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信息初步估价
Lot 2022
大清年·京口镇大庄龙洋壹元样子,极为罕见,京口,乃今镇江之古称,由“南浔四象”之一张家的张钧衡投资,此钞堪称江苏钱庄纸币之珍罕名品,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制造,上印双狮、背印狮子图,制版精细,美观华丽,十分难得;纸张硬挺,色彩浓郁醇厚,原汁原味,八五成新(低评,PMG-40/2212901-015)
Lot2023
大清年·京口镇大庄龙洋伍元样子,极为罕见,京口,乃今镇江之古称,由“南浔四象”之一张家的张钧衡投资,此钞堪称江苏钱庄纸币之珍罕名品,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制造,上印双狮、背印狮子图,制版精细,美观华丽,十分难得;纸张硬挺,色彩浓郁醇厚,原汁原味,近八五成新(低评,PMG-35/2212901-016)
镇江(京口)钱庄考
-镇大庄Ching Kiang Chin Dah Bank
苏 骏
京口,是镇江的古称。绝大多数人熟悉京口,源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王安石的七绝《夜泊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张大清□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的京口镇大庄龙洋拾元纸币。正面印双狮图,背印山间两对大小狮子图,图案精美堪称经典。镇江为民国时期江苏省省会,京口镇大庄的银元票,在民国时期即为清代钱庄票的大名誉品。
1954年“宜侯夨簋”的出土证实了如今的镇江一带即为西周“宜”地的事实,也明确了镇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时,京口属朱方邑,后改谷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见其有王者气,遂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以败王气,改称丹徒县。
北固山前峰环抱着开阔高平地块,古人取《尔雅》“丘绝高曰京”,把前峰一带称之为京。北固山后峰、中峰、前峰起伏连绵,其后峰伸入江中,北固山下称为江口。东汉末年,孙权称霸江东,于公元209年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自此,京口成为军事重镇。
东晋“永嘉之乱”后,北民南渡。京口成了六朝时期著名都会,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宋书•文帝纪》云:“京口肇祥自古,著符近代,衿带江山,表里华甸,径涂四达,利尽淮海,城邑高明,土风淳壹,苞总形胜,实唯名都。”
“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傍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京口地处南北要冲,东西通衢,不仅是首都建业(或建康)的藩屏,而军事地位显赫。
京口更是东吴霸业的基地。而且是南朝刘宋、齐、梁、后梁的龙兴之地。陈朝霸业的发祥地。中国历代皇帝中29位皇帝在京口出生与成长。
隋朝,江南运河成为沟通长江与太湖流域,乃至钱塘江流域的重要水道。自隋唐至明清各代的江南漕运,皆循此水道经镇江各口渡江北上,镇江也就顺势成了太湖流域的漕粮、丝绸、茶叶等物资的转运港口。镇江由此从军事渡口转为转口商业城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镇江开埠通商,成为江苏省仅有的几个成为租界并开埠的城市之一,逐步开始了近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清军困守孤城,其力量到不了云台山下,英美商人只能在长江北岸的七濠口进行商贸活动。1861年后镇江设立海关,从此一批外商洋行纷纷落脚镇江,开始插足镇江的港口航运和商业经营。这些洋行起着中间代理商的作用,一方面将外轮运输的货物倾销给镇江商行,另一方面通过镇江商行收购各种国货。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英国人便经营并重新规划起镇江租界。外国商人才迁至租界内,并在租界内建立领事馆、公司、洋行、码头、仓库等建筑。租界内设有工部局,掌管租界内的一切行政,不仅包括税收、卫生、治安等事项,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工部局还设巡捕房为界内警察机构,把中国政府一切权力排除在外,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早期的洋行除了从事航运外,大多从事鸦片贸易。如号称“洋行大王”的怡和洋行、“鸦片世家”的宝顺洋行、“爵士冒险家”的沙逊洋行、“美国巨星”的旗昌洋行都是老牌的鸦片倾销大王。鸦片的大量输入致使“官土栈”大兴,众多烟馆出现,聚集了大量资金,成为镇江新的五大行业之首(其余四大行业为洋行、钱业、杂货、洋货)。同治十二年(1873),太古、怡和等英商、德商保险公司先后在镇江设立保险机构。
19世纪 70年代,镇江已经出现洋油。19世纪末,专业的火油公司开始出现美孚、亚细亚和德士古,相继建立货行和仓栈,逐步垄断了镇江火油市场。镇江成为大江南北重要的煤油转输基地。除了鸦片和洋油,其他洋货也纷纷涌入。如洋布、洋绉、洋缎、洋棉、洋纱、洋糖、洋烟、洋火、洋碱、洋面、洋锁、洋钉、洋松等大量倾销,导致手工布机多半停机、旱烟店倒闭。同时,洋商又将内地的原料、大批农产品装上了外国轮船扬长出海运往其他港口或国外。外国资本的入侵,极大地摧残了本地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至 1903年,美、英、德、法、俄、日、挪威、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等国外商在镇江设立的洋行达18家,最多时外侨达2000人之众。他们对镇江进行经济侵略,用廉价的洋货(主要是煤油和鸦片)换取在镇江集散的北五省的米、麦、豆、芝麻、金针菜等土特产品。
开埠通商后,“京口乃七省咽喉”。镇江市面上华洋杂处,商贾云集,商业兴旺,到19世纪末期,镇江的转口贸易额已达到全国之最,成为国内当时少有的繁荣城市之一。一方面,镇江成为外商在长江下游的一个商贸中心,另一方面,镇江也是苏、皖、鲁、豫等地物资输入输出的主要集散地。
由于转口贸易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业、商业和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尤以钱、木、江广、江绸、绸布这传统的镇江“五大业”为最。一时间,煤炭业、洋铁业、锅业等也都纷纷兴起,各行业和各省份在镇江都先后建立有自己的会馆和公所。1862年到1908年,镇江一跃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重要商埠之一。
早在开埠前镇江就有典当业,钱庄在1865年前称“钱店”。由于洋货的扩散与土产的汇聚需要依赖钱庄周转资金。1866年晋源钱庄在风神庙巷开业,钱庄开始兴起,1891年设镇江钱业公所“辅宜堂”。钱庄业逐渐发展起来,信用放款的目的地多在苏北,甚至扩展到湖北、江西、安徽等十几个城市。至光绪九年(1883),镇江的钱庄已经发展到60家,受上海金嘉记丝栈倒账风潮影响,镇江钱庄纷纷倒闭剩下15家。1893年日新街开办有元同钱庄,是镇江最早开办的钱庄之一。此时镇江成为大江南北货币资金的调节机构和苏沪流动资金的转输媒介。其后钱业几经兴衰,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只有 32家。其中规模较大、资金雄厚的有李鸿章投资开设的义善长钱庄、盐商周扶九经营的鸿源钱庄,还有源丰润钱庄及经收镇江关税的官银号裕通银号等据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云:“前清末叶,义善源、源丰润等钱庄,翘然独出代理道县库,分绍兴人之势力,而别为镇江派。”可见当时镇江的钱庄业已具有相当的实力,并形成了帮派。清末民初,江北金融完全有赖于镇江供给与周转,苏北钱庄的开设曾有“无镇不成庄”的美誉。
在金融界,镇江钱庄的信用度很高,尤其在上海有口皆碑。镇江钱业公所设在上海的润昌栈(申庄),信用卓著,曾受到外滩外国银行的重视。这一时期,镇江“洋货”的扩散和土产的汇聚,皆依赖钱庄周转资金,信用放款总额最高时达白银1500万-2000万两以上,资金来源80%从上海、苏州转贷。业务范围远及苏北淮河、里下河地区,以及鄂、皖、湘等省的数十个城市,苏北各地在镇江都设有庄客,一切汇划、归解、往来事宜,双方庄客在镇江转账轧平,故用的洋厘全是镇江二七宝(镇江银子),因此,镇江钱庄成为大江南北特别是苏北地区货币资金的调节机构和苏沪游资的因此镇江有“银码头”之称。
镇江最早的银行开设于1897年。至宣统末年陆续歇业。镇江各行业的金融往来仍操于钱庄之手。1914年,钱庄多达28家。到1931年前后,镇江已有官办银行、地方银行和商办银行7家,连同分支机构共有14家,保险机构20余家,钱庄则逐渐衰落。
京口镇大庄为丝业和盐业产业的南浔镇首富、近代著名藏书家浙江吴兴人张钧衡投资。其还投资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及上海慎大钱庄。张钧衡,字石铭,号适园主人。祖父张颂贤祖籍安徽休宁,以经营盐业致富,成为南浔“四象”之一。京口镇大庄因受镇江中国通商银行倒闭影响而停办。目前所见镇大庄银元票均为样本券,分龙洋和鹰洋,面额有壹圆、伍圆、拾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