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开始国丰国际拍卖公司费用流程负责人

名称:征集开始国丰国际拍卖公司费用流程负责人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9.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7179883

更新时间:2025-01-06

发布者IP:14.26.134.153

详细说明

  征集开始国丰国际拍卖公司费用流程负责人

  明清以来,伴随着长江以南地区经济的空前繁荣,江南及周边城市地区的文化发展也达到历史的顶峰,其最重要的反映就是出现了不少绵延数代的世家名门。来自无锡的秦氏家族就是其中颇为著名的一支。

  锡山秦氏以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为始祖,宋元时期从常州武进迁至无锡,以仕宦发家,以孝友传家,且有著书存文的传统,《锡山秦氏文钞序》中称:“自古名门右族,世称邑望者,非特侈阀阅炫簪缨科第以夸耀庸俗而已,必其人文秀起,世多贤士大夫卓然有可传者,始克光昭累叶,闻望勿坠。”可见这个家族对于文化的高度重视。在这种氛围下,秦氏家族成员历代不乏文人雅士,他们于诗文、书画、金石、收藏几乎无一偏废,“秦氏阀阅之盛甲于三吴,其著作之富麟麟炳炳,蔚成巨观”,“江南名族之冠”的美誉名不虚传。

  本专题所呈现的,即为黄士陵、徐三庚、赵叔孺、陈巨来、叶璐渊、陶寿伯、徐云叔等晚清以来篆刻名家为秦氏家族秦祖永、秦凤墀、秦文锦、秦清曾一门所刻自用印,这些印曾被收录于《锡山秦氏藏印》原拓本中,从中不独可见秦氏家族几代人对于金石艺术的癖好,更可见其人对于文艺的承传与坚守,那正是江南文人家族的绝代风采。

  《锡山秦氏藏印》

  秦祖永(1825-1884),字逸芬,又字撷芬,号邻烟、桐阴逸史、桐阴散人、稜烟外史等,无锡人。道光三十年拔贡,曾流寓开封,后任广东碧甲盐场大使。工诗文古辞,嗜书善画,亦能篆刻,山水学师法“四王”,尤以王时敏为宗,景其濬在《画学心印序》中称:“君初法四王,由董文敏追从倪黄吴王,溯源荆关辈巨,积久资深,默参神化”,为“娄东画派”重要画家之一。尤精赏鉴,画学见解极高,所著《桐阴论画》《桐阴画诀》《画学心印》对近世艺坛影响深远。

  Lot 1660

  黄士陵为秦祖永刻 “桐阴馆主”寿山石印章

  印文:桐阴馆主。

  边款:桐阴馆主人属,穆父制。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沓古山房刊行,原钤本。

  1.8×1.8×3.1 cm.

  RMB: 100,000-200,000

  Lot 1661

  黄士陵为秦祖永刻 “丹青不知老将至”寿山石印章

  印文:丹青不知老将至。

  边款:让之严重,井畾秀媚,二者难兼,吾从让翁矣,逸老鉴定,士陵志,壬午孟秋。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沓古山房刊行,原钤本。

  2.4×2.3×3.5 cm.

  RMB: 500,000-800,000

  专题中三方秦祖永自用印分别为黄士陵与徐三庚所刻。黄士陵(1849-1909)所刻“桐阴馆主”“丹青不知老将至”二印皆为朱文,为典型的学习吴让之风格之作,前者未署年款,后者边款曰“让之严重,井畾秀媚,二者难兼,吾从让翁矣,逸老鉴定,士陵志,壬午孟秋。”壬午为光绪八年(1882),这年三十四岁的黄士陵刚刚从江西来到广州,此时他的篆刻艺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正是在广东这段日子中的所见、所学、所交,让他的篆刻艺术渐渐走向成熟。而这第一步,就是吴让之。在这段边款中黄士陵对比吴让之和徐三庚各自的风格,在“严重”和“秀媚”之间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自己更为倾心的吴让之。原来,他的朋友在这年春得到一部吴让之晚年作品印谱,知道黄士陵喜欢,于是“知余钻仰。據出授观,余闭门索隐,心领而神会之,进乎技矣”,进步明显到自己都感觉得到。而这几年有可能就是秦祖永任广东碧甲盐场大使之时,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佩服他鉴赏家的超前眼光,作为前辈,他在这两年请黄士陵刻了不少印,除了这两方外,黄士陵印谱中还有同年为秦氏所作的“祖永画诀”白文印、“逸芬写意”朱文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朱文印以及下一年刻的“茶熟香温且自看”朱文印。这些作品的基本都受到吴让之影响,然而其线条流畅俊美,刀法尤其果决精微,已经能依稀看到其后来的运刀风格。

  Lot 1662

  徐三庚为秦祖永刻 “稜烟外史”青田石印章

  印文:稜烟外史。

  边款:井畾仿汉。

  出版:

  1.《中国篆刻丛刊》第二九卷,P77,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1984年。

  2.《锡山秦氏藏印》,沓古山房刊行,原钤本。

  1.8×1.8×3.3 cm.

  RMB: 80,000-120,000

  徐三庚(1826-1890)与秦祖永差不多同辈,在当时诸多名家之中,他为秦祖永所刻印最多,小林斗庵先生所编的《中国篆刻丛刊·徐三庚卷》中所录就有近七十方,多无款;而在秦祖永自己集拓的印谱中,徐三庚之作二十九方均有边款。从秦氏所拓徐印的边款中我们可以知道,二人在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曾相聚于广州,这远早于秦祖永与黄士陵的交往时间,可见秦祖永到广州任职的时间颇长;在徐三庚在为其所刻“劳谦君子终有吉”一印边款中提及二人“时相过从,畅谈画理,娓娓不倦,深得古人奥窔”,并且对秦祖永人品画艺评价极高:

  凡良朋请乞者,虽长笺巨幅不辞劳瘁,撝洒应之。其为人尤极谦和,与物无牾,盖其学问渊博,平日之奉教于君子者深也。观其画境亦雄厚浑穆。昔米元章论李光丞,后代必昌,余谓逸老亦然。

  此方“稜烟外史”白文印应为彼时所刻诸印之一,那么就是徐三庚四十八岁左右所作,此时乃属于徐氏篆刻的黄金时期,在着力结合浙、皖两派技法之外,更强调自己独特风格的确立,其篆法以天发神谶碑为根基,布局强调疏密流动、虚实对比,刀法则以浙派的切刀为主,追求生辣、朴拙、浑厚之质。在徐三庚寄寓广州的两年时间里,秦祖永请他刻了大量自用印,除此印外尚有“晴窗一日几回看”“邻烟长物”“私淑西庐”“秦祖永宝藏印”“振绪堂印”等,徐三庚还为他作“多事有荣辱,寡交无是非”篆书五言联。从秦祖永与黄金时期的徐三庚以及青年时期的黄士陵都有艺术交集这件事来看,他在篆刻的品鉴方面与书画有着同样的敏锐度。

  Lot 1663

  徐三庚为秦凤墀刻 “凤墀”寿山石印章

  印文:凤墀。

  边款:徐三庚为子治仿汉。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沓古山房刊行,原钤本。

  1.3×1.2×3 cm.

  RMB: 60,000-100,000

  徐三庚还为秦祖永之子秦凤墀刻过印。秦凤墀(1849-1911),字子治,一字颂丹,号彤伯,同治七年(1868)秀才,秦祖永子。关于秦凤墀的生平资料比较有限,我们只知道他亦善书画,有《味经先生秦蕙田画图》临本传世。他与徐三庚这位父执的交往应该是来自父亲秦祖永的关系,此方“凤墀”白文印边款题曰“为子治仿汉”,布局周正,而刀法愈发自由纵横,有一种不加修饰却自然浑融之感,当为其晚年之作。查徐氏印谱,他还为秦凤墀的族兄弟秦凤璪刻过印,说明秦家与徐三庚的交往延续了两代人。

  进入民国时代,秦祖永一门从家族的鉴赏收藏进入到“师古创新,服务大众”的新阶段,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艺苑真赏社(上海古籍书店的前身)的成立,而它的创办者是秦祖永之孙、秦凤墀之子秦文锦。秦文锦(1870-1938),字絅孙、褧孙,号云居士、息园老人,斋号为鉏彝斋、古鉴阁。自少年起即潜心于祖上所收藏的历代书画与碑碣拓本中,从他后来承续祖上仕宦任福建淡水盐场大使的经历推断,秦祖永晚年可能也从广东移官福建。归里后,对家族旧藏更精心校勘,去伪存真,尤对甲骨钟鼎、秦汉籀范进行深入探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学术热门。他还曾随驻日使节赴日本考察交流,广交同好,研习先进科学技术,尤重书籍装帧及锌板蚀刻珂罗版印刷。1904年他选址上海三马路277号创办艺苑真赏社,以“经营不改琴书乐,贸易犹存翰墨香”为座右铭,用当时最先进的印刷技术珂罗版照相印刷术,出版了秦家历代收藏的碑帖,其母本既朔古善,装帧又颇考究,故顿为同类印本中翘楚者,载誉当时。

  Lot 1664

  赵叔孺为秦文锦刻 “褧孙藏砖”寿山石印章

  印文:褧孙藏砖。

  边款:叔孺为褧兄制。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沓古山房刊行,原钤本。

  1.4×1.2×2.9 cm.

  RMB: 50,000-80,000

  赵叔孺(1874-1945)为秦文锦所刻“褧孙藏砖”朱文印说明了秦氏在金石方面的收藏癖好,此印纯以浙派之法为之,布局妥帖,气息温雅。赵叔孺早年曾当过福建同知,后来常年隐居上海,这和秦文锦的人生轨迹重叠度很高,故而二人有可能很早就开始交往。1938年秦文锦病逝,其长子秦清曾继承父业,坚持艺苑真赏社的经营出版发行,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时并入上海图书发行公司,秦家的又一个时代就此宣告落幕。

  秦淦(1894-1984),字清曾,号明尚,晚号憨斋。秦祖永曾孙,秦文锦之子。秦清曾儿时随父学研书史绘画,耳濡目染,尤擅工笔山水花鸟;后来长期协助父亲操持艺苑真赏社,在创编《碑帖集联》期间,以独特的组合精心创作配画,其图行笔工整达意,颇具古风,面世后震动画坛。当时,文人墨客纷纷为其题字题跋,其中不乏康有为、梁启超、吴稚晖、吴昌硕、张骞、郑孝胥等名家,艺苑真赏社的社会知名度亦由此打开。可见,秦清曾在很早就与当时寓居上海的一众文艺名流建立关系,这是秦家的传统,也是艺苑真赏社工作的需要。

  Lot 1665

  陈巨来刻 秦清曾用昌化鸡血石印章

  印文:秦清曾。

  边款:巨来作。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沓古山房刊行,原钤本。

  1.7×1.7×4.7 cm.

  RMB: 30,000-50,000

  Lot 1666

  叶璐渊刻 “游戏翰墨”寿山石印章

  印文:游戏翰墨。

  边款:潞渊拟黄小松。

  出版:《锡山秦氏藏印》,沓古山房刊行,原钤本。

  2.6×2.6×4.9 cm.

  RMB: 20,000-30,000

  为秦清曾刻印的陈巨来、叶璐渊、陶寿伯、徐云叔等人为两代海派名家,有趣的是,陈巨来、叶璐渊、陶寿伯三人为赵叔孺弟子,而徐云叔又是陈巨来弟子,这样的延续除了说明秦家与篆刻家延续了四代人的情感纽带外,还说明他们对于篆刻艺术的审美倾向乃在文雅工整一路,而这正与秦家在书画上的追求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