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品推荐合作地址
从陶到瓷,你知道多少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分为陶和瓷两大类。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统称为陶器。
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而经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
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这千数间,除日用餐饮器皿之外,祭祀礼仪所用之物也大为发展。
六朝时期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公元581年隋朝夺取了权力,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统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隋朝瓷器也开始兴起于市。
宋代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
元朝
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朝
满清统治垂二百余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为辉煌的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到清代晚期,腐败,国运衰落,人民贫困,中国的陶瓷制造业日趋退化。
民国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无发展可言。民国初,军阀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曾特制了一批"洪宪"年号款识的瓷器,这批瓷器在技术上不可谓不精,以粉彩为主,风格老旧。由于内战频仍,外国入侵,民不聊生,整个陶瓷工业也全面败落,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前,未出现过让世人注目的产品。
田黄石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田中出产,因为色泽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田黄石的材质温润凝腻,被称为“印石之冠”;中国印章的美学表现在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方面,名贵的田黄石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田黄石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富贵。一块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细腻、温润的特征外,还要色泽、纹理鲜明、形体较大、印钮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高一筹。收藏田黄石有旧石与新石之分,旧石总体上说品正、形正的较多,而新石往往为了不减少分量,多以自然随形为主,很少被加工成方正的印材。田黄石有着特的纹路,通常被称作“萝卜丝纹”,一些人往往以此作为鉴别田黄石的依据,但是,事实上一些有“萝卜丝纹”的石料并非就是田黄,所以单凭一种纹路是不能确定的。
在经过多轮竞拍后,这件清代田黄石印章终以1725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平均约13万一克。这件清代田黄石印章的质地,体型硕大,重达148.8克左右,这在存世的田黄石方章中是极为少见的珍品。在这件清代田黄石方章原配的木匣上还书有“龚仰蘧用田黄章”字样,是清代龚照瑗的旧藏。值得一提的是,龚照瑗在清代是非常的外交家和收藏家龚心钊的父亲。随着田黄石的拍卖不断增多,且田清代黄石印章价格也由此而逐年上升。
目前,正是田黄石原石价格市场价值的飙升时期,且由于田黄石的性,使得存世的清代田黄石价格不菲,不仅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且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值得投资、收藏的宝石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