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鉴定现场服务
民国
粉彩瓷塑文殊菩萨造像
H 66cm
备注:“曾龙升制”款
菩萨法相庄严,呈站立姿,右手端持法钵,左手下垂施与愿印。脸型方圆,眉目清,头戴宝冠,身披袈裟,胸前饰连袂璎珞宝珠,作珊瑚红、湖水绿、宝石紫等诸彩,华贵非凡。法衣下垂蔽足,衣褶华丽飘逸,垂坠自然,立于双层仰覆莲台之上,莲瓣饱满立体,可见工艺精妙。整体秀雅端庄,模印周正规整,施彩雅致柔和,眉目勾勒细腻,体态魁伟,衣袍迤逦,充分体现菩萨之神圣韵致,殊为珍贵。
文殊菩萨也称「曼殊室利」,是梵文 MAnjusri 的音译,意译「妙德」和「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文殊菩萨是一位极特别的尊神,是佛部地位最高的菩萨,位居各大菩萨之首,即佛的法子,代表佛的智慧。
此尊文殊菩萨造像落「曾龙升制」四字篆书款。
中国陶瓷美术大师 曾龙升
曾龙升(1901-1964),字龙生,江西省丰城县人,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雕塑名家,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曾拜福建何氏传人游长子为师。曾氏出生于木刻之家,其父及几位兄长均从事木刻、油漆工作,因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爱上了立体雕刻这门艺术。由于家境清寒,童年即至景德镇为徒工,从事学习陶瓷雕塑,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练,艺术技巧大进,开始闻名当地。三十年代,应旅美华侨之请,创制大型瓷雕,参加了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高超艺名不胫而走,名闻天下。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关心和培养下,技艺更加高超,利用捏、缕、塑综合技法所作天女散花、龙舟作品,长期陈列于博物院之中,成为盖世之作。1959 年曾龙升因其高超技艺被授予第一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田汉对其作品赞叹不已,有诗云“禹鼎凌烟笔意殊,曾家绝技蜚瓷都。”
曾龙升《天女散花》 1959年
人民大会堂藏
曾龙升窑彩《西藏佛》 民国
本尊粉彩瓷质造像品质卓然,其面部之慈祥传神,衣褶细部之表现均生动自然,非庸常可见。此类烧制工艺颇为复杂,先由模制成形,再运用雕塑、驳接等技法完成,每一处环节皆需要异常审慎,而烧造过程更是最难控制,非人力所能及,例如双手悬空重心所致,往往在烧造后期最容易脱落或变形。
明代以来,景德镇制瓷业最不擅长者则是瓷塑像,尤其造型复杂、玲珑多变的塑像更不为工匠所喜,原因是景德镇元代以后瓷土粘性不够强,容易变形,烧成几率甚低,致使元朝曾经独步一时的雕塑技术日渐式微。至清代雍乾之世一度恢复亦仅限于御窑厂之内,但难度依旧不可消除,结果多不如人意。例如乾隆十三年唐英曾承命烧造观音,久造无成,乾隆皇帝就斥责唐英“烧造的观音如何还不得?”“想是唐英不至诚,着他至诚烧造。”(见乾隆十三年五月初一《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事档》)以唐英督领下御窑厂水平之高独步有清一代,纵然如此尚有难为之处,可想神仙塑像烧造之不易。
参阅:
民国 曾龙升渡海观音立像
成交价:RMB 1,782,500
民国 曾龙升制粉彩和合二仙像
成交价:RMB 4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