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在这里国丰国际拍卖公司我们的优势

名称:联系在这里国丰国际拍卖公司我们的优势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8359721

更新时间:2024-12-23

发布者IP:14.150.240.82

详细说明

  联系在这里国丰国际拍卖公司我们的优势

  Lot 31

  十七/十八世纪 黄花梨霸王枨半桌

  118×77.3×84厘米

  估价:50,000 – 80,000 英镑

  来源:

  香港恒艺古董家具有限公司

  丹麦私人收藏,从上处获得于2002年6月24日

  此半桌攒边打槽镶独面板,无束腰,牙板边起阳线加洼儿。方材腿直落地面,腿上装霸王枨起加强稳固作用。木材纹理流畅,色泽温润。整体结构严谨,呈高挑疏朗之势,显明式家具简单明快的特点。此拍品与本场的一组黄花梨家具和文房器物(Lot 31-64)均来自同一显赫丹麦私人收藏。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32

  十七世纪 黄花梨方角柜

  119 × 71 × 39.5厘米

  估价:50,000 – 80,000 英镑

  来源:

  香港恒艺古董家具有限公司

  丹麦私人收藏,从上处获得于2004年12月15日

  Lot 77

  清康熙 墨彩矾红描金鱼化龙纹棒槌瓶

  高78.5厘米

  估价:100,000 – 200,000 英镑

  来源:

  英国藏家藏品,Edward Varley Kayley(1900–1974)

  Kayley曾是一位中国艺术藏家,尤其钟情于中国绘画。

  此瓶筒腹,长颈,盘口,器型恢弘规整。通体施白釉,上以墨彩矾红描金饰鱼化龙主题纹饰,所绘两龙身躯矫健,五爪锋锐有力,龙眼桀骜不驯,升腾翻滚于海水云雾之上,尽显威武凶猛之势。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拍品纹饰展开图

  此瓶所见龙纹风格上可溯至宋代绘画,尤见于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的由南宋画家陈容(约1200–1266)所绘的纸本墨笔淡设色《九龙图》。九条龙分置于险山云雾和湍急的潮水之中,营造出玄惑浪漫的异境之感。后世艺术家创作的龙的形象中多能看到陈容的影子。

  横屏滑动查看陈容《九龙图》

  陈容《九龙图》(局部)

  拍品局部

  到了清康熙年间,曾对宫廷艺术风格发展特别是龙纹设计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刘源。他为景德镇御窑厂的皇家瓷器提供了数百个瓷器设计。对陈容《九龙图》元素的借鉴也见诸于他的墨锭、砚台和瓷器等多件作品中。

  其中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一件清康熙青花釉里红波涛龙纹瓶(博物馆编号:PDF,C.644),和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康熙青花龙纹瓶(编号:故00148307)都被认为是以刘源的画作为粉本创作的作品,从造型风格上与本拍品有诸多可资比较之处。

  墨彩云龙纹笔筒,唐英制,清乾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其后进一步将龙纹设计应用于瓷器中的是著名的督陶官唐英(1682–1756),唐英在雍乾时期的作品广为人知并被普遍欣赏,有多件唐英风格的绘有墨龙纹饰的瓷器见诸博物馆收藏和拍卖市场。但是本件拍品以其象征终极皇权的五爪龙,恢弘的器型和尺寸,更早的年代(康熙而非乾隆),成为远超同品类作品的非凡力作。

  此拍品在原藏家Edward Varley Kayley家中的场景

  (摄于1984年,藏家不在其中)

  这件拍品原为英国著名藏家Edward Varley Kayley的私人藏品。Kayley对中国艺术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其中尤为钟爱中国画作。Kayley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是玫瑰十字共济会的重要成员。他通过本地拍卖会、古董商店以及与柯莱特中国书店(Collet’s Chinese Bookshop)苏珊・陈的密切合作,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收藏。

  Kayley的私人笔记中,详细记录了从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英国博物馆展览情况,并对其收藏的画作进行了详细的注解与译文。他对中国画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画如无声的诗”,并指出“山水中的每一景都与人类灵魂的某个阶段相印证”。正是这种对中国艺术的深刻理解,让Kayley独具慧眼,使得此瓶在其收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80

  明万历 青花鱼莲纹缸

  青花“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高43厘米

  估价:100,000 – 120,000 英镑

  来源:

  原美国东海岸私人收藏

  伦敦古董商S. Marchant & Son

  范丽收藏,伦敦,于2009年12月7日从上处获得

  展览&着录:

  马钱特,《Ming Porcelain》,2009年,第74-75页,图录编号31

  此缸深腹,平底,胎质厚重坚致,体量硕大,造型稳重。外口沿下以青花横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器内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通景描绘鲭、鮊、鲤、鳜四条鱼游弋在莲花水池中,取其谐音,寓意“青白礼贵”。青花发色浓艳,层次清晰鲜明,为明代御窑瓷器中风格别致的一类隽品。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110

  十九世纪 杏黄缎绣十二章纹女龙袍

  长130厘米

  估价:20,000– 30,000 英镑

  来源:

  伦敦古董商Spink & Son Ltd.

  欧洲私人收藏

  此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式袖口,左右裾。领口饰石青地云龙纹。主体杏黄绸地,以捻金线绣九龙,胸前后及肩部正龙各一条,前后下摆及内襟处行龙五条。袍身亦绣有象征至高皇权的十二章纹,依序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粉米。间饰祥云、蝙蝠和寿字纹,下摆饰海水江崖、八吉祥纹及丽水。本龙袍左右开裾和中接袖的设计均昭示这是一件女袍。根据清代典章制度记载中,皇帝朝服和龙袍中均明确规定纹饰中间列十二章,但如本拍品所示,细究清宫女用礼服和吉服中却不乏十二章纹的实物,有学者观点认为女服中十二章纹的使用与帝王以示恩荣的特殊赏赐或者清末朝纲动荡有关。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140

  1769–1774年

  《乾隆平定西域得胜图》版画十五幅

  88.7 × 51.3厘米

  估价:30,000– 50,000 英镑

  来源:

  Arthur Probsthain 书店,或于1927年前获得

  两处御笔题款和钤印局部

  在1755至1759年期间,清政府为了平定西北边陲的叛乱,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平叛战争。在取得胜利后,乾隆皇帝决定将战争中的重要场景以图画形式记录,以标榜战功和彰显国威。委任当时在宫廷任职的西洋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和安德义四人绘制了一组共16幅《乾隆平定西域得胜图》的版画底稿,并将底稿运往法国,由巴黎重要的版刻家Charles-Nicolas Cochin监制,历时近十年完成共200份。除少数样品留在法国宫廷外,大部分都被寄往中国,本件拍品上可见的御笔题款和钤印都可证明它是曾经被送回中国的作品。

  Arthur Probstain与他的书店

  Walter和Eve Sheringham

  此件拍品来自英国知名书店Arthur Probsthain,该书店创立于1903年,自1905年以来一直从业于大英图书馆对面的Great Russell大街41号。书店最初由Arthur Probsthain经营管理,后由其侄子Walter Sheringham及其妻子Eve接手,他们的孩子也在20世纪70年代参与进来,确保了这家著名家族企业的延续。历经百年耕耘,Arthur Probsthain书店被认为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中国书籍行家之一。同样来自Arthur Probsthain书店的一组共48件拍品,将在11月5日伦敦骑士桥“亚洲艺术拍卖”中推出,以飨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