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大陆藏品标准2024
本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确立了鲜明的国际发展战略,面向海内外坚持以采纳或借鉴国际理念和成熟模式来兑现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承诺。在货品挑选、货品鉴定、初步估价、接收委托、运输保管、图录编制、登记备案、招商展示、展览交易、举行拍卖、付款交割、卖家结算、国家申报、国家税务等均体现国际水准,树立了国际化公司的积极形象。
要求瓷器、玉器、书画、杂项等,选中藏品可在我公司进行拍卖,有意送拍品者可将藏品发到本人,以便初步筛选。
下面是2020年釉里红纹盘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明宣德 釉里红凤纹蟋蟀罐---估价15.00到15.00万---成交价:EUR25.3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青花釉里红天球瓶---估价4600.00到4600.00万---成交价:JPY552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明洪武 釉里红花卉缠枝莲纹碗---估价25.00到25.00万---成交价:EUR143.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青花釉里红天球瓶---估价4600.00到4600.00万---成交价:JPY552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明 明永乐款釉里红缠枝莲狮子纹压---估价35.00到35.00万---成交价:EUR212.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青花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估价60.00到60.00万---成交价:SGD80.5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卉纹豆---估价360.00到360.00万---成交价:RMB433.33万---拍卖日期:2020年5月17日
下面是历年釉里红纹盘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海水「太极八卦---估价500.00到800.00万---成交价:HKD902.00万---拍卖日期:2009年4月11日
清代 青花釉里红狮子绣球蒜头瓶---估价280.00到280.00万---成交价:HKD462.00万---拍卖日期:2018年12月16日
清雍正 青花釉裹红海水赶珠云龙纹---估价600.00到800.00万---成交价:HKD879.60万---拍卖日期:2002年5月7日
清雍正 御制青花釉里红云海腾龙大---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1亿4720.00万---拍卖日期:2019年6月5日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串花双凤纹象耳---估价150.00到250.00万---成交价:RMB575.00万---拍卖日期:2011年5月22日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背壶---估价200.00到250.00万---成交价:HKD726.40万---拍卖日期:2007年5月29日
清 青花人物故事纹釉里红花口盘---估价160.00到320.00万---成交价:RMB551.94万---拍卖日期:2018年9月28日
春天是一年之季的开始,它孕育着希望与美好,春天也是人们艺术创作的题材,喜鹊登梅、柳枝抽芽、鸭子戏水等代表春天的事物也常出现在古瓷器中,或被诗人写入古诗里,经过历史的沉淀流传至今,春色依然。在春天这个特别的季节里,欣赏着这些题材的藏品,同样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在我国古玩,喜鹊叫声清脆婉转,象征着好运与福气,而梅花,乃报春之花,给人们带来春的信息。古人云:"水陆草木之花,香而可爱者甚众,梅花先天下而春,故首及之。"在过新年、迎新春时,"喜鹊登梅"则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图中所示是一只清代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喜鹊登梅纹大盘,盘面上喜鹊体形浑圆,梅干枝条笔直,梅花散于嫩枝之间,千斛万蕊,冷艳寒香扑面而来。梅枝线条恣意纵横,给人以洒脱清逸之感。该盘整体构图疏朗,富有韵味,给人以清新丽质之美感,青红两色互相衬托,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釉里红纹盘私下交易价格走势如何,古人云:“釉里红……红如腥血,宝光灼烁,光彩陆离,耀人眉目,真绝世之奇珍品也!“青花釉里红”亦称“青花夹紫”,是青花和釉里红相结合的瓷器品种。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可称得上我国古瓷中工艺技术要求的釉下彩品种。“青花釉里红”是指在瓷胎上以“青花”和“釉里红”两种彩料分别绘画纹饰图案的不同部分,再罩上透明釉,然后入窑在高温还原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釉里红纹盘估价,这一品种的工艺基础是建立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主要着色金属元素不同的釉下彩烧成工艺特点上的。由于这两种彩料对窑内烧成温度的要求不尽一致,尤其是“釉里红”的主要着色元素氧化铜在高温下易挥发流失,只有在合适的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下才会呈现的红色,因此具备的工艺水准,才能烧制出呈现蓝、红两色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古代不像现在,有电子程序调控这种设备帮忙调控温度,所以釉里红是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窑工才能看出来的,从这点就能看出釉里红瓷器的珍贵程度。青花釉里红自元代成功烧成后,历经明代二百余年发展,到清雍正时期才算完全成熟,其工艺技术发展过程相当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