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合作费用与成交
稿抄本,作为书籍的原始形态,兼具独特性与文献、艺术价值。稿本是诸本之祖,从增删处可见著述者治学历程、学术思想,弥足珍贵。抄本是稿本或印本的传抄,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名家抄录、校勘的精抄本更是难得一见。本季姜德明旧藏稿抄本系列汇集章太炎撰、钱玄同抄录《率言音韵》十三篇,王闿运著、杨昭儁抄写辑录《湘绮楼近体诗抄》《八代诗选总目》《文选总目》合册,杨昭儁《两一斋乙巳存稿》《丙午存稿》稿本合册等,从中可窥见姜德明藏书的部分精华。
Lot 3715
章太炎撰 钱玄同抄录
《率言音韵》十三篇
1914至1915年钱玄同抄本
1册
13.5×19 cm
题序:右太炎䢦言音韵文十有三篇,为今岁春夏间在龙泉寺时所作。壴谊泽鱻臤塙,多或古侖奥中所未言者,䢦顷捝纲縜,度凥奠定。夏因得句叚原稿,草草迻录,以资籀理,䢦并谓此是草创,振笔直书,它日当更文采其辞句云。共和二千七百五十有五年,岁在阏逢摄提格,塞且月,八日丁巳,钱夏职。(公元一九一四年为民国三年,七月卅日。)
题识:谨案:此篇为余杭师戊申(1908)夏所撰,草创甫就,师意未惬,因即弃去。兹夏复检得即迻箸之,坿甲寅(1914年)论声韵诸文后。乙卯(1915)立夏日,弟子钱夏谨志。
是件为钱玄同题序抄录的章太炎于1914年春夏间在龙泉寺时所撰写的十三篇音韵学文章。抄本卷首为十三篇目录,包括《论等韵破碎之弊》《论正韵支韵各有古音》《鱼字音准》《泰字音准》《队字音准》《脂字音准》《支字音准》《之字音准》《矦字幽字音准》《宵字幽音准》《侵、缉、谈、盇皆阳声说》《论收脣收舌混淆之原》《论入声韵分配阴阳》等篇。目录后为钱玄同1914年7月30日的题序,叙述原委。在十三篇音韵文之后,钱玄同又于1915年录入了太炎先生1908年完成的《字钮分等说》一文,文后有钱玄同1915年立夏日的题识,叙述此篇草创甫就,师意未惬,因即弃去。兹夏复检得即迻箸之,坿甲寅(1914年)论声韵诸文后。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字德潜,又号疑古、逸谷。钱玄同是中国近代影响颇深的思想家、教育家及语言文字学家,长于汉语音韵学研究。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师从章太炎先生,学术造诣颇高。是太炎门下最为亲近,学问成就最高的弟子之一。
Lot 3712
(清)王闿运著 杨昭儁 抄写辑录
《湘绮楼近体诗抄》《八代诗选总目》《文选总目》合抄
民国间杨昭儁抄本
1函5册
13×17 cm
题签:文选及八代诗选总目录,湘绮楼七律一册。潜盦题。钤印:杨昭儁
题识:
1、湘绮先生近体诗。甲寅(1914)初冬潜盦手录。钤印:昭儁私印
2、文选总目。甲寅(1914)十一月在京所编。钤印:潜庵主人
3、八代诗选总目。乙卯(1915)二月编于京邑。钤印:潜庵主人
是书为杨昭儁抄写辑录其老师晚清名儒王闿运作品三种:一为王闿运七言近体诗抄1册,二为王闿运编《八代诗选》总目3册,三为王闿运编《文选》总目1册。杨昭儁为三种抄本封面题识,并为函套题签。
王闿运诗文效法汉魏六朝,格调高古,以稳健著称,七言成就最高,推为“湖南派首领”。其诗文随手散佚流传,不具稿者甚多,已辑诗集中无七律七绝,而有《湘绮楼七言近体诗》别本。其编《八代诗选》选自汉至隋八代诗歌,分四言、五言、齐以后新体诗、杂言、乐章句、歌谣等形式,充分体现王闿运崇尚汉魏诗歌和骈文的倾向。
杨昭儁(1881-1943),又名昭隽,字潜盦,室名净乐宦。湖南湘潭人。著名金石学家、书法家,精鉴别,富收藏,书法尤擅篆隶。与齐白石同出王闿运门下。
Lot 3713
杨昭儁 著
《两一斋乙巳存稿》《丙午存稿》合册
1905-1906年杨昭儁稿本
1册
16×27.2 cm
钤印:杨昭儁印、潜盦、书剑无成、寄情诗酒、华卿、经眼
是册为杨昭儁手书乙巳年(1905)至丙午年(1906)自作诗稿,含四言、五言、七言诸体,行间朱笔句读,偶有批注修改,书写工整,版面清朗。
Lot 3714
杨昭儁 著
简毕精英
1914年杨昭儁稿本
1册
14.5×27 cm
钤印:杨昭儁印、潜盦
题识:
1、简毕精英。甲寅(1914)春暮录于申江寓馆。钤印:杨、潜盦
2、简毕精英书后。先民有言作事可法,匪直勋业,文笔然也。即颛颛竿牍,亦必聚精会神,文求驯雅,句綦遒练,而后出之,所以昭其眘也。爰逮輓近人习苟简,问谇往还,率趋卑易,甚且词义,至不可观,而恬不以为怍,古今人之相越,岂不还哉!昔年因李楳盦、许其诸子从问简毕,曾集班、范史中书记授之,兹主衡山聶氏,聶氏子弟复以请业于此者,乃採汉魏六朝名家集中诸书问,手录成册,名曰“简毕精英”。俾相则傚,有所率循,盖欲矫近人之卑易,而求合乎驯雅耳第。是集字句讹舛实为非尠,行箧中苦无善本可证,惟相其文义,确知所误者,窃加以按语,餘辄沿之用存厥旧顾。或病其难读,予欲以临摹古拓之法读之,彼秦汉碑刻往往残缺不完,而人固珍之者,得一字有一字之益,得一画有一画之趣也。矧此翩翩,可喜犹愈于一字一画之残缺者虖!苟善求之有余师矣。甲寅(1914)端阳前一日,湘潭杨昭儁识于上海寓馆。钤印:美不老斋
是册为杨昭儁手录汉魏六朝名家集中诸书问,全书硃墨笔句读,因其中字句多讹舛,行间偶有杨昭儁按语批注。册后有杨昭儁甲寅年(1914)长跋一则,详述此册由来、用意及编写过程。
Lot 3974
于莲客 抄
奉天风俗节令岁事志
民国间抄本
1册
13×19.5 cm
钤印:莲居士清课、莲客
题识:按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现有习俗或导源于满,或移植于汉,就可考者分条注释于后,往日习尚日就湮讹,存之简端,弥足珍已。
内抄录《奉天风俗志》《奉天节令志》《奉天岁事志》三种。后有题识一则。
奉天为沈阳市旧称。1625年,后金迁都盛京(今沈阳)。清兵大举入关之后,建都北京,称为京师(今北京)。1657年以“奉天承运”之意在今沈阳设奉天府,自此奉天之名方开始正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民国的北洋政府时期。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于南京国民政府;并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改奉天市为沈阳市。自1929年起,奉天改称沈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3月,在日本的扶植下伪满洲国成立,沈阳再次被更名为奉天,直至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重新使用沈阳作为市名,沿用至今。
于莲客(1899-1980),名怀,亦名乃椿,字莲客,以字行。辽宁人,淸理亲王后裔。居所名花近楼、归拙庵等。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东三省公报》编辑、《盛京时报》社论委员。1949年后举家回京闲居。精鉴赏,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