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征集中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展览交易

名称:火爆征集中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展览交易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360076

更新时间:2024-12-23

发布者IP:117.61.110.210

详细说明

  火爆征集中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展览交易

  Lot 621

  清乾隆 洋彩万花献瑞大吉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57.8 cm

  拍品器型硕大,高度近60 cm。瓶以繁茂绿叶为地,叶片层层迭迭,密不透风。其上满布各色花卉,春之牡丹和玉兰、夏之荷及秋之菊并蒂盛开,不拘时节。瓶上叶片与花卉均以洋彩绘制,叶脉与花丝纤毫毕现,油润莹亮,栩栩如生,艳丽非常。瓶内壁及底部满施松石绿釉,口沿及圈足外沿一圈施金彩,外底心松石绿留白处以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器型仿生,又有两重意境,一为传统理解——葫芦大吉。葫芦与福禄谐音,寓意极好。又因葫芦多籽,承载了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在《清宫瓷器档案》中即是以此命名「九江关监督海绍恭进……白地洋彩万花献瑞葫芦瓶成对」。另一理解为学者新近提出,拍品之造型与石榴花蕊甚为接近。初春时节,石榴嫩叶开始抽绿,婀娜多姿,初夏时节,又繁华似锦,色彩鲜艳,秋季又硕果累累,好不热闹。同时石榴亦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唐代诗人皮日休咏叹「一夜春光绽绛囊,碧油枝上昼煌煌。风匀只似调红露,日暖唯忧化赤霜。火齐满枝烧夜月,金津含蕊滴朝阳。不知桂树知情否,无限同游阻陆郎。」

  乾隆一朝是为中国彩瓷发展之巅峰时代,其彩釉之丰富,品类之繁覆,技术之高超,皆空前绝后,特别榷陶使者唐英殚心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藉以御窑厂之能工巧匠,仿古采今,备诸巧妙,所出瓷器皆为「泥形土质都成金石之声,锦地花纹并带云霞之色」。其既崇尚覆古,亦勇于创新,所带来的技术突破与艺术新姿均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诚如《陶雅》所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彼时唐英引领下的御窑厂,极良工巧匠之能事,依遵乾隆皇帝之广博爱好,以瓷为胎,敷设彩釉,仿制诸式自然界生物,其范围涵括竹木、瓜果、动物等项,水平之高竟达以假乱真之地步,令人叹为观止。仿生瓷烧造的初衷可能是乾隆皇帝试图将自然带入沈闷的皇宫殿宇内。拍品器型仿石榴花蕊的造型,纹饰也暗扣花卉主题,匠心独运,相映成趣。

  「万花献瑞」又称「百花不露地」、「万花锦」,初创于雍正一朝,乾隆时期最盛,嘉道至晚清均有烧造。《活计档》在乾隆八年(1743年)首次出现「万花献瑞」一词,「十二月初九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御用青花白地膳碗一件,传旨着交唐英烧造其碗,大小薄厚深浅款式俱照此膳碗,外面俱烧五彩……赏花用万花献瑞……」。春夏时节,御花园内万花争奇斗艳,与赏花时用膳碗花样相应。

  圆明园中有座温室「恒春圃」,据传乾隆皇帝移植众多四时名花于此处,以期「一年无日不看花」。《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六中收录有乾隆皇帝咏叹恒春圃中花卉的诗句「春之为春发群芳,众名不可更仆数,池荷乃值夏方春,菊之春以秋为序,山茶蜡梅春于冬,夫岂不然岂浪许,是则恒春义若斯」。此清乾隆洋彩「万花献瑞」石榴花蕊尊上,缀月季、牡丹、菊花、紫薇花、兰花、牵牛花、大波斯菊、秋海棠、百合、矢车菊、梅花、荷花、荷叶、虞美人等,与「恒春圃」内的景象一般,四时花卉无论时节花期竞相开放,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洋彩」是督陶官唐英创新运用的新名词。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陶成纪事》载「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由此可见,瓷胎洋彩瓷器在雍正朝已开始烧造。从「洋」字上不难理解这种瓷器与西洋有关,主要是指在绘画方面使用了讲究光点透视的西洋画法。洋彩瓷器在乾隆朝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显示出乾隆皇帝鲜明的个人信息。如有的器物上题写乾隆皇帝御制诗,并钤有「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乾隆」等闲章。充分说明乾隆皇帝对洋彩瓷器的高度重视,也可理解为乾隆皇帝认为洋彩瓷器足以代表当时工艺美术的创新水平。这种瓷器在乾隆早期即被大量烧造,显示出乾隆皇帝即位之初意气风发、充满自信的豪迈胸襟,致使文治武功与艺术创作皆取得卓越成就。

  因为各色花卉所用色料烧造温度不尽相同,需多次烧造,极易偏塌或色彩不现,不能达到进呈标准,乾隆一朝此式万花献瑞的大件琢器只是偶有所见,甚为珍罕。查阅数据,仅可见拍品和与其同为放山居旧藏的另一件极其相似但上半部修补的作品传世。二者同于半个多世纪前释

  Lot 622

  元代

  青花龙纹缠枝牡丹铺首『王』字大罐

  尺寸:高37.2 cm

  拍品腹部主题纹饰为双龙戏珠图,二龙神态生动,龙鳞虽然不相同于戴维德爵士所藏至正十一年铭大瓶的大鳞片,但绝非常见的交错网状画法,而是一丝不茍地由细笔勾绘而成的致密小鳞片,可见绘画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而且拍品在整体纹饰布局方面颇见特色,常见此式铺首罐的腹部会分别绘饰两层图案,而拍品则合二为一,整一个腹部空间皆绘画双龙戏珠图。检阅当今公开出版资料,此式铺首罐绘饰双龙题材者总共不过八例,而与拍品类似风格者仅见山东明鲁荒王戈妃墓出土的青花云龙纹铺首残罐和香港葛氏天民楼典藏青花云龙纹铺首罐,而且前者整体纹饰分布与拍品最为相似,尤其辅助纹饰画法、布局皆几无差别,如出自同一人之手。

  拍品之青花苍雅雄浑,彰显出一份浓郁的文人水墨画的效果,云龙的精神气质生动威猛,例如龙爪的刻画,显得比其余要锋利遒健,肘毛的刻画更见飘逸,与元代画家张羽材所绘的《霖雨图》当中的云龙造型细节颇为相近。

  此式铺首罐为元青花大罐的三大经典造型之一,公私典藏所见装饰双行龙者更是寥寥可数,至为珍稀。拍品当为其中特殊的一例,气息豪迈雄劲,通体以青花装饰,口沿绘以回字纹一圈,颈部则是浪涛纹,为元青花经典的边饰,肩颈之间凸出两道弦线,内画六朵缠枝莲纹,风姿典雅,仰俯有致,两肩以兽首为耳饰,双目怒凸,两耳竖立,生动威猛,胫部绘卷草纹一周,下承十瓣仰莲纹内填绘垂云纹和滴珠纹,莲瓣间留出空隙,疏密有致。腹部为主题纹饰,绘出双龙赶珠纹,前龙回首顾盼,后龙昂首对视,飘逸灵动,矫健曲身,戏以火焰宝珠,极具神采,龙身周围祥云朵朵,烘托出双龙苍劲、洒脱、雄伟之势,整体笔法洒脱豪放,青花一色苍翠妍丽,有如水墨之凝重晕染,颇得笔墨意趣。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纵观全器,然不掩其蒙元盛世所特有的雄健之风,令人每每视之,感受元代工艺之美。

  此式铺首大罐的使用对象目前合理推测应该集中在蒙元官宦显贵阶层。作为元青花外销集中地的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宫旧藏仅见三件此式铺首大罐,反而过去几十年国内屡有出土发现,可知其似应为内销商品瓷。那么,这些铺首大罐的实际使用者究竟是谁?当时社会上除了蒙古族之外,最有权势和地位的就是在朝廷任职和替朝廷经商的色目人,能够使用和偏爱使用元青花器皿的更多是色目人,绝非汉人,因为汉人秉承赵宋的审美风尚,推崇纯凈一色的颜色釉瓷器,认为「青花及五色花者俗甚」,可见青花瓷在当时汉族文人眼里并非上品,故而不可能喜欢和使用。反观色目人长期以来习惯故土烧造的钴蓝陶器,来到中原为官或经商,生活习惯依循从前更符合常理,所以他们使用颜色相同而质量更为优胜的元青花瓷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至于此式青花铺首大罐在色目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如何,过往学者关注不多。考察国内两处元代著名的瓷器窖藏状况似对我们了解其性能多有启发。例如江西高安元代窖藏中出土的元青花龙纹铺首罐,其顶盖和双铺首衔叼的铜环尚存,铜环坚固,可供携带移动,可知其具有实用性,与其一同出土多见瓷质酒具例如玉壶春瓶、梅瓶、匜、高足杯等,彼此应为配套使用的酒具。而安徽繁昌窖藏出土两件此式青花铺首大罐以及十三件高足杯碗等酒具,由此可推定此式铺首大罐亦为酒具,专门盛装酒液,原配瓷盖,用之密封,然流传至今盖子多散佚,幸存者甚少。

  此式铺首大罐的诞生与元代饮酒之风气密切相关。蒙元时期由于中国加强了与西亚各国的交往,学习和吸收了阿拉伯地区传入的蒸馏酒技术,而且很快在全国传播开来,这是中国酒生产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化。这种来源于中东技术的「阿刺吉」蒸馏酒属于元代贵族阶层消费的佳酿,元朝后期的文人朱德润作《轧赖机赋》中云:「当今之盛礼,莫过于轧赖机」。而「轧赖机」正是「阿剌吉」的异译。目前中国出土多处元代窖藏,皆以金银质或瓷质酒具为出土遗物之大宗,反映出喝酒成为当时蒙古贵族和色目人日常生活当中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正基于民间饮酒风盛,较之前朝更为猛烈,所以元代实行「榷酤」制度,由政府对各类酒实行专卖。虽然色目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古兰经》要求信徒戒酒,但是一直以来皆是「禁而不止」,尤其上层阶级酗酒尤烈,「阿刺吉」蒸馏酒更是他们最爱的美酿之一。饮酒成风,自然重视酒酿的储存和饮用器具的精致化,因此各种材质的酒具自然就成为当时社会上层阶层居家必备之物。同时,由于饮用量普遍增大,需要容量更大又可移动的储存酒具,满足居家使用,因此此式铺首大罐应运而生。

  Lot 625

  清乾隆 青花海水云龙纹折沿大盘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口径44.7 cm

  有清一朝,雍正年间始制纹饰与此相类之大盘,时世宗尝遣送清宫所藏古董瓷珍至景德镇以资效仿,或曾命依明初样式制如此大盘。清朝艺匠,对于空间布置娴熟精准,巧手创思,成功将小器样式转用于大器之上。此盘所饰新颖元素,兼容相合,整体和谐天成,全然不觉稀疏空荡或拥塞逼簇,天真率意,展现纹样精髓。其盘心龙纹由侧身变为正向,翻腾巨浪不再遮掩龙体,凸显其矫健霸气。艺匠技艺精卓,盘沿巧饰波涛海水纹带一道,使不同饰纹元素之间更具凝聚力:对比明代小盘布局构图,如斯安排与硕大体型较为相称。

  拍品形制硕大,气势磅礴,侈口弧壁,下承圈足。通体青花纹饰,内壁盘心绘五爪立龙,气势威严,龙身扭曲成弓形,呈捧寿字之姿;其外绘四组飞云腾龙,飞龙矫健灵动,腾跃于祥云之中,两两相顾,相映成趣;大盘折沿处饰青花海水纹一周。外壁以色彩浓郁之青花满饰一周海水江崖纹。所绘龙纹威严霸气,尤其正面龙显得神采奕奕,身姿动态凸显其力量感,面部细节精妙,龙须皆以细小之阴线勾勒渲染而成,再细观龙爪的处理方式,又颇具永宣龙纹之遗韵,使得整体独具韵味。盘外壁所绘海水江崖也不同于常见的此类纹饰,线条和渲染都十分独到而恰当,远观仿佛海水澎湃扑打江崖之上,不免令人赞叹其妙。青花发色深沈凝重,颇为典雅。加之拍品体量颇大,造型规整,体现了龙腾四海的皇家威仪。外底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乾隆一朝,或曾以雍正年间样式为据,续烧龙纹大盘。雍乾两朝所制,初视几近无二,然细观,便得个中迥异。较之雍正纹样,乾隆器上绘饰更见规整谨慎,所绘舒卷瑞云、波涛涌浪更显整齐统一。两朝大盘之别,可见二人品昧之异。

  翻阅国内外各大公私典藏,此盘之形制及纹样延烧于雍正一朝,含祝寿之意,皆为当时督窑官唐英亲自画样,应多用于皇宫席宴及特定隆重之祝寿场合,属万寿级别的官窑极品。相类者多属于雍正时期,可见延烧之脉络。见《清世宗文物大展》,页282,图II-100;赵丛衍亦家族基金会旧藏相似例,造型、纹饰相同的雍正大盘,见于1978年香港艺术馆举办的「赵丛衍基金会藏明清瓷器」展览,后于1986你那11月18日香港苏富比售出,编号80;乾隆朝此式盘则略为少见,此种跃龙捧寿纹样仅在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龙首纹螭耳六方瓶(《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图126)及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花纹盘,清乾隆淡黄地青花龙捧寿纹六棱瓶(《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278)这类器物中有所体现,而此瓶之造型与纹样皆以出自唐英之手而闻名,亦可侧面证明此盘之纹样源自唐英督陶之时。

  Lot 626

  清乾隆 御制百宝嵌博古图挂屏

  尺寸:长110 cm;宽75 cm

  此屏样式较为特殊,为典型宫廷御制挂屏。挂屏以紫檀木为框,镶嵌各种博古图案,选用材质丰富,瓷、玉、牙、玛瑙、紫檀、珊瑚、掐丝珐琅等应有尽有,纹饰风格多样,有仿古的鼎、璧,寓意吉祥的「吉庆平安」、「马上封侯」,热闹的戏曲场面,文雅的案头陈设,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左方的两扇小门可自由开合,匠心独运。集玉雕、牙雕、官窑瓷器、掐丝珐琅等多种工艺于一身,观大体气势十足,窥细处妙趣横生,可视为清代宫廷工艺集大成之杰作。其内嵌的斗彩御制诗壁瓶,在文献中有明确记载。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乾隆八年「八月初四日,广储司库使曹报上带来内大臣海望信帖一封,内开本年七月二十七日太监高玉交御题《蘅皋掇菁藻》五言诗一首。传旨:着寄与唐英照从前烧造过挂瓶式样,将此诗写上,烧造数件送赴来京。钦此。蘅皋掇菁藻,毡室伴清嘉。却喜多风韵,偏宜对月华。纷披红艳伙,映处绿丛斜。还似文轩侧,微吟倚碧纱」。由此可知,此件壁瓶式样和搭配的御制诗,系乾隆帝所钦定。

  博古图挂屏因其造型新颖,装饰效果独特,为清代帝王喜爱。此挂屏品相良好,所嵌各器及背漆、挂钩均保持原装,流传至今,弥足珍贵。

  随安室在养心殿东暖阁的东北隅,是皇帝斋戒时的寝室,每逢祭祀前两三天,皇帝开始斋戒,即移居于此。

  Lot 616

  清雍正 青金蓝釉菊瓣盘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口径17.8 cm

  估价:RMB 900,000 - 1,800,000

  此盘敞口,盘壁呈菊花瓣状,浅弧壁,圈足。盘壁花瓣大小分布均匀,线条优美舒畅,造型秀美端整,胎体细致坚密,迎光能透,显示了雍正时期制器静雅纤丽的艺术风格以及极为高超的制瓷水平。通体施青金蓝釉,釉光鲜亮细润,使人深深陶醉。此盘拟取秋菊之形,造型隽美,配以匀凈莹润的釉色,彰显出此器清新脱俗之艺术魅力。外底施白釉,中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种雍正御窑所出菊瓣盘见有尖瓣、圆瓣两种不同的花瓣造型,本品为前者,于修胎、成型、烧造均十分不易,对工艺的要求极高,而本品花瓣大小均匀,可见制作之精,并且所施青金蓝釉亦属罕见,殊为雍正御窑之妙品。

  青金蓝釉是雍正时督陶官唐英在仿钧釉基础上新创的品种,其工艺与仿钧釉近似。以乳白釉为底釉,在其上吹洒钴蓝釉料,于高温中烧成。釉色由很多青、蓝、白等色斑点组成,以蓝色为主的各种斑点辉映成趣,错落有致的斑点中杂有黄褐金星。因其貌极似青金石,故得名「青金蓝釉」。关于此式菊瓣盘的烧造,清宫档案中曾有明确档案记录,据《活计文件》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来各式菊花式瓷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呈览。奉旨:着江西烧造瓷器处照此样各色烧造四十件。」可知此类菊瓣盘深为雍正皇帝所青睐。

  查阅公私资料收藏,此类青金蓝釉菊瓣盘留存极少,故宫博物院所藏整套十二色雍正菊瓣盘其中有一只类似本品之青金釉蓝菊瓣盘,可为参考。

  本品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型隽秀,典雅优美。青金蓝釉面肥润,光华隐隐,如宝如珠,此种釉色在雍正朝异彩纷呈的颜色釉瓷器中亦属存世稀少的精品,又为名家旧藏,更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