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国际拍卖公司拍卖快速出手成交真简单

名称:长江国际拍卖公司拍卖快速出手成交真简单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7092116

更新时间:2024-12-30

发布者IP:203.168.2.95

详细说明

  长江国际拍卖公司实力如此雄厚拍卖快速出手成交真简单

  Lot 1224 

  明早期

  掐丝珐琅葡萄纹炉

  D: 15.5 cm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紫禁城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页112、113,图版40、41;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页15、16,图版13、14

  此炉精铜铸就,造型规整,体例严谨,线条圆润流畅。束颈鼓腹,向下渐收,下承三象首足,沿口两侧作半环形如意纹耳,冲天而立,相互对称,颇具灵气。冲耳、沿口及象首足均通体鎏金,光辉璀璨,莹泽耀眼。象首、如意云纹均錾刻精细,华丽异常,循“太平有象”之吉祥寓意。

  炉身单线掐丝珐琅工艺装饰,以天蓝色珐琅釉作为底色,施以墨绿、深紫、红、浅绿、白、黄等珐琅釉掐丝填绘纹饰,给人一种清新而淡雅、高贵又沉稳的感觉。炉身腹部饰葡萄纹图案,藤叶自肩部向下蔓生,蜿蜒于器表,枝叶宽厚,边缘呈锯齿状,叶脉之中又以掐丝金线表现茎杆纹路,虽为装饰纹样,亦可体现叶脉波折之态。枝叶之下垂有数串紫色葡萄,葡萄果实圆熟饱满,呈现丰盛繁茂之势。葡萄枝叶多以绿色施染,绿色釉料质地晶莹,呈现半透明肌理效果,宛若碧玉翡翠,映衬光线折射。紫色和墨绿颜色深邃,质地透明,似翠玉、像紫晶。这一经典纹饰及配色,在明代早期这段时间极为盛行。炉底饰掐丝珐琅缠枝菊花纹,填饰各色材料,布局繁而不乱,娇柔隽美。

  葡萄有着“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葡萄纹在中国出现也非常早,到了唐朝已经非常的盛行,大量出现在铜镜、金银器上。明初瓷器、漆器和珐琅器亦喜欢装饰葡萄纹。

  故宫博物院藏品

  同类掐丝珐琅葡萄纹炉,北京故宫博物院可见四例,均定年明早期,(参见《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紫禁城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页112、113,图版40、4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金属胎珐琅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页15、16,图版13、14),对比可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另一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造型及口底鎏金装饰手法及釉料颜色纹饰完全与本品相同,唯一区别之处尺寸口径11.3cm,比此次上拍的葡萄纹炉要小,而且一只底足有残缺,本品则品相几近完美。

  此炉形制规矩考究,如意云纹耳及象足极为特殊,为典型的宫廷制式,其图绘题材富于生活自然气息,色彩艳丽,掐丝流畅,质地细腻洁净,特别是墨绿、紫色釉质成半透明状,釉料玻璃质感极强,且品相保存完好,当属历年拍卖市场中所见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更具研究及欣赏价值。

  Lot 1229 

  明宣德

  御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朝冠耳大炉

  双龙捧“景泰年制”四字阳文款

  W: 43.5 cm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紫禁城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页104,图版35;

  《Chinese Enamels from the Yuan,Ming,and Qing Dynasties》,纽约Bard 研究中心出版,2011年,图版22

  炉身呈扁圆形,方唇,腹身垂直而短小,双朝冠耳形制优雅,置于炉壁两侧,双耳弯弧的造型与器身平滑的样制相互映衬,既显鼎炉端庄规整,又现炉器柔美秀丽之态,平底造型,线条流畅,转角清晰,美观大方。炉底安置三个如意云板小足,简练厚实,古拙沈稳。口沿及双朝冠耳外侧錾刻精密回纹,三足錾刻如意云纹,均鎏金厚实璀璨,为多次鎏金后的效果。炉腹内以天蓝色珐琅为地,以单线掐丝珐琅工艺装饰,并施以红、蓝、黄、白、绿等珐琅釉填绘五色缠枝莲花,花朵饱满,其间以碧绿枝叶相互串连,枝叶造型翻卷缠绕,花筋叶脉转折流畅,齐致细谨,呈现繁复富丽之感。炉底中央凸雕并鎏金双龙纹,二龙逶迤团成一圈,内铸刻阳文“景泰年制”四字楷书款,精修而成,字体庄重隽秀,结体有度,撇捺顿挫有力。

  那么像此类明代早期落景泰款的实物看在故宫所藏元代至明早期珐琅器中大部分底部落“景泰年制”四字款或“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及双龙捧“景泰年制”四字款或“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界根据大量珐琅器实物的对比和史料对照,这个景泰年间的珐琅器,在明代应该被认为品质是非常高的。到了这个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是在宫内及文人的宣传之下,这个社会上有了这么一种共识之后,自然就追求在很多早期的器物下改制“景泰”款。这种改制一直流行至清乾隆朝。

  宣德掐丝珐琅器,凭存世带款作例,从中可知此时期之风格及质量。无论器型及纹饰,宣德掐丝珐琅器与其他宣德瓷器、漆器等工艺风格同出一彻。纹饰方面,主要以莲纹为主,亦见如本品缠枝莲纹者。总之,传世的明代早期掐丝珐琅器寥若晨星,多已归入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典藏,民间流通者更是罕见。

  故宫博物院藏品

  同类馆藏可见,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早期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洗式炉,见《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图版35。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近似的宣德掐丝珐琅炉,其双耳及衬里于十八世纪时经替换,见纽约2011年 Bard 研究中心出版《Chinese Enamels from the Yuan,Ming,and Qing Dynasties》展览图录,图版22号。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藏品

  拍卖另一近例,英国A&J. Speelman旧藏一例,明宣德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朝冠耳炉,同样定年宣德,曾售于北京拍卖会,2015年6月7日,拍品编号8140,以RMB 3,450,000成交。与本品形制、工艺、纹饰相似,但尺寸较小,且为无款,局部的纹饰、工艺也略有差异,可作比较。

  北京拍卖会,2015年6月7日,编号8140

  北京拍卖会2014年12月4日,编号7304

  再有,美国奉三堂艺术基金会 (David Huang & Son Art Foundation)藏有一例,明宣德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象耳三足炉,定年宣德 ,曾售于北京拍卖会2014年12月4日,拍品编号7304,以RMB 5,520,000成交,与本品形制相近,但耳部为象耳,纹饰略有差异,底部无款,可作参考。

  Lot 1228 

  明万历

  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四方盖炉

  “大明万历年造”款

  H: 21.8 cm、L: 20.4 cm

  来源:

  纽约拍卖会,1976年1月17日,lot356;

  纽约拍卖会,2007年9月18日,lot136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属胎珐琅器》,香港,2002年,页53,图版51;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元明掐丝珐琅》,紫禁城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页200/201,图版99

  此炉呈长方形,朝天方耳,四吞兽足,足的造型很像明式家俱中“几”腿的做法,呈弯曲的流线形,为典型的明中晚期铜炉造型。通体铜胎,采用掐丝珐琅工艺装饰,以宝蓝色珐琅料为地,口沿饰一周二方连续纹,炉身正背两面,掐丝饰双龙拱寿纹样,龙为花草龙,是嘉靖万历两朝常见的花尾龙,须发上扬,眼睛圆睁,猪鼻嘴,游龙穿花,中间黄地宝珠,内有“寿”字,十分醒目。宝珠之上黄料装饰两个“卍”字符,意寓“万寿无疆”。下有一周莲瓣装饰。炉身侧面同样以宝蓝料为地,饰花草纹,海水之上蓝色宝瓶中插戟挂罄,左右两侧各有尾鲶鱼,意寓“吉庆有余”。四足肩以掐丝珐琅装饰兽面。炉底满饰万历朝独有的勾云纹,底部中央嵌方形框,内书“大明万历年造”掐丝填红釉款。

  本品另一面

  炉顶配木盖,盖面四面开光镂雕双龙戏珠纹,顶部嵌饰白玉鸳鸯衔莲为钮,圆润饱满,栩栩如生,口衔莲花枝干,花朵盛开,底部一硕大的荷叶将鸳鸯托起,边侧浮雕二方连续纹,盖面纹饰与炉身纹饰上下呼应,相映成趣。此盖炉可作熏炉使用,盖面镂空缝隙可以飘出烟雾。

  明代皇家御用监为制作珐琅器的官方机构,存世珐琅器中,仅宣德、景泰、嘉靖与万历四朝的器物带有官方年款。北京故宫珍藏掐丝珐琅器四千余件,其中万历款珐琅十五件,盘三件、炉三件、盒三件、烛台二件、甪端四件;台北故宫已知万历珐琅器仅一件,即口径48公分的双龙纹菊瓣式盘;另外,瑞士私人收藏一件口径10.5厘米的寿字纹圆盒。通观万历款珐琅器,在釉色、图案、掐丝、款识以及用途等方面都有别于其它时期,形成万历朝独有的特色。

  本品

  故宫博物院藏品

  万历一朝,铜胎掐丝珐琅器者,相见尤少。如本品带有万历年款的明代宫廷铜胎掐丝珐琅器存世更少,纵览全球公私收藏,尽寥寥数例。观本品,珐琅发色精纯,彩调配比自然,足见匠者修艺熟善。参考一例,景泰年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录《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属胎珐琅器》,香港,2002年,页53,图版51,明万历铜胎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四足炉,二者造型、纹纹饰几乎相同。

  另一近例,伦敦拍卖会曾售出一件明万历掐丝珐琅盖炉(详见伦敦拍卖会2007年11月5日,拍品编号98),其造型与纹饰皆与本器相似,仅尺寸较大,此炉曾为巴兹尔.古德 (1883年-1957年)旧藏,此后家族承传;出版于乾坤堂,《猎古研珍》·贰,2007年,香港,页44-49;后于售于香港拍卖会,2021年12月2日,拍品编号3420,以HKD 5,040,000再度释出,以资参考。

  Lot 1227 

  清乾隆

  掐丝珐琅宝相花兽面纹鼎式炉、花觚一套

  鼎H: 46.5 cm、H: 52 cm (含座);

  花觚H: 36 cm (2)、H: 41 cm(2) (含座)

  三供风格一致,造型端庄稳重,典雅大气,通体掐丝珐琅工艺制作,天蓝色珐琅釉为地,以红、白、黄、绿、深蓝等珐琅釉填彩装饰兽面主体纹饰,装饰性很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纹饰艳丽璀璨,繁冗细密,细致入微。炉双耳饰兽面纹及宝相花纹,炉盖面及四足扉棱均饰缠枝花卉纹。花觚颈部及足壁上下纹饰一致,相互呼应,均饰缠枝宝相花纹,衬以蕉叶纹。方口内壁亦饰缠枝宝相花纹,内置鎏金五孔,中心一孔较大,四周围四小孔,可供插供器之用。

  整套三供器型方正,胎体厚重,端庄古朴,将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运用到珐琅器的制作中,画面繁缛满密,掐丝工整细腻,填釉饱满,色泽华彩绚丽,鎏金光亮,雍容华美,极尽奢华,具有典型乾隆宫廷珐琅器的艺术风格,当为“庶民弗得一窥”之清代皇室佛前香供御用精品,地位尊贵,且保存良好,殊世罕见。

  此套三供原来应为五供,一对烛台虽已失群,但其余三供保存至今完整无缺已实为难得。此套供器应为重要宫廷陈设器,亦用于宫中祭祀、典礼等活动。其中,清宫旧藏中有不少形式近似,但大小及装饰细节不一的香炉。饰有饕餮纹之乾隆铜胎掐丝珐琅鼎式炉,可对照几例清宫收藏,见《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2》,北京,2011,图68及245,246;另一例藏于台北故宫,录于《明清珐琅器展览图录》,台北,1999年,图版59。

  香港拍卖会2020年11月30日,编号2911

  香港拍卖会2023年11月29日,编号863

  另见两例类似装饰的乾隆铜胎掐丝珐琅鼎式炉,一例于2020年11月30日香港拍卖会以HKD 4,750,000释出,拍品编号2911;另一例见香港拍卖会,2023年11月29日,拍品编号863,以HKD 1,528,000成交。年代、造型、工艺等方面均与拍品中掐丝珐琅鼎式炉如出一辙,可兹比较。但本拍品为三供一套,更具完整性。铸造精湛,釉色饱满,鎏金光芒灿烂,为近似作品中罕见的佳例,更为珍贵难得。

  Lot 1223 

  清乾隆

  剔红八仙过海大捧盒

  D: 47.4 cm

  捧盒形制经典,硕大饱满,扁圆却不失雍容端庄之气。周正严谨,平顶弧壁,盖身以唇边子母口相合,底承圈足。盒内及底髹黑漆,外壁以剔红工艺装饰。盖面开光周围、口沿唇边、足墙均雕连续的回纹。盖面开光内,剔雕横折锦纹为天,水波锦纹作水,菱花锦纹作地,其上压雕远山迤逦,山石叠嶂,古木丰茂,水波澹澹,波浪翻涌,惊涛拍岸,浪花翻卷之间,八仙人物或乘槎舟,或脚踩法器踏步海波之上,神情欢愉,场面喜庆热闹。不远处奇峰怪石,古松参差,楼阁隽雅,飞檐翘角,一派可游可居意境。寿星立于亭台之中,满脸笑意,有小童相伴,显然是画面的主角。盒壁满雕缠枝宝相花纹及缠枝莲纹,雕工精细入微,线条流畅利落,刀法娴熟爽利,刀工深峻细腻,纹饰边缘处几不加打磨,时代特征鲜明,典型的宫廷制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