白石是个“异类”,他始终以传统文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但脱胎于湘潭农家的绘画题材与思想却迥异于传统文人画的内核。换言之,他既有中国士大夫传统的“经生”、“诗人”式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他笔下的青蛙、白菜、老鼠、苕帚、算盘则是西学派眼中反传统的“离经叛道”。当高举除旧布新大旗的西学派和坚守“国粹”阵地的传统派交锋时,显得有些“异类”的齐白石自然得到了两方的赞赏。所以齐白石既能获得吴昌硕、黄宾虹、陈半丁等人的高度评价,也能让有着留欧背景的徐悲鸿终其一生对其如此尊重推崇。
在“一片他山石”的民国画坛,拱卫传统的大师们是不折不扣的灯塔,是变革年代接续古文化的传承者,是向新世界传布中国文化的开拓者。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后世的我们对中国自身的艺术传统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知。
卫道者们
在“千寻”专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与黄宾虹、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同代的画家们,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坚持与护卫。
金心兰 1841-1909
临明人教子图
戊申(1908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86×32 cm. 约2.5 平尺
题识:
(一)阅历冰霜后,酸辛味亦佳。儿孙自有福,我自守寒斋。家贫心最适,养疴得安居。世事无暇问,关门且读书。数年前有一客携来明人画教子图,借临此幅,笔墨之工拙不计也。冬窗清坐写此,心道人
(二)圣学无光西学光,仰头只叹一声天。改良毕竟无良法,读卷鲁论便算贤。世道日非,人心不古,今之变局真一大变局也,因题此二十八字。时贤见之必笑我不达。戊申仲秋之月,大病后养疴冷香馆中。六十八岁金瞎牛并记。
钤印:金心兰、瞎牛
本幅:吴昌硕(1844-1927)题:画中小子好头角,曷不新学程程督,塾师闻之怒曰吁。宁不识字无流毒,论语且读半部熟。戊申新秋,题于吴下去驻随缘室,安吉吴俊卿。钤印:吴俊之印
专场中有一张金心兰的《教子图》,上有吴昌硕题跋,这张画很能体现传统文化在当时的处境。这张画上金心兰有两段题,其中一段他说:“圣学无光西学光,仰头只叹一声灭。改良毕竟无良法,读卷鲁论便算贤。世道日非,人心不古,今之变局真一大变局也。”吴昌硕的题也很有意思:“画中小子好头角,曷不新学程程督,塾师闻之怒曰吁。宁不识字无流毒,论语且读半部熟。”从中不难看出两位海派时贤对于西学大行其道,众人盲从,而本土文化后继乏嗣面临“读卷鲁论便算贤”境遇的不满与无奈。
蒲华 1832-1911
灿然图
甲辰(1904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32.5×63 cm. 约7.5 平尺
题识:灿然天竹与红珠,破腊梅花正可娱。省识春光浓自淡,试临洛水唤仙乎。朴斋仁兄大人雅正。甲辰仲冬,蒲华。
钤印:蒲作英
上款:“朴斋仁兄”应为陈朴斋,生平不详,能诗。与作英游,有诗文唱和,蒲氏《芙蓉庵燹余草》曾载二人联句数首。
沈曾植1850-1922、萧蜕1876-1958、钱瘦铁1897-1967、杨逸1864-1929、沙佐近代等
古佛齐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76×47 cm. 约7.4 平尺
题识:
(一)古佛齐寿,龙树同春,云烟供养,福自天申。无闷加题于墨雨飞鱼室。
(二)净域僧祗祝,春晖寸草心。寐叟。
(三)以妙智慧,成大因缘,具足福报,无量无边。唐母吴太君纯嘏,谨题奉祝。萧蜕。
(四)壬戌(1922)正月钱瘦铁补石。
(五)涛公栽龙树。
(六)寿佛。虎阜山民沙佐画。
(七)古堇汪耀栽芝草。
钤印:无闷,沈,萧蜕印信、退闇,钱厓私印,适安长年,沙佐,逸仙
说明:
1.杨逸(1864-1929),字东山,号鲁石,晚号无闷,又号盥雪翁,斋号墨雨飞鱼室。徐星舟、赵古泥皆曾为其治印。上海人。光绪二十九年举人。工诗,擅诗画。早岁与周佩笙切磋绘事,又与汪琨善。曾馆于毛子坚家,得观所藏名迹,学艺大进。山水师四王,兼擅画梅,书法长于八分。曾与高邕、汪琨等发起豫园书画慈善会,并举办展览会编印画集,历二十载。有《海上墨林》《上海自治志》等。
2.沙佐,生卒代考,字辅卿,号虎阜山民。江苏苏州人。父沙英(1835-1878),字子春,学画于任熊,工人物、花鸟,仕女尤精妙。伯父沙馥(1831-1906),字山春,号香溪渔隐,人物花鸟皆精妙,有时名。沙佐画承家学,可列为任熊门下再传。晚岁笔似王一亭,洒脱有致。
3.汪耀,字逸仙,生平待考,民国时活跃于沪上,擅长月份牌画,与周柏生、胡伯翔、沈泊尘、俞涤烦、谢之光齐名。
面对这种境遇,彼时的传统卫道者们纷纷行动。在上海,1909年由吴昌硕、蒲华、王一亭、高邕、钱慧安等人以“慈善为怀”成立的“豫园书画书画善会”,其成立之初的章程上就说“沪渎繁会,甲于海内……名士之提倡风雅,保存国粹者,联袂以来,接踵而起。”
曾熙 1861-1930
独占人间第一春
己巳(1929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07×39 cm. 约3.8 平尺
题识:独占人间第一春。己巳正月以张僧繇法为炎煊先生写此即正。熙。钤印:曾熙之印、农髯、心太平盦玺
上款:“炎煊先生”即谢文炳(1882-1949),号炎煊,常宁柏坊人。1918年率部参加援闽战役,被攉升为统领。1926年北伐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军长。抗日战争开始后,与李济深同赴南岳请缨杀敌,未获批准。1944年日军陷衡前夕,赴东安寄居唐生智家。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
著录:《大风堂存稿:曾熙书画题跋录》,第81-8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版。
1910 年成立的“上海书画研究会”,亦即“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之前身,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本会所以提倡研究,承接收发为宗旨……以为保存国粹之一助。”以上所谓的“国粹”,便是包括书画在内的传统文化。
张善孖 1882-1940
虎啸出疏林
立轴 设色纸本
125×52 cm. 约5.8 平尺
题识:万山重叠滃天碧,树木纵横涧草深。欲寻樵子(问)宿处,时闻虎啸出疏林。虎痴张善孖时客海上。
钤印:张泽、虎公、三月商都令
出版:
1.1986年《张善孖,张大千画选》挂历,封面,2月份,科学出版社。
2.1987年《张善孖,张大千画选》挂历,封面,2月份,上海画报出版社。
3.《海上名画续集·上卷》,第187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陶冷月 1895-1985
凭栏看山汀花柳
丁丑(1937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61×41 cm. 约2.3 平尺
题识:狂风二月独凭栏,青海微茫烟雾间。酒伴提鱼来就煮,骑曹问马只看山。汀花岸柳浑无赖,飞鸟孤云相与还。对此持杯竟须饮,也知春物易阑珊。丁丑春日冷月陶镛。
钤印:陶镛之印、冷月、退密
本幅:王謇(1888-1969)题:
1.在昔天水碧,忽警神州沦。疾风知劲草,爰有古遗民。痛心自号迂,首阳箕水滨。放笔为直干,拒不胜前人。绚烂归平易,清溦澹远伦。嗟彼丁阳九,我亦生不辰。陶子知此意,示我以写真。化尽子久笔,来入清秘神。我自叹观止,余子奚足论。精鉴傥不磨,岂河汉余言。辛巳(1941)春正,中吴瓠叟。钤印:王謇
2.云林清秘阁,剩水复残山。中原今克定,丘壑顿壮观。瓠叟。钤印:佩诤
3.冷月画师遍游宇内名山大川,绚烂之后归于平淡,故能仿云林子逼肖。又从高房山、梅瞿山而外别开生面者也。精鉴不磨之士,当以余为知言。锄非先生雅鉴,吴中王謇题于海上。时丙戌(1946)清明也。钤印:王謇
著录:《陶冷月年谱长编·下·冷月画识》,第627页,条目:12175,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版。
说明:本幅曾经王謇、管锄非递藏。
王謇,原名鼎,字佩诤,号瓠庐,晚署瓠叟。江苏吴县人。陶冷月表叔。191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先后就学于沈修、黄摩西、金松岑,章太炎、吴梅诸师。长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历任宣统《吴县志》协纂,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目主任,苏州妇女中教务主任,振华女中副校长,国学会、章氏讲习会讲师,东吴、大同、震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等职。学问博洽,善治诸子,长于版本、金石之学,精熟吴中文献掌故。家有海粟楼,藏书甚富。一生勤于著述,著作等身。
管锄非(1911-1995),字枕嶷,号梦虞,古稀后取义"柔情似水,侠骨如冰",又号柔侠老人,斋名寒花馆。衡永郴桂道祁阳县(今衡阳市祁东县)人。著名画家。早年入长沙华中美专、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专求学,师从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等名家。抗战期间进黄埔军校独山分校任少校美术教官,因不满官场腐败,1942年回乡隐居作画。擅梅花,精山水,书法诗词篆刻均见功夫,自成一格。
而1912年由宣哲、黄宾虹发起成立于上海的金石书画社团——贞社,则在该社征集会员的启示中说“方今桑海屡变,杞天是忧;仓皇烽燧,自历劫销毁以来,络绎轮蹄,或重译转输而去,萧郑侯之收图籍……补牢之亡羊,效按图而索骥;则凡秘为鸿宝,败之蠹粉,其有存者,皆足尚也……是以足以歇光祖国,景仰前修身者矣。”言辞中可以体会贞社成员有感于时局变迁、古物消散、文化消亡等现实,紧迫的生出保护国学古物的强烈意识。
徐世昌 1855-1939
绿卿
立轴 设色纸本
85.5×42 cm. 约3.2 平尺
题识:水竹邨人作。
钤印:水竹邨人
在北方画坛,由“大总统”徐世昌出资赞助,由金城、周肇祥、陈师曾、萧愻、徐燕荪等二十余人发起成立的“中国画研究会”宗旨为:提倡风雅,保存国粹;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中国画学研究会以及其后的湖社,是民国北方画坛最为重要的两个画学组织。
金城 1878-1926
枝上鸠
甲子(1924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08.5×48 cm. 约4.7 平尺
题识:空开百鸟群,啁啾度寒暑。何如枝上鸠,飞飞能唤雨。甲子岁暮金城。
钤印:金城、北楼
本幅:褚德彝(1871-1942)题:图绘花鸟以宋代为最精,明代如王酉室、周服卿等所作均能得宋人之神。致吾友金北楼,早岁师陆廉夫,得其传授。官内部时获观内府收藏唐宋名画,朝夕临习,所造益精。山水花鸟上追二宋,以复古自任。此幅布局雅洁,设色亦秀润绝伦,当为一时兴到之作。己巳(1929)正月,褚德彝。钤印:松窗
鉴藏印:思蕿室珍藏
作为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金城是标准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卫道者,但他也意识到中国画存在革新的必要。与康有为主张复古类似,金城也主张复古,但他将复古的范围扩到“晋至元”,强调宋元为画学正宗,他并不在意传统画学关于南宗北宗与文人职业的探讨,而是在意传统绘画的技术与创作态度。更有趣的是,作为有留学经历的人,金城十分关注西画,但他并不是“中西合璧”观点的拥趸,而是主张在中国画内部寻找自我更新的逻辑。
姚华 1876-1930
佛手清供
立轴 设色绢本
50.5×54.5 cm. 约2.5 平尺
题识:
(一)茫父。
(二)菊中有紫霞觴者色深而厚,惟旧谱多不载。邹小山有《洋菊谱》,不详所收有之否。未得邹谱,搜讨终完系心洋菊,大抵在盛清时已弥漫内地。李复堂题画亦有“洋菊偏于此地宜”之句,可以证也。
(三)一种灵根有异芬,初开尤胜结丹蕡。白于薝卜林中见,清似旃檀国里闻。淡月珠胎明璀粲,微风玉屑撼缤纷。平生荀令生香癖,露坐花间至夜分。此刘后村诗也。橘之香人尽知也,而花香尤胜,非洞庭秋水间未易领略也。
(四)佛手柑一名飞穣,出《艺海泂酌》晋钮滔母与吴国夫人书云:此中果有飞穣,出自南州是也。本草云:切片用滚汤冲饮,极香美,第二遍更佳。浸汁洗葛纻绝胜酸浆。南人雕镂花鸟作蜜煎果食,置之几案,可供赏玩。飞青贤弟属补题,故杂书之。癸亥(1923)五月,华。
钤印:姚华、茫父、姚华私印、吴兴郡、画又次之
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主要成员,如周肇祥、陈师曾、汤定之、姚茫父、凌文渊、陈缘督等,大都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士绅阶层,是标准意义上的文人画家。
他们或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或曾于政府中长期任职,或是社会贤达,不少人和当时的政坛要员过从甚密,这个群体属于彼时社会精英阶层,有一定话语权,在中国画的变革中扮演传统文化卫道者的角色。
溥儒 1896-1963
江上独钓
立轴 水墨纸本
86×39 cm. 约3.0平尺
题识:芦荻萧萧江色寒,夜来风雨满前滩。野人钓罢扁舟坐,山岩苍茫当雪看。心畬偶作。
钤印:旧王孙、溥儒、天籁
最后要说的是于专场内几乎呈现所有成员作品的松风画会。松风画会成立于1925年,最初由溥伒、溥儒、溥僩等人发起,同时也有陈宝琛、罗振玉等旧清遗臣加入,再后又有叶昀、溥佺、溥佐、溥侗、祁崑、启功入会。
溥伒 1893-1966
舍舟远眺
立轴 设色纸本
134×67 cm. 约8.1 平尺
题识:舍舟眺远渚,停策倚茂松。雪斋。
钤印:雪斋居士
说明:逊清皇室名手辈出,心畬、雪斋、毅斋、松窗、元白各擅其长,俱领画坛一路风调。又常雅集谈艺,号为松风画会,继传统、扬国粹,为近世画坛之重要力量。松风立派掌门溥雪斋贵胄出身,幼读诗书,善作文赋。精擅丹青道,山水、花鸟、人物、鞍马均具风采,兼善画兰,风神飘逸,画格超凡,在画坛上堪称一绝。此《舍舟远眺》四尺整纸,与雪斋惯见细笔青绿略有不同,牛毛披麻、点笃敷染之外又揉入北宗笔意,于近处坡岸作长松巨木,枝杈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但见秋色烘染,山麓丛树,高士舍舟,策杖看山。是作气息高古,作法严谨,山川层叠,树木繁茂,景物布置有密有疏,画面繁而不冗,用笔沉着淡雅,古穆悠远之意于一笔一墨之中自然流淌而出。
严格意义上说松风画会并不是艺术社团,并没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和明确的章程,成立之初成员不多,身份都很特殊,以溥伒为掌门人。松风画会可看作是某一特定圈子的文人雅集,作为曾经站在社会最顶峰的一个群体,画会的成员都受过最正统、规格最高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熟读经史,能文善书,精通琴棋书画,在传统文化修养上可以说是近代画坛最顶尖的群体之一,可看作清代宫廷艺术在民国的延续。他们也因此天然具备护卫传统、弘扬国粹的身份属性,是传统文化最为坚定的卫道者群体。
溥佺 1913-1991
溪山深秀
立轴 设色绢本
68×40 cm. 约2.4 平尺
题识:溪山深秀。令朋先生雅正。松窗居士溥佺写。
钤印:溥佺长寿、松窗
上款:“令朋先生”即孔令朋(1919-2002),山东曲阜人。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系,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外贸学院教授等职。孔令朋一生清介,刚直不阿,忧国忧民,处世无愧。他热爱祖国,与共产党肝胆相照,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农工党建设,为加强多党合作和祖国统一大业奉献余生。孔先生又曾于1984年至1999年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为基金会的成长、壮大出谋划策,为曲阜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交流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为弘扬孔子思想、促进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著有《今生今世》、《孔裔谈孔》、《旷古同钦》、《说孔古今谈》、《论语精句今用新解》等书。
在近代,传统的卫道者们对中国艺术最大的贡献,是重新探讨并发扬了中国画的艺术传统和精神价值。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的努力,延续了中国文人画的传统和理想,让中国画在西画东渐的浪潮中屹立不倒。时至今日,虽因战乱人祸,大量的中国艺术品散佚海外,但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并未动摇。它不是西方人所想象的中亚艺术、波斯艺术、日本艺术的变体,不是晚明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海西法”的再传皮毛,而是经过千余年岁月沉淀而成的醇正的中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