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国际拍卖公司征集中心拍卖解析古董古玩
Lot 1584
清早期
铜嵌银丝兽面纹提梁卣
高 H 31
卣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隆盖圆钮,錾刻兽面纹,器身盘口,长弧腹,垂腹明显,外撇圈足。颈两侧设置宽扁提梁,腹部铜嵌银丝装饰,上腹部刻八宝纹,下腹部腹部装饰兽面纹,华丽庄重,装饰性极强。卣为盛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卣的基本形制为扁圆、短颈、带盖、鼓腹、 圈足,有提梁。还有少数为直筒形、方形和圆形,还有动物形状的鸟兽卣。器饰饕餮纹、云雷纹和联珠纹。整器造型端庄,铜嵌银丝明丽,线条流畅自然,技巧高超精湛。置之高斋,虽非上古彝器,亦足可清赏。
Lot 1581
明
铜兽面纹狮球钮朝冠耳炉
高 H 42
朝冠耳炉之器型历来为宫廷专用,其朝冠耳往往寓皇家威严之意于其中,今日在故宫殿前陈设中 仍然可以见到各式朝冠耳炉。铜炉分炉盖与炉身两部分,整器上下满施浮雕装饰,无一处留白。炉盖置 狮球钮,球整体透雕,狮纹雕刻细致、毛发根根分明。炉口上下装饰回纹锦地,内装饰花卉纹,炉腹圆弧饱满,以兽面纹为主体纹饰。足部兽首深目高眉,宽鼻阔口,獠牙外露,古拙沈稳。整器浮雕装饰颇为有致,尤其主体兽面纹图案,皆以浅浮雕突出,做工考究,繁而不杂,气势非凡之炉,非一般匠人所能为,其地位之高,亦非普通贵胄所能拥有,极具收藏价值。
Lot 1580
清早期
铜云龙纹太狮少狮钮香熏
高 H 24.3
香熏分炉盖炉身两部分,器身长方形,炉盖扁圆拱形,透雕太狮少狮,大狮坐卧,小狮枕其 背。“狮”和“师”谐音,所以老少两只狮子 就有了“太师少师”的寓意。太师为正一品官,少师为从一品官,少师地位仅次于太师。“太狮少狮”寓意官运亨通。炉身两侧对称置狮耳,腹部浮雕海水龙纹,下承四柱足,足上雕狮纹。
Lot 1583
明
铜八仙纹凤耳盘口大瓶
高 H 66.2
Lot 1570
清中期
铜鎏金龙树菩萨小像
高 H 8.5
Lot 1575
明
铜鎏金异兽挂件
长 L 6.3
Lot 1612
清中期
黄玉观音立像
高 H 20
带座
黄玉因其原料稀少,稀罕程度可以与和田羊脂白玉并举,颜色纯正的黄玉甚至高于羊脂白玉。黄玉料整挖制成,十分难得。观音面容平和,面庞丰腴,双目微启,双耳下垂,五官清秀,发丝雕刻精细,右手持净瓶,左手持念珠。身披广袖长衣,脚尖自然袒露,衣纹流畅自然,细节刻画严谨。整件雕工精湛,一气呵成,典雅美观。
Lot 1613
清中期
白玉灵猴献寿摆件
长 L 10
整器立体圆雕灵猴献寿,灵猴爬于硕大仙桃之上,四脚并用,面露俏皮神色,尾卷臂长,探首探脑,猴子神态生动。“猴”同“侯”相谐音,是古代贵族爵位中的第二, 地位高贵;桃,历来象征长寿,常被人喻之为“仙桃”、“寿桃”;所以将猴子桃子相搭配的“灵猴献寿”,又有着“福寿双全”之意。
Lot 1603
明
白玉洞石仙人炉顶
高 H 6.3
Lot 1670
清早期
青白玉螭龙鸡心佩
长 L 8.2
Lot 1610
清晚期
三色翡翠麻姑献寿
高 H 20.2
带座 附北京高德珠宝鉴定研究所证书
Lot 1593
明
青玉福禄笔架
长 L 13.8
带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