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国际拍卖公司授权书及钱款交接情况明细交易中心
Lot 40
于非闇(1889-1959) 朱顶红蛱蝶
立轴 设色纸本
丁亥(1947年)作
题识:此花友人所赠,不知何名,茎如球,叶如百子兰,花如萱,色大红,无香。供之案头,艳而不妖,予好用重浊之色写花绘虫鸟,所谓雕青嵌绿,与画工争短长也。丁亥暮春并记,非闇。
钤印:于照
尺寸:67.7×38.3 cm. 约2.3平尺
估价(人民币):120,000-150,000
《朱顶红蛱蝶》作于1947年,笔墨精湛,敷色秾华,技艺已臻成熟老道,为于非闇的盛期佳制。
朱顶红照片
朱顶红原产巴西,约在上世纪初传入中国,惟四十年代时北方尚不多见,本幅于氏题识时亦不知此花品名,及至1958年,于非闇又有同题材作品《柱顶红》(即朱顶红),题曰“柱顶红画本所无,特为之写照”。拍品或为于非闇状写朱顶红之始。
于非闇《柱顶红》写生稿
所画取朱顶红娴静之貌,花才一茎,叶只三片,然而翻转摇曳,勾勒犀利灵活,又层层晕染,极见姿态。尽管是“大红无香”,画家还是配以暖色小蝶,停歇在中央未开的花苞间,似与红花竞艳,显现出一派生动天然之韵。
按照于非闇自述,其画初学五代、两宋到明末陈洪绶的作品,继而致力于宋徽宗,最后亲自栽花养鸟,写生并汲取民间画法。1947年已经进入于氏艺术的第三阶段,画艺愈加严整,一丝不苟,既强调法度,又在写实中讲究意趣,风格在保留宋、明院体的基础上,还吸取了民间艺术的装饰性效果,强调轮廓的鲜明性与衬线的层次感。而在用色方面,虽然他自谦“好用重拙之色”,其实施色沉着痛快,神采飞动。他对颜料的研漂、用矾用胶和着色固色等均有深入研究和经验,自谓“我自二十几岁随老师制颜色,到目前为止,我对于使用颜色可以说从心所欲了。”故而本幅虽经岁月,鲜艳无改,恍若初画成时,由此也能想见于非闇“雕青嵌绿,与画工争短长”的毫端自信。
Lot 59
陈半丁(1876-1970) 崆峒记游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崆峒之山戴斗极,叠嶂横陈开碣石。翠崖丹磴互低昂,复阁层栏转空碧。碧桃花落笙声幽,双成吹玉彩凤讴。跨凤腾云去无迹,清猿啼断层崖秋。霞光隐映山长在,寰海茫茫隔烟霭。旧游仙侣漫招呼,误落人间几千载。吴争越战何可数,束书欲问桃源路。画图空见避秦人,隔水渔郎不相顾。半丁老人。
钤印:半丁大利、陈年、竹环斋、强匀颜色对饥寒
尺寸:110×47 cm. 约4.7平尺
估价(人民币):60,000-80,000
陈半丁以花卉名世,然其山水画的成就绝不逊色于花卉,但数量甚少,尤为难得。他的山水早年由摹古出发,博采众长,在诸家诸法之屮尤偏好石涛,历经数十载积累,至四十年代个人风格已完全成熟,融古法之长又参以己意,呈现苍润古雅格调。
《崆峒记游》未署年款,依款识及画面风格判断约作于1940年代中期。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前景一道清溪将坡峦与巉岩分为两岸,左侧山径中,耆老拄杖携仆童拾阶而上,道中两位文士相对晤谈;视线延伸至中景水阁,三位高士正凭栏赏景;后方层峦峻岭,云封雾锁,云霭深处隐现亭台楼阁、红墙飞檐。全画布局繁复,位置经营无一笔冗赘,正如半丁自言“密可走马,疏不容针”。全画笔墨圆熟,以浅绛设色,淡墨、赭石染山石,浓墨点苔,沉着清润,表现山石林木之质感,得清湘神韵,又全然化为自家面貌。
Lot 115
萧愻(1883-1944) 碧山锦树明雨霁
立轴 设色纸本
癸未(1943年)作
题识: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宋人词句。癸未新春龙山萧愻写。
钤印:怀宁萧愻章、龙樵壬午六十岁
尺寸:134×67 cm. 约8.1平尺
估价(人民币):60,000-80,000
115出版物(部分)
展览:“京华烟云·民国初年北方画坛”,(台北)鸿禧美术馆,2002年10月4日至11月3日
出版:
《京华烟云·民国初年北方画坛》第47、118页,(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1995-2002书画拍卖集成·近现代中国画·四》第140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
《新美域·第七期》第5页,新美域杂志社,2006年6月
Lot 127
王云(1888-1934) 夕阳芳草见游猪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夕阳芳草见游猪。乾隆御制诗。梦白戏墨。
钤印:王云
尺寸:97.5×32.5 cm. 约2.9平尺
估价(人民币):80,000-100,000
1925年秋,梁启超、王云、姚华等雅集于新月社,梁启超谈及乾隆御制诗“夕阳芳草见游猪”,以为帝王奇句,王云即席挥毫,又经梁、姚二人题字,遂成近世猪画名作,后又绘数本,此幅即为其一。
Lot 129
姚华(1876-1930) 丰台芍药
立轴 设色纸本
己巳(1929年)作
题识:项莲生《忆云词·国香慢》并序:丰台芍药,艳称北地,余未及往观,买此枝插胆瓶,谱夷则商一曲赠之。一剪春明,乍靓妆倦舞,独步瑶京。丰台旧家何处?买断倾城。露眼怯风还闭,向人似、中酒初醒。繁华总如梦,已是将离,谁管(倾)飘零?惜花心较懒,任荼蘼谢后,啼老残莺。此身犹客,金屋难贮芳卿。欲托微波赠远恨,多情却又无情。看看两蕉萃,粉艳尘缁,相对愁生。己巳立夏后十日,莲花盦残臂写,姚华茫茫父。
钤印:姚华
尺寸:67.2×41.5 cm. 约2.5平尺
估价(人民币):100,000-120,000
Lot 140
黄宾虹(1865-1955) 栖霞晓望
镜心 设色纸本
癸巳(1953年)作
估价(人民币):180,000-250,000
题识:栖霞晓望。林波先生粲政,癸巳,宾虹年九
钤印:黄宾虹
尺寸:34.2×26 cm. 约0.8平尺
Lot 163
吴湖帆(1894-1968) 秋壑丹枫
立轴 设色纸本
辛未(1931年)作
题识:秋壑丹枫。仿南宋萧照笔。辛未七月,孔扬先生正,吴湖帆。
钤印:吴万、魔乐
尺寸:70.7×35 cm. 约2.2平尺
纪录:苏富比纽约,1993年11月29日,编号148
估价(人民币):280,000-380,000
本幅题识“仿南宋萧照笔”,在吴湖帆的摹古作品中少见,盖因萧照师从李唐,以斧劈皴为主,向被归入北宗门墙。而进入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吴湖帆对四王一派技法的掌握已臻醇熟,从此转益多师,渐渐用北参南,融入宋法,自汲古进而求新,故有此着意模仿萧照之作。
《秋壑丹枫》一画为吴氏风格转变的重要例证。细察此幅,色调仍以浅花青、赭石为基,主体亦沿用披麻皴,而远山和画面下方的溪石,乃效萧照《山腰楼观》之类,施以斧劈,显得轮廓方直,在清润苍秀之外,别见奇韵生动。
左下角所钤“魔乐”一印,颇不多睹,典出《维摩诘经》:“众魔者乐生死”一句,可见吴氏自谑尘根难除,却以山水相娱之意。现今知见钤此印的画作,如《落木寒泉》《溪山深秀》等,率皆作于是年。
上款“孔扬”即海上收藏家朱孔阳(1892-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