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最新送拍建议方案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最新送拍建议方案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7402730

更新时间:2024-09-30

发布者IP:117.61.110.176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最新送拍建议方案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等。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他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图片

  徐仁甫(1901-1988)四川大竹人。名永孝,字仁甫,以字行。老年称乾惕翁,四川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学术委员。徐仁甫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四五十年, 在中国语言文字的领域中,主要致力于古代汉语方面的研究,对虚词的研究尤见成就。出版的有《杜诗注解商榷》(书局1979)《左传疏证》《古诗别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广古书疑义举例》等专著。

  图片

  1937年3月14日,顾颉刚在禹贡学会理事长办公室

  顾颉刚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之家,早在1914年12月16日,正在北大读预科的顾颉刚就在读书笔记篇首这样写到:“吾今有宏愿在:他日读书通博,必举一切附会影响之谈悉揭破之,使无遁形,庶几为学术之豸。”

  “豸”,能辨是非曲直。纵观先生一生,确不负其青年宏志。作为“古史辨 ”派的学术羊,顾颉刚以胡适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治学信条,将宋明迄清疑古辨伪传统学术精神推向,开始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史学革命”。在实现对章学诚“六经皆史”的历史性后,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 ”“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等理论体系。尤其是在1926年,顾颉刚出版其史学巨著《古史辨》(册,先后出版七册),再次轰动史林, 胡适称之为“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 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古史辨》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史学学派古史辨派的诞生,顾颉刚也当然地成了这一学派的创始人。

  图片

  顾颉刚编著的《古史辨》册封面

  诸多理论中如:“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的理论也一直延续影响到顾老晚年在与徐仁甫的学术交流之中, 在是组顾颉刚亲笔书信中依旧是被反复提及的, 例如“五德终始说 ” 一词在与徐仁甫往来探讨书信中还是时常出现, 也侧面反映了贯穿着顾老的学术研究延续性。如顾老与徐仁甫论及《左传》与《国语》,时有提及如:

  1973.8.11邮出的一通7页信里:“……故研究左传同时研究国语,批判左传同时批判国语, 此亦先生所必当担负之责任也, 行长路者不跑快马。愿以此为鹄的,尽一生之力以为之。刚在五四运动后,九一八事变前,实欲力完成此任务,于‘五德终始说 ’下的政治与历史一文发其端,不料倭寇肆虐,从此放手…… ”

  图片

  Lot 15043

  顾颉刚致徐仁甫信札1通7页,附原信封

  尺寸:(26cm×19.5cm)×7

  估价:RMB 35,000-60,000

  又1973.9.13邮出的一通3页里:“……拙著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一文,开始载于一九三〇年清华学报六零一期,其后略加修改, 载于一九三五年古史辨第五册,始四〇四叶。……”

  图片

  Lot 15041

  顾颉刚致徐仁甫信札1通3页,附原信封

  尺寸:(26cm×21cm)×3

  估价:RMB 20,000-40,000

  又1973.10.16邮出的一通4页里:“……五德终始说一文, 出于急就, 如得假年,定当重写。……”

  图片

  Lot 15042

  顾颉刚致徐仁甫信札1通4页,附原信封

  尺寸:(26cm×19.5cm)×4

  估价:RMB 25,000-50,000

  顾颉刚的这些理论体系为可征信的《中国通史》的科学撰著和中国古代史研究,做了碑石性的学术基奠,在20世纪中国史学现代化进程中,他不愧为一个无法回避而又深具学术影响力的史家。

  顾老在书信中一直很谦逊,也时常鼓励并向徐仁甫提出建议参考等等, 在标的每通的释文下均有详细文字,在此就不一一枚举。而且在致徐仁甫的书信行文中,顾颉刚为人谦逊,为师亦温和可亲,如同挚友的形象,时常跃然于笺上,这些细微之处都值得大家去耐心咀嚼。当年学术界喜欢把有名望、地位高的教授称为“老 ”;早在抗战前,当时北平学术圈内有三个人被称为老板:一个是胡适,一个是傅斯年,再一个就是顾颉刚。由此可见顾颉刚当时学术地位之高。与胡适和傅斯年相比,顾颉刚可以说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纯粹的学者。

  他认为:“一个学者决不应当处处都以传统的是非为是非,做学问是不好专看人们的面色的,看人们的面色来做学问,学问总不可能做好的, 总不是真学问的。”(蔡尚思《顾颉刚先生治学的几个特点》)存疑是顾颉刚治学的一大特点:“对待书籍亦要留心:千万不要上古人的当,被作者瞒过;须要自己放出眼光来,敢想,敢疑。”“一个人的进步,根本在这个人有疑惑的性情。”顾颉刚的这些观点在与徐仁甫的 往来信札中也是时有涌现,堪称:甘把金针度与人!

  经顾颉刚指点提携,终成名家者是不计其数。譬如:为促进学术思想切磋碰撞,1934年2月, 顾颉刚与谭其骧合作创办《禹贡》半月刊, 引导燕大、北大、辅仁三校同学, 把见到的关于中国地理沿革的材料公布出来,互相交流。《禹贡》半月刊之英文译名为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即中国历史地理。在顾颉刚的努力下,一批史学新秀汇聚在《禹贡》周围,以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为代表的批禹贡学会成员, 都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从研究内容、名称到研究者,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科亦于此渐渐发轫!

  图片

  1957年,谭其骧(左)、顾颉刚(中)、侯仁之(右)同游青岛湛山寺

  而在顾颉刚主持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倾力主办《禹贡》等杂志,皆有搭建平台、造就青年之考量。每每有生计艰难的青年学生,先生便将其留在身边做事,以己之薪金资助之,以至自己常常积蓄全无,遇到渴望已久的书籍也无从购置。郭敬辉、童书业、刘起釪等学者都曾受先生栽培,终生感佩。郭敬辉每每忆及其时已名满天下的先生对仍为农村青年的自己倍加关怀、热情款待便感动不已。顾颉刚惜才有余,于扶持青年上颇费心血,不惜竭尽财力心力,但先生全然将此视作“人生一乐 ”,不求分毫回报!

  总而言之,顾颉刚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邃密深沉的治学功力、通达博雅的治学境界,在此组专题书信细节中时有涌现,无论从学术价值, 还是文物价值来讲,抑或是收藏价值,该组标的对于研究顾颉刚先生的学术思想, 是很有补益的!作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顾先生于新旧交替的动荡时代擎起薪火,又将学术之火播撒四方,光照着现代史学发展的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