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国际拍卖公司流程介绍拍卖历史与成交

名称:国丰国际拍卖公司流程介绍拍卖历史与成交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7032411

更新时间:2024-12-25

发布者IP:14.150.240.82

详细说明

  国丰国际拍卖公司流程介绍拍卖历史与成交

  吴昌硕曾自谓“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五十岁前广为游学,数十年间,诗、书、画、印并进苦学,至晚年均臻化境,谓之“四绝”。至画艺一道,“直从书法演画法”“苦铁画气不画形”……深厚的书法功力让他的绘画别具一格,以雄强苍厚朴拙之画风自立画坛。

  此次春拍征得吴昌硕佳作数帧,均为其七十余岁时作品,画中气、势、力皆壮厚,人艺俱老,味之无尽。

  Lot 141

  吴昌硕(1844-1927)秋果黄且红如锦

  立轴 设色纸本

  戊午(1918年)作

  题识:树高揖势,村上鹤语。戊午冬仲,吴昌硕。

  钤印:吴俊之印

  尺寸:135.5×68 cm. 约8.3平尺

  估价(人民币):800,000-1,000,000

  《秋果黄且红如锦》作于1918年,画家时年七十五岁。尺幅宏阔,构图满密,气势非凡。四个葫芦和一只南瓜构成视觉中心,呈品字形错落分布于密实的叶片之中,高低呼应,体态坚实,稳住画面构图。高处的两只葫芦极尽硕大,加以浓重的色调,突显出体量感,令人啧啧称奇,低处的葫芦、南瓜形体稍小,拉伸出画面纵深。肥厚挺健的叶片充满画幅,虬曲宛转的瓜藤联结其间,几处小留白分布在密实的藤叶之间,起到透气的作用,左上角行书题识,使得全画重心上提,极富精神。

  吴昌硕有诗云“法疑草圣传,气夺天池放”,又说“予画粗枝大叶,信笔直写,不欲如小学生埋头伏案,刻意经营”“作画时,须凭一股气”。据王个簃回忆,吴昌硕作画喜用羊毫,而且全笔开通,但画完后笔不洗净,俟再用时先以唇齿将笔尖濡开……每每信笔直画,笔力生风,纸上刷刷有声,画得极为畅快,及至画完,却留着细看,慢慢添补改定,再加题款。此作吴氏以熔篆草于一炉的老辣笔法入画,藤蔓错杂纠缠如龙蛇疾走,叶片以浓淡不一的湿笔绘成,葫芦和南瓜则用没骨法写出,四周轮廓色彩厚重,中间则稍薄,营造出微妙的光影效果,极具立体感,整幅布局、气势浑然为一,酣畅淋漓,彰显豪迈之气。

  Lot 138

  吴昌硕(1844-1927)墨牡丹

  立轴 水墨纸本

  戊午(1918年)作

  题识:吐墨一升,幻成花影。姚黄魏紫,识者自领。戊午夏,吴昌硕,缶翁。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芜青亭长饭青芜室主人

  尺寸:130.5×32.5 cm. 约3.8平尺

  估价(人民币):150,000-200,000

  附《20世纪美术作品档案》入编证书,编号ZS-24-WCS-040,20世纪美术作品档案项目评估委员会,2024年6月。

  是幅绘一丛牡丹卓然自立,画面中为两朵盛放的花朵,一正一侧,以墨线勾勒而成,淡墨点染花瓣,花形顿现,顶部尚有一枝含苞待放,将画意向上延伸,叶片繁密,花茎挺直,点苔以成地面,通幅全以素墨出之,而笔笔老到,墨色浓淡自如,一任自然,虽“吐墨一升”,而姚黄魏紫风采尽出。

  画幅左下钤“芜青亭长饭青芜室主人”印,起到封守、呼应的作用,稳固了画面。此印刻于1879年,是吴昌硕藉往事以明心志之自用印。“芜青”即“芜菁”,别名大头菜,他认为芜青朴实无华,以之自比,有“芜青亭长”和“饭青芜室主人”等别号。又芜青可以越冬,代表生命力顽强,此印边款“每当霜落风高,万象森露,与松柏同青者,惟此芜耳。”可见在他眼中,此物可与松柏相比。

  Lot 139

  吴昌硕(1844-1927)生捉龙蛇

  立轴 水墨绫本

  丁巳(1917年)作

  题识:生捉龙蛇。丁巳夏,吴昌硕。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石、雄甲辰

  尺寸:141×41.5 cm. 约5.3平尺

  估价(人民币):180,000-250,000

  吴昌硕诗书画印,无所不长,他自言“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纵入今人眼,却输万万古。不能自解何肺腑,安得子云‘参也鲁’?强抱篆隶作狂草,素师蕉叶临无稿。”阐述了其书画渊源以及美学原则。他的大写意画作,正是以书入画,以金石气入画,苍茫古厚,不可一世。

  此幅《生捉龙蛇》绘于绫本之上,以巨松为题材,易于发挥书法用笔的特性,正宜吴昌硕的书学造诣,而简捷刚毅的竖构图,与缶老的凌厉笔势,相互辉映,纵横自如,力排千军,洋溢出一股不可遏止的气势与不屈的生命力。

  Lot 137

  吴昌硕(1844-1927)卢橘夏熟

  扇面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卢橘夏熟。老缶。

  钤印:老缶

  尺寸:18.5×52.5 cm. 约0.88平尺

  估价(人民币):5,000-7,000

  蒲华画像

  蒲华与吴昌硕想知相交近四十余年,同为海派重要画家之一,他们常探讨艺事,相互启发,在绘画创作的理念上,有许多共同点。蒲华之画作师法古贤又大胆创新,笔墨多奇纵,肆意挥洒,达到“落笔不经意,妙入秋毫间”境。

  Lot 136

  蒲华(1832-1911)清凉世界

  横披 水墨纸本

  辛卯(1891年)作

  题识:(文略)辛卯六月拟吴仲圭诗意,写此清凉世界,以奉茀卿仁兄大人清鉴,弟蒲华。

  钤印:作英、蒲华

  尺寸:32×130.5 cm.约3.8平尺

  估价(人民币):50,000-70,000

  著录

  《蒲华年谱长编》第86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10月

  本幅纯以墨笔描绘幽岩静水、竹林茅屋之景,虽草草勾勒,却觉闲适无扰,置身清凉国度。蒲华题识自谓拟元四家之一的吴镇诗意,吴诗中“李蓟丘”正是画竹名家李衎,无疑有向吴、李致敬的意味。是幅构图平远,山石皴法放逸,远山淡抹点苔,犹带披麻法,有吴镇平淡天真的风格。近处山石间修竹茂郁,画竹虽略效李衎神采,却是蒲华自家面目的体现。

  蒲华以墨竹著称,吴昌硕论其“橐笔两三枝,诣缶庐,汗背如雨,喘息未定,即搦管写竹,墨沈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磊落,逾恒人也如斯。”细品本幅之丛竹密叶,落笔从容潇洒,竹干劲挺有力,竹叶笔笔肯定,密而不乱,似正微风拂过,簌簌作响。