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总征原来如此简单成交率
LOT 689
顾岩寿楷书《木兰花慢词一首》
水墨花笺 册页
31.5 × 71cm.
估价待询
来源:1996年纽约佳士得秋拍LOT 23。
此帖为顾岩寿楷书《木兰花慢词一首》,为友人祝寿而作,明代归项元汴收藏。上款人“仲阳明府”即李春,字仲阳,北京人。大德七年(1303)闰五月任镇江路经历,十年(1306)迁尹青阳,改于潜,以杭州路判官致仕,寓镇江。此作用笔谨严,为典型的元人书风,与故宫、上博藏本风格一致,也是顾岩寿存世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件;尤为难得是所用纸张为元代花笺,图案为荷花,殊为罕见,可参阅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鲜于枢《论书帖》。
▼点击下方阅读更多▼
保利香港拍卖
,赞70
(横屏观赏拍品图)
LOT 688
文征明《溪山深秀》
设色绢本 手卷
引首:29 × 96.5cm.;
画心:30 × 150cm.;
题跋:30 × 113.5cm.
估价:HKD 2,600,000 - 3,000,000
出版:《第137号思文阁古书数据目录》,(株)思文阁出版,平成五年(1993年)十一月,页114,图版259
此作乃文征明青绿山水,虽为青绿山水,敷色却极为清雅淡丽,写于嘉靖戊戌年,其时文征明虚岁六十九。画面上描绘的是高木浓荫,群山环抱,掩映草堂,由江泊知清风徐来,见奇山墨松错落有致。近处草堂敞轩,二高士案前对坐,似乎交谈甚欢雅兴正浓。
一片清雅淡丽之下,高士燕居此妙景之中,与知己畅谈,甚是悠闲自得。此乃爱新觉罗•弘旿旧藏,但后此作被恭亲王府所藏,而至到恭亲王溥伟其时,最终流入日本。值得注意的是卷后“玉磬山房”诗曾收录于《珊瑚网》、《式古堂》。
LOT 683
王原祁《仿倪黄笔意》
水墨纸本 立轴
83 × 39.5cm.
一七〇三年作
估价:HKD 1,500,000 - 3,000,000
注:徐邦达题跋
说明:张重威(1901-1975),扬州仪征人,原名张垕昌,字重威,号潜园、默园,著名金融家、收藏家。
《仿倪黄笔意》作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 王原祁时年六十二岁。王原祁自幼受祖父王时敏教诲,以元代画家黄公望为大宗,临习不辍,此外对倪瓒亦多有借鉴。此幅构图拟倪瓒 “一河两岸”式,因其下笔如有金刚杵,在笔墨的运用上极为精妙。
徐邦达题裱边赞为“苍而且秀,犹未离乃祖法脉”,确是公论。以风格而言,黄公望、倪瓒的画作尚显冲淡,王原祁《仿倪黄笔意》则将其变为苍厚沉郁,虽曰合倪黄笔意于一身,其实是“悟其法,会其趣”,甚至可以看作是王原祁借仿古的名义而进行的自我创造。
(局部图)
LOT 672
董其昌《杂书释论》
水墨纸本 册页
一六三〇年作
28 x 16cm.x28
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
着录:《董其昌的世纪》,何惠鉴,美国纳尔逊博物馆,1992年,页529。
来源:佳士得纽约1991年LOT 31,1991年5月29日。
董其昌在《杂书释论》册书写了数种不同的佛典,前段是唐代洞山良价《宝镜三昧歌》、唐代善导和尚法语、南宋释普度偈颂(古德偈),后段是自撰的四则禅悦文字(收录于《容台别集》卷一《禅悦》)及自作七绝《读华严合论偈》。董其昌好参禅悟道,与莲池、达馆真可、憨山德清等法师都有来往,早年科场失意时更是向佛教寻求精神慰藉,本册最后一则文字“余始参竹篦子话,久未有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就是这一经历的反映。
董其昌以行书成就最高,此册《杂书释论》用笔精准,线条圆润,结体多取欹侧之势,书风秀逸,一派天真潇洒,是其行书典型风格。当七十六岁的董其昌书写心心念念的禅理时,已然心手两畅,人书俱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晚年代表作。1992年,何惠鉴在美国纳尔逊博物馆主持举办了“董其昌的世纪:1555—1636”,《杂书释论》册被收录于同名展览图录中。
LOT 371
董诰《寿寓恬熙•桐荫玩月》
设色纸本 镜心
16.5 × 24cm.
估价:HKD 480,000 - 800,000
着录:
<一><石渠宝笈三编>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北京出版社,第九册,2003年,页868-869。
<二><历代着录画目>,(美)福开森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页735。
<三><清代御制诗文集>。
本幅楷书题写桐荫玩月四字,并由嘉庆帝题写,御制诗一首于本幅左上。画中绘两高士坐在梧桐树下赏月的场景。董诰根据嘉庆帝的诗文,用他手中的笔把“秋宵清景满原炯,嘉荫高梧百尺青”用绘画形式很好的呈现出来,风致隽逸,人物虽小,面目体态形神兼得,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董诰作为官二代,尤其是作为“国朝第一手”董邦达的长子,也颇受乾隆帝的赏识。画作很多都收录于《石渠宝笈中》。其在乾隆五十二年加太子少保,擢户部尚书。作为嘉庆帝的老师,其与嘉庆的光系不亚于朱珪。过世时,嘉庆帝亲临祭奠,御制哀诗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之句,赐谥文恭。
▼近现代书画▼
保利香港拍卖
,赞33
LOT 648
张大千《阿里山浮云》
设色纸本 镜心
66.5 × 136 cm.
估价:HKD 6,000,000 - 8,000,000
来源:
香港苏富比2002年春LOT125,成交价:HKD 1,852,000。
出版:
<一>《张大千书画集卷2》,第30页,(台北)历史博物馆,1980年。
<二>《张大千书画集》,第13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三>《大师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张大千作品在加拿大首展》,第53页,(台北)历史博物馆,2000年。
展览:
<一>“大师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张大千作品在加拿大首展”,温哥华美术馆(加拿大),2000年11月30日-2001年1月28日。
<二>“大师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张大千作品在加拿大巡展第二站”,维多利亚美术馆(加拿大),2001年3月2日-4月22日。
《阿里山浮云》是大千先生八十二岁时忆游之作(张大千先生曾于1959年与在台诸门人同游阿里山)。本幅敷色秀润苍郁,云海飘渺,山麓间岚气回荡,尽见乃师烟云虚实有无之妙顿。
LOT 649
张大千《柴家相约》
设色纸本 镜心
90 × 45.5cm.
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
本幅写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是年大千先生己决定返台北定居,及至一九七八年摩耶精舍落成之前,暂居台北仁爱路的云河大厦,历时两年有余。大千山水独步古今,师古人、师造化,此时写作严谨细致,笔墨苍而秀润。
LOT 536
张大千《振衣千仞岗》
设色纸本 镜心 一九八一年作
108.5 × 57.5cm.
估价:HKD 700,000 - 1,000,000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出自晋代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比喻心志高洁,远离尘世而归隐。
1981年初夏,张大千开始绘制人生中最重要作品长达十米的巨制《庐山图》,倾注其大量的精力与心血,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直至1983年辞世前,他也保持与世界各地朋友的鸿雁往来,持续地进行创作并通过相赠作品,以示友朋之间的亲密友谊。
大千晚年所绘人物多为逸笔,此幅创作于1981年,人物衣纹鞋履、毛发面容刻画细致,山体、树枝以墨为骨,以赭石渐次渲染,再用朱膘、朱砂点缀,营造出天朗气清、秋色丰盈的时节场景。底部近三分之一的留白,似云似雾,将人站立于山顶把壮丽河山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迈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潇洒的行书落于右侧,点题的同时使画面达到动态平衡的效果,晚年的大千创作已达通融,随心所欲的宗师境界。
此类题材在大千的创作中并不多见,料想此藏家的高尚品格得到张氏内心的高度认可。得蒙藏家信任,此作象征其与张氏友谊的精品佳构首现市场,实属难得可贵。
LOT 645
傅抱石《华山》
设色纸本 镜心 一九六四年作
57 × 68cm.
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
来源:
1995年5月31日纽约佳士得LOT241。
LOT 442
齐白石《富贵大吉图》
设色纸本 镜心
104 × 35.5cm.
估价:HKD 600,000 - 1,000,000
说明:
“步青同志”即苏步青(1902-2003),浙江温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局部图)
(剧本图)
LOT 606
张大千、溥儒、周炼霞、吴青霞等 《苔岑集 册页》
设色纸本 册页
11 × 14.5cm. × 24
估价:HKD 550,000 - 600,000
说明:
此册页汇集众多民国时期海上名家,皆率性之作,又册页尺寸袖珍,仅手掌般大小,实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