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联系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征集处
粉彩
皇帝对粉彩瓷的偏好,使粉彩瓷器的烧造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乾隆粉彩瓷也改变了青花瓷在清宫的主导地位,成为乾隆朝瓷器的主流。
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虽不是雍正时期秀丽淡雅的风格,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更显盛世的华丽气派。
乾隆粉彩的器型比雍正时期更为繁多.不止瓶类器物多有创新,粉彩笔筒、印泥盒,镇纸等等.式样新异,无不精工细作。其它像如意、龙头带钩、香薰等过去的玉雕制品,也都做成粉彩瓷器。
在设色构图方面,可明显看出乾隆粉彩瓷器受18世纪法国宫廷中盛行的洛可可风格影响,尽显华贵之气。在传统瓶、罐、尊等粉彩琢器的器口内、底圈足处,常加施淡绿色釉,这种形式又称“绿裹粉彩”,底部款识更以红彩、金彩书之。
粉彩香插
台北故宫,清乾隆 窑皇地粉彩宝马香插
台北故宫,清乾隆 松石地粉彩和合二仙香插
故宫博物院,清乾隆 景泰蓝香插
·清乾隆 粉彩三星八角香插
尺寸:L:10.8cm
此类香插应为乾隆时期的创新流行作品,此粉彩三星香插,香盘为八棱形,以红彩满施碟外壁,盘中以粉彩生动描绘福禄寿三星,寓意万福长寿,人物刻画细致,服饰华丽精美,色彩得宜。盘心安一小香炉以供插香,香炉通体描金,底座与碟子外壁颜色相衬,可爱趣致,整体吉祥喜庆。
浅形碟子的开放空间很适合观赏,香插同时又有实用功能。其工精美,其色妍丽,可谓乾隆特色精品香插。
·清乾隆 蓝料彩花卉双耳六方瓶
尺寸:H:8.8cm
小器大样,本器整体呈六方形,侈口长颈,折肩弧腹,圈足外撇作台阶状,器形端正大气,制作难度高。带双耳更精巧细致,瓶口和台足描金,从瓶口到圈足依次有多层纹饰,蝙蝠福寿纹,如意云头纹,缠枝花卉纹,复杂华丽。蓝料彩更添立体美感。
清乾隆 粉彩开光人物四方笔筒
尺寸:H:8cm
此笔筒平口,规则长方体,筒口及开光画框描金;内壁满施松石绿地,外壁四面画片各异,带冰裂纹,粉彩绘庭院人物,远山近水,岩石花草,笔法自然,景色秀丽怡人。红彩纹饰装饰开光外圈,与细致人物绘画结合,色彩相宜,韵味十足。底部有红彩白地「乾隆年制」四字款。端庄稳重中见秀美,粉彩涂染点缀装饰,具有立体效果。
装饰工艺的发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烧制成为可能,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层次分明的色泽,石,木,皮及各种动植物的色调和质感都能够准确细致的加以表现。
仿生瓷出现于雍正时期,但雍正时期的仿生瓷品种较少,只有仿木、仿玉几类。直到乾隆时期,仿生瓷才达到真正的繁荣。
乾隆年间的古陶瓷学者朱琰在他的著作《陶说》里罗列了当时陶瓷能够仿制的各种工艺效果:“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近代一技之工,如陆子刚治玉、吕爱山治金、朱碧山治银……今皆聚于陶之一工。”无论木器、竹器、金属器甚至外包鲨鱼皮的器物,什么材质的工艺品,仿生瓷都能惟妙惟肖地把它们仿造出来。
“仿”瓷的标新立异,是乾隆时期瓷器造型成功的显著标志之一。它是专门为宫廷生产的高级陈设和观赏品,因此更显珍贵。
仿生瓷主要分为三大类,一,以瓷器仿铜器;二,以瓷器仿漆器;三,以瓷器仿竹木石皮。
其中,仿皮器物比较少见。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的仿黑鲨鱼皮嵌钟表葫芦式壁瓶,通体以黑色珍珠地装饰,饰金彩缠枝牡丹纹,瓶内壁及背面施松石绿釉。这种黑色珍珠地系模仿鲨鱼皮效果,在陶瓷器中极为罕见。其造型古朴,形制端庄,既美观又实用。
故宫博物院,清乾隆 仿黑鲨鱼皮嵌钟表葫芦式壁瓶,故00152734
·清乾隆 仿鲨鱼皮开光山水双耳瓶
尺寸:H:10.6cm
本次带来的清乾隆仿鲨鱼皮开光山水双耳瓶,非常少见。瓶内外通体施松石绿釉,内壁光素,外壁在松石绿釉的基础上,以减地雕刻手法作出鲨鱼皮地装饰效果,满布器身。于鲨鱼皮地上,以起阳手法雕刻各类纹饰,并涂金彩。有红彩白地「乾隆年制」四字款,且瓶口沿、圈足均涂金彩,双铺首衔环耳满施金彩,不惜工本,富丽堂皇之气令人赞叹。
此瓶造型周正,用釉色彩雅致,绿、金二色对比,更增添此器的皇家气象。开光内粉彩细绘意境深远山水图。加之此器满作鲨鱼皮地,在丰富瓷器装饰层次的同时,也尽显工匠的制作技艺的高超。瓷瓶用彩华丽,做工精细,装饰满密,富有立体效果,是具有乾隆时期审美特色的珍品。
玉器
乾隆皇帝嗜玉成癖,他在位60年,古玩玉器充斥宫廷,其陈设、衣着、用具、供器及玩物无不用玉、宝石和金银来制作或装饰。乾隆帝把当时江南制玉好手调往宫中如意馆,并要求宫廷画家绘制图样,日夜赶制玉器。故而当时的玉器不但工好,而且还具有艺术性。他在位期间是清宫收藏古玉最多的时期。
把好彩头和吉兆象征尽心尽致地表现在工艺美术上,在清代乾隆时期的玉器上极为普遍。玉器上的纹饰可谓言必有意,意必吉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一不祈盼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幸福吉祥。
乾隆时期玉器的工艺,是中国玉雕史上的一座巅峰。因用料考究,精雕细琢,不惜工本,极富有时代特色而成为一种固定名词的称谓“乾隆工”。“乾隆工”的特点就是在用料和制作上不计成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故宫博物院,清乾隆 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故00199323
故宫博物院,清乾隆 青玉双连尊,故00102645
清乾隆 白玉刻人物笔筒
尺寸:H:8cm
笔筒以白玉整挖,底部有玉质三足。局部有沁色,包浆厚重,保存完整。结合浅浮雕、高浮雕技法。画面为松下高士,其中中山石巍峨,间有巨松翠樟,亭台楼阁依山而建。山路上高士携童子同行,整个画面清幽生动,细节处工艺精湛,文人气息十足,为难得的文房陈设玉器。
清乾隆 碧玉十二章纹方形印盒
尺寸:L:9.8cm
此器为清代宫廷玉器样式,盒为碧玉质,正方形,盖面阴刻细蚕纹地,主题纹饰为四怪兽及四出戟八卦太极纹,周边饰勾形纹,盖四面立壁雕十二章纹符号,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符号,鲜见于玉石器物之上,多装饰于帝王服饰,彰显王权。此盒在宫廷中经常与玉质十二生肖神像一起陈设。
再观其盖面,盖面中心所雕为儒、道两教信仰体系中“八卦纹”之中的“乾卦”,两旁辅以双龙纹。乾,代表天: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圆,圆满、亨通,成功、重大,而此盖盒中央仅雕一乾卦纹,代表至高的上天,象征天子的无上权力。在清代宫廷艺术中,双龙捧“乾”卦图像又为乾隆皇帝本人的象征徽记,在乾隆御用诸玺印中多有表现。故此盒融天子十二章和双龙捧乾卦于一身,尽显皇室的尊贵和气派。
在古代,碧玉多用于制作器皿,也有一些用来制作首饰和文玩摆件,是玉雕工艺品的上乘之选。此碧玉印盒质地细腻,如墨绿色凝脂,做工尽显乾隆工的精细大气,值得收藏。
清初 玉雕双兽佩
尺寸:L:7cm
玉雕双兽佩取整块玉圆雕而成,带皮,玉质温润细腻。整体造型为卧姿双兽,小兽伏于大兽之下,大兽作回首顾盼状,首尾呼应。此作高下相倾,形影相随,造型生动,布局考究,无论首尾之长短、宽窄、亦或身姿、骨骼,无一重复。
此件取材珍贵,雕工精细,颇耐细赏,集艺术性于实用性于一体,大小盈握,是多不可夺得的文房把玩收藏珍品。整器古雅非常,沉稳大气。
·清 黄玉犬
尺寸:L:8.2cm
在玉雕肖生动物中,犬是自宋代开始最常表现的题材。其形态各异,种类繁多,通常刻画出不同的神情与姿态。这件黄玉犬趴伏在地,呈现警觉的回首神态,表现出玉雕的情趣和特征。
此黄玉犬形态灵动,线条流畅,细节刻画入微,栩栩如生,艺术感极强;质地温润油亮,发色油腻。黄玉质,坚密莹润,包浆厚重,局部有灰皮。圆雕一只狗伏卧状,三角形头,菱形眼,神态憨然。身体前趴,前肘抵地,回首后望,两耳下垂,尾长弯卷搭于后脚上。整体造型逼真,比例得宜,形态把握准确,线条简洁流畅,玉质、工艺皆为上佳,可宝之。
此杯以沉香整料制成,随形而造,色泽幽古,杯身浮雕山涧松林人物图景,山石之上,一棵老松曲折虬劲,枝叶错落有致,仙翁、仙童神态逼真,一幅隐居闲适的画面,意境悠远,十分古朴。
整件包浆浓厚,因沉香的油脂充沛以及长年的使用盘养,色泽深沉内敛,颇具文人雅玩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