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评估围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交易方式
拍品编号2001
9.73克拉梨形D/SI1钻石戒指
Harry Winston设计
估价:港元 650,000 - 850,000
拍品编号2028
7.79及7.67克拉椭圆形缅甸天然蓝宝石耳环
估价:港元 650,000 - 850,000
拍品编号2002
5.00克拉长方形E/VVS1钻石戒指
估价:港元 600,000 - 800,000
拍品编号2021
9.03克拉椭圆形莫桑比克天然红宝石戒指
估价:港元 600,000 - 800,000
拍品编号2035
1.71克拉心形艳彩橘黄色VS1钻石及1.54克拉心形D/VVS1钻石耳环
估价:港元 350,000 - 550,000
拍品编号2029
蓝宝石首饰套装
估价:港元 300,000 - 500,000
拍品编号2048
天然翡翠蛋面及钻石戒指
估价:港元 240,000 - 350,000
拍品编号2004
3.31克拉长方形H/VVS1钻石吊坠项链
Cartier设计
估价:港元 180,000 - 280,000
拍品编号2119
黄水晶及钻石“Bird on a Rock”胸针
Tiffany & Co. Jean Schlumberger设计
估价:港元 180,000 - 280,000
拍品编号2017
孔雀石“Alhambra”项链及耳环
Van Cleef & Arpels设计
估价:港元 80,000 - 120,000
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70
明永乐/宣德 铜鎏金绿度母像款磨
高25厘米
估价:150,000– 200,000 英镑
来源:
Marcel Nies Oriental Art,安特卫普,比利時,2003年以前
英国私人收藏,于2005年4月14日从上处获得
展览&著录:
Marcel Nies,《Buddhists, Hindus and Jains, In Search of Perfect Beauty》,安特卫普,2003年,第38-39页
铜鎏金绿度母坐像
(明永乐 “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
高1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尊铜鎏金绿度母像融合了汉藏艺术元素,属典型明代宫廷造像。此像头戴宝冠,呈游戏坐,右脚踏小莲花,其右手施与愿印置于膝上,左手施皈依印。黄铜封底阴刻十字交杵图案,其上表面朱漆残余是经过加持的证明。按照体例,双层莲花宝座上原应阴刻年款,惜已磨损,但是“大明”二字依然隐约可见,结合其风格特征,可以断定此像铸造应该在明永乐或宣德朝的内府之中。
像主身份为绿度母,是二十一救度佛母之首,传为观世音菩萨所幻化,藏族人民也将其视为唐朝时嫁入吐蕃和亲的文成公主的化身。此像面容端庄秀丽,笑容温厚,身材比例协调,线条匀称柔美。既富有庄严慈悲的宗教感染力,也彰显出了雍容华贵的皇家气度,完美结合了藏传佛教图像与宫廷技艺。
Marcel Nies Oriental Art图册,2003年
该像由现藏家于2005年从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主营南亚印度和喜马拉雅艺术的知名画廊Marcel Nies Oriental Art处购得,并早在2003年就被著录在该画廊图册中。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25
清乾隆 青花洋彩八吉祥纹贲巴瓶
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高29.5厘米
估价:60,000 – 80,000 英镑
来源:
英国私人收藏,获得于约1901-1902,并由后人保存迄今
此瓶水盂形口,外撇式高足绘有三层莲瓣纹,以青花矾红彩绘莲托八吉祥纹于球形腹,高束颈,颈部以多彩交替绘莲瓣纹装饰。器内与底施松石绿釉,底心以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贲巴瓶为藏传佛教器具,在乾隆朝多有烧造,此瓶作为御窑精品,当是为皇家或西藏寺庙定制的法器。
滑动查看更多拍品图片
Lot 30
清雍正 粉彩双龙捧寿字云鹤纹折腰大盘
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直径54.8厘米
估价:250,000 – 400,000 英镑
来源:
Richard Le Poer Trench(1767–1837),第二代克兰克蒂伯爵,第一代赫斯登侯爵,加尔巴利庄园,戈尔韦郡,并由后人保存
Christie Manson & Woods Ltd.,伦敦,1892年3月11日,拍品编号36(一对中的一件)
由Cooper从上处获得(或许是Thomas Cooper,奇趣品经纪商,新邦德街22号,伦敦)
Eric William Towler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获勋人(1900–1988),格林普顿庄园,牛津郡,并由后人保存迄今
Christie Manson & Woods Ltd.,伦敦,
1892年3月11日,拍品编号36(一对中的一件)
Richard Le Poer Trench(1767–1837)
本品传承有序,曾历多名重要藏家鉴藏,早在19世纪60年代前,已被纳入第二代克兰克蒂伯爵和第一代赫斯登侯爵的Richard Le Poer Trench(1767–1837)的珍藏。此外,龙纹第五爪有明显的抹除痕迹,进一步表明此物极有可能为清宫赏赐予朝外人士之礼。
本盘体量硕大,敞口折腰,曲线优美,盘心饰粉绿二色五爪双龙捧矾红描金团寿,内部盘缘绘八只仙鹤,间饰五彩祥云。外壁绘十只红蝠飞翔于碧海白浪之上。盘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在九龙夺嫡中脱颖而出的雍正帝算逆取顺守的一位典范,加之本人敏感多虑的性格,使其在统治期间格外重视利用各种祥瑞征兆来强化其统治的正统和合法性。
盘中所饰五色祥云,亦名五色庆云,作为“盛世祥征”的代表在雍正朝的记载中被多次提及。其中之一乃《清实录》所载,雍正元年,雍正帝在拜谒完葬有清圣祖康熙的景陵后,曾见“祥云五色,自西北起,覆于景陵缭绕不散”。此后五色祥云就被频繁运用于雍正朝御制瓷器之上。
加之此盘中叠加使用的团寿、红蝠和仙鹤等代表着吉祥长寿的意向,和象征着至高皇权的五爪龙纹,或可表明此盘曾作为雍正皇帝寿辰的贺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